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晴空一鹤排云上——聂鑫森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14,共6页
聂鑫森的小说大多取材于湘潭古城,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及晚明小品灵与趣的境界。其凝练典雅、文白杂糅的语言风格,风骚文坛,显示出作家潜沉厚实的旧学根底与功力。在那悲悯之情和忧患深广的文字背后,有其浩大的情怀。
关键词 聂鑫森小说 明清士大夫 晚明小品 湘潭古城 地域文化
下载PDF
《雅舍小品》对晚明小品的继承和超越
2
作者 黄娣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2-44,共3页
从关学追求、选材、艺术手法等方面论述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对晚明性灵小品的继承和超越。梁实秋在美学追求上讲究闲适和情趣,但他能保持学者本色;在选材上讲究“小”和“近”,但更注意表现普遍的人性;他行文简洁,却又借鉴了西方随... 从关学追求、选材、艺术手法等方面论述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对晚明性灵小品的继承和超越。梁实秋在美学追求上讲究闲适和情趣,但他能保持学者本色;在选材上讲究“小”和“近”,但更注意表现普遍的人性;他行文简洁,却又借鉴了西方随笔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舍小品 晚明小品 梁实秋
下载PDF
从《西湖梦寻》看张岱的前朝记忆
3
作者 林景文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4期45-47,共3页
《西湖梦寻》是张岱晚年时的代表作之一,西湖对于张岱而言充满了年少时的美好回忆,经历朝代更迭后的张岱只能通过梦境重拾前朝记忆。《西湖梦寻》不仅介绍西湖景致,也讲述逸闻掌故,书中充斥着张岱历经沧桑后的历史兴亡之感。
关键词 《西湖梦寻》 张岱 晚明小品文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的晚明小品批评 被引量:1
4
作者 潘鑫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9-94,共6页
《四库全书总目》对晚明小品的评价以否定性为主。四库馆臣针对晚明小品存在的离经叛道、内容杂乱、不著出典、慕奇好异、语言纤佻、体例不当、考证疏舛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同时,《总目》对部分持论笃实、文辞雅洁、考据精核... 《四库全书总目》对晚明小品的评价以否定性为主。四库馆臣针对晚明小品存在的离经叛道、内容杂乱、不著出典、慕奇好异、语言纤佻、体例不当、考证疏舛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同时,《总目》对部分持论笃实、文辞雅洁、考据精核、富于史料价值、作者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晚明小品,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总目》的晚明小品批评,主要是受官方哲学即程朱理学以及考据学风的影响。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总目》对晚明小品积极和进步的一面认识不足。不过,《总目》也敏锐地指出了晚明小品的一些弊病。客观看待《总目》的晚明小品批评,有助于今人全面把握晚明小品的优缺点、理性评价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晚明小品 否定性评价 肯定性评价
下载PDF
论清言小品的艺术成就与局限性——以《菜根谭》为例
5
作者 吴迪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3-68,共6页
清言是晚明小品中一种骈散兼行的格言式文体,在抒写性灵、传达幽微感受方面有独到之处。《菜根谭》作为其中的集大成者,更是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一般清言作品。清言虽然具有形式上的巨大美感和道德感化作用,但也须看到其油滑世故与知行互... 清言是晚明小品中一种骈散兼行的格言式文体,在抒写性灵、传达幽微感受方面有独到之处。《菜根谭》作为其中的集大成者,更是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一般清言作品。清言虽然具有形式上的巨大美感和道德感化作用,但也须看到其油滑世故与知行互悖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小品 清言 菜根谭 艺术性 局限
下载PDF
论晚明小品的世俗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水云 周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除了形式上的篇幅短小和审美上的独抒性灵,世俗性是晚明小品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它主要表现在描写对象的广泛性,题材内容的生活化和语言的通俗化追求上。晚明文人在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经济环境影响下时代心态的变化导致其自身的... 除了形式上的篇幅短小和审美上的独抒性灵,世俗性是晚明小品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它主要表现在描写对象的广泛性,题材内容的生活化和语言的通俗化追求上。晚明文人在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经济环境影响下时代心态的变化导致其自身的世俗化,正是小品文具有世俗性的根本原因,同时,市民阶层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小品 世俗性 知识分子 市民阶层
下载PDF
“以诗为文”观念演变论略--以《东坡志林》《陶庵梦忆》为例
7
作者 马晨燕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以诗为文”,即以散文文体为基础,化用吸收诗体特征成文。早期散文文体内部包含诗的因素,经由文体理论现世,散文逐步发展成熟,“以诗为文”的观念由模糊未分到清晰确立,散文的诗化倾向愈发明显,审美风格发生偏移。该观念凝聚于宋代,并... “以诗为文”,即以散文文体为基础,化用吸收诗体特征成文。早期散文文体内部包含诗的因素,经由文体理论现世,散文逐步发展成熟,“以诗为文”的观念由模糊未分到清晰确立,散文的诗化倾向愈发明显,审美风格发生偏移。该观念凝聚于宋代,并在宋代完成长期新变定型,《东坡志林》的文本样态及审美风格显示了“以诗为文”这种文体渗透观念的跳跃发展。至晚明小品,诗文跨界融通的创作观念达到成熟阶段,张岱《陶庵梦忆》集小品之大成,化诗歌句式节奏之外在、情志之内涵、意境之神韵入文,笔调自然圆熟,冲淡太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为文 晚明小品 《东坡志林》 《陶庵梦忆》
下载PDF
由风流气韵到性灵趣味——《世说新语》与晚明小品的承传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晚明小品使用《世说新语》事典与语典的频率很高,晚明小品中的《世说》精神无所不在。相对于《世说新语》以类相从的短章小语而言,晚明小品有着更为灵活的机制,相对于《世说新语》展现魏晋名士的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而言,晚明小品表... 晚明小品使用《世说新语》事典与语典的频率很高,晚明小品中的《世说》精神无所不在。相对于《世说新语》以类相从的短章小语而言,晚明小品有着更为灵活的机制,相对于《世说新语》展现魏晋名士的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而言,晚明小品表现的是晚明文人的童心、智识、奇癖与真性,相对于《世说新语》的韵味而言,晚明小品的整体风格更近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晚明 小品 体制 典故
下载PDF
论晚明小品的审美价值
9
作者 朱周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5-19,共5页
晚明小品打破了“道统”对散文的长期统治,具有创作目的的娱乐性、题材内容的世俗性和表情达意的灵活性等独特的审美价值。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政治环境的黑暗,社会风尚的冲击,还有文学渊源的深厚,等等。
关键词 晚明小品 审美价值 表现 成因
下载PDF
李渔自然审美观中的物我关系——以《闲情偶寄·芙蕖》为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雅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5,共15页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的《芙蕖》一文以叙事之笔从芙蕖的性状、习性入手,再从其"适观"与"备用"两方面极写其种植之利,表面上其所写似乎偏重于生物学知识的植物谱录,背离传统散文"以物衬人&qu...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的《芙蕖》一文以叙事之笔从芙蕖的性状、习性入手,再从其"适观"与"备用"两方面极写其种植之利,表面上其所写似乎偏重于生物学知识的植物谱录,背离传统散文"以物衬人"、"以物写人"之抒情寄意的情意经营,然而散文作为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它总是作者在对日常生活与自我生存的观照中承载着内在情感,正因为李渔反对对花木进行人为的加工和干预,他在平实的庶民生活里寻找感动,从而能在平凡的芙蕖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藉由芙蕖"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生命姿态呈现他的审美思想,让读者在文章中体会到植物"活出自己"的旺盛生命力,也在芙蕖的色香味中,看见了自然造化的真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自然审美观 《闲情偶寄·芙蕖》 物我关系 晚明小品
下载PDF
试论苏轼小品文对晚明小品的影响
11
作者 许晓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9-52,95,共4页
苏轼小品兼有魏晋之洒脱和六朝之隽永,而自成一家。这些优秀的作品,为晚明小品文创作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晚明小品文作家在其中吸收大量的精华。苏轼小品文在题材的生活化、语言的简练畅达、幽默与讽刺、自然成文不拘格套等方面对晚明... 苏轼小品兼有魏晋之洒脱和六朝之隽永,而自成一家。这些优秀的作品,为晚明小品文创作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晚明小品文作家在其中吸收大量的精华。苏轼小品文在题材的生活化、语言的简练畅达、幽默与讽刺、自然成文不拘格套等方面对晚明小品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小品文 晚明小品
下载PDF
民族情感制约下的周作人与晚明小品
12
作者 陈文辉 《昆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0-35,66,共7页
周作人与晚明小品之关系,自始至终受其民族情感变化的制约。上世纪,1911年归国乡居时期的《越中"游览记"录》,是周作人推崇晚明小品之发端;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周作人寻找新文学源流、推崇晚明小品及进行理论总结时期;1933年... 周作人与晚明小品之关系,自始至终受其民族情感变化的制约。上世纪,1911年归国乡居时期的《越中"游览记"录》,是周作人推崇晚明小品之发端;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周作人寻找新文学源流、推崇晚明小品及进行理论总结时期;1933年之后晚明梦幻破灭,周作人推崇晚明小品的视角发生了转变,继而转向对中国新文学源流的探溯,但局限明显,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民族情感 晚明小品 越中乡贤 越中文人 新文学
下载PDF
宋代笔记余波与明季清言滥觞--论《寿亲养老新书》的文体史意义
13
作者 陈鸿喆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3-57,68,共6页
《寿亲养老新书》是编定于元代的老年养生著作。其内容博杂,在形式上具有多种文体之元素。这与该书的编纂宗旨及广博的征引有关。书中辑录前贤言论者近乎语录,记述奇事佚闻者类似魏晋小说。特别是其中征引了大量宋代笔记,资料性和史料... 《寿亲养老新书》是编定于元代的老年养生著作。其内容博杂,在形式上具有多种文体之元素。这与该书的编纂宗旨及广博的征引有关。书中辑录前贤言论者近乎语录,记述奇事佚闻者类似魏晋小说。特别是其中征引了大量宋代笔记,资料性和史料性较强,以散体为主,逐条叙述,堪为宋代笔记余波;又与明季清言在内容、风格和形式上有近似之处,可谓明季清言滥觞。因此,该书的文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宋代笔记与明季清言之间演变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亲养老新书》 宋代笔记 晚明清言 文体史意义
下载PDF
徐的《红云社约》与红云诗社——晚明文人雅集之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庆元 于莉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92,共8页
万历三十六年(1608)夏,闽中荔枝大熟,绛囊挂树,夕阳照射,满天红云,谢肇淛与徐结餐荔会,组织红云诗社,徐作《红云社约》。社友频繁聚会城中名胜,遍尝佳品,作品甚多。荔枝,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唐宋以来文人津津乐道,蔡襄为作《荔... 万历三十六年(1608)夏,闽中荔枝大熟,绛囊挂树,夕阳照射,满天红云,谢肇淛与徐结餐荔会,组织红云诗社,徐作《红云社约》。社友频繁聚会城中名胜,遍尝佳品,作品甚多。荔枝,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唐宋以来文人津津乐道,蔡襄为作《荔枝谱》,到明代已形成荔枝文化。《红云社约》是一篇有特色的小品。红云社是一个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很能体现文人雅兴的诗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学 晚明小品 谢肇涮 徐[火勃] 红云诗社 红云社约 餐荔会
下载PDF
论“以经为文”与晚明评点的文章学观念--以孙鑛评经为中心
15
作者 龙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孙鑛以"周文汉诗"的文学主张为指导,用评点时文之法探究经书中的文章之法,客观上形成了"以经为文"的观念,是明代后七子复古主义文学运动后的一种新的探索。"以经为文"成为明代后期文学评点中较为显著的现... 孙鑛以"周文汉诗"的文学主张为指导,用评点时文之法探究经书中的文章之法,客观上形成了"以经为文"的观念,是明代后七子复古主义文学运动后的一种新的探索。"以经为文"成为明代后期文学评点中较为显著的现象,对钟惺等竟陵派的文学批评活动产生影响。它不仅影响到后来的文学批评观念、方法,也对晚明时文创作、经学本身产生影响,反映出当时的文章观念、学风,也带来了经学文学化的观念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经为文” 评点 孙鑛 晚明文章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