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 new devic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circumcision 被引量:105
1
作者 Yi-Feng Peng Yue Cheng +7 位作者 Guo-Yao Wang Suo-Qun Wang Chao Jia Ben-Hai Yang Ru Zhu Shu-Chuan Jian Qing-Wen Li Da-Wei Geng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47-454,共8页
Aim: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 disposable circumcision device in treatment of male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s with either phimosis or excess foreskin. Methods: 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patients between the ... Aim: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 disposable circumcision device in treatment of male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s with either phimosis or excess foreskin. Methods: 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patients between the age of 5 and 95 years underwent circumcision using this procedure in the 2-year period between October 2005 and September 2007. Of these cases, 904 had excess foreskin and 296 were cases of phimosis. Results: In 96.33% of the cases the incision healed, leaving a minimal amount of the inner foreskin with no scarring and producing good cosmetic results. There were no incidents of device dislocation or damage to the frenulum. The average operative time was 2.5 min for excess foreskin, and 3.5 min for phimosis. During the 7 days of wearing the device, mild to moderate edema occurred in 10.08 % of cases with excess foreskin and in 2.58 % of those with phimosis. Edema in the frenulum was seen in 1.67% of patients, and only 0.67% had an infection of the incision. A total of 86.25% of patients reported pain due to penile erection. After removal of the device, 0.58% of the cases had minimal bleeding around the incision, and 2.42% had wound dehiscence. Conclusion: The new device can be applied to an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phimosis and excess foreskin. This technique is relatively simple to perform, and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is surgery had very few complications. Antibiotics were not required and patients reported less pain than those who were circumcised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Circumcision with this device requires minimal tissue manipulation, and is quicker and safer than circumcision using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ess foreskin PHIMOSIS circumcision device
下载PDF
碘缺乏和碘过量大鼠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碘代谢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祖培 阎玉芹 +6 位作者 项建梅 叶振坤 林来祥 聂秀玲 孙毅娜 王琨 叶艳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以适碘动物为对照(NI),复制碘缺乏(LI)与碘过量(HI)大鼠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碘代谢的变化。方法给予Wistar大鼠低碘饮食和不同剂量的高碘(KI)饮食(分别是正常碘摄入量的5、10、50、100倍),分别于实验3、6和12个月后处死,观察其碘代谢... 目的以适碘动物为对照(NI),复制碘缺乏(LI)与碘过量(HI)大鼠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碘代谢的变化。方法给予Wistar大鼠低碘饮食和不同剂量的高碘(KI)饮食(分别是正常碘摄入量的5、10、50、100倍),分别于实验3、6和12个月后处死,观察其碘代谢变化。结果LI组表现为以体格发育迟滞、尿碘及甲状腺碘显著降低为主要特征的碘缺乏状态;碘过量的各组(5、10、50、100HI组)尿碘排泄量则明显增加,增加的幅度分别与碘摄入水平相一致,但甲状腺含碘虽然均比NI组增高,但增高的幅度远不及尿碘水平,而且不与碘摄入水平相一致,仅为NI组甲状腺含碘量的2倍左右。结论碘缺乏和碘过量大鼠动物的模型是成功的,大鼠对长期高碘摄入比碘缺乏具有更强的耐受性,甲状腺对高碘环境存在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替代试验 碘代谢 碘缺乏 碘过量 大鼠 动物模型 含碘量
下载PDF
山西省高碘地区分布特征与高碘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8
3
作者 贾清珍 张向东 +9 位作者 王正辉 李军 温新平 郭百锁 程晓天 韩凌凌 陈红云 乔小艳 吴赵明 荆玉兰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查清山西省高碘地区分布特征,为病区划分、干预措施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山西省进行20个县(市、区)的水碘及病情调查,甲状腺检查采取触诊和B超法,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盐碘测定采用砷铈氧化还原法,智力测定采用瑞文测验... 目的查清山西省高碘地区分布特征,为病区划分、干预措施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山西省进行20个县(市、区)的水碘及病情调查,甲状腺检查采取触诊和B超法,尿碘测定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盐碘测定采用砷铈氧化还原法,智力测定采用瑞文测验。结果在调查20个市(县、区)的160个乡镇中,共检测水碘1 872份,有29个乡镇水碘中位数高于150μg/L。高碘乡镇儿童尿碘中位数460.50μg/L,儿童甲状腺(B 超法)肿大率13.08%,平均智商114,合格碘盐食用率72.20%;非高碘乡镇儿童尿碘中位数310.30μg/L,儿童甲状腺(B超法)肿大率7.32%,合格碘盐食用率83.13%,平均智商112。结论山西省在10个市(县、区)的29 个乡镇有高碘分布,高碘乡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智商都显著高于非高碘乡镇,盐碘仍是导致高碘甲状腺肿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停供碘盐为主的防治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 分布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中药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应用调查与管理措施实施意义 被引量:30
4
作者 甘治宏 金灿 《光明中医》 2016年第8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药房中成药超量应用的原因及管理措施实施后的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实行加强对中药超量用药管理,规范中药药房质量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中药药房中成药处方共100张。统计不合理处方的数量,并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具体情况及... 目的探讨中药药房中成药超量应用的原因及管理措施实施后的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实行加强对中药超量用药管理,规范中药药房质量管理措施实施前后中药药房中成药处方共100张。统计不合理处方的数量,并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具体情况及不合理处方的评分情况。结果管理前不合理处方数量及评分均高于管理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药药方实行规范管理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措施对提高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重要意义,临床管理上应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房 中成药 超量 管理
下载PDF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坡面径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贺康宁 张建军 朱金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蓄径流、固持土壤的防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坡面径流 径流量 侵蚀量 水土保持林
下载PDF
云南腾冲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广 章新平 +3 位作者 张新主 吴华武 孙广禄 黄一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58-1465,共8页
为了揭示腾冲地区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利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腾冲地区339个降水样品资料,对降水中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腾冲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值变化范围为一26.78‰~4.05‰,δ... 为了揭示腾冲地区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利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腾冲地区339个降水样品资料,对降水中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腾冲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值变化范围为一26.78‰~4.05‰,δD值变化范围为-200.95‰~36.89‰,均处于全球降水δ18O与6D值变化范围内。天气尺度下,腾冲地区降水中δ18O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降水量效应以及反温度效应。但是,在季风降水期间,如果相邻两天都有降水发生时,腾冲地区降水中δ18O值变化并不一定遵循“降水量效应”。利用EcMwF(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提供的TcwV(TotalColumnWaterVapour)再分析资料,发现TCwV与δ18O的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反位相对应关系。腾冲地区的大气降水线为:δD=8.18δ18O+11.72,斜率与截距均比全球和全国的大气降水线偏大,说明该地区气候湿润多雨。d值分布具有季节差异,在雨季(4~9月),腾冲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纬度海洋,空气湿度大,降水中d值较小;在干季(10~3月),由于受大陆性气团控制,腾冲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的输送以及局地再蒸发水汽的补充,空气湿度小,降水中d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稳定同位素 过量氘 大气降水线 腾冲
原文传递
Releas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and other substances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of excess sludge 被引量:26
7
作者 XUE Tao HUANG X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53-1158,共6页
The releas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nitrogen compounds, organics, and some metal cations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of excess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during heating not only phosphorus, but ... The releas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nitrogen compounds, organics, and some metal cations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of excess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during heating not only phosphorus, but also nitrogen compounds, organics, and some metal cations could be released in abundance. The maximum orthophosphate (ortho-P) release of about 90 mg/L in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at 50℃ in 1 h. Except for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comparatively little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metal cations were released at the same time. Such results might favor further process of phosphorus recovery. VFAs were considerably released only at 50℃. Acetic, butyric, and propionic acid were the most abundant components in turn and their releasing profiles exhibited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ime (R2 = 0.9977, 0.9624, and 0.8908,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Mg^2+ and K^+ increased with time and temperature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but Ca^2+ decreased. The release of Mg^2+ and K^+ agreed well with TP release (R^2 = 0.9892 and 0.9476,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 in the experimental range had very little impact on the linear relationships, especially of Mg^2+. Moreover, the parameter of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was foun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rmal sludge treatment as the released ortho-P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at 50℃ increased more than one-fold when MLSS was increased from 4000 to 80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us recovery excess sludge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metal cations
下载PDF
不同水碘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及其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郭晓尉 秦启亮 +6 位作者 刘传蛟 翟丽屏 刘源 黄居梅 秦玉平 李素梅 陈祖培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水碘地区停供碘盐对特需人群碘营养的影响,以探讨停供碘盐的饮水碘含量的切点值。方法选择水碘50-100(A)、100-150(B)、150-300(C)和〉300μg/L(D)不同水平4个自然村,进行居民户饮用水、食用盐和儿童甲状腺肿大率... 目的研究不同水碘地区停供碘盐对特需人群碘营养的影响,以探讨停供碘盐的饮水碘含量的切点值。方法选择水碘50-100(A)、100-150(B)、150-300(C)和〉300μg/L(D)不同水平4个自然村,进行居民户饮用水、食用盐和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甲肿率)调查,动态检测停供碘盐前后学龄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水平变化。结果A、B、C、D4组的水碘中位数为93.20、143.23、194.10和805.85μg/L,盐碘中位数为25.38、28.21、30.01和32.87mg/kg,甲肿率为15.9%、5.9%、12.7%和24.0%。干预前4组居民尿碘中位数(MUI)为384.60、374.85、439.90和1260.10μg/L;尿碘水平100-300μg/L的比例各占32.3%、28.3%、13.6%和1.0%,〉300μg/L的各占67.7%、70.8%、86.4%和99.0%,尿碘水平均向高值偏移。干预1、2个月后4组居民尿碘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A、B2组居民尿碘水平在2个月后降到300μg/L之内其碘营养适宜,而C、D2组碘营养依旧明显过量。A、B、C3组尿碘水平向高值偏移程度在干预后都明显减小。尿碘与水碘之间均呈正相关(P〈0.001)。无论儿童还是妇女其干预后的尿碘水平均低于干预前水平,A组尤其明显。水碘与尿碘和甲肿率之间均为正相关(P〈0.001)。结论水碘90μg/L左右地区停供碘盐之后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可以安全地停止食用碘盐;水碘〉100μg/L地区人群碘营养仍然明显过量,故不宜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过剩 食盐
下载PDF
湖南长沙地区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特征变化 被引量:27
9
作者 吴华武 章新平 +3 位作者 孙广禄 黄一民 申林 郭丽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0-546,共7页
根据2010年1月~2011年2月长沙地区日降水中δD、δ18 O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天气尺度下降水中δD、δ18 O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天气尺度下长沙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 O与降水量、水汽压、温度及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该地... 根据2010年1月~2011年2月长沙地区日降水中δD、δ18 O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天气尺度下降水中δD、δ18 O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天气尺度下长沙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 O与降水量、水汽压、温度及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该地区降水中δ18 O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降水量效应、湿度效应及反温度效应。长沙地区的大气降水线为:δD=8.38δ18 O+17.3,该方程与GNIP(Globe Network of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提供的长沙在月尺度下所得到的大气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相近,但斜率和截距都比GMWL(Globe Meteoric Water Line)偏大,说明该地区具有湿润多雨的气候特点。研究结果对揭示东亚季风区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以及古气候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稳定同位素 过量氘 大气降水线 长沙
原文传递
河北平原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调查 被引量:25
10
作者 马东瑞 周荣华 +5 位作者 贾丽辉 吕胜敏 马景 赵君 姚光俊 徐栋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 了解河北平原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市进行调查,在每个调查乡(镇)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依据饮用水源数量采取1—5份饮用水样检测含碘量,... 目的 了解河北平原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市进行调查,在每个调查乡(镇)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依据饮用水源数量采取1—5份饮用水样检测含碘量,记录井深。结果 在4个市的65个县(市、区)的729个乡(镇),共采集检测3384份饮用水样本,水碘中位数为27.4μg/L(0.1—2840.4μg/L)。依据国家标准在729个乡(镇)中确定168个高碘地区,占总数的23.05%,大多数高碘地区相连成片。在≥150μgL的水源中,沧州市水井深度与水碘含量成正相关(r=0.43,P〈0.001)。结论 河北平原水源性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的东南部。这些地区应停止供应碘盐,开展健康教育和水碘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调查 过量 分布
下载PDF
长期摄入过量碘大鼠甲状腺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9
11
作者 阎玉芹 林来祥 +2 位作者 叶振坤 聂秀铃 陈祖培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摄入过量碘甲状腺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碘化钾,分别于实验3、6、12月时处死观察甲状腺质量、组织学变化、阳性增殖细胞数量等指标。结果低碘组大鼠甲状腺明显肿大,呈小滤泡性增生,阳性增殖...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摄入过量碘甲状腺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碘化钾,分别于实验3、6、12月时处死观察甲状腺质量、组织学变化、阳性增殖细胞数量等指标。结果低碘组大鼠甲状腺明显肿大,呈小滤泡性增生,阳性增殖细胞显著增多。各高碘组甲状腺虽未发生肿大,但发生了明显的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胶质蓄积,大滤泡增多,同时存在小滤泡增生;在5倍和10倍高碘(5HI,10HI)组两种变化均可见到,但在50倍和100倍高碘(50HI,100HI)组滤泡增生变得明显,阳性增殖细胞亦明显增多,但不及低碘组。结论长期摄入过量碘使大鼠甲状腺发生了明显组织学变化,但仍不足以形成甲状腺肿大;在50HI和100HI摄入时滤泡增生变得明显,提示甲状腺存在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过量 甲状腺 组织学 比较
下载PDF
“阳化气,阴成形”与中医肿瘤关系探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孟春芹 王瑞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174-1176,共3页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中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并结合西医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准确描述了阴阳之间的关系,而肿瘤的形成是机体阳气受损而阴聚成形,是"阳化气&...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中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并结合西医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准确描述了阴阳之间的关系,而肿瘤的形成是机体阳气受损而阴聚成形,是"阳化气"不及导致的"阴成形"太过。其治疗当以"阳化气,阴成形"为指导原则,在临床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 阳化气 阴成形 太过 不及
下载PDF
成都次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胡月 刘国东 +2 位作者 孟玉川 张文江 夏成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9-1187,共9页
基于对成都地区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采集的113场次降水样品氢氧同位素的分析,发现大气次降水中δD、δ^(18)O、^(17)O、d-excess和^(17)O-excess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旱季高雨季低,反映了该地区旱、雨两季水汽来源不同;地区大气降水线... 基于对成都地区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采集的113场次降水样品氢氧同位素的分析,发现大气次降水中δD、δ^(18)O、^(17)O、d-excess和^(17)O-excess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旱季高雨季低,反映了该地区旱、雨两季水汽来源不同;地区大气降水线斜率和截距都偏小,表明成都降水来源于具有不同稳定同位素比率的源地,且雨滴在降落过程中发生了二次蒸发;三氧同位素大气降水线(δ'^(17)O=0. 528 9δ'^(18)O+0. 007 5)斜率介于海洋气团(0. 529)与干空气(0. 518)之间,表明成都地区处于海洋气团向内陆迁移的路径上; d值接近全球平均值,而^(17)O-excess值远较海水大,表明成都的水汽来源由海洋气团主导,且到达该地区的过程中同位素经历了严重的富集; d-excess在旱季出现的极低值可能是受到了人工降雨的影响,^(17)O-excess除了与水汽源地的相对湿度有关外,还会受到上游气团对流作用的影响,此外,成都当地的气象因素对不同季节次降水的^(17)O-excess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降水 氢氧同位素 水汽来源 d-excess 17O-excess
原文传递
2015年全国水源性高碘地区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孟凡刚 申红梅 +5 位作者 刘守军 范丽珺 刘鹏 刘丽香 李明 苏晓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57-661,共5页
目的了解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的高碘甲状腺肿大(甲肿)病情、碘营养状况和食用不加碘食盐情况。方法在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8个省(市)所有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县(市、区,以下简称县)进行居民户不加碘食... 目的了解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的高碘甲状腺肿大(甲肿)病情、碘营养状况和食用不加碘食盐情况。方法在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8个省(市)所有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县(市、区,以下简称县)进行居民户不加碘食用盐监测。另外,选取高碘县水碘含量在150—300μg/L和〉300μg/L地区50%的监测点进行饮用水水碘调查、儿童尿碘和甲状腺容积检测。结果在8个高水碘省份的110个县开展了居民户食用盐监测,共检测25597份食用盐样品,不加碘食盐为24640份,不加碘食盐率为96.3%,按县级人口加权后的不加碘食盐率为96.9%。在高碘县共调查了73个监测点,所在地区覆盖人口为183663人,有64个监测点水碘≥150μg/L,占87.7%;水碘中位数为250.8μg/L;共监测5991名6~12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儿童总甲肿率为6.2%,其中河北、山西、河南、天津和山东儿童甲肿率均〉5%;共监测了4618名儿童的尿碘,尿碘中位数为373.0μg/L,其中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和山东儿童尿碘均〉300μg/L。结论尽管我国水源性高碘地区不加碘食盐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大部分监测点已改水水碘中位数仍在150μg/L以上,儿童尿碘中位数〉300μg/L,处于碘过量水平,儿童总甲肿率超过了5%,建议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寻找低碘水源、改水降碘、加强健康宣教,在高碘地区增加重点人群甲状腺功能等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过量 尿 甲状腺肿
原文传递
卧龙降水稳定同位素与季风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20
15
作者 徐振 刘玉虹 +4 位作者 王中生 崔军 徐庆 安树青 刘世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7-1013,共7页
2003-07-2004-07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对逐次降水事件进行采样,分析了降水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与降水量、气温和风向风速等气象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4-8月降水的过量氘(d-excess)值为(8.4±7.4)‰,降水由东亚季风带来的大洋水... 2003-07-2004-07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对逐次降水事件进行采样,分析了降水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与降水量、气温和风向风速等气象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4-8月降水的过量氘(d-excess)值为(8.4±7.4)‰,降水由东亚季风带来的大洋水汽主导;9-10月降水的d-excess值为(-7.4±12.5)‰,降水由南亚季风带来的经过强烈分馏作用的大洋水汽主导;11月-次年3月降水的d-excess值为(12.5±12.1)‰,降水由本地蒸发水汽以及西风环流带来的内陆蒸发水汽主导.季风期降水的δD和δ^18O具降水量效应(r分别为-0.389、-0.380,p〈0.05),次一级是气温影响(p≤0.10).季风期降水的δD、δ^18O与南风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54、-0.390,p〈0.05),表明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比率对水汽来源与运输过程指示性很强,特别是南亚季风的暴发带来了稳定同位素比率和d-excess值都极低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过量氘 季风 南风指数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Cuproptosis:a new v form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被引量:18
16
作者 Yongqiang Wang Long Zhang Fangfang Zhou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8期867-868,共2页
A recent study by Tsvetkov et al.was published in Science and proposed a novel form of copper-induced cell death.Tsvetkov et al.revealed that excess intracellular copper induces the aggregation of lipoylated dihydroli... A recent study by Tsvetkov et al.was published in Science and proposed a novel form of copper-induced cell death.Tsvetkov et al.revealed that excess intracellular copper induces the aggregation of lipoylated dihydrolipoamide S-acetyltransferase(DLAT),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itochondrial tricarboxylic acid(TCA)cycle,resulting in proteotoxic stress and leading to a novel form of cell death termed cuproptosi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AGGREGATION excess
原文传递
Excess Liquidity and Inflation Dynamics in China:1997-2007 被引量:16
17
作者 Chengsi Zhang Hong Pang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08年第4期1-15,共15页
The surge in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flows and the remarkable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between 1997and 2007are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paper. It is shown that China's improved position in terms of foreign exchange p... The surge in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flows and the remarkable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between 1997and 2007are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paper. It is shown that China's improved position in terms of foreign exchange purchases, ignited by huge foreign capital inflows, has effectively induced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More importantly, by developing an econometric madel for inflation and excess liquidity,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excess liquidity has imposed significant pressure on infla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has not only contributed to the rise in stock prices and the real estate market boom, but also affected the consumer goods market. The potenti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liquidity-driven infl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tal inflow excess liquidity INFLATION monetary policy
原文传递
关中平原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明华 陆彦玮 +1 位作者 Rachana Heng 司炳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48-3156,共9页
为探究关中平原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本研究选取关中腹地的杨凌站点次降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当地2015~2018年间的98场次降水样品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δ2H、δ18O和δ17O)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为探究关中平原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本研究选取关中腹地的杨凌站点次降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当地2015~2018年间的98场次降水样品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δ2H、δ18O和δ17O)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当地大气降水线和三氧同位素大气降水线方程,并利用δ18O、d-excess和17O-excess指标尝试探讨当地可能存在的降水水汽来源,定量描述海洋和内陆源水汽对区域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杨凌地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同位素组成雨季(5~10月)贫化,旱季(11月~次年4月)富集;当地大气降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7.7和9.1,说明研究区降水受到一定程度的蒸发分馏影响;三氧同位素大气降水线斜率为0.528,介于海水平衡分馏斜率(0.529)与水汽扩散斜率(0.518)之间,表明研究区处于海洋气团向内陆干旱区迁移的路径上.综合分析δ18O、d-excess和17O-excess,发现研究区降水受到来自东南季风的暖湿气团和来自西风的干冷气团的共同贡献,其中约有55%~79%的降水水汽来源于海洋,主要集中于6~8月;21%~45%的水汽来源于内陆和局地蒸发,主要集中于10月~次年4月. 5月和9月降水水汽来源复杂,可能受海洋水汽和内陆水汽的共同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 杨凌地区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汽来源 d-excess 17O-excess
原文传递
太原地区大气降雨的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贾振兴 臧红飞 +1 位作者 郑秀清 张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2期22-25,共4页
大气降雨中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是利用同位素理论研究水循环的基础。为了研究太原地区大气降雨的水汽来源、当地大气降水线及降雨过程中的蒸发效应,利用观测数据对太原地区大气降雨中氢氧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地季风气... 大气降雨中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是利用同位素理论研究水循环的基础。为了研究太原地区大气降雨的水汽来源、当地大气降水线及降雨过程中的蒸发效应,利用观测数据对太原地区大气降雨中氢氧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地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大气降雨中的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氘盈余值的变化范围较大,说明形成当地降雨的水汽来源区的空气湿度变化较大;研究区降雨主要来源于海洋,当地地表水体的蒸发对当地大气降雨几乎无影响;当地大气降水线的斜率小于全球大气降水线,但大于蒸发线,说明雨滴在降落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蒸发。研究结果可为太原地区地表-地下水循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大气降雨 氘盈余 降水线 太原
下载PDF
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蓓蓓 徐庆 姜春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9,共10页
【目的】研究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水汽来源和运移过程,为揭示安徽沿江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安庆地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25个月)共155个大... 【目的】研究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水汽来源和运移过程,为揭示安徽沿江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安庆地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25个月)共155个大气降水样品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得出大气降水线方程;建立安庆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值与气温、日降水量相关关系,分析影响该地区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大气降水过量氘值用以示踪水汽来源,并运用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进一步验证水汽来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安庆地区大气降水氢同位素(δD)与氧同位素(δ^(18)O)关系为δD=(8.08±0.06)δ^(18)O+(10.84±0.48)(R^2=0.99,n=154);降水δD和δ^(18)O均与气温显著负相关(P<0.01),与日降水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大气降水过量氘值接近全球平均值(10‰),表明该地区水汽主要受海洋季风的影响;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安庆地区春季的水汽主要来源于我国华北、华南地区的大陆性气团及局地蒸发水汽,降雨量较大时也会受到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而夏、秋、冬季的水汽主要受我国南海气团、印度洋西南季风及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结论】安庆地区大气降水由海洋水汽主导;不同于经典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理论中的温度效应,安庆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呈现显著的反温度效应,这可能与其所处纬度有关,表明不同地理位置会对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产生影响,今后研究中需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地区 大气降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过量氘 相对湿度 气团轨迹 水汽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