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 被引量:222
1
作者 梁战平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terpenetration and fusion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isciplinary nature and systematic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terpenetration and fusion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isciplinary nature and systematic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in the connot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researches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paper giv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some issues concerning information science, including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patterns, core research contents,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forward domai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信息 情报 研究范式 学科发展现状 相关学科 信息管理学 图书馆学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209
2
作者 马费成 李志元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5,共12页
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多变、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紧缺是新文科提出的三大背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我国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学研究、图... 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多变、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紧缺是新文科提出的三大背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我国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学研究、图书情报学教育均产生了深刻影响。进入新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科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抓住新文科建设契机,推进学科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图书情报学科未来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关注社会需求,重视交叉融合,加强理论创新,坚守人文传统。图1。参考文献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技术 图书情报学 学科发展
下载PDF
回顾与前瞻:“十三五”档案学科发展调查和“十四五”档案学重点研究领域展望 被引量:81
3
作者 冯惠玲 连志英 +5 位作者 曲春梅 周文泓 潘未梅 徐辛酉 李孟秋 王宁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5,共12页
“十三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推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档案学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研究平台、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推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档案学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研究平台、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较薄弱,学科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仍将关注人文、管理和技术三大研究取向,更注重这三者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对文件档案管理数字转型、档案记忆理论与数字记忆、档案与数字人文、档案社会化趋向与文件档案管理理论创新、文件档案治理、古文书与档案事业发展史、文献遗产保护与修复及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领域开展研究,开创开放、多元、创新的学科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学科发展 学科规划 研究领域
原文传递
大数据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62
4
作者 马费成 张瑞 李志元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共6页
在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学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从研究过程出发考察大数据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主要包括:拓展了情报学的问题域,创新了新的研究方法,开拓了新的数据来源和数据获取方式、扩大了数据规模,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增加... 在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学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从研究过程出发考察大数据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主要包括:拓展了情报学的问题域,创新了新的研究方法,开拓了新的数据来源和数据获取方式、扩大了数据规模,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增加了研究人员的参与度和学科影响力。深刻洞察情报学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中的变化,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才能不断产出有影响力的成果,不断促进学科发展,扩大情报学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情报学研究 研究过程 研究创新 学科发展
下载PDF
在“成人”与“教育”之间——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3
5
作者 高志敏 纪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6,共5页
反思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其关注焦点从“成人”走向了“教育”。进而,在“成人”与“教育”之间,生成了当代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厄,同时也孕育着学科发展的潜力与未来。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是重建学科的研... 反思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其关注焦点从“成人”走向了“教育”。进而,在“成人”与“教育”之间,生成了当代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厄,同时也孕育着学科发展的潜力与未来。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是重建学科的研究范式,关键所在是重廓学科的研究边界,而回归成人的生活世界是成人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方法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学 研究范式 研究范围 学科边界
原文传递
论竞争情报学科的构建 被引量:61
6
作者 包昌火 李艳 包琰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共9页
文章在总结竞争情报引入的历史贡献和回顾我国竞争情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竞争情报循环为主线,竞争情报生产为核心,由理论、管理、方法、教育和应用5大模块构成的竞争情报学科体系,论述了竞争情报和中国情报学的关系,以期促进我... 文章在总结竞争情报引入的历史贡献和回顾我国竞争情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竞争情报循环为主线,竞争情报生产为核心,由理论、管理、方法、教育和应用5大模块构成的竞争情报学科体系,论述了竞争情报和中国情报学的关系,以期促进我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向Intelligence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学 图书信息学 情报工作 学科发展
原文传递
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52
7
作者 胡文仲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2,共5页
学科建设包括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加强课程建设、创建学科基地、营造学术氛围等内容。在学科方向方面,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外语教学。进入本世纪以后,研究的范围虽不断扩大,但总的来说,研究领域还不够宽,研... 学科建设包括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加强课程建设、创建学科基地、营造学术氛围等内容。在学科方向方面,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外语教学。进入本世纪以后,研究的范围虽不断扩大,但总的来说,研究领域还不够宽,研究的视野还不够广,学科的参与也比较单一。从学科队伍来看,目前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为外语专业教师,多数没有系统地学过传播学理论或心理学理论,也没有受过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需要引进在国内外系统学过跨文化交际学的年轻学者,同时需要对于现有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研究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在学科基地建设方面,已经建立了十多个跨文化研究中心和研究所。目前需要加大投入,以期取得实质的进展。在营造学术氛围方面,在学会领导下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研讨会,至今已经召开过8届大会。此外,各地区还召开了小型的会议或专题会议。在学科方向、学科队伍、课程建设、学科基地、学术氛围这几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学科队伍的建设,只有有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才能够拿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开出高水平的课程,才能建设真正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理念与模式——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解读 被引量:49
8
作者 翟亚军 王战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大学学科建设理念指引着大学学科建设模式。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遵循着大学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和创新过程的共同理念,秉承着坚守与创新兼顾、和谐与一流同步、优异与广博并存、坚持操守与经世济纶相结合的共同原则。而世界... 大学学科建设理念指引着大学学科建设模式。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遵循着大学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和创新过程的共同理念,秉承着坚守与创新兼顾、和谐与一流同步、优异与广博并存、坚持操守与经世济纶相结合的共同原则。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水平之所以一流,还源于其共同理念下衍生的特色理念以及由此生成的不同的学科建设模式。理念的高远,模式的恰切,成就了一所所世界一流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科建设 理念 模式
原文传递
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危机种种 被引量:45
9
作者 文庭孝 刘刚 张洋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2-345,共4页
从6个方面论述了目前我国情报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危机,即情报概念的不确定性,情报与信息之争,情报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断更新,情报学理论基础的游离不定,相关学科的分割蚕食和情报学教育的起起落落。
关键词 机种 情报学研究 情报学教育 不确定性 情报概念 理论基础 相关学科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分析 被引量:40
10
作者 胡建华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18,86,共5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构建学科体系的“目标指向”,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和学科研究的“泛化现象”。分析学科发展的特殊性是为了从学科自身去寻找学科发展不成熟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学 学科发展 特殊性 学科研究 “目标指向” “热点趋向” “泛化现象”
原文传递
探索、建设与发展——新中国翻译研究60年 被引量:39
11
作者 许钧 穆雷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2,共8页
新中国的翻译事业与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进,翻译研究与翻译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以历史的目光,尽可能全面地回顾并客观地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的... 新中国的翻译事业与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进,翻译研究与翻译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以历史的目光,尽可能全面地回顾并客观地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的主要成就进行归纳与总结,继而明确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多元文化语境中翻译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指出中国译学研究应该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就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加强翻译研究和译学建设提出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译学建设 探索 发展
原文传递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甘薯产业和学科发展 被引量:42
12
作者 蒋玉峰 马代夫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3-27,共5页
基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实践,介绍了甘薯体系建设的意义、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的特点.着重从体系建设推动甘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学科发展3个方面阐述了体系建设的初步成效,以及对推动我国甘薯生产和学科进步的积极作用.&q... 基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实践,介绍了甘薯体系建设的意义、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的特点.着重从体系建设推动甘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学科发展3个方面阐述了体系建设的初步成效,以及对推动我国甘薯生产和学科进步的积极作用."十三五"期间,甘薯产业的发展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甘薯体系将承担着支撑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双重任务.做好体系顶层设计,凝练设计好体系"十三五"重点任务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体系建设 产业发展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 被引量:40
13
作者 陈永明 王健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9,共7页
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是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演变史以及当今教师教育事业需求之必然产物,也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 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是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演变史以及当今教师教育事业需求之必然产物,也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方法论的学问。建构当代中国的"教师教育学",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的滋养,有必要加强学科制度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并须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教育学科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学 学科建立 学科发展
原文传递
知识规划与学科建设 被引量:41
14
作者 王建华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共11页
学科发展受内部与外部双重因素的影响。在智识层面,学科的演进与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伴随着知识的进步,学科不断从初创走向成熟。在制度层面,学科的发展与知识生产体制密切相关,伴随着社会对知识的规划,新兴学科不断在大学里产生,并逐... 学科发展受内部与外部双重因素的影响。在智识层面,学科的演进与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伴随着知识的进步,学科不断从初创走向成熟。在制度层面,学科的发展与知识生产体制密切相关,伴随着社会对知识的规划,新兴学科不断在大学里产生,并逐一被制度化。随着知识规划时代的来临,大学的学科建设面临着双重的挑战,大学既要避免学术的保守主义可能导致的知识孤岛现象,又要警惕知识规划主义可能带来的学术泡沫。学科建设需要大学或政府对知识进行重新规划,但一定要避免权力对于知识的任意宰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规划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7
15
作者 刘明寿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0-213,共4页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定位与核心竞争力,决定了它与高校学科建设的紧密关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巩固优势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培养学科人才以及宣传学科科研成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其功...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定位与核心竞争力,决定了它与高校学科建设的紧密关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巩固优势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培养学科人才以及宣传学科科研成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与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应保持一致,要着力特色栏目的作者队伍建设,要不断提高编辑的素质。在期刊改革过程中务必充分考虑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特质,以利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 学报特质 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及发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马费成 李志元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7-554,共8页
本文回顾了中国当代情报学的发展历程,分别剖析了“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两种范式下的中美情报学学科结构,以期对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学科发展的相关讨论提供依据。本文指出,中国情报学起源于20世纪的科... 本文回顾了中国当代情报学的发展历程,分别剖析了“Intelligence”和“Information”两种范式下的中美情报学学科结构,以期对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学科发展的相关讨论提供依据。本文指出,中国情报学起源于20世纪的科技情报工作,认为中国情报学要推进“Intelligence”范式和“Information”范式协同发展,完善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学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情报学 学科发展 “Information”范式 “Intelligence”范式
下载PDF
翻译学的学科身份:现状与建设 被引量:34
17
作者 罗列 穆雷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5,共5页
随着翻译研究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翻译学已经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国内现行的学科分类已经不再适应翻译学当下的发展。笔者在分析国内外翻译学学科发展形势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译学作... 随着翻译研究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翻译学已经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国内现行的学科分类已经不再适应翻译学当下的发展。笔者在分析国内外翻译学学科发展形势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译学作为二级学科建设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 学科发展 学科分类
下载PDF
图情领域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高被引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李小涛 秦萍 钱玲飞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6,121,共7页
[目的/意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是一流学科的重要评价指标,对图情领域的ESI高被引论文的数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图情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CitespaceⅢ对图情领域ESI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 [目的/意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是一流学科的重要评价指标,对图情领域的ESI高被引论文的数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我国图情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CitespaceⅢ对图情领域ESI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国家分布、机构分布和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图情领域的ESI高被引论文涉及学科范围广、应用性强,跨学科研究有效提升了图情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我国图情领域的ESI高被引论文数量较少,信息资源管理、替代计量学、H指数、科学结构地图和医学信息技术是本领域最受全球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内容。对ESI高被引论文既要密切关注,也要理性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高被引 图书情报领域 学科发展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基于交叉融合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理路 被引量:34
19
作者 包水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9-46,66,共9页
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学科交叉融合推进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尚面临传统院系单位制的束缚、师资团队知识背景单一化的局限、箱格化的知识和传统的学科化研究惯性、过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对实践价值的长期... 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学科交叉融合推进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尚面临传统院系单位制的束缚、师资团队知识背景单一化的局限、箱格化的知识和传统的学科化研究惯性、过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对实践价值的长期忽视等现实困境。突破上述困境的基本路径是:以突破学科壁垒为要义改革传统的学科组织机构,以改变师资知识背景单一化为目的建设跨学科学术团队,基于综合性高等教育问题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引领跨学科教育实践,以夯实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根基为要旨主动服务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发展 交叉融合 问题导向 跨学科教育 实践价值
下载PDF
走中国特色的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之路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李六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26-3130,3138,共6页
探讨走中国特色的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之路;通过分析国际发达国家和我国30年来医院感染管理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并分析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医院感染管理学发展迅速;医院感染管理学内涵基本明晰。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学... 探讨走中国特色的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之路;通过分析国际发达国家和我国30年来医院感染管理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并分析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医院感染管理学发展迅速;医院感染管理学内涵基本明晰。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医院感染管理学有明确的内涵,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学已初步形成具有管理和业务双重职能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学科发展 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