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系统地研究把握和阐释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丽红 金炳镐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民族领域的系列讲话中的民族工作思想,形成了完整理论体系。本文研究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依据的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的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标的思想,关于民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民族领域的系列讲话中的民族工作思想,形成了完整理论体系。本文研究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依据的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的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标的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制度、法律、组织、人才保障的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根本方法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作思想 理论体系 根本依据 根本原则 根本方法
原文传递
舆论引导的学理解读:元理由、概念及其系统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子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91,共8页
舆论引导作为独立概念已成为中国舆论思想的核心与关键,但同时也面临着"舆论是否应被引导"的研究困境。舆论引导的元理由可以从"舆论本体"与"媒介体制"两个层面来论证,辩证地看待舆论本体的作用与局限,... 舆论引导作为独立概念已成为中国舆论思想的核心与关键,但同时也面临着"舆论是否应被引导"的研究困境。舆论引导的元理由可以从"舆论本体"与"媒介体制"两个层面来论证,辩证地看待舆论本体的作用与局限,在舆论难以通过自洽性实现其合目的发展及舆论系统功能优化之时,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可以维持、协调和促进舆论的良性运行。这既为舆论引导的存在提供了必要性与合理性,也为其明确了实践边界与规制空间。运用系统论观点重新界定舆论引导,可以宏观把握舆论引导作为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的运行特征,即不同的舆论在相互碰撞融合中彼此转化、有序包容,用制度与过程的引导替代内容与效果的引导以促进舆论的整体涌现性(社会促进或修正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引导 元理由 动态平衡
下载PDF
宪法观念的中国表达
3
作者 陈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如何认知和理解“宪法”,秉持何种“宪法观念”,是宪法理论研究和实践展开的重要前提。与一国宪法实践天然具有的本土性相契合,宪法观念具有独属于本国的内在特质及表现形式。与其他主体相比,国家宪法观念具有普遍性、主导性、稳定性和... 如何认知和理解“宪法”,秉持何种“宪法观念”,是宪法理论研究和实践展开的重要前提。与一国宪法实践天然具有的本土性相契合,宪法观念具有独属于本国的内在特质及表现形式。与其他主体相比,国家宪法观念具有普遍性、主导性、稳定性和实践性。普遍性赋予观念流行的群众心理和社会基础;主导性确立观念竞争中国家的支配地位;稳定性提供观念物化的时间和力量蓄积。三者结合,使国家宪法观念获得了其他主体难以比拟的实践效力。国家宪法观念集中表现为国家使用的“宪法是什么”的话语,传递着国家对宪法的认知和理解,塑造着个体的宪法观念和当下的宪法实践,成为我们在试图回答“宪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凭借直觉或稍加思索就能够加以调用的话语资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依据”,是中国宪法观念表达的核心话语。“根本法”“总章程”和“总依据”,是表达中国宪法观念的具体意象和关键词汇。作为国家高频使用的宪法话语,共同承载着我们国家对宪法的认知和理解,构成宪法观念表达的中国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观念 宪法话语 根本法 总章程 总依据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学中 何汉霞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9-36,共8页
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清晰定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这是我们党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视角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如何认识我国进入... 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清晰定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这是我们党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视角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如何认识我国进入新时代?从八个维度加以把握:五年伟大成就是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重大理论创新是进入新时代的理论标志;快速接近民族复兴是进入新时代的动力源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进入新时代的战略指向;全方位改革开放是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时代依据;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进入新时代的国际佐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进入新时代的政治保证。新时代,奋力谱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依据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的制度自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丁卫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5,106,共8页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自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依据,具有生态文明制度效能充分彰显的现实依据,具有从环保制度迈向生态文明制度长期探索的历史依据,具有生态文明制度深厚人民性的价值依据。生态文明制度自信有利于深拓中国...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自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依据,具有生态文明制度效能充分彰显的现实依据,具有从环保制度迈向生态文明制度长期探索的历史依据,具有生态文明制度深厚人民性的价值依据。生态文明制度自信有利于深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社会资源,凝聚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精神共识,增强中国承担全球生态治理责任的民族底蕴。新时代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生态文明的制度自信,必须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充分借鉴国外生态环境制度建设的经验、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制度的话语权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制度自信 基本依据 时代价值 提升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关立新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6,9,共5页
现代法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既有秉承又有重构。马克思既从经济角度看法律,对法律现象进行经济分析,探寻隐藏在法律背后的经济逻辑,又从法律角度看经济,对经济现象进行法律分析,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法律逻辑。对我国现有的各... 现代法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既有秉承又有重构。马克思既从经济角度看法律,对法律现象进行经济分析,探寻隐藏在法律背后的经济逻辑,又从法律角度看经济,对经济现象进行法律分析,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法律逻辑。对我国现有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经济分析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制度经济分析为标尺,这既是我国法经济学真正的本土化过程,也是法经济学指导我国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因此传承马克思法经济学思想,吸收借鉴西方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是构建我国法经济学的本体论框架、实现我国法经济学研究实证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经济学 根本依据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法学教育的新境界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学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58-64,共7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并以此作为法学教育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两大理论来源,为我国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并以此作为法学教育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两大理论来源,为我国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即立德树人与德法兼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贯穿法学教育始终。“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四个法学教育基本问题,是在明确“立德树人与德法兼修”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前提下对法学教育的进一步考问与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根本遵循 理论基础 培养目标
下载PDF
哲学视域中的和谐世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镇江 胡正东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7,共4页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内外形势的正确判断,并向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文章在对和谐世界的文化底蕴和基本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对和谐世界加以探讨。
关键词 和谐世界 文化底蕴 基本内涵 哲学基础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创新观视域下的创新发展理念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继龙 朱宗友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马克思主义创新观是现实的个人或组织按照一定客观条件所从事的有目的、能动的、复杂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理论上的集中表达。它具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特点,旨在服务于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是人民群众的... 马克思主义创新观是现实的个人或组织按照一定客观条件所从事的有目的、能动的、复杂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理论上的集中表达。它具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特点,旨在服务于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是人民群众的创新观。它在创新主体和客体上为"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说,"创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的继承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创新观视域理解"创新发展"理念,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以及发展世界创新理念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创新观 创新发展 基本依据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论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的基本内容及其依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建文 杨希双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4-42,共9页
"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华民族为了世界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也是作为世界主要国家和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历史使命和道义要求。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有助... "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华民族为了世界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也是作为世界主要国家和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历史使命和道义要求。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有助于世界更全面更直接地了解中国认知中国,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良好友谊和交流桥梁,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更有利于彰显中国在诸多领域担当大国责任的国际情怀和大国形象。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的底气和自信来自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伟大成就,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实践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方案 基本依据 国家实力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根乔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10,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最突出的亮点、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和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最突出的亮点、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和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正确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其形成的基本依据,全面把握其主要内容,从而全面系统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本依据
下载PDF
简析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四维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黎明 龚正良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15-18,共4页
我国人民利益发展的根源与路径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综合因素共同构成。为确保人民利益的持续、健康地发展,务必进一步保持经济的长足稳健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人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此建构现... 我国人民利益发展的根源与路径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综合因素共同构成。为确保人民利益的持续、健康地发展,务必进一步保持经济的长足稳健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人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此建构现阶段我国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利益 持续发展 物质基础 根本保证 理论先导 内在根据
下载PDF
探析分类的根本依据和固有矛盾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静元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2-107,共6页
人类通过分类这种方法在环境中创造秩序与身份,使之化为社会文化,但同时也存在着相互矛盾和紧张的关系。涂而干和莫斯认为,情感是原始分类的根本依据,之后,科学的逻辑分类逐渐登上舞台。列维-斯特劳斯将源自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分类体系之... 人类通过分类这种方法在环境中创造秩序与身份,使之化为社会文化,但同时也存在着相互矛盾和紧张的关系。涂而干和莫斯认为,情感是原始分类的根本依据,之后,科学的逻辑分类逐渐登上舞台。列维-斯特劳斯将源自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分类体系之间繁多的转换与变异的图景看做是相互联系的。道格拉斯发现,人们所定义的洁净与肮脏并不由它本身决定,而在于它是否符合宗教文化的分类系统。本杰明·李·沃夫提出,人的思维是通过语言分类进行的,且不会超越语言分类。福柯认为,分类的根据就是其所定义的知识型。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下重新考察社会分类应该更注重分类的认识型、分类与社会的关联与断裂。对于分类产生的固有矛盾可以运用尼采哲学进行调解,一方面,我们承认,通过分类体系我们才成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另一方面,我们意识到这样做在逻辑上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要把世界当做是艺术品,用尼采所说的诗意与美感来理解分类的固有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根本依据 固有矛盾 知识考古学 尼采哲学
下载PDF
A_n型量子群的基本模的典范基
14
作者 胡余旺 戴启学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7,共3页
设g是An型的有限维复单李代数,U是g的量子群.对g的每一个支配权λ,存在一个最高权λ的有限维不可约最高权U-模V(λ).本文确定n≤5时An型量子群的基本模V(λ)(即λ是基本支配权)的典范基.
关键词 量子群 基本模 典范基
下载PDF
以新发展理念构建应用型高校新发展格局
15
作者 韩保清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73-76,共4页
新发展理念为高等教育高质量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太原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努力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以协调发展优化办学结构,以绿色发展营造育人生态,以开放发展提升办学品质,以共享发展彰显价值取向,形成应... 新发展理念为高等教育高质量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太原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努力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以协调发展优化办学结构,以绿色发展营造育人生态,以开放发展提升办学品质,以共享发展彰显价值取向,形成应用型高校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应用型高校 根本遵循 发展格局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问题及实践依据
16
作者 王飞南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1-4,共4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贯彻始终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理解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逐步展开有着深厚的实践依据,凝结着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心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问题及其实践依...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贯彻始终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理解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逐步展开有着深厚的实践依据,凝结着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心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问题及其实践依据,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以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基本问题 实践依据
下载PDF
A Revisit on the Derivation of the Particular Solution for the Differential Operator ∆^(2) ± λ^(2)
17
作者 Guangming Yao C.S.Chen Chia Cheng Tsai 《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SCIE 2009年第6期750-768,共19页
In this paper,we applied the polyharmonic splines as the basis functions to derive particular solutions for the differential operator ∆^(2) ± λ^(2).Similar to the derivation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it is non-tr... In this paper,we applied the polyharmonic splines as the basis functions to derive particular solutions for the differential operator ∆^(2) ± λ^(2).Similar to the derivation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it is non-trivial to derive particular solutions for higher order differential operators.In this paper,we provide a simple algebraic factorization approach to derive particular solutions for these types of differential operators in 2D and 3D.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is its simplicity in the sense that minimal mathematical background is required for numerically solving higher ord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uch as thin plate vibration.Three numerical examples in both 2D and 3D are given to validate particular solutions we deri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 radial basis functions meshless methods polyharmonic splines the method of particular solutions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基本依据
18
作者 侯怡如 张斌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4-20,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源自我们党和国家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以及过去五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源自我们党和国家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以及过去五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六个方面。不同于"新中国"和"新时期","新时代"作为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有着丰富的内涵,反映了党和国家过去五年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新的更高的阶段。研究这一论断的内涵和基本依据对于深化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内涵 基本依据
下载PDF
SOME PROBLEMS WITH THE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S 被引量:9
19
作者 Wang Hui Qin Qinghua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7年第1期21-29,共9页
The present work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 (MFS) along with the analog equation method (AEM)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approximation for solving the 2D isotropic and ... The present work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 (MFS) along with the analog equation method (AEM)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approximation for solving the 2D isotropic and anisotropic Helmholtz problems with different wave numbers. The AEM is used to convert the original governing equation into the classical Poisson's equation, and the MFS and RBF approximations are used to derive the homogeneous and particular solutions,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olution consisting of the homogeneous and particular parts to the related governing equa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can produce a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which can be solved with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technique. In the computation, such cruci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MFS-RBF as the location of the virtual boundary,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ting strategies, and the variation of shape parameters in multi-quadric (MQ) are fully analyz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hless method analog equation method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Helmholtz equation
下载PDF
基本解方法与边界节点法求解Helmholtz方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姜欣荣 陈文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8-344,共7页
基本解方法和边界节点法是基于径向基函数的两种重要无网格边界离散数值技术。针对Helmholtz方程,本文比较研究这两种数值方法在不同计算区域问题上的计算精度、插值矩阵对称性、病态性及计算成本。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有... 基本解方法和边界节点法是基于径向基函数的两种重要无网格边界离散数值技术。针对Helmholtz方程,本文比较研究这两种数值方法在不同计算区域问题上的计算精度、插值矩阵对称性、病态性及计算成本。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求解边界数据准确的Helmholtz问题。在数值离散过程中,两种方法都可以通过调整配置点的位置减少插值矩阵的条件数;用边界节点法求解产生的插值矩阵是对称的,而基本解方法的插值矩阵不对称;边界节点法所需的计算时间比基本解方法略小,同时只需要后者一半的内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解方法 边界节点法 径向基函数 HELMHOLTZ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