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识别与智能算法的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国伟 何锦雄 杨永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1-195,202,共6页
针对以传统人工方式巡检电网工作效率低、危险性高、成本大,而现行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巡检方案针对性差、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及相关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绝缘子缺陷、爆裂故障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借助形态学滤波... 针对以传统人工方式巡检电网工作效率低、危险性高、成本大,而现行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巡检方案针对性差、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及相关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绝缘子缺陷、爆裂故障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借助形态学滤波、Otsu方法、Snake模型、免疫遗传算法、椭圆拟合以及连通区域等技术,对绝缘子图像进行预处理、轮廓提取和数目计算,从而实现对绝缘子故障的精确检测。实际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绝缘子故障,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8.5%,且具有理想的识别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 输电线路 图像识别 绝缘子故障 免疫遗传算法 椭圆拟合
原文传递
基于Fourier拟合曲面的X射线焊缝缺陷检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雪琴 刘培勇 +1 位作者 殷国富 蒋红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1-64,116,共5页
针对在强噪声、低对比度及复杂背景特征下X射线焊缝图像的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去噪处理、焊缝边缘分割及缺陷检测的方法.用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和循环平移相结合的方法,对焊缝图像进行滤波去噪,同时对图像列灰度曲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 针对在强噪声、低对比度及复杂背景特征下X射线焊缝图像的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去噪处理、焊缝边缘分割及缺陷检测的方法.用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和循环平移相结合的方法,对焊缝图像进行滤波去噪,同时对图像列灰度曲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提取焊缝区域.在图像预处理后,采用三阶Fourier曲线对图像列灰度曲线进行拟合并扩展到三维空间,构造出自适应阈值面,最后利用原图像与构造曲面三维灰度图的灰度值差异,准确分割背景与缺陷区域.结果表明,与传统缺陷检测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准确提取出焊缝缺陷,漏检率和误判率低,准确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焊缝图像 缺陷检测 CURVELET变换 Fourier拟合
下载PDF
LCD Mura缺陷的B样条曲面拟合背景抑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坤 李辉 +2 位作者 刘云杰 梁平 卢小鹏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9,共7页
针对机器视觉检测TFT-LCD Mura缺陷时存在的图像整体亮度不均匀、背景复杂等影响检测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曲面拟合的背景抑制方法。在最小二乘法准则的约束下,采用双三次B样条曲面拟合算法拟合出背景,并添加光顺项调整拟合精... 针对机器视觉检测TFT-LCD Mura缺陷时存在的图像整体亮度不均匀、背景复杂等影响检测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曲面拟合的背景抑制方法。在最小二乘法准则的约束下,采用双三次B样条曲面拟合算法拟合出背景,并添加光顺项调整拟合精度,用原始图像减去拟合背景,从而消除亮度不均匀背景对缺陷分割造成的影响。为提高算法速度,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块拟合,并将双三次B样条函数分解为一元函数求解,减小了计算量,同时避免了对原函数求解时容易出现的病态解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准确、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ra缺陷 亮度不均匀 B样条 曲面拟合 背景抑制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香蕉果肉缺陷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铮 熊盛辉 +1 位作者 王孙强 胡凌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0-154,共5页
针对香蕉内部果肉缺陷难以预测的问题,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香蕉果皮与果肉进行图像识别,对识别参数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果肉缺陷的预测模型。将采集到的图像灰度化并进行滤波去噪,通过双阀值二值化和形态学分析对图像进行识别处理,提取香蕉... 针对香蕉内部果肉缺陷难以预测的问题,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香蕉果皮与果肉进行图像识别,对识别参数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果肉缺陷的预测模型。将采集到的图像灰度化并进行滤波去噪,通过双阀值二值化和形态学分析对图像进行识别处理,提取香蕉果皮、香蕉果肉、香蕉果皮黑斑与香蕉果肉缺陷。计算提取区域的像素点总数,将其作为区域面积。分别用香蕉果皮总面积/香蕉果肉总面积与果皮黑斑面积/果肉缺陷面积之比来定义香蕉果皮黑斑度与果肉缺陷度。运用多项式拟合法,根据训练样本得出果肉缺陷预测函数,对预测函数进行残差分析。通过预测模型对香蕉划分等级,总准确率达到88.9%,与通过香蕉果皮进行等级划分其他方法相比,试验所得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高,表明通过香蕉果肉进行预测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机器视觉 缺陷预测 多项式拟合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的ICT图像缺陷提取 被引量:6
5
作者 方黎勇 李柏林 何朝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65,共5页
针对ICT图像缺陷现有提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整张图像进行分水岭变换,根据区域大小自适应地选取结构元素区域.然后对该区域边界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结构元素模板.根据形态学原理运用此模板... 针对ICT图像缺陷现有提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整张图像进行分水岭变换,根据区域大小自适应地选取结构元素区域.然后对该区域边界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结构元素模板.根据形态学原理运用此模板对图像进行闭运算,从而获得图像背景.最后,用背景图像减去原始图像,即可获得缺陷的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更好的图像缺陷提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滤波 分水岭算法 缺陷提取 结构元素 椭圆拟合
下载PDF
光照不均匀钢坯缺陷图像的二值化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晓玉 王欢欢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47-2152,共6页
以钢坯低倍组织缺陷的自动检测为背景,针对光照不均匀钢坯图像,研究相应的光照均衡化和二值化方法。首先利用钢坯图像中间亮两边暗的光照分布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抛物线拟合的光照均衡化方法。而后依据钢坯图像直方图的单峰特征,即目标(... 以钢坯低倍组织缺陷的自动检测为背景,针对光照不均匀钢坯图像,研究相应的光照均衡化和二值化方法。首先利用钢坯图像中间亮两边暗的光照分布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抛物线拟合的光照均衡化方法。而后依据钢坯图像直方图的单峰特征,即目标(钢坯缺陷)在背景(钢坯组织)中占比极小,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梯度的自适应二值化方法,将单峰直方图中低梯度值区与高梯度值区之间的分界点(拐点)作为图像二值化阈值。所提方法源于对实际工程对象的数据分析,经实验证明,能有效分割钢坯图像中的缺陷目标,满足钢胚低倍组织缺陷自动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不均匀光照 抛物线拟合 图像二值化 直方图梯度
下载PDF
含矩形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战辉 马向荣 +2 位作者 党睿 饶林 张天麟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1715-1718,共4页
为了提高油气管道剩余强度的准确性,以常用的X7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工具,首先考察缺陷尺寸如缺陷长度和缺陷宽度对等效应力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内压对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影响,并基于应力和应变进行剩余强度的拟合。结果表明:随... 为了提高油气管道剩余强度的准确性,以常用的X7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工具,首先考察缺陷尺寸如缺陷长度和缺陷宽度对等效应力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内压对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影响,并基于应力和应变进行剩余强度的拟合。结果表明:随着缺陷长度、缺陷深度和内压的增加,最大等效应力呈增加的趋势,内压和等效应力基本呈正比例关系;随着缺陷宽度的增加,最大等效应力呈减小的趋势;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基于应力和应变的剩余强度求解算法,其中,基于应力的剩余强度求解算法下降速度高于基于应变的剩余强度求解算法。所得结论对管线钢剩余强度的计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强度 腐蚀缺陷 等效应力 拟合
下载PDF
基于涡流检测和神经网络的钢轨表面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特征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熊龙辉 张玉华 +3 位作者 马运忠 李培 钟艳春 黄筱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75,共7页
基于钢轨表面不同深度和角度的2组人工伤损及涡流检测系统,在100~2000 kHz激励频率范围内进行钢轨裂纹检测试验,确定最佳激励频率;在最佳激励频率769 kHz条件下对人工伤损进行检测,分析伤损尺寸参数与信号特征值的关系;基于最小二乘法... 基于钢轨表面不同深度和角度的2组人工伤损及涡流检测系统,在100~2000 kHz激励频率范围内进行钢轨裂纹检测试验,确定最佳激励频率;在最佳激励频率769 kHz条件下对人工伤损进行检测,分析伤损尺寸参数与信号特征值的关系;基于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原理,分别采用指数函数和三次多项式函数对伤损深度和角度进行定量评估;采用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方法,对伤损深度和角度进行定量评估;对2类定量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曲线拟合原理的定量评估中指数函数更适用,其对深度和角度定量评估分类准确率分别为75%和66.67%;神经网络方法对深度和角度定量评估分类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3.33%,均高于指数函数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检测 钢轨伤损 滚动接触疲劳裂纹 涡流检测 曲线拟合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电磁超声导波的管道损伤定量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柴盈西 姚恩涛 +2 位作者 谢航 王平 石玉 《测控技术》 2024年第5期23-33,共11页
作为能源运输工具,管道在工作时会受到内部运输介质的冲刷和外部环境的腐蚀,导致强度下降并出现损伤。考虑不规则缺陷量化研究的局限性,并依据管道常见腐蚀缺陷类型,将腐蚀缺陷大致分为槽形、月牙形和圆形3种具有不同几何边界的类型。利... 作为能源运输工具,管道在工作时会受到内部运输介质的冲刷和外部环境的腐蚀,导致强度下降并出现损伤。考虑不规则缺陷量化研究的局限性,并依据管道常见腐蚀缺陷类型,将腐蚀缺陷大致分为槽形、月牙形和圆形3种具有不同几何边界的类型。利用COMSOL软件建立电磁-力多物理场耦合的电磁超声L(0,2)模态导波管道缺陷检测3D模型,得到在不同类型缺陷作用下的超声波传播过程和接收信号特点。同时根据仿真结果,利用L(0,2)导波及其模态转换F(1,3)信号,拟合反射系数与缺陷几何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缺陷形状为槽形、圆形、月牙形时,缺陷反射系数与截面损失率分别呈二次函数、对数、指数关系,各量化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67%、1.79%和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导波 管道 缺陷量化 曲线拟合
下载PDF
高精度异形插件视觉定位与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志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19-2625,共7页
针对控制器生产过程中异形元器件插装存在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的视觉定位与检测算法。通过图像形状特征及提取要求,引入高曝光图像引脚粗精定位融合算法,实现引脚的高精度定位;通过对元器件针脚与电路板针孔... 针对控制器生产过程中异形元器件插装存在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的视觉定位与检测算法。通过图像形状特征及提取要求,引入高曝光图像引脚粗精定位融合算法,实现引脚的高精度定位;通过对元器件针脚与电路板针孔位置进行拟合与插装判断,解决插装准确率低及元器件插装检测问题;通过实验室机器人进行重复定位精度与4000次重复性测试统计,定位精度对视觉像素坐标与实际坐标进行转换得来,插件定位精度<±0.1 mm,准确率达到9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插件 视觉定位 缺陷检测 灰度聚类 像素点拟合 坐标转换 圆度拟合
下载PDF
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的精确度比较
11
作者 胡帅 方晴 +1 位作者 陆麒元 陶建祥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的精确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例上颌牙列缺损患者(25个游离端,18个非游离端),使用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上颌牙列缺损模型。数字化印模制取的牙列缺损模型通过口... 目的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的精确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例上颌牙列缺损患者(25个游离端,18个非游离端),使用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上颌牙列缺损模型。数字化印模制取的牙列缺损模型通过口扫(TRIOS2,3Shape)获取;同一患者采用传统压力印模后灌注成石膏模型进行窗扫(先临三维),导出STL格式数字模型。两种数字模型在Geomagic Control X软件中分别进行以基牙作为标志点的转换拟合和最佳拟合,测量两种数字模型之间的总偏差(T),计算缺损区牙槽嵴顶近中(M)、中央(C)、远中(D)以及上腭部位点(P)位差,并比较游离端缺损区域与非游离端缺损区域的差异,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基牙作为标志点进行转换拟合时,两种数字模型之间的总偏差为0.03 mm,缺损区牙槽嵴顶M、C、D点以及上腭部位点(P)位差分别为0.47、0.65、1.48、0.07 mm。最佳拟合时,两种数字模型之间的总偏差为0.03 mm,缺损区牙槽嵴顶M、C、D、P点位差分别为0.50、0.66、1.43、0.08 mm。两种拟合方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端缺损区与非游离端缺损区的比较结果显示,游离端缺损区的C、D位点偏差均值分别为1.07、2.38 mm,非游离端缺牙区为0.08、0.11 mm,游离端大于非游离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印模制取的上颌牙列缺损模型与传统压力印模制取的模型相比有较大偏差,特别是在游离端缺损区域中央及远中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数字化印模 偏差 最佳拟合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双凸透镜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培玉 金永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96,共6页
双凸透镜缺陷检测作为评估透镜质量性能的重要环节,根据双凸透镜成像原理和视觉检测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凸透镜缺陷检测方法。由点激光器将光束打在直径为8 mm双凸透镜表面,产生亮光斑或亮光带的原理,搭建了基于成像缺陷... 双凸透镜缺陷检测作为评估透镜质量性能的重要环节,根据双凸透镜成像原理和视觉检测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凸透镜缺陷检测方法。由点激光器将光束打在直径为8 mm双凸透镜表面,产生亮光斑或亮光带的原理,搭建了基于成像缺陷检测方法的图像采集系统来获取麻点、划痕和破边等缺陷。采用椭圆拟合算法将透镜投影区域从背景中分割,根据求出的几何参数建立同心椭圆模型实现对投影区域的分区处理,对内椭圆进行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Otsu)算法进行缺陷提取,采用基于形态学的开闭运算和区域标记算法来完成对缺陷大小的计算;对外椭圆进行条纹中心线提取,通过检测断点,找出缺陷的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透镜中所有缺陷,检测精度为0.06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凸透镜 缺陷检测 椭圆拟合 OTSU算法 条纹中心线
下载PDF
基于电磁-热耦合的XLPE电缆缺陷暂态温度分布研究
13
作者 陈新岗 宋欣 +5 位作者 马志鹏 谭世耀 范益杰 李宁一 黄宇杨 邹政廷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9,共8页
针对10 kV电缆常见的3种缺陷,本文建立了三维电缆缺陷模型并进行电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研究3种缺陷电缆的暂态温度模型,分析不同工作电流与不同敷设条件对3种缺陷电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对电缆的危害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金属尖... 针对10 kV电缆常见的3种缺陷,本文建立了三维电缆缺陷模型并进行电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研究3种缺陷电缆的暂态温度模型,分析不同工作电流与不同敷设条件对3种缺陷电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对电缆的危害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金属尖端缺陷、气隙缺陷、划痕缺陷;在相同载流量的情况下,金属尖端缺陷处温度高于其他两种缺陷处温度;确定了电缆在出现缺陷时隧道敷设的散热效果最好;无缺陷试样电缆内部温度从线芯至外护套沿径向逐渐降低,在缺陷的作用下电缆内部温度场发生畸变;缺陷电缆线芯温度与外护套温度的拟合系数、电缆缺陷处温度与电缆线芯温度的拟合系数均接近1。仿真拟合结果为电缆缺陷的判断与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热耦合 缺陷模型 敷设方式 拟合分析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Microscopic defects formation and dynamic mechanical response analysis of Q345 steel plate subjected to explosive load
14
作者 Zhengqing Zhou Zechen Du +6 位作者 Yulong Zhang Guili Yang Ruixiang Wang Yuzhe Liu Peize Zhang Yaxin Zhang Xiao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30-442,共13页
As the basic protective element, steel plate had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because of frequent threats of explosive load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scopic defects of Q345 steel plate unde... As the basic protective element, steel plate had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because of frequent threats of explosive load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scopic defects of Q345 steel plate under the explosive load and its macroscopic dynamics simulation. Firstly, the defe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el plate were investigated by stereoscopic microscope(S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t the macroscopic level, the defect was the formation of cave which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range of 0-3.0 cm from the explosion center, while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 the cavity and void formation were the typical damage characteristics. It also explains that the difference in defect morphology at different positions was the combining result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Secondly, the variation rul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plate under explosive load were studied. The Arbitrary Lagrange-Euler(ALE) algorithm and multi-material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method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explosion process of steel plate.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ressure and stres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eel plate were obta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ritical pressure causing the plate defects may be approximately 2.01 GPa. On this ba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 rules of surface pressure and microscopic defect area of the Q345 steel plate were strikingly similar,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established. Compared with Monomolecular growth fitting models(MGFM) and Logistic fitting models(LFM), the relationship can be better expressed by cubic polynomial fitting model(CPFM). This paper illustrated that the explosive defect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 plate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 can be explored by analyzing its macroscopic dynamic mechanical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 load Q345 steel Micro defect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Dynamic response Data fitting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基础屈曲特性研究
15
作者 张权 张浦阳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加深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基础屈曲特性研究,本文以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基础屈曲特性为研究对象,使用ABAQUS建立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基础结构,通过使用线性屈曲计算方法,对3种模型在不同下沉深度及径高比下的屈曲特征值及屈曲变形分布形... 为加深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基础屈曲特性研究,本文以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基础屈曲特性为研究对象,使用ABAQUS建立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基础结构,通过使用线性屈曲计算方法,对3种模型在不同下沉深度及径高比下的屈曲特征值及屈曲变形分布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考虑初始缺陷,采用非线性屈曲计算的方法对实际工程中的结构屈曲值进行了计算,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下沉深度、径高比、初始缺陷对海上风电单柱复合筒基础周向屈曲负压值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径高比较大时,屈曲受初始缺陷影响较小,结构的屈曲应力值会随着下沉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对美国海军试验水槽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适用于预测不同下沉深度时结构的周向屈曲值的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柱复合筒 线性屈曲 非线性屈曲 Riks法 海上风电 初始缺陷 公式拟合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图像融合的珐琅礼盘细小杂质检测
16
作者 项新建 尤钦寅 +1 位作者 郑雨 黄炳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针对高端珐琅礼盘对美观度要求高,人工目检对尺寸大于100μm的表面可视杂质识别困难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珐琅礼盘细小杂质视觉检测方法。将采集到的灰度图像分为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两类,对边缘区域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针对高端珐琅礼盘对美观度要求高,人工目检对尺寸大于100μm的表面可视杂质识别困难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珐琅礼盘细小杂质视觉检测方法。将采集到的灰度图像分为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两类,对边缘区域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提取出感兴趣区域;使用指定截止频率的傅里叶变换抑制两类图像中的细小噪声,获得检测区域图像;根据杂质的形态学特点设计基于图像融合的迭代算法,并通过测量最小外界矩形长边长度实现尺寸提纯,提高杂质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含有细小杂质缺陷样本的检出率为91.43%,单幅样本的平均检测耗时为577.4 ms,目标杂质漏检率为3.58%,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珐琅礼盘 缺陷检测 曲线拟合 图像融合
下载PDF
钢杆裂纹定量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成汉 解源 +1 位作者 张雪技 王飞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2,共3页
阐述了钢杆裂纹缺陷的定量检测原理。设计了钢杆裂纹缺陷漏磁的计算机辅助定量检测系统,并对钢杆裂纹缺陷进行模拟实验,获得裂纹缺陷信号波形,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初步建立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相... 阐述了钢杆裂纹缺陷的定量检测原理。设计了钢杆裂纹缺陷漏磁的计算机辅助定量检测系统,并对钢杆裂纹缺陷进行模拟实验,获得裂纹缺陷信号波形,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初步建立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杆裂纹 定量检测 漏磁 裂纹缺陷信号波形 曲线拟合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仿真和数据拟合的管道缺陷量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健 张峻峰 +1 位作者 王宏阳 马瑞泽 《无损检测》 2014年第2期5-9,共5页
针对管道漏磁内检测中的缺陷量化问题,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磁通连续性定理及柱坐标变换建立了缺陷漏磁场的数学模型。以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得到的矩形缺陷数据为研究对象,得到缺陷尺寸与漏磁信号特征值的回归方程,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针对管道漏磁内检测中的缺陷量化问题,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磁通连续性定理及柱坐标变换建立了缺陷漏磁场的数学模型。以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得到的矩形缺陷数据为研究对象,得到缺陷尺寸与漏磁信号特征值的回归方程,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对仿真数据进行拟合。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轴向一次方程和轴向径向一次方程能更准确地计算缺陷长度,轴向径向二次拟合方程能更准确地计算缺陷深度,为管道漏磁内检测缺陷量化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内检测 缺陷量化 有限元分析 数据拟合
下载PDF
基于轮廓拟合与距离分析的茧丝疵点分割算法
19
作者 胡涛涛 孙卫红 +1 位作者 梁曼 邵铁锋 《产业用纺织品》 2023年第4期47-53,共7页
针对目前茧丝疵点检测自动化程度低、分割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轮廓拟合与距离分析的茧丝疵点分割算法。背景糙点的外接矩形面积较小,据此将其剔除。针对疵点边缘分割易失真的问题,对茧丝曲线轮廓重新进行多线段拟合。根据采用... 针对目前茧丝疵点检测自动化程度低、分割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轮廓拟合与距离分析的茧丝疵点分割算法。背景糙点的外接矩形面积较小,据此将其剔除。针对疵点边缘分割易失真的问题,对茧丝曲线轮廓重新进行多线段拟合。根据采用多线段拟合疵点与丝干轮廓时两者相邻线段端点距离差异较大的特点,设置距离阈值先删除疵点轮廓,再与曲线轮廓作差得到疵点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轮廓拟合与距离分析的茧丝疵点分割算法的平均交并比与平均F1分数分别达85.57%和91.50%,能较好地保留疵点边缘轮廓信息,同时显著提升疵点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疵点 疵点分割 轮廓拟合 距离分析 多线段拟合 端点距离
下载PDF
基于双判定准则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孔洞的边界提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景俊 芮执元 +2 位作者 剡昌锋 王文斌 魏财斌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2,共8页
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孔洞的几何形状复杂、位置分布散乱且曲率变化明显,使用单一判定准则难以完整地提取其边界特征点。为实现叶片缺陷孔洞边界的精准提取和孔洞边界线的平滑拟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判定准则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孔洞边界... 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孔洞的几何形状复杂、位置分布散乱且曲率变化明显,使用单一判定准则难以完整地提取其边界特征点。为实现叶片缺陷孔洞边界的精准提取和孔洞边界线的平滑拟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判定准则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孔洞边界特征点的提取算法。该算法采用K–Dimension tree(K–D树)建立点云的空间拓扑结构,以采样点及其K邻域点为参考依据构建拟合平面,将采样点的空间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通过融合采样点的法向夹角判定准则与邻域场力矢量和判定准则,采用加权的方式获得采样点的特征值与判别阈值作为边界特征点的判定依据。通过两组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复杂缺陷孔洞模型的边界特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判定准则 航空发动机叶片 缺陷孔洞 边界提取 边界拟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