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重大自然灾害区域重建规划的理念和启示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岱 张文忠 余建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3-1161,共9页
5.12四川汶川地震,4.14青海玉树地震及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性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的灾后重建是非常复杂而漫长的工作。灾后重建规划是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据,不断完善重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提高我国综合减灾恢复... 5.12四川汶川地震,4.14青海玉树地震及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性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地区的灾后重建是非常复杂而漫长的工作。灾后重建规划是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据,不断完善重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提高我国综合减灾恢复重建能力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大量国际组织发表的文献资料,总结了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5年美国Katrina飓风的灾后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中的先进理念,分析提出积极推进今后我国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灾区民意和强化生产、生活氛围复兴(软环境重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重建规划 日本阪神大地震 印度洋地震海啸 美国Katrina飓风
原文传递
日本阪神大震灾在应急救灾上的几点教训 被引量:7
2
作者 袁一凡 陈永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53-61,共9页
本文从防灾体制、心理准备和防灾规划等方面分析日本阪神大震灾在应急救灾行动中的教训,并结合我国的情况作了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 阪神地震 防灾体制 应急救灾 防灾规划
下载PDF
1995年上半年世界灾害地震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荣国 《国际地震动态》 1995年第11期14-20,共7页
1995年上半年的世界灾害地震活动不同以往,主要特点是:日本、俄国地震毁城,经济损失巨大,地震社会影响深远;两次灾难地震又是前所未料。日本阪神大地震将成为今年世界重大事件之首。本文综合介绍了今年上半年的世界灾害地震活... 1995年上半年的世界灾害地震活动不同以往,主要特点是:日本、俄国地震毁城,经济损失巨大,地震社会影响深远;两次灾难地震又是前所未料。日本阪神大地震将成为今年世界重大事件之首。本文综合介绍了今年上半年的世界灾害地震活动、灾情及地震灾害特点,指出了地震预测、工程抗震研究的前途仍属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害 抗震 工程地震 日本 世界
下载PDF
战后日本地震社会记忆变迁与灾害文化构建--基于阪神淡路大地震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瓒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国民面对巨灾时显露的从容与秩序赢得了世界的一片赞誉。与此同时,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却又令世人倍感震惊。一场地震所折射的矛盾不禁引人深思:应如何看待战后日本防灾减灾事业的成功与教训。回首望去,1...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国民面对巨灾时显露的从容与秩序赢得了世界的一片赞誉。与此同时,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却又令世人倍感震惊。一场地震所折射的矛盾不禁引人深思:应如何看待战后日本防灾减灾事业的成功与教训。回首望去,1995年日本遭遇了阪神淡路大地震,惨重的灾情后果令其被列入20世纪全球十大地震。这场大震不仅结束了日本战后50年来的地震安全神话,还激起社会内部对追求经济大国目标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变化的深刻反思。震后20余年间,日本一直处于大地震的活跃期,每逢大震由阪神淡路大地震记忆所引发的共振效应便会在社会中持续发酵。多样的地震社会记忆不仅跨越地域结成记忆之网,甚至伴随着时代发展逐步沉淀,转化为日本灾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日本对"原发地震"风险的刻意回避与忽视导致了东日本大地震后核泄漏灾难的发生,从而使日本再次陷入生态环境危机。在遗忘与记忆的曲线间浮现的日本地震社会记忆,展现了日本面对自然时的多重价值选择,对当代日本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形塑作用。这一过程揭示了先后继起的灾害可以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转化的生态链式反应。以环境史的视角深入挖掘战后日本地震灾害社会应对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过程,对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中国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神淡路大地震 东日本大地震 社会记忆 灾害文化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日本城市地震灾后社会治理研究——以阪神淡路大地震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瓒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0-65,共6页
一直以来,战后日本的经济腾飞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实现被视为东亚发展模式的奇迹。然而,这个急速发展的过程亦伴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使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变革。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发生使日本发展主义经济增... 一直以来,战后日本的经济腾飞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实现被视为东亚发展模式的奇迹。然而,这个急速发展的过程亦伴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使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变革。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发生使日本发展主义经济增长模式下长期积累的生态脆弱得以暴露,造成严重灾情后果。震后恢复期间,日本地方政府提出"创造性复兴"口号,试图在灾后恢复中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此,政府与社会在不同层面对灾后城市发展政策进行制度性设计,使之与生态系统相适应以实现和谐发展。但资本主义制度扩张过程中的固有矛盾导致发展主义逻辑延续,使灾害在漫长的恢复期以社会问题的形式浮现,演化为"复兴灾害"。面对此问题,志愿者组织迅速兴起与发展,以弥补国家救援不足。日本城市地震灾害复杂演变的历史过程,对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主义 阪神淡路大地震 创造性复兴 复兴灾害 社会治理
下载PDF
日本阪神大震灾的启示
6
作者 朱之华 《国际地震动态》 1995年第8期19-22,共4页
本文通过对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震灾分析,提出了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应汲取的一些经验教训。作者建议加强地震前兆观测和群测群防工作,重视地震区的地质调查和工程抗震工作,研究开拓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预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 本文通过对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震灾分析,提出了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应汲取的一些经验教训。作者建议加强地震前兆观测和群测群防工作,重视地震区的地质调查和工程抗震工作,研究开拓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预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地震前兆 日本阪神大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