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季节干旱及复水对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4
1
作者 吉增宝 王进鑫 +2 位作者 李继文 薛设 张慕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58-1363,共6页
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春季、夏季和秋季干旱及旱后复水对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对夏季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并且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2.16%并继... 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春季、夏季和秋季干旱及旱后复水对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对夏季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并且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2.16%并继续下降时可溶性糖含量迅速升高,而其对春季和秋季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春季和秋季不同胁迫历时处理间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夏季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2.16%和40%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相同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季节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总体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干旱复水后春季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下降,而夏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秋季呈现一定波动性,变化幅度不明显。研究发现,刺槐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及复水调节下的变化不仅受土壤水分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影响,也与植物所处的生长季节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干旱胁迫 复水 可溶性糖 胁迫历时 季节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四季划分方法探讨 被引量:34
2
作者 范思睿 范广洲 +1 位作者 董一平 周定文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年第2期1-11,共11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青藏高原60个测站1961~2007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常用的四季划分方法在高原的适用性,指出各种四季划分方法的不足和局限,并根据四季持续时间的合理性、物候特征、海拔高度、气候(温度)分布特征等...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青藏高原60个测站1961~2007年逐日气温资料,分析常用的四季划分方法在高原的适用性,指出各种四季划分方法的不足和局限,并根据四季持续时间的合理性、物候特征、海拔高度、气候(温度)分布特征等因素提出了针对不同的生产、生活目的而建立的新四季划分方法。探讨认为:(1)根据高原物候特征和气温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的"物候四季划分方法"即"4℃-12℃-10℃-1℃"对高原农牧业尤为适合;(2)"海拔季节划分方法"对高原旅游和人们衣着尤为适合,海拔季节划分方法把高原分成二个区:海拔4000m以上四季划分方法为"5℃-12℃-12℃-5℃",4000m以下四季划分方法为"5℃-15℃-15℃-5℃;"(3)"生活季节划分方法"对高原不同区域的生产生活尤为适合,生活季节划分方法将高原分为三个区:Ⅰ区四季划分方法为"6℃-16℃-16℃-6℃",Ⅱ区四季划分方法为"5℃-12℃-12℃-5℃",Ⅲ区四季划分方法"7℃-7℃"划分春冬和秋冬,不存在夏季。最后,综合以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初步定义"高原普适季节划分方法"即"5℃-15℃-15℃-5℃"为高原总体的四季划分方法,对高原整体的国民经济和政府活动、旅游、人们的衣着、生活生产、季节类产品的销售具有总体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划分方法 四季开始日期 四季持续时间 季节分布特征
下载PDF
1961—2016年吉林省气候季节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于秀晶 胡靖彪 +1 位作者 张晨琛 李栋梁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4期105-111,共7页
利用1961—2016年吉林省46个代表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根据《气候季节划分(QX/T-2012)》分析吉林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初始日期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趋势,揭示吉林省气候季节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6年吉林... 利用1961—2016年吉林省46个代表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根据《气候季节划分(QX/T-2012)》分析吉林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初始日期和四季长度的变化趋势,揭示吉林省气候季节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6年吉林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平均初始日期分别为4月27日、7月8日、8月16日和10月8日,但四季初始日期的空间差异明显,入春日期和入夏日期呈西部地区早、东部地区晚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入秋日期和入冬日期则呈东部地区早、西部地区晚的空间分布特征。近56 a来吉林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长度分别为72.0 d、39.0 d、53.0 d和201.0 d,夏季长度呈西部地区长、东部地区短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部分县市长年无夏,春季和冬季长度呈西部地区短、东部地区长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省各地区秋季长度差别较小。近56 a来吉林省入春日期和入夏日期分别以0.7 d/10 a、1.3 d/10 a的气候倾向率提前,入秋日期和入冬日期分别以1.3 d/10 a、1.1 d/10 a的气候倾向率推后。吉林省东部大部地区入春时间显著提前,大部地区入冬时间明显推后。近56 a来吉林省春季和冬季长度分别以1.0 d/10 a、1.8 d/10 a的气候倾向率缩短,夏季长度以2.8 d/10 a的气候倾向率延长,西部县市秋季长度以1.3 d/10 a的气候倾向率缩短,东部县市秋季长度以1.0 d/10 a的气候倾向率延长。可见,吉林省中西部和延边州东部地区夏季长度显著延长,全省大部地区冬季长度显著缩短,东部地区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 初日 季节长度 气候倾向率
下载PDF
内蒙古近50年生长季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丽桃 江像评 《气象科技》 2012年第5期854-857,共4页
内蒙古生长季日照时数明显减少的趋势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不利的影响。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2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生长季日照地面观测资料,用最小二乘法、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近50年生长季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内蒙古生长季日照时数明显减少的趋势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不利的影响。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2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生长季日照地面观测资料,用最小二乘法、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近50年生长季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揭示其主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内蒙古生长季近50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中部地区减少速率最大(-29.4h/10a),西部地区其次(-19.10h/10a),东部地区最小(-14.7h/10a)。②内蒙古生长季日照时数在1978年附近存在一次显著突变,表现为日照时数的急剧减少;但其在减少的过程中有两次微弱的反弹。③生长季各月的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为不同速率的减少趋势。其中6月减少最多,其次是5、9、7、8月,4月减少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生长季 变化特征 内蒙古
下载PDF
氧气湿化瓶清洗消毒后储存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风 赵自云 +2 位作者 杨杰书 江楠 李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5759-5760,共2页
目的对机械热力清洗消毒后氧气湿化瓶的储存时间进行研究,以降低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清洗消毒后单独包装的氧气湿化瓶共400套,分别在高温霉雨季节(5~9月份)和低温干燥季节(11~3月份)进行保存,各200套,将... 目的对机械热力清洗消毒后氧气湿化瓶的储存时间进行研究,以降低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清洗消毒后单独包装的氧气湿化瓶共400套,分别在高温霉雨季节(5~9月份)和低温干燥季节(11~3月份)进行保存,各200套,将消毒后的湿化瓶及内芯每隔5d用棉签涂擦法随机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温潮湿季节消毒后的湿化瓶在室温下存放100d,合格率为100.0%,第105天检出大肠埃希菌不合格;低温干燥季节消毒后的湿化瓶在室温下存放150d,合格率为100.0%,第155天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合格。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季节发放氧气湿化瓶注明失效日期,减少科室因盲目重复消毒而增加工作量和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热力清洗消毒 氧气湿化瓶 储存时间 季节
原文传递
中国西北四省区四季变化时空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抗 李照荣 +1 位作者 张敏 张宇 《干旱气象》 2018年第5期767-775,共9页
利用西北四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161个台站1981—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逐月130项环流指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域四季的开始日序与各季节持续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四省区整体春、夏季开始... 利用西北四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161个台站1981—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逐月130项环流指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域四季的开始日序与各季节持续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四省区整体春、夏季开始日序呈提前特征,秋、冬季开始日序呈延迟特征,其中春季变化幅度最大,冬季最小;冬、春季持续时间缩短,夏、秋季持续时间延长,其中夏季变化幅度最大,秋季最小;冬季持续时间随海拔升高而延长;西北四省区中部地区为四季开始日序与持续时间变化幅度大的区域。9月极涡面积影响着同期冬季的结束及来年春季的开始; 4月印度副高脊线位置与亚洲区极涡面积的状态决定了夏季的开始;夏季的持续时间与秋季的开始日序受两个区域海温之间的调整影响;秋季持续时间与冬季开始日序受10月东亚槽与西藏高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四省区 开始日序 持续时间 季节
下载PDF
胎次、季节和产仔数对大白母猪分娩产程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云翔 罗元宇 +3 位作者 杨广明 朱晓萍 李智丽 李镇养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48,共4页
收集广西某规模化猪场2248胎大白母猪分娩产程数据,探讨胎次、季节、产仔总数和死胎等因素对母猪产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产母猪和≥7胎次母猪产程时间较长,与2~6胎母猪产程时间差异显著;(2)母猪产程在夏季比冬、春两季都长;夏季分... 收集广西某规模化猪场2248胎大白母猪分娩产程数据,探讨胎次、季节、产仔总数和死胎等因素对母猪产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产母猪和≥7胎次母猪产程时间较长,与2~6胎母猪产程时间差异显著;(2)母猪产程在夏季比冬、春两季都长;夏季分娩母猪产程与冬、春两季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冬季与春季分娩母猪产程差异不显著(P>0.05);(3)产仔总数、死胎数均与母猪产程呈正相关关系(P<0.01),产仔数为16~24头的母猪产程与产仔数分别为2~9头、10~12头、13~15头的母猪产程均差异显著(P<0.05);当母猪产程>360min时,窝产死胎数与产程分别为0~120min、121~240min、241~360min母猪的窝产死胎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大部分母猪会选择在安静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分娩。试验结果提示,母猪产程受胎次、温度、产仔总数和死胎数的影响,优化猪场环境管理可以缩短母猪产程,提高母猪分娩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母猪 产程 胎次 季节
下载PDF
近60年福建省生长季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晓航 林玉蕊 +2 位作者 丘永杭 黄奇晓 陈晓瑜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2-26,共5页
利用福建省22个气象站点近60年生长季日照时数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小波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1961—2018年生长季(4—9月)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1001.11 h,最大值(1... 利用福建省22个气象站点近60年生长季日照时数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小波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1961—2018年生长季(4—9月)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1001.11 h,最大值(1286.11 h)出现在1963年;最小值(765.70 h)出现在1997年。日照时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35.44 h;日照时数在1971年、1991年附近发生突变,1971年之前呈现上升趋势,1991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具有四个明显周期,其中以31 a左右的周期震荡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生长季 变化特征 滑动t检验 小波方差分析 福建省
下载PDF
圈养雌性马麝发情交配格局同行为发生频次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孟秀祥 杨奇森 +1 位作者 冯祚建 徐宏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0-523,共4页
于2004年8月~2005年1月,采用焦点取样连续记录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繁育中心的雌性马麝Moschussifanlcus进行了行为取样。按雌麝的发情格局,将样本动物区分为正常发情和不发情个体,并对两类雌麝在非交配季节(6~10月)... 于2004年8月~2005年1月,采用焦点取样连续记录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繁育中心的雌性马麝Moschussifanlcus进行了行为取样。按雌麝的发情格局,将样本动物区分为正常发情和不发情个体,并对两类雌麝在非交配季节(6~10月)和交配季节(11月~翌年1月)的行为格局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发情和不发情雌麝的总体行为格局并无大的差异,但在非交配季节,正常发情雌麝的运动频次显著多于不发情雌麝,后者的摄食频次较多,此外,雌麝(仅为正常发情)在交配季节有蹭尾行为的表达,正常发情雌麝的蹭尾行为频次显著多于不发情雌麝(无此行为表达,频次为0值)。本研究结果可为圈养雌麝的发情格局的预测及区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麝 雌性 发情 行为频次 季节
下载PDF
Impacts of snow cover duration on vegetation spring phenolog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10
作者 Ke Huang Jiaxing Zu +3 位作者 Yangjian Zhang Nan Cong Yaojie Liu Ning Chen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19年第3期583-592,共10页
Aims Snow cover occupies large percentage of land surface in Tibetan Plateau.Snow cover duration(SCD)during non-growing seasons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alpine vegetation’s phenology by affecting the energ... Aims Snow cover occupies large percentage of land surface in Tibetan Plateau.Snow cover duration(SCD)during non-growing seasons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regulating alpine vegetation’s phenology by affecting the energy budgets of land surface and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Different period’s snow cover during non-growing season may have distinct effect on the vegetation’s phenology.Start of season(SOS)has been observed advanced under the ongo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 plateau,but it still remains unclear how the SCD alters the SOS.This study attemp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i)What is the patter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for SCD and grassland SOS?(ii)Which period’s SC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grassland’s SOS?Methods The remote sensing datasets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were utilized to compute the SOS and SCD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2003-2015.The Asymmetric Gaussian function was applied to extract SOS.We also explored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S and SCD.Then,by using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we investigated the driv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period’s non-growing season SCD on SOS.Important Findings The non-growing season SCD slightly decreased during 2003-2015,while SOS exhibited an overall advancing trend.Advanced trends in SOS were observed in the eastern plateau,and the delayed trends were mainly founded in western plateau.Snow cover area exhibited two separate peaks during autumn and late winter over the plateau.Extended SCD regions mainly distributed in middle-east of the plateau,while shrunken SCD distributed in other regions of the plateau.SCD of different seasons caused distinct effects on vegetation SOS.Lengthened autumn SCD advanced SOS over the eastern plateau.The slightly lengthened SCD postponed SOS over the western plateau.In the wet meadow regions,advanced SOS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CD during the entire non-growing season,whereas for the dry steppe,SCD over the preseason played a more domin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w cover duration start of season remote sensing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神木县大家畜繁殖生态以及与光热因子之相关
11
作者 白从义 《家畜生态学报》 1992年第3期17-23,共7页
对13年间2769头母畜配种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神木县生态条件下,母畜平均初配年龄为牛2.30岁、马2.65岁、驴2.63岁,发情周期为牛22.03天、马22.34天、驴22.90天,发情持续期为牛2.30天、马7.62天、驴5.64天;单相关分析表明光、热... 对13年间2769头母畜配种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神木县生态条件下,母畜平均初配年龄为牛2.30岁、马2.65岁、驴2.63岁,发情周期为牛22.03天、马22.34天、驴22.90天,发情持续期为牛2.30天、马7.62天、驴5.64天;单相关分析表明光、热二因子对繁殖性状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其中与发情季节和受胎率均为正的相关,而与发情周期和发情持续期均为负相关,但作用的程度在不同畜种间有差异;复相关分析揭示了二因子对繁殖性状共同作用的程度,结果表明除对牛发情持续期的影响较弱(R=0.149)外,与其余各畜种各性状间的相关程度均在中等以上(R=0.494~0.997),但显著水平则不尽一致。本文所采用的复相关分析可给人以时空上的整体概念,在生产中更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配年龄 发情周期 发情持续期 发情季节 受胎率
下载PDF
北部湾经济区汛期不同历时降水变化特征
12
作者 刘占明 陈子燊 《水资源研究》 2017年第3期231-237,共7页
选取北部湾经济区12测站1961~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指标,分析汛期(4~9月)各历时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探讨汛期各历时降水的变化趋势,得出如下结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80%以上;各历时... 选取北部湾经济区12测站1961~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指标,分析汛期(4~9月)各历时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探讨汛期各历时降水的变化趋势,得出如下结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80%以上;各历时降水发生率随降水历时增加大致呈指数形式递减,贡献率则先增加后减小;从引发洪涝灾害的角度分析,2~4 d致灾程度最高;各历时降水发生率与贡献率空间差异表现基本一致,均表现为1~2 d、≥10 d差异较大,3~9 d差异较小;各历时降水发生率与贡献率变化趋势表现基本一致,即1 d、≥5d表现为下降,2~4 d表现为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发生率 降水贡献率 降水历时 汛期 北部湾经济区
下载PDF
气候学时候模式与古代农业
13
作者 胡火金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7,126,共6页
自然地理气候对人类实践及其文化趋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中国以自然农业经济为主导,农耕实践以及经验农学与气候学认知模式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对于气候学的认知和把握主要趋于"物候"、"时候"及其合并延展的时候模... 自然地理气候对人类实践及其文化趋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中国以自然农业经济为主导,农耕实践以及经验农学与气候学认知模式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对于气候学的认知和把握主要趋于"物候"、"时候"及其合并延展的时候模式,由此引导了以"农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实践,形成了精耕细作农业传统,支撑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绵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时候 历法 农时 古代农业
原文传递
年龄和性别对圈养马麝非交配季节行为持续时间的效应(英文)
14
作者 孟秀祥 张东晶 +2 位作者 付聪 杨奇森 冯祚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4,共8页
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方法,对甘肃兴隆山麝场的圈养马麝(Moschus sifanicus)进行行为观察和记录.行为取样涉及30头雌性马麝(25头成体雌麝,5头亚成体雌麝)和24头雄性马麝(17头成体雄麝,7头亚成体雄麝).记录静卧、站立凝视、运动、摄食... 采用焦点取样和连续记录方法,对甘肃兴隆山麝场的圈养马麝(Moschus sifanicus)进行行为观察和记录.行为取样涉及30头雌性马麝(25头成体雌麝,5头亚成体雌麝)和24头雄性马麝(17头成体雄麝,7头亚成体雄麝).记录静卧、站立凝视、运动、摄食、反刍、蹭尾、粪尿标记、环境探究、尾阴探究、亲和、打斗及自我指向行为等12个行为类的发生持续时间,分析年龄和性别对圈养马麝非交配季节行为持续时间的效应.结果表明,在非交配季节,由于雌麝的哺乳育幼及雌麝和幼麝间的社会行为,雌麝比雄麝展现较少的卧息(P<0.01)和较多的亲和行为(P<0.05);由于雌麝在非交配季节的育幼需求及伴随的警觉性增加,成体雌麝比亚成体雌麝的摄食时间极显著减少(P<0.01),警觉行为显著增多(P<0.05);相比亚成体雄麝,成体雄麝的蹭尾行为持续时间极显著地增多,打斗行为和尾阴嗅闻行为的持续时间也显著较多(P<0.05).行为比较结果表明,圈养马麝各年龄性别组的行为持续时间存在差异,成年雌麝在哺乳期摄食时间相对较少,其育幼投资策略可能是提高摄食效率和警觉行为表达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麝(Moschus sifanicus/Moschus chrysogaster) 行为持续时间 非交配季节 性别 年龄组
下载PDF
青藏高原热力状况与四川盆地汛期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37
15
作者 叶月珍 方之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70,共9页
应用高原积雪日数和高原气温、四川盆地逐月降水量资料,应用SVD等方法,探讨高原热力状况分布异常与四川盆地汛期降水分布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积雪日数场分布特征是以巴颜喀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为中心。该区域冬季积雪日数异... 应用高原积雪日数和高原气温、四川盆地逐月降水量资料,应用SVD等方法,探讨高原热力状况分布异常与四川盆地汛期降水分布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积雪日数场分布特征是以巴颜喀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为中心。该区域冬季积雪日数异常与川中盆地汛期干旱有相当好的联系。春季青藏高原北部和祁连山的温度场的大范围异常则与川西的洪涝和川东的干旱均有较好的相关,均可作为四川降水长期预报综合考虑的重要参考因子。一般而言,积雪日数对降水的影响时间长于温度,可能与积雪融化和雪水向土壤的渗透等产生较长时间的滞后效应有关,因而对大气环流和四川降水的影响时段较长。其中与8月份降水的相关超过整个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积雪 高原气温 四川汛期降水 长期预报
下载PDF
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台风季参数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娅敏 宋丽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2期90-94,共5页
利用1949—2006年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TC)资料,分析登陆TC台风季参数的气候特征,结论如下:1)登陆中国的初旋①以南海生成为主(占5成半),终旋以西太平洋为主(高达8成),近50多年来初、终旋源地分别呈现向东北、西北移动的趋势;2)广东(浙江... 利用1949—2006年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TC)资料,分析登陆TC台风季参数的气候特征,结论如下:1)登陆中国的初旋①以南海生成为主(占5成半),终旋以西太平洋为主(高达8成),近50多年来初、终旋源地分别呈现向东北、西北移动的趋势;2)广东(浙江)初旋最早(晚),广西、浙江(广东、海南)终旋较早(晚),广东(浙江)台风季最长(短)。近50多年来除浙江台风季呈延长的线性趋势外,其余各省台风季变短或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热带气旋 初旋 终旋 台风季 气候特征
下载PDF
1981-2015年西藏全区气候季节的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史继清 甘臣龙 +4 位作者 边多 除多 豆永丽 普布次仁 郭艺楠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0-1119,共10页
利用1981-2015年西藏全区39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采用修订气候季节划分方法,分析了39站季节起始日与季节长度,代表站的季节极端日期、极端长度、季节早晚、季节长短等级变化趋势及其对农牧业、旅游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近35年来,... 利用1981-2015年西藏全区39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采用修订气候季节划分方法,分析了39站季节起始日与季节长度,代表站的季节极端日期、极端长度、季节早晚、季节长短等级变化趋势及其对农牧业、旅游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藏近35年来,春、夏、秋、冬季平均起始日分别为2月25日、5月31日、9月15日和11月28日,平均长度分别为99 d、106 d、73 d和87 d,且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波密、加查、尼木、狮泉河、申扎站春季的起始日在提前,分别为-5. 8、-1. 2、-3. 3、-2. 5、-2. 3 d·(10a)^(-1);秋冬季的开始日在推迟,分别为1. 4(1. 5)、2. 1(4. 2)、1. 9(4. 4)、1. 0(2. 5)、1. 2(4. 0) d·(10a)^(-1)。春(夏、秋)季持续时间在延长,分别为7. 0(1. 3、0. 1)、0. 04(3. 3、2. 1)、1. 0(4. 6、2. 5)、0. 1(3. 4、1. 6)、1. 7(1. 8、2. 8) d·(10a)^(-1);冬季持续时间在缩短,分别为-8. 5、-5. 4、-7. 8、-5. 1、-6. 2 d·(10a)^(-1)。春季的提前与季节长度的延长,使作物播种期与牧草返青期提早;秋季的推迟与季节长度的缩短使得作物复种机会大;同时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作物品种熟性布局以及旅游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季节 起始时间 季节长度 季节早晚 季节长短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Rainy Season Onset, Cessation and Duration for Ghana from RegCM4 and GMet Datasets 被引量:1
18
作者 Caleb Mensah Leonard K. Amekudzi +2 位作者 Nana Ama B. Klutse Jeffrey N. A. Aryee Kofi Asare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6年第2期300-309,共10页
The socio-economic sector of West African countries is rain-fed agriculture driven.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onset, cessation and duration of the rainy season is thus, very essential. In this paper, a comparison of t... The socio-economic sector of West African countries is rain-fed agriculture driven.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onset, cessation and duration of the rainy season is thus, very essential. In this paper, a comparison of the onset, cessation and duration of the rainy season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simulated rainfall data from the fourth generation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4) and rain gauge measurements from Ghana Meteorological Agency (GMet), covering a period of 1998 to 2012. Similar onset and cessation dates were seen in both the simulated and guage rainfall measurements for the various agro-ecological zones, resulting in similar duration of the rainy season.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the rainy season were less than 200 days for the savannah and coastal zones whereas the duration of the rainy season were beyond 200 days for the forest and transition zones. The bias of these comparisons was less than 30 days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values were less than 15 days for all stations, except Saltpond. The Pearson’s correlation (r) typically ranged between 0.4 and 0.8. However,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for Tamale in the savannah zone, and the entire coastal zone. These findings are indications that RegCM4 has the potential to clearly simulate the movement of the rain belt, and thus, could fairly determine the onset, cessation and duration of the rainy season. The findings hav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effectiv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food security in Ghana, as the thriving of these sectors depend on the dynamics of the rainfall seas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SET CESSATION duration of Rainy season GMet Ghana RegCM4
下载PDF
热量条件变化对积温及作物生长季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409-12409,12443,共2页
通过研究热量条件的变化,分析原阳1981—2012年热量奈件(月、四季及≥0℃、≥10℃的活动积温及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建立多年平均气温与积温和持续日数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原阳县作物生长季内平均气温较20世纪80年代上升0.... 通过研究热量条件的变化,分析原阳1981—2012年热量奈件(月、四季及≥0℃、≥10℃的活动积温及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建立多年平均气温与积温和持续日数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原阳县作物生长季内平均气温较20世纪80年代上升0.5℃。≥0℃的初日、终日分别提前11d和推后8d,作物生长期延长19d;≥0℃的积温增加153.9℃·d;≥10℃的初日、终日以及持续日数与80年代相比无明显变化。年平均气温与≥0℃、≥10℃积温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条件 活动积温 持续日数 作物生长季 原阳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额尔齐斯河上游河冰物候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婉嫔 效存德 +2 位作者 谢爱红 沈永平 雷华锦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9-1008,共10页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中国新疆阿尔泰山南坡,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随着中俄“冰上丝绸之路”提出,额尔齐斯河通航具有重要意义,监测其河冰物候变化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基于2001—2018年MOD09GQ第2波段数据,分析了额尔齐斯河布尔津...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中国新疆阿尔泰山南坡,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随着中俄“冰上丝绸之路”提出,额尔齐斯河通航具有重要意义,监测其河冰物候变化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基于2001—2018年MOD09GQ第2波段数据,分析了额尔齐斯河布尔津至斋桑泊段每年河冰物候信息,包括开始封河时间、结束开河时间、冰/雪最大覆盖时间、冰期持续时间、封河速率和开河速率。研究结果表明:(1)MOD09GQ的反射率随河冰开河而逐渐降低,经与南湾水文站实际观测的冰期持续时间相比较,其所得冰期持续时间与实测冰期持续时间变化一致,均略有延长趋势,这表明MOD09GQ能有效监测河冰物候信息;(2)开始封河时间与结束开河时间均有提前趋势,最早开始封河比最晚开始封河提前45天,最早结束开河比最晚结束开河时间提前31天,开始封河比结束开河提前时间更多,导致整个冰期持续时间有延长趋势;(3)封河速率有变慢趋势,开河速率有逐渐加快趋势,这意味着若未来该河段通航,每年通航期将延长,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遥感监测 开封河速率 河冰冰期持续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