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55
1
作者 王军 《民族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9-14,共6页
民族文化传承在人的形成中具有特殊价值。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影响体现在知识和观念的层面,体现在对人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形成上。
关键词 民族 文化 传承 教育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 少数民族
下载PDF
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59
2
作者 汤夺先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40,共10页
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认为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在人口来源上,多来自距离大城市较近的西北民族地区;其二,在流动行为上,受城市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较大;其三,在流动类型上,宗教型流动人口... 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认为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在人口来源上,多来自距离大城市较近的西北民族地区;其二,在流动行为上,受城市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较大;其三,在流动类型上,宗教型流动人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四,在从业特征上,在具有民族特色的行业集中就业;其五,在流动人口生存现状上,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成为城市新贫困人口。政府应根据以上特点,对这一群体开展服务与管理,以促进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维护城市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原文传递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被引量:48
3
作者 戴其文 刘俊杰 +1 位作者 吴玉鸣 徐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4-1112,共9页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三江龙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最后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和建设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区域 少数民族 广西
原文传递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与思考——西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 被引量:36
4
作者 邓文科 邢海燕 马强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共12页
本文作者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理论探索等手法,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以及他们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获取宗教知识的途径,对宗教政策和宗教现状的评价,所关心的宗教问题,对宗教与邪教... 本文作者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理论探索等手法,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以及他们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获取宗教知识的途径,对宗教政策和宗教现状的评价,所关心的宗教问题,对宗教与邪教、宗教与迷信的区别以及对待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由此总结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自身特点,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宗教信仰 西北民族学院 宗教活动 宗教知识 宗教问题 邪教 迷信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旅游开发背景下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海南三亚六盘黎族安置区案例 被引量:44
5
作者 刘俊 楼枫烨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50,共7页
本文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社区传统文化、就业心理、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案例社区相对保守的就业心理和落后的受教育水平是其在... 本文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社区传统文化、就业心理、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案例社区相对保守的就业心理和落后的受教育水平是其在旅游大开发进程中日益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在没有外来制度干预下,社区就业心理转变和就业能力提高都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案例社区在旅游大开发过程中日益边缘化的趋势难以改变。"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海南少数民族社区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转变过往以"度假酒店+地产+高尔夫"的飞地旅游发展模式,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以本地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社区旅游项目,为少数民族社区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技术援助和利益保障机制,使作为利益攸关方的东道社区能够有效获得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边缘化 六盘黎族安置区 海南三亚 国际旅游岛
下载PDF
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 被引量:35
6
作者 海路 滕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民族教育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介绍了地方性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的成果、经验及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同时还提出了在民族地区建立一种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课程的设想。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文化差异 校本课程 民族教育
下载PDF
少数民族理科学习困境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郑新蓉 王学男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70,共8页
理科教育质量事关少数民族学生认知发展、就业前途以及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分析影响少数民族理科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民族地区语言-教学模式处于新的探索阶段,理科教师的语言转换能力难度较大,理科课程标准难度过高,理科教师的招聘与... 理科教育质量事关少数民族学生认知发展、就业前途以及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分析影响少数民族理科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民族地区语言-教学模式处于新的探索阶段,理科教师的语言转换能力难度较大,理科课程标准难度过高,理科教师的招聘与配置不足,以及缺乏语言与文化适宜的教育资源等。应兼顾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特殊发展需求,理科教育需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以及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实际能力。建议开设"语言与文化适宜的教学法"等课程,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语言转化能力;加强基于教育与心理的实证研究与理科教学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语言-教学模式 理科学习 语言和文化适宜
下载PDF
浅析网络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特点 被引量:35
8
作者 陈峻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69,共3页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由于网络的冲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由过去的小众传播呈现出大众传播的特点,即乡村传播向国际传播的转变;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牧场意识向市场意识的转变。这些新特点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好的思路。
关键词 网络 少数民族 文化传播 特点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汪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8-51,共4页
从文化视角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项目地域性与地域文化统一性、文化的原生态性与自然性以及文化的现代与传统兼备等特征。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 从文化视角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项目地域性与地域文化统一性、文化的原生态性与自然性以及文化的现代与传统兼备等特征。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树立文化自觉与保护意识,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是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发展
下载PDF
生存压力下的贵州少数民族山地聚落营建——以扁担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35
10
作者 周政旭 封基铖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81,共8页
农耕时代民众长期处于"水深齐脖"的生存压力中,贵州少数民族多居住于群山峻岭之中,由于地形等原因,面临更为巨大的生存压力。扁担山地区的布依族先民在聚落营建时,必须首要考虑对所面临生存压力进行合理的回应。因此他们选址... 农耕时代民众长期处于"水深齐脖"的生存压力中,贵州少数民族多居住于群山峻岭之中,由于地形等原因,面临更为巨大的生存压力。扁担山地区的布依族先民在聚落营建时,必须首要考虑对所面临生存压力进行合理的回应。因此他们选址时综合考察山形、水势与河谷平坝分布;并以河谷平坝为核心要素,通过总体布局与营建形成"山-水-田-林-村"的聚落有机整体。并在随后的漫长演变过程中,通过生长、调适、应激、交流等方式不断调整、完善聚落空间,最终形成美好的山地聚落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压力 山地聚落 营建 人居环境 少数民族 扁担山
下载PDF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伟梁 陈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9,共5页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由社会交往、生活服务、就业与创业及民族工作等四个部分组成。我们要从发展城市民族经济,发展城市文化,培育和发展族群关系网络,建立新型城市民族关系和理顺城市民族工作体系等五个方面来建构...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由社会交往、生活服务、就业与创业及民族工作等四个部分组成。我们要从发展城市民族经济,发展城市文化,培育和发展族群关系网络,建立新型城市民族关系和理顺城市民族工作体系等五个方面来建构其社会支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基于图式语言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以湘西南侗为例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伯华 徐崇丽 +2 位作者 郑始年 王莎 窦银娣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84-1794,共11页
选取芋头村、皇都村、高上村及坪坦村4个典型侗族传统村落,以探究不同区域间图式语言的空间嵌套为目的,对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显示:①不同侗族传统村落图式语汇类型多样,但互相之间存在共通性。通过对坪坦村... 选取芋头村、皇都村、高上村及坪坦村4个典型侗族传统村落,以探究不同区域间图式语言的空间嵌套为目的,对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显示:①不同侗族传统村落图式语汇类型多样,但互相之间存在共通性。通过对坪坦村进行图式语言空间嵌套,验证了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图式语言体系的有效性和普适性。②侗族传统村落始终坚持"顺其自然,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有序发展,多呈现"水域空间–居住空间–连接空间–公共空间"的空间序列。③侗族传统村落整体上表现为以公共建筑为核心,周围建筑呈向心内聚式分布的特点。④侗族传统村落发展扩张中始终遵循本土性和秩序性的语法原则,空间要素的设计和布局多以传统风水观为指导。⑤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图式语言体系对于同类型村落的空间修复与更新具有积极作用,其语汇、句法及语法的空间普适性有利于实现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少数民族 图式语言 空间布局 南侗
下载PDF
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与制度框架——以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为例 被引量:29
13
作者 严永和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共9页
传统知识是“传统部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技术、诀窍的总和。我国少数民族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知识。作为智力劳动的成果,传统知识内含有难以计量的知识产权利益,包括衍生知识产权利益、消极知识产权利益和积极知识产... 传统知识是“传统部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技术、诀窍的总和。我国少数民族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知识。作为智力劳动的成果,传统知识内含有难以计量的知识产权利益,包括衍生知识产权利益、消极知识产权利益和积极知识产权利益。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给予恰当的保护,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对其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利益,对于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
原文传递
主体性视域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逻辑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雪雁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34,123-124,共13页
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学界目前主要从客观性视角探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相关议题,而缺乏从主体性角度的审视。国家认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交互实践的产物。因而,从主体性视域探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现... 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学界目前主要从客观性视角探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相关议题,而缺乏从主体性角度的审视。国家认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交互实践的产物。因而,从主体性视域探究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现代中国的国家认同建立在人民主体性基础之上,主体性构成各民族现代国家认同的生成点。将少数民族的个体主体性、群体主体性和类主体性辩证统一,通过少数民族的公民身份、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的群体身份、中华民族身份的培育,从而建构起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稳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少数民族 国家认同 建构逻辑
原文传递
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源问题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黎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9,共9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先祖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涉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关系,依法确立与制定...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先祖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涉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关系,依法确立与制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方向和措施,才能真正地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必须先了解建构这个法律架构的基础,因此,理清法源就成为建立这个法律制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源
原文传递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方素梅 杜娜 杜宇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从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组织的发展状况、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主要进展以及特点和问题等几个方面 ,对这十余年的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 2O世纪9O年代 中国 少数民族妇女 研究机构 社会地位 妇女教育事业 婚姻家庭制度 生育健康
原文传递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调查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马文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4-90,共7页
文章对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肯定了成绩,分析了不足,对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 培训
下载PDF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曲木铁西 《民族教育研究》 2006年第2期35-40,共6页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由“少数民族”和“高等教育”两个名词复合构成。这一概念本身就决定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教育特征及主要服务对象。目前,世界各国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已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层次不同、规模不等的...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由“少数民族”和“高等教育”两个名词复合构成。这一概念本身就决定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教育特征及主要服务对象。目前,世界各国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已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层次不同、规模不等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等教育 特征 类别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论纲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大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11,共7页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 ,是一种新的犯罪类型 ,它是从犯罪行为人类型出发 ,根据犯罪行为人的民族身份对犯罪进行类型化研究。本文通过对贵州十大世居少数民族犯罪调查和走访 ,考察犯罪现象 ,分析犯罪规律 ,探讨犯罪原因。
关键词 中国 少数民族犯罪 管理机制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都永浩 丁岚峰 左岫仙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7,共8页
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教育发展不均衡,劳动者素质整体上看仍然较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扶贫,提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成为教育精准扶贫的一大方向和重要途径。本... 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教育发展不均衡,劳动者素质整体上看仍然较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扶贫,提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成为教育精准扶贫的一大方向和重要途径。本文揭示了黑龙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促进作用,阐述了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专业独特的扶贫优势和职业教育服务黑龙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策与措施,为进一步开展职业教育服务黑龙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奠定了基础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职业教育 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