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记忆与历史镜像——论《古炉》中的“文革”叙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文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213-217,共5页
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当代作家来说,"文革"已经成为他们的记忆,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叙事资源和想象空间,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写作姿态与写作方式。贾平凹把自己对于故乡的"文革"个人记忆写出来,通过"古炉&qu... 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当代作家来说,"文革"已经成为他们的记忆,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叙事资源和想象空间,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写作姿态与写作方式。贾平凹把自己对于故乡的"文革"个人记忆写出来,通过"古炉"这个小山村"文革"的爆发过程揭示了"文革"之火是怎样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燃起的。小说《古炉》的"文革"叙述突破了对"文革"单一政治批判的叙述框架,促使人们思考自己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古炉》 历史记忆 历史镜像 文革叙事
下载PDF
在历史和现实的“镜像”中寻找真实——俄罗斯作家特里丰诺夫《老人》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傅星寰 祁瑞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7-84,共8页
俄罗斯作家特里丰诺夫的《老人》采用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索交错的方式架构文本结构。一方面,通过"老人"的回忆,再现同时代人在国内战争时期的道路选择,批判受"狭隘的教条主义"影响而"异化"的一批人,同时对... 俄罗斯作家特里丰诺夫的《老人》采用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索交错的方式架构文本结构。一方面,通过"老人"的回忆,再现同时代人在国内战争时期的道路选择,批判受"狭隘的教条主义"影响而"异化"的一批人,同时对在混乱时代中仍保持清醒头脑的人表达敬意和缅怀;另一方面,通过展现现实生活中"老人"的子辈们,为了争夺一幢别墅所引发的关于人性和道德思考,批判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同时赞扬坚守道德底线的"高尚的理想主义者"。作者将人物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场景中,形成或显性或隐性的"镜像"对比,旨在说明在开放的时间流程中,历史虽然看似在不断演进,但这种演进却在封闭的空间中彰显出某种似曾相识的重复性。"镜像"的设置既是从历史中预见未来,又从现实中映射"历史",作者试图在如此循环反复的历史中,揭示历史"真实"和人的良心"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里丰诺夫 《老人》 历史 现实 镜像 真实
下载PDF
六安古“八景”:地方历史记忆与皋城社会镜像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克顺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4-48,76,共6页
"八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现象。六安古"八景"是前人在六安这一特定场域创造出来的、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是六安人对当地重要人文史实和地方历史遭遇的集体记忆,折射了明清时期淠河的... "八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现象。六安古"八景"是前人在六安这一特定场域创造出来的、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是六安人对当地重要人文史实和地方历史遭遇的集体记忆,折射了明清时期淠河的渔业生产和皋城的商贸往来,记录了六安民众的休闲空间等特定社会镜像。六安古"八景"是六安人爱乡之情的温情表达,其对当代六安的滨水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 皋城 古“八景” 历史记忆 社会镜像
下载PDF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章惇形象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钰 《福建史志》 2018年第3期48-51,共4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有着正统史书所不具备的多样化记载。分析其有关章惇的文本可知,章惇其人除奸邪论调之外,另有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与尽心公务的一面。
关键词 章惇 《续资治通鉴长编》 历史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