期刊文献+
共找到88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文学史可能吗 被引量:27
1
作者 孙康宜 生安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108,共11页
文章介绍了正在编撰中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缘起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把普通读者作为目标读者的确定,及其独特的方法论和历史分期,并且逐一介绍了这本文学史中各章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参与撰写的美国汉学界的优秀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 文章介绍了正在编撰中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缘起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把普通读者作为目标读者的确定,及其独特的方法论和历史分期,并且逐一介绍了这本文学史中各章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参与撰写的美国汉学界的优秀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从而提出了在一种全球化的语境下,编撰一部新的中国文学史的可能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读者 历史分期 文学文化史
原文传递
史铁生与当代文学史书写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64-71,共8页
八十年代初,史铁生因特殊遭际而系身"心魂书写",这使他与历史语境、文学批评、阅读"惯例"、文学史写作之间长期存在紧张与突围的关系。"人文精神大讨论"为史铁生与文学史之间的相互妥协提供了机会。史铁... 八十年代初,史铁生因特殊遭际而系身"心魂书写",这使他与历史语境、文学批评、阅读"惯例"、文学史写作之间长期存在紧张与突围的关系。"人文精神大讨论"为史铁生与文学史之间的相互妥协提供了机会。史铁生成为"重要作家",是生存环境、文人"圈子"、文学"成规"与制度性环境长期排斥、导引与形塑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文学史 心魂书写
下载PDF
经学观念与汉乐府、大赋的文学生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山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130-135,共6页
通过分析经学与“汉乐府诗歌”及“汉大赋”两者间存在的具体关联 ,笔者认为 ,没有经学的“王官采诗说” ,就没有汉乐府的设立 ;没人去采诗 ,那些饥者、劳者的歌唱也就得不到保存 ,也就难以进入到后人的历史视野中 ;没有经学的“主文而... 通过分析经学与“汉乐府诗歌”及“汉大赋”两者间存在的具体关联 ,笔者认为 ,没有经学的“王官采诗说” ,就没有汉乐府的设立 ;没人去采诗 ,那些饥者、劳者的歌唱也就得不到保存 ,也就难以进入到后人的历史视野中 ;没有经学的“主文而谲谏” ,也就没有汉大赋之所以为汉大赋“劝百讽一”的特定体式 ,文化观念对“文学史”的作用甚至可以大到决定一个时代文学现象的“有”或“无”。一个关乎中国文学史全局的事实是 ,汉代经学直接或间接地培育了中国人对诗歌文学的独特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观念 文学史 生成 汉乐府 汉大赋 经学观念
下载PDF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俊 《丽水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存在着性质不明确、学生兴趣不大等问题。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做到作品讲解与文学史结合,不同专业教学要各有侧重,教学过程应渗透审美教育,以此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文学史 审美教育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明代子部的佛禅批评——思想史、文学史考察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宗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8,共12页
《四库全书总目》的佛禅批评散见于该著经、史、集诸部,集中于子部。蕴含无限思想潜藏性的子部,到了思想活跃的明代特别是明代中晚期,迎来了它的一次重要发展时期。对明代的佛禅持明确批判态度是《四库全书总目》的倾向。它对明代佛教... 《四库全书总目》的佛禅批评散见于该著经、史、集诸部,集中于子部。蕴含无限思想潜藏性的子部,到了思想活跃的明代特别是明代中晚期,迎来了它的一次重要发展时期。对明代的佛禅持明确批判态度是《四库全书总目》的倾向。它对明代佛教的贬斥态度,对明代禅宗特别是狂禅的坚决否定,有着清代官学性质,做法非尽可取。在佛禅批评的同时,《四库全书总目》揭示了明代思想发展双线演进的特有情貌与轨迹,对研究明代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子部和子学是中国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为思想史、文学史考察提供了一个重要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明代子部 佛禅批评 思想史 文学史
下载PDF
书院与桐城文派传衍考论 被引量:6
6
作者 徐雁平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8-110,共13页
书院对清代学术影响极大,对文学的发展亦有推助之功。桐城文派能绵延二百余年,有诸多原因,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条是靠书院讲学来传衍。包括姚鼐在内的众多名家都曾主持书院讲席,且历时较长,培养出众多弟子,几乎代有传人。依此传衍途径,桐... 书院对清代学术影响极大,对文学的发展亦有推助之功。桐城文派能绵延二百余年,有诸多原因,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条是靠书院讲学来传衍。包括姚鼐在内的众多名家都曾主持书院讲席,且历时较长,培养出众多弟子,几乎代有传人。依此传衍途径,桐城文派在广西形成包括吕璜、朱琦、彭昱尧、龙启瑞、王拯在内的“岭西五家”;在河北,经过张裕钊、吴汝纶、王树柟等人的努力也形成风气。桐城文派因此以东南一隅为中心扩展开来,在地域上获得一种平衡,形成既有时间长度又有空间广度的全国性文派。文学流派的传衍方式有多种多样,然而像桐城文派这样以书院为媒介颇有规模地传衍,则前所未有,从中亦可稍见教育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文派 书院 讲学 传播 文学史
下载PDF
日本文学作品中“物哀”的美学意义刍议 被引量:6
7
作者 吕汝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66-68,共3页
日本文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尽管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片面性,但在日本文学作品中,仍能发现大量的"物哀"现象,"物哀"观念的形成主要源自日本国的地理条件和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民族观念,在日本文学美学文化中... 日本文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尽管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片面性,但在日本文学作品中,仍能发现大量的"物哀"现象,"物哀"观念的形成主要源自日本国的地理条件和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民族观念,在日本文学美学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物哀 文化互溶 美学意义 精神境界
下载PDF
朦胧诗、新诗潮与“今天派”:一段文学史的三种叙述 被引量:6
8
作者 梁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3,129,共6页
在对新时期文学史的叙述中,民间刊物《今天》被裹挟在"朦胧诗"的论争中,"朦胧诗"、"新诗潮"、"今天派"三个概念常被混为一体。其实,三者相关却并不相等,没有"今天派"就没有"新... 在对新时期文学史的叙述中,民间刊物《今天》被裹挟在"朦胧诗"的论争中,"朦胧诗"、"新诗潮"、"今天派"三个概念常被混为一体。其实,三者相关却并不相等,没有"今天派"就没有"新诗潮",没有"新诗潮"就没有"朦胧诗";而且,一方面经由"朦胧诗"的命名与论争,《今天》的诗人与诗作扩大了受众面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这场论争之后,主流文坛以局部的收编与吸纳的方式更深地压抑了《今天》杂志的存在。而这种压抑甚至深刻影响了今天的文学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天》 今天派 朦胧诗论争 新诗潮 文学史
下载PDF
知识·权力·文学史——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再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程光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知识谱系或关键词必然牵涉文学叙事的"权力"和它的实施步骤。文学叙事即构成了对一种权力普遍性的寻求。文学史并不是由中性材料堆垛成的一长串文学事实,而是文学叙事权力全面渗透、控制着的场域。... 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知识谱系或关键词必然牵涉文学叙事的"权力"和它的实施步骤。文学叙事即构成了对一种权力普遍性的寻求。文学史并不是由中性材料堆垛成的一长串文学事实,而是文学叙事权力全面渗透、控制着的场域。权力诉诸文学有多种表现方式:文学社团和办刊、翻译、文学批评和论争、作家创作对读者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权力 文学史
原文传递
迈向“经典”的途径——“金庸小说热”在大陆:1976-1999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8,共8页
论文通过回返金庸小说自70年代中后期进入大陆的历史现场,试图清理政治经济情势变化之下,不同场域的多重话语、权力脉络如何参与和建构了金庸小说的经典化进程,尤其是学院体制在其中的复杂互动,透露出"五四"以来形成的审美原... 论文通过回返金庸小说自70年代中后期进入大陆的历史现场,试图清理政治经济情势变化之下,不同场域的多重话语、权力脉络如何参与和建构了金庸小说的经典化进程,尤其是学院体制在其中的复杂互动,透露出"五四"以来形成的审美原则和价值判断仍然是经典生成的重要成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小说 “通俗文学热” 文学史 经典化
下载PDF
中国人不可不知道的一段文学史——琉球汉文学概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福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4-75,共12页
琉球汉文学史是一个尚无人研究的课题。琉球汉文学大致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早期从13世纪甚至更早至16世纪;中期是琉球文学的黄金时代,从17世纪至18世纪;后期至日本明治政府以暴力侵占琉球,“废琉置县”止。三个时期各自涌现出一... 琉球汉文学史是一个尚无人研究的课题。琉球汉文学大致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早期从13世纪甚至更早至16世纪;中期是琉球文学的黄金时代,从17世纪至18世纪;后期至日本明治政府以暴力侵占琉球,“废琉置县”止。三个时期各自涌现出一批有才华的诗人与散文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琉球 汉文学
原文传递
从民族到宗教: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以涉及宗教文学研究的成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梅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6,共11页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本理论建设,回族文学概念的界定偏向于血统,致使研究疏离了文化;新世纪才出现了不以民族性遮盖宗教叙事的专题研究。《回族文学》期刊在新世纪彰显"文化性"的办刊理念,开始突出对宗教内涵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研究 民族性 宗教描写 文学史 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中国石油文学研究30年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世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4-27,共4页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中国当代石油文学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当代石油文学研究真正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整体把握还是微观探讨,30年来的中国石油文学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缺陷也显而易见。
关键词 石油文学 内涵 文学史 创作特征 缺陷
下载PDF
从重写文明史到重写文学史
14
作者 曹顺庆 郭霄旸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8,共8页
在当今国际格局下,如何建立中国话语与自主知识体系是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长久以来,文明话语中都存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文明观输出的话语权长期掌握在西方学者手中,文明史对中国的叙述常常存在歪曲、偏离史实的问题。西方话语霸权具... 在当今国际格局下,如何建立中国话语与自主知识体系是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长久以来,文明话语中都存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文明观输出的话语权长期掌握在西方学者手中,文明史对中国的叙述常常存在歪曲、偏离史实的问题。西方话语霸权具体体现在各学科内部,使许多人文社会学科都面临“失语”的窘境。针对这一现象,提出“重写文明史”与“重写文学史”的号召。从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史实出发,尊重文明多元化与异质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写文明史,重塑文明观,进而重写学科史,重写文学史。通过反思学科话语问题,发掘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话语言说方式,重新建构学科话语。用中国话语发出中国声音,共同建设文明新话语是重写文明史、重写学科史的要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史 学科史 文学史 话语霸权 中国话语
下载PDF
文学史分期与文学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兴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19,共3页
文学史分期的讨论反映了不同的文学观念的讨论 ,近二十年来围绕现代文学史分期的讨论 ,经历了以五四新文学为起点的政治性标准、以世纪之交为起点的国家现代性标准和人的现代性标准三个阶段 。
关键词 文学史 文学史分期 现代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现场感”“立体化”与“流动性”——重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
16
作者 战玉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包含大量具体的地理空间单位,这一方面增添了文学史的“现场感”,另一方面又在文本内外共同构筑了多元、丰富、立体的“中国文学地图”想象。同时,书中的中国文学或“文学中国”又是时时处于世... 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包含大量具体的地理空间单位,这一方面增添了文学史的“现场感”,另一方面又在文本内外共同构筑了多元、丰富、立体的“中国文学地图”想象。同时,书中的中国文学或“文学中国”又是时时处于世界文学流动过程之中的,这种流动性既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复杂面貌,也透露出吴福辉所具有的世界性眼光。此外,书中大量的插图、表格等也可视为文学空间与“文学地图”的形式化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 文学地图 文学史 书评
下载PDF
论张说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精耕 《柳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20-24,共5页
张说是唐诗由初入盛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诗人之一。一方面,他是初盛唐之际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以文坛领袖的远见卓识预示出盛唐诗歌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他身体力行,以诗歌创作实践沾溉、影响唐人,对盛唐诗歌有导夫先路的... 张说是唐诗由初入盛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诗人之一。一方面,他是初盛唐之际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以文坛领袖的远见卓识预示出盛唐诗歌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他身体力行,以诗歌创作实践沾溉、影响唐人,对盛唐诗歌有导夫先路的作用。同时,他延纳文学新人,对唐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说 唐代 文学史 文学评论 诗歌
下载PDF
论中华“诗乐传统”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桂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诗与乐的配合方式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学史、中国诗歌史的演进,诗乐"和"的基本性格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道德理念,以及中国人完成德性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标准。中华文明史上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即"诗乐传统":"... 诗与乐的配合方式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学史、中国诗歌史的演进,诗乐"和"的基本性格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道德理念,以及中国人完成德性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标准。中华文明史上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即"诗乐传统":"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是中华诗乐传统的理论基石;"声""音""乐"三分理论是中华诗乐传统形成的基点;"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华诗乐文化精神的核心。中华诗乐传统所蕴含的"中和"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传统 中华文明 文学史 音乐观 诗歌 音乐
下载PDF
1950-197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几个关捩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2-90,共9页
从学术史的角度,1949-1966年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有如下关捩,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张寿康的《少数民族文艺论集》和玛拉沁夫给中国作协的信,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未被重视的问题,催生了《关于兄弟民族文学工作... 从学术史的角度,1949-1966年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有如下关捩,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张寿康的《少数民族文艺论集》和玛拉沁夫给中国作协的信,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未被重视的问题,催生了《关于兄弟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和相关政策措施;"建国十周年庆典"引发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既是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总结,也是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进一步规范。《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和《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等,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学第一次以新中国文学的身份,进入关于中国文学的历史知识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多民族国家 多民族文学 文学史 学术史
下载PDF
是中国的“现代文学”史,还是“现代中国”的文学史——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治史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绍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16,20,共5页
由于长期以来将"新文学"(现当代文学)规定为革命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此类史著即不列入台湾、香港、澳门文学,诸如少数民族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翻译文学、旧体诗词等文学现象也被排除在外,是不符合进入现代社会后中国... 由于长期以来将"新文学"(现当代文学)规定为革命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此类史著即不列入台湾、香港、澳门文学,诸如少数民族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翻译文学、旧体诗词等文学现象也被排除在外,是不符合进入现代社会后中国真实的文学历史的。朱德发先生提出的"现代中国文学"的新观念不仅可以避免这些缺失,更是对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非科学的治史观念的校正,应当引起广泛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 文学史 学术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