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诗歌与长安城建筑文化——以“北阙—南山”的意象解读为中心 被引量:8
1
作者 康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66,共5页
唐诗中的“北阙”、“南山”意象拥有多重象征意义。其中“北阙”蕴涵着双重建筑语言 ,这与隋唐长安城、关中地区拱卫向心的建筑布局有关。“南山”的“天阙”角色蕴涵使长安城的皇权意志从有限的人文建筑向无限的自然时空延伸。隋唐长... 唐诗中的“北阙”、“南山”意象拥有多重象征意义。其中“北阙”蕴涵着双重建筑语言 ,这与隋唐长安城、关中地区拱卫向心的建筑布局有关。“南山”的“天阙”角色蕴涵使长安城的皇权意志从有限的人文建筑向无限的自然时空延伸。隋唐长安城的拱卫向心建筑布局 ,将唐朝的广袤国土凝聚在人格化建筑构型当中 ,寄寓着严肃深刻的皇权象征主题 ,赋予初盛唐诗歌雄浑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歌 唐长安城 北阙 南山 建筑文化
下载PDF
月色灯光满帝都──唐长安城的开放与禁锢
2
作者 谢天开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7-40,共4页
唐长安城的里坊制,既是一种城市建筑规划,也是一种城市管理的社会秩序。进入盛唐以后,这样的城市体制与当时的社会繁荣、民族交流、文化开放格格不入。唐长安居民生活在这样的形制独特的城市里,在文化开放与体制禁锢的搏奕对抗之中,充... 唐长安城的里坊制,既是一种城市建筑规划,也是一种城市管理的社会秩序。进入盛唐以后,这样的城市体制与当时的社会繁荣、民族交流、文化开放格格不入。唐长安居民生活在这样的形制独特的城市里,在文化开放与体制禁锢的搏奕对抗之中,充满了欲望的压抑与释放的要求,结果形成了"唐人尚文好狎"的独特的都市文化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 里坊制 社会秩序 文化风貌
下载PDF
新城黄楼台基为唐长安城宫城南城垣考
3
作者 白海峰 《文博》 2015年第3期82-84,共3页
新城黄楼台基高约3米,长约57米。黄楼的两侧各有一排窑洞,在西排窑洞的西侧还有一个称为"内城墙"的高台。笔者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反复现场踏勘后,通过其位置与唐宫城南城垣遗址重合,两侧窑洞的出现,"内城墙"的历史... 新城黄楼台基高约3米,长约57米。黄楼的两侧各有一排窑洞,在西排窑洞的西侧还有一个称为"内城墙"的高台。笔者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反复现场踏勘后,通过其位置与唐宫城南城垣遗址重合,两侧窑洞的出现,"内城墙"的历史作用等方面考证,认为新城黄楼的台基及两侧窑洞、为唐长安城宫城南城垣之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大院 黄楼台基 唐长安城宫城南城垣
下载PDF
唐都长安东郊的旅游风景区
4
作者 张毅 陈正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唐代都城长安由于有着高度发达的文化和引人入胜的美景,使得这一时期的旅游之风盛行,上自皇帝、贵族,下至文人墨客、平民百姓等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喜欢游赏,从而形成了一股旅游热潮。本文选取唐都长安东郊作为切入点,将旅游景区与唐代诗... 唐代都城长安由于有着高度发达的文化和引人入胜的美景,使得这一时期的旅游之风盛行,上自皇帝、贵族,下至文人墨客、平民百姓等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喜欢游赏,从而形成了一股旅游热潮。本文选取唐都长安东郊作为切入点,将旅游景区与唐代诗歌、史料等结合起来研究,探寻唐都长安东郊的各个旅游风景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唐都长安东郊风景点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都长安 东郊 风景点 分布特征 形成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