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医教育模式对中医基础学科体系形成的影响及反思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效霞 王振国 《中医教育》 2004年第6期51-54,共4页
近代中医学界为争取中医教育加入学校系统,仿照西医学科体系框架设置中医课程;为沟通中西医,适应时代潮流,以西医为参照系整理构建出中医基础学科体系的雏形;中医高等教育承袭了近代中医教育的模式及课程体系,是造成中医后继乏人、乏术... 近代中医学界为争取中医教育加入学校系统,仿照西医学科体系框架设置中医课程;为沟通中西医,适应时代潮流,以西医为参照系整理构建出中医基础学科体系的雏形;中医高等教育承袭了近代中医教育的模式及课程体系,是造成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模式 中医基础学科体系 中医学史
原文传递
先秦两汉药膳简史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煌钰 孙灵芝 周立群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120-1125,共6页
基于目前可见的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探索药膳发展源流,并厘清这一时期“药膳”的概念与范畴。结论是:出土医方中药膳方比例以及医方使用食药的比例随历史发展而呈降低趋势;时代最早的马王堆医方所使用材料不拘药食,而以食药兼用品种... 基于目前可见的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探索药膳发展源流,并厘清这一时期“药膳”的概念与范畴。结论是:出土医方中药膳方比例以及医方使用食药的比例随历史发展而呈降低趋势;时代最早的马王堆医方所使用材料不拘药食,而以食药兼用品种占绝对优势;先秦两汉后期出土的一系列文献医方以及《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仲景方中,药膳方仍占一定比例,并且均使用了较多食药。由这3条史实可以推断:除少数有毒或药性强的品种和经常作为食物的品种外,早期先民对于“药”和“食”的认识是没有明显界限的,没有现代大众对于“药”与“食”不相容性的固有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膳 食疗 药膳史 中医史 先秦两汉史
下载PDF
王吉民、伍连德的《中国医史》及其中译本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琦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王吉民、伍连德撰写英文版《中国医史》的起因与美国医史学家嘉里逊的《医学史》一书有关。伍连德的信可能使嘉里逊对中国医学的看法有了改变。《中国医史》有未正式公开出版的中文译本,其翻译初衷是为了批判所用。
关键词 王吉民 伍连德 《中国医史》 中译本
下载PDF
脚气本义与腺鼠疫史话 被引量:8
4
作者 符友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5-30,共6页
晋唐“风毒脚气”是与鼠疫有关的急症。19-20世纪之交的鼠疫流行与同期发现的beriber或Vitamin B1缺乏病。经有关学术团体“帝国医疗”(impirial medicine)、“殖民地医学”(colonial medicine)的误导而指鹿为马,将其误释为营养不... 晋唐“风毒脚气”是与鼠疫有关的急症。19-20世纪之交的鼠疫流行与同期发现的beriber或Vitamin B1缺乏病。经有关学术团体“帝国医疗”(impirial medicine)、“殖民地医学”(colonial medicine)的误导而指鹿为马,将其误释为营养不良的慢性病。我们依此为中医史、疫病流行史、中医灸刺法起源和中医理论的渊源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也为研究东西方医学交流和近代中日鼠疫流行史提供了新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学史 流行病学 鼠疫 脚气 比较医学
下载PDF
中国近代杰出的医学家——伍连德博士 被引量:6
5
作者 傅维康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54,共2页
近代世界医学史上,自从开始举办国际性质的医学卫生会议以后,相当长时期里,在世界上拥有人口最多的中国,却无缘派出代表参加会议,更遑论中国代表在国际医学卫生会议中担任主席。直至公元1911年4月,在沈阳举办“万国鼠疫研究会议... 近代世界医学史上,自从开始举办国际性质的医学卫生会议以后,相当长时期里,在世界上拥有人口最多的中国,却无缘派出代表参加会议,更遑论中国代表在国际医学卫生会议中担任主席。直至公元1911年4月,在沈阳举办“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中国代表伍连德博士被推举为主席主持会议,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连德 医学家 鼠疫 《中国医史》
下载PDF
分层教学视域下中国医学史课程核心知识浅析
6
作者 范丽君 罗婕 王缙 《科教导刊》 2024年第5期76-78,共3页
分层教学是一种追求最大限度适配不同个体的教育方式,但现实中的学生分层面临着诸多难题,于是知识分层就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就中国医学史课程而言,学生分层也需要面对生源文理科差别、所学专业背景不同、学校教师资源有限等一系列困难,... 分层教学是一种追求最大限度适配不同个体的教育方式,但现实中的学生分层面临着诸多难题,于是知识分层就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就中国医学史课程而言,学生分层也需要面对生源文理科差别、所学专业背景不同、学校教师资源有限等一系列困难,因而关注知识分层、聚焦核心知识成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Miller金字塔”理念和不同专业背景的核心知识策略(前者为纵向分层,后者为横向分层),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相应改革,为探索大班制教学中个性化培养的可行路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教学 知识分层 核心知识 中国医学史 Miller金字塔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国医学史课程大概念教学探析
7
作者 王缙 莫清莲 张岚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6期68-70,共3页
核心素养的概念诞生于21世纪初,短时间内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促生了世界级的教育变革。与之关联的教学模式也屡见报道,作为落实核心素养重要举措的大概念教学即为其中之一。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 核心素养的概念诞生于21世纪初,短时间内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促生了世界级的教育变革。与之关联的教学模式也屡见报道,作为落实核心素养重要举措的大概念教学即为其中之一。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此举使得基于核心素养提取大概念的操作成为可能。文章借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运用解构核心素养的思路,简单讨论了中国医学史课程的大概念提取,以管窥之见,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大概念 中国医学史 唯物史观 真实世界
下载PDF
危机与生机:民国时期中医发展新评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洪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50-156,共7页
以多元视野重新审视民国时期中医的发展历程,可知当时中医面临学理危机、价值危机、存亡危机与权利危机,这是中医跨入新的历史阶段所必经的事件。民国时期中医的发展主线是抗争图存与自强发展,取得了阻止废除中医企图、逐步纳入现代... 以多元视野重新审视民国时期中医的发展历程,可知当时中医面临学理危机、价值危机、存亡危机与权利危机,这是中医跨入新的历史阶段所必经的事件。民国时期中医的发展主线是抗争图存与自强发展,取得了阻止废除中医企图、逐步纳入现代国家政制、学术体系完整传承、新式事业初具规模和衷中参西取得经验等5项成就,呈现出坚韧的生机。虽然在发展水平存在局限,但已奠定了20世纪以后中医发展模式的刍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史 民国医学史 中医近代史
原文传递
中国医史学科元研究:隶属学科关系辨说
9
作者 王续琨 郜贺 白长川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6期505-512,共8页
从研究对象和使用场合来看,中国医史和中国医学史作为学科名称指的是同一个学术领域。基于对象范围来判断,中医药史(中医史)和中医药学史(中医学史)是中国医史的隶属学科,是构成中国医史的主体部分。就研究内容而言,中国医史包容中医药... 从研究对象和使用场合来看,中国医史和中国医学史作为学科名称指的是同一个学术领域。基于对象范围来判断,中医药史(中医史)和中医药学史(中医学史)是中国医史的隶属学科,是构成中国医史的主体部分。就研究内容而言,中国医史包容中医药史,同时又有中医药史所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外国医药学传入中国史等。专注于研究中医药领域学科演化史的中医药学史由中医药史中分立出来后,中医药史的余下部分可以称之为狭义中医药史,其使命是专注于研究中医药领域的医事活动史。狭义中医药史和中医药学史今后应坚持“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基本策略,能分则分,需合则合,逐步形成守望互助、协同发展的研究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史 中国医学史 中医药史 中医药学史 学科元研究
下载PDF
中国医学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凯佳 陈虹 +2 位作者 肖莹 罗英 刘小斌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针对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实际,提出通过改革医学史课程,重新修订教学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中国医学史 教学改革 人文素质
下载PDF
望而知之:“气色”概念史中的语义变迁与医学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姗 张大庆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9,共18页
“气色”在当代汉语中常用于代指人脸上反映的身心健康或疾病状态,但对于“气色”为何有此用法,以及为何选用“气色”来代指此类语义的原因尚不明确。文章旨在考察“气色”概念的历史,从语言与医学思想两个视点出发,基于古代医学文献,... “气色”在当代汉语中常用于代指人脸上反映的身心健康或疾病状态,但对于“气色”为何有此用法,以及为何选用“气色”来代指此类语义的原因尚不明确。文章旨在考察“气色”概念的历史,从语言与医学思想两个视点出发,基于古代医学文献,以及两种汉语古今语料库,回溯“气”与“色”的独立本义,追寻其内涵来源;在古代医籍文本中,探讨了“气色”和身心健康、生命现象等关联的过程,及其在望诊中的运用;通过对古代非医文献中有关“气色”的语料统计和分析,明确古代汉语中“气色”的7种不同义项,证明了在现代汉语中其含义缩减的发展基础;最后基于现代汉语的语料,呈现其语义脱落和缩减的最终过程,并就“气色”概念史中的几个关键转折节点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其中源自语言发展规律、社会思想文化变迁的影响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色 概念史 中医史 望诊 汉语词汇学 语料库
下载PDF
伍连德博士与医学史巨著《中国医史》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静 刘小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6期124-126,共3页
伍连德(1879-1960)博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史家、防疫专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为促进中国近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保存国粹,矫正外论",伍连德博士与王吉民博士一起花费1... 伍连德(1879-1960)博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史家、防疫专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为促进中国近代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保存国粹,矫正外论",伍连德博士与王吉民博士一起花费16年时间,广泛收集资料,用英文写成《中国医史》(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国医史》是中国学者第一部用外文向世界介绍中国医学史的著作,在国际医学史界产生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连德 中国医史 中国医学史
下载PDF
安徽芜湖中药业的源起与发展探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开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4期28-30,共3页
芜湖中药业源起于明朝万历年间正田药店的创办。清嘉庆之后,以张恒春药店为龙头的芜湖中药业逐渐兴起,它为芜湖中药业的日后兴起并发展为我国现代中医药基地之一奠定了基础。此后,逐步日益兴隆,迅速发展。
关键词 芜湖 中药 中药史
下载PDF
珠联璧合光辉巨著:纪念《中国医史》作者、近代著名医史学家伍连德140周年、王吉民130周年诞辰 被引量:1
14
作者 甄艳 蔡景峰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23-329,共7页
今年恰好是《中国医史》这部著作的两位作者,王吉民130周年、伍连德140周年诞辰的纪念日。两位作者原来分住于华东地区及马来亚的槟榔屿,相隔千里。虽然他们忙碌于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王吉民专注于首家医史博物馆的创建,成绩斐然;而伍连... 今年恰好是《中国医史》这部著作的两位作者,王吉民130周年、伍连德140周年诞辰的纪念日。两位作者原来分住于华东地区及马来亚的槟榔屿,相隔千里。虽然他们忙碌于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王吉民专注于首家医史博物馆的创建,成绩斐然;而伍连德则战斗于抗击肺鼠疫的最前线,并成功地于短期内扑灭,享誉全球,又主持在中国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还活跃于创立防疫机构、海港检疫机构、建设医院和医学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只因对美国学者嘉里逊(Fielding H.Garrison)所作的医学著作《医学史》(History of Medicine)一书中缺少及讹传中国医学的内容、而致函嘉氏询问后获嘉氏回函而深受刺激,遂发奋以英文著成《中国医史》,以填补中国直至世界上在这一方面的空白。该书分上、下卷,上卷为中国传统医学部分,由王吉民执笔;下卷为近现代部分,叙述西洋医学由开始传入,历经曲折,最后发展成完整的中国现代医学体系,由伍连德执笔。书后并附有大事年表、以及详细的中、外人名和主题索引。该书于1932年出版,4年后修订再版。1949年以后,对该书的评价曾经有过大起大落的风潮:前期被视为错误较多、受民族虚无主义及美化教会医学的影响较大,并曾草译过全书准备"供批判用"。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后,纠正了一些不恰当的评价,认为该书为一部光辉巨著,填补了中国直至世界上没有西文的中国医学史的真空。据悉现在已经准备正式出版本书的汉译文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史》 王吉民 伍连德 医史博物馆 万国鼠疫研究会议
原文传递
中国已发现最早古医方:里耶秦简之医方简略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朝阳 《唐都学刊》 2016年第5期69-74,共6页
新发表的里耶秦简第8层简牍中有多枚散落的医方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医方。医方简所用的药材大都著录于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记录的药物炮制、剂量控制、用药方法、禁忌等在著名的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类似内... 新发表的里耶秦简第8层简牍中有多枚散落的医方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医方。医方简所用的药材大都著录于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记录的药物炮制、剂量控制、用药方法、禁忌等在著名的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类似内容,甚至有个别方子完全一致,但残存的病名则不见于该帛书。医方简一方面极大丰富了我们对早期中医的认识,另一方面帮助我们研究秦的县一级机构对专业技术资料的搜集、归档,殊为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耶 医方简 中医史 档案制度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型的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丽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2年第6期67-70,共4页
ADDIE模型指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系统教学方法,包括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ment(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ion(评价)5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医学史课程承担着对医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责任,使他们了解中医的科学... ADDIE模型指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系统教学方法,包括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ment(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ion(评价)5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医学史课程承担着对医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责任,使他们了解中医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具体的思政映射点在于专业学养之“精”和对患者医德之“诚”。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利用ADDIE模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同时,运用引导式、启发式、案例式、PBL(以问题为导向)等教学法,对医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自尊心和“大医精诚”的医德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E教学模型 中国医学史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高等医学教育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医药学界的两次抗争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建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2-84,共3页
通过对民国时期的有关历史档案和其它史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民国一二十年代,中医药学界的两次抗争的目标其实是十分明确而坚定的,那就是争取中医药的生存发展权。而这一总权利具体表现为非常实在的两大权利:一是中医合法的教育权;二是... 通过对民国时期的有关历史档案和其它史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民国一二十年代,中医药学界的两次抗争的目标其实是十分明确而坚定的,那就是争取中医药的生存发展权。而这一总权利具体表现为非常实在的两大权利:一是中医合法的教育权;二是中医合法的行医权。这构成了一二十年代中医药学界两次抗争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争 教育权 行医权 中医学史 民国时期
下载PDF
先秦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刍议
18
作者 程雅群 《新余高专学报》 2009年第2期30-33,共4页
就中医学而言,"哲"、"医"密不可分。这突出表现在中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先秦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上。《黄帝内经》前很多古文献清晰地反映了先秦哲学对医学的渗透:《左传》、《国语》、《战国策》、《周易》、... 就中医学而言,"哲"、"医"密不可分。这突出表现在中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先秦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上。《黄帝内经》前很多古文献清晰地反映了先秦哲学对医学的渗透:《左传》、《国语》、《战国策》、《周易》、《周礼》、《道德经》、《吕氏春秋》,以及出土古佚书等。细致考察先秦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对中医哲学研究而言,具备基础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哲学 先秦哲学 中医史
下载PDF
民国沪上孟河医家医籍析论
19
作者 应焕强 高霖雨 +1 位作者 徐贻珏 丁洁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1344,共4页
民国沪上孟河医家编修医籍,重构中医知识和技艺,弘扬现代中医学术理论文化。孟河医家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包容异见,较早出离中西医论争的泥潭,着力建构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的系统理论,促进现代中医体制化、学术交流、经验传承和技艺推广。医... 民国沪上孟河医家编修医籍,重构中医知识和技艺,弘扬现代中医学术理论文化。孟河医家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包容异见,较早出离中西医论争的泥潭,着力建构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的系统理论,促进现代中医体制化、学术交流、经验传承和技艺推广。医籍包括医案、教材、经典解读、成药药方、中西医药通讯、学术期刊、医药辞典,沟通中外医学、医界学界与政界,普及防病保健知识技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是多学科研究中医史的重要文献。孟河医家主张中西医汇通,匡正学风,探索培育中医专门人才新模式,助推中医现代转型和体制化。相关医籍研究对现今改进中医有关卫生健康政策、整合利用中医文化资源有着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医家 医籍析论 中医史 学术流派
原文传递
丹溪与《局方》之争的建构、书写与评价
20
作者 刘鹏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6,共6页
朱丹溪与《局方》之争,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中的代表性事件。但对相关历史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可发现朱丹溪对《局方》编纂定位与目的的认知并不全面,对《局方》的批判也有失苛刻。与朱丹溪交往密切的儒者,以及朱丹溪的弟子和后世私淑丹溪之... 朱丹溪与《局方》之争,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中的代表性事件。但对相关历史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可发现朱丹溪对《局方》编纂定位与目的的认知并不全面,对《局方》的批判也有失苛刻。与朱丹溪交往密切的儒者,以及朱丹溪的弟子和后世私淑丹溪之学者,对丹溪与《局方》之争的书写呈现出对丹溪一方的倾向性。但《局方》并未因此而衰退,后世对《局方》仍有大量应用,而且以温补为代表的医家也对丹溪之学的偏颇提出批评。近现代以来,医史个人著述与高等中医院校《中国医学史》统编教材,对丹溪与《局方》之争未做过多倾向性评论。与之不同,《中医各家学说》统编教材的叙写重点,以及最终要面向的临床定位,则突出了丹溪之学,影响了今人对《局方》的认知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局方 中国医学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