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会的激励机制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旭昆 秦诗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0-127,共8页
商会理论的演进包括商会的非盈利社团理论、商会的制度动力学理论、商会的交易成本理论三个阶段,但它们对商会激励机制的研究都存在不足。基于商会同时提供两类产品,即公共产品和俱乐部产品的特性,通过"关联博弈"概念可以建... 商会理论的演进包括商会的非盈利社团理论、商会的制度动力学理论、商会的交易成本理论三个阶段,但它们对商会激励机制的研究都存在不足。基于商会同时提供两类产品,即公共产品和俱乐部产品的特性,通过"关联博弈"概念可以建立商会激励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可证明商会激励约束机制不仅具有存在性,而且具有均衡性。这为我国商会制度的改革思路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激励机制 关联博弈 商会改革
下载PDF
企业合作网络的边界——以商会为例 被引量:30
2
作者 冯巨章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9,共8页
本文对商会的边界问题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从商会产品总量及其结构的角度给出了确定商会合理边界的准则,并根据这些准则,推演出商会的合理边界是一个中等规模;对存在大规模商会的现象给予了解释;根据商会的合理边界对我国商会的改革发... 本文对商会的边界问题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从商会产品总量及其结构的角度给出了确定商会合理边界的准则,并根据这些准则,推演出商会的合理边界是一个中等规模;对存在大规模商会的现象给予了解释;根据商会的合理边界对我国商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应该改革现行“一业一会非竞争性原则”的规定,代之以一业多会,通过发展大量中小规模商会来完善我国的商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边界 公共产品 俱乐部产品 私人产品
原文传递
再论国民党对商会的整顿改组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38,共11页
国民党在推行商民运动之初 ,即已确立以商民协会取代商会的策略 ,因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对商会进行整顿改组 ,并非完全是国民党为实现一党专制而制定的新策略 ,而是国民党成为执政党之后不断调整商民运动方略 ,实施由“破坏”转为“建... 国民党在推行商民运动之初 ,即已确立以商民协会取代商会的策略 ,因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对商会进行整顿改组 ,并非完全是国民党为实现一党专制而制定的新策略 ,而是国民党成为执政党之后不断调整商民运动方略 ,实施由“破坏”转为“建设”这一新政策的结果。国民党从最初确立取消商会的策略 ,转而承认商会与商民协会并存 ,到最终决定取消商民协会 ,允许商会经过整顿改组得以继续保存 ,使商会免除了被解散取消的厄运 ,这对自商民运动开展后即一直争取合法生存权的商会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商会 商民协会 商民运动
下载PDF
商会与近代中国的制度安排与变迁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东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0-74,共5页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以及在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上的变迁和重组。本文从近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制度供给...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以及在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上的变迁和重组。本文从近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变动的视角,对商会产生的历史原因、特征及其历史作用展开新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史 近代史 商会 制度安排 制度变迁 中国
下载PDF
社区性产业集群与合作性激励的生成——对温州民间商会生发机制的社会经济学考察 被引量:24
5
作者 马斌 徐越倩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72,共8页
作为一种合作机制的温州民间商会,其形成和运作基于社区性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性契约,它提供民间商会治理所不可或缺的合作性激励。而民间商会推动了企业之间的关系性契约向制度化合作的演进。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 作为一种合作机制的温州民间商会,其形成和运作基于社区性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性契约,它提供民间商会治理所不可或缺的合作性激励。而民间商会推动了企业之间的关系性契约向制度化合作的演进。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建一个合作激励的形成模型与变迁机制,从逻辑上回答理性经济人的企业是如何形成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性激励,又如何推进合作的演进,形成制度化的合作机制——民间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性产业集群 民间商会 合作激励 制度化合作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商会的商事仲裁制度建设 被引量:24
6
作者 虞和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5-95,共11页
商会这一现代性的商人组织在1904年出现以后,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产生于清末民初的现代性商事仲裁制度,是商会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这一制度的形成,经过了无专职机构,到商会自设专职机构,再到依法设立... 商会这一现代性的商人组织在1904年出现以后,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产生于清末民初的现代性商事仲裁制度,是商会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这一制度的形成,经过了无专职机构,到商会自设专职机构,再到依法设立专职机构的三个阶段,不仅使商事仲裁制度从自由化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使商会的商事仲裁效力和权威性逐渐提高,而且反映了商会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以及清末民初中国司法制度的现代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商会 商事仲裁制度 商事裁判所 商事公断处 司法制度
原文传递
论华北灾荒期间天津商会的赈济活动(1903~1936)——兼论近代慈善救济事业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被引量:17
7
作者 任云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民国前期灾荒期间,天津商会与官方及民间慈善团体通力合作,对灾民施行了一系列赈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的生存压力,也使商会在社会救助这一公共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赈济事业中,国家与社会有时合作,有时抗拒,越到后期合作越少... 民国前期灾荒期间,天津商会与官方及民间慈善团体通力合作,对灾民施行了一系列赈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的生存压力,也使商会在社会救助这一公共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赈济事业中,国家与社会有时合作,有时抗拒,越到后期合作越少,冲突越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赈济 慈善 国家与社会
下载PDF
商会组织治理的新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郁建兴 宋晓清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4,共6页
商会的组织治理,是商会在与企业、政府的长期互动中,界定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关系,并据此不断完善自身治理结构的动态演进过程。行业企业对行业集体利益的维护和追求是商会治理结构不断发展完善的根本动力,而商会只有不断增强提供俱乐部... 商会的组织治理,是商会在与企业、政府的长期互动中,界定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关系,并据此不断完善自身治理结构的动态演进过程。行业企业对行业集体利益的维护和追求是商会治理结构不断发展完善的根本动力,而商会只有不断增强提供俱乐部产品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才能获得企业和政府的持续支持。究其内容而言,商会组织治理的演进是一个制度化过程。在当前我国的商会发展中,迫切需要加强商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商会治理结构,其具体路径在于超越精英治理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逐步提升社会资本,建立外部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组织治理 治理结构 中国
原文传递
市场中的乡籍网络:异地商会的兴起要因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魏文享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9,共6页
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正式创建中国本土化近代商会制度。而今年已是2015年,恰为商会诞生111周年。比较这一个世纪的两端,无疑令人有时空穿越之感。但商会历经转型,从晚清民初以绅商为主的商会,到国民政府时期训政体制下... 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正式创建中国本土化近代商会制度。而今年已是2015年,恰为商会诞生111周年。比较这一个世纪的两端,无疑令人有时空穿越之感。但商会历经转型,从晚清民初以绅商为主的商会,到国民政府时期训政体制下的商会,到1949年之后新的工商联的建立,直至改革开放时期工商联市场功能的加强及不同类型民间商会的兴起,商会与整个社会经济以至国家形态的变迁密切相关。期间,不论商会是主动调适还是被动应变,能在一个世纪之中历经考验,且在当代改革开放深度推进的过程中绽放生机,可以说商会不仅已经沉淀形成了适应国情的"历史基因",还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当代新形态。由此而言,在商会建设及商会研究中,需要跨越时段断限,重视融会比较。本组专题文章既包括近代商会史又包括当代异地商会的讨论,且大体上都比较注重讨论商会的实际功用。朱英、夏巨富《广州商会与1937年营业税风潮》一文指出,商会为减轻商人税负,采取多种渠道向政府表达意见,发挥了重要的代理与整合作用。而且,商会不仅参与税法之制定,还在税法之宣讲与推行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张学军、孙炳芳《商会与近代中国教育的实业转向——以清末民初直隶商会的实业教育活动为探讨中心》一文认为,直隶商会在政府的倡导和激励下,以振兴商务、实业救国为己任,积极兴办近代实业教育,这既体现出商会的社会公益职责,也展现出商会为实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眼光。异地商会是当代商会研究中的新兴领域。魏文享《市场中的乡籍网络:异地商会的兴起要因分析》一文认为,异地商会的兴起,既是现有工商联体系的弥补,也同样秉承着竞争与协作的市场及社会法则;异地商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与商人的双重推动,其以商帮精神相号召,且在有意识寻求商会之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历史基因 当代形态 广州市商会 直隶商会 异地商会
下载PDF
试论民国时期苏州丝绸业同业公会 被引量:12
10
作者 魏文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79-87,共9页
工商同业公会是民国时期普遍设立的行业管理组织 ,其产生与发展历程适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行业组织现代化的要求 ,苏州丝绸业由会馆、公所向同业公会的转变体现了这一趋势。与传统行会相比 ,苏州丝绸业同业公会在组织形态及机构... 工商同业公会是民国时期普遍设立的行业管理组织 ,其产生与发展历程适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行业组织现代化的要求 ,苏州丝绸业由会馆、公所向同业公会的转变体现了这一趋势。与传统行会相比 ,苏州丝绸业同业公会在组织形态及机构设置上都大为完备。在其内治外联的功能结构中 ,外倾性与开放性较为明显 ,对于维护行业发展和促进经济进步有重要作用。总体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业公会 丝绸业 民国时期 苏州 组织系统
下载PDF
清末民初商事裁判组织的演变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付海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5,共8页
商会自创办以来 ,处理商事纠纷就是其重要职能之一。清末民初以来针对商会的商事裁判权 ,官商之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法制化构想。商会主张成立商事裁判所等组织以实现自下而上的法制化 ,官方却欲改组商会原有理案组织为商事公断处以实现... 商会自创办以来 ,处理商事纠纷就是其重要职能之一。清末民初以来针对商会的商事裁判权 ,官商之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法制化构想。商会主张成立商事裁判所等组织以实现自下而上的法制化 ,官方却欲改组商会原有理案组织为商事公断处以实现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法制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商事裁判所 商事公断处 清末民初
下载PDF
论我国商会制度的源起、演变与现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海军 《北方法学》 2007年第4期55-62,共8页
在"工商食官"与国家对工商业实施严格控制的古代中国,商人组织经历了从市坊、商行制度到会馆、公所制度的演变,直至近代,在晚清改制修律的大背景下,才有仿行西制、具现代意义之商会制度的出现。由于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 在"工商食官"与国家对工商业实施严格控制的古代中国,商人组织经历了从市坊、商行制度到会馆、公所制度的演变,直至近代,在晚清改制修律的大背景下,才有仿行西制、具现代意义之商会制度的出现。由于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为载体的中国民间商会、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中国国际商会、以全国性行业协会为主体的行业商会这一三足分立、多元多层的商会制度格局。改革和完善我国商会制度,变现行的准行政性商会制度为社会自治性商会制度,将是我国未来几年政治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商行 会馆 行政本位 社会自治
下载PDF
最近商会史研究之刍见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筱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70,共6页
最近几年,商会史研究仍受到关注,但也有式微之迹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他新兴的研究领域正在崛起;另一方面也与其面临的一些困惑有关,如自我定位、理论方法、史料运用等。商会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商会,更是以此透视丰富的近代历史,并且为... 最近几年,商会史研究仍受到关注,但也有式微之迹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他新兴的研究领域正在崛起;另一方面也与其面临的一些困惑有关,如自我定位、理论方法、史料运用等。商会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商会,更是以此透视丰富的近代历史,并且为其他学科理论探讨提供经验基础。研究者要超过既有的成果,提出新的观点,除了调整思路,更需要避免掉入资料叙述者的话语陷阱,努力从史料中去寻找本土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研究 方法 史料
下载PDF
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工商团体的改造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成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7,共8页
基于现实与政治的需要,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接受改组原有商会、工业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工商业联合会,并对同业公会进行了整顿与改造,重新架构了商会体系。由于对工商联与同业公会有着不同的政治安排,中共也采取了不同的改造策略,最终保... 基于现实与政治的需要,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接受改组原有商会、工业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工商业联合会,并对同业公会进行了整顿与改造,重新架构了商会体系。由于对工商联与同业公会有着不同的政治安排,中共也采取了不同的改造策略,最终保留了工商联,撤销了同业公会。这种相对和缓的制度安排,不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革命方式带来的冲突,而且达到了控制市场与社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商会 工商业联合会 同业公会 改造
下载PDF
民国商会与同业公会关系探析——以1929—1949年的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柏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8,共9页
民国时期,商会与同业公会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关系,在组织管理上是上下级隶属关系。两者之间这种似乎矛盾的关系,一方面弱化了商会对各同业公会的控制功能,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有商会对各同业公会的组织整合功能,有利于政府对商人组织的控... 民国时期,商会与同业公会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关系,在组织管理上是上下级隶属关系。两者之间这种似乎矛盾的关系,一方面弱化了商会对各同业公会的控制功能,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有商会对各同业公会的组织整合功能,有利于政府对商人组织的控制和利用。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府有意识地利用了这一矛盾关系,达到控制商人组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同业公会 商人 成都市 组织整合 市政府 弱化 法律地位 隶属关系 下级
下载PDF
论商会的互益性质及其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参与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冠亭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7-21,共5页
在中国公益慈善组织仍欠发达的条件下,发挥互益型民间组织的公益性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公益慈善现状。中国的商会属于互益型民间组织,商会除了承担其主要的经济职能外,还在近现代公益慈善事业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要充分发... 在中国公益慈善组织仍欠发达的条件下,发挥互益型民间组织的公益性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公益慈善现状。中国的商会属于互益型民间组织,商会除了承担其主要的经济职能外,还在近现代公益慈善事业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国各地商会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的作用,必须积极理顺商会与政府的关系,扩大商会对公益慈善事业政策法规制订的参与权;克服商会的自利倾向,发扬商会的公益性精神;商会要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公益慈善事业,让社会了解、理解商会及其所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民间组织 互益型 公益慈善事业
下载PDF
广州市商会与1937年营业税风潮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英 夏巨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39 49,49,共7页
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正式创建中国本土化近代商会制度。而今年已是2015年,恰为商会诞生111周年。比较这一个世纪的两端,无疑令人有时空穿越之感。但商会历经转型,从晚清民初以绅商为主的商会,到国民政府时期训政体制下... 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正式创建中国本土化近代商会制度。而今年已是2015年,恰为商会诞生111周年。比较这一个世纪的两端,无疑令人有时空穿越之感。但商会历经转型,从晚清民初以绅商为主的商会,到国民政府时期训政体制下的商会,到1949年之后新的工商联的建立,直至改革开放时期工商联市场功能的加强及不同类型民间商会的兴起,商会与整个社会经济以至国家形态的变迁密切相关。期间,不论商会是主动调适还是被动应变,能在一个世纪之中历经考验,且在当代改革开放深度推进的过程中绽放生机,可以说商会不仅已经沉淀形成了适应国情的"历史基因",还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当代新形态。由此而言,在商会建设及商会研究中,需要跨越时段断限,重视融会比较。本组专题文章既包括近代商会史又包括当代异地商会的讨论,且大体上都比较注重讨论商会的实际功用。朱英、夏巨富《广州商会与1937年营业税风潮》一文指出,商会为减轻商人税负,采取多种渠道向政府表达意见,发挥了重要的代理与整合作用。而且,商会不仅参与税法之制定,还在税法之宣讲与推行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张学军、孙炳芳《商会与近代中国教育的实业转向——以清末民初直隶商会的实业教育活动为探讨中心》一文认为,直隶商会在政府的倡导和激励下,以振兴商务、实业救国为己任,积极兴办近代实业教育,这既体现出商会的社会公益职责,也展现出商会为实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眼光。异地商会是当代商会研究中的新兴领域。魏文享《市场中的乡籍网络:异地商会的兴起要因分析》一文认为,异地商会的兴起,既是现有工商联体系的弥补,也同样秉承着竞争与协作的市场及社会法则;异地商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与商人的双重推动,其以商帮精神相号召,且在有意识寻求商会之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历史基因 当代形态 广州市商会 直隶商会 异地商会
下载PDF
商会组织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进出口商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蕾 田志宏 陶益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了加快进出口商会的自身建设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 ,在对国内外有关商会组织的大量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 ,从商会的立法、性质、建立、决策权和管理权的关系、职能和作用、财政来源多元化 ,商会与政府的关... 为了加快进出口商会的自身建设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 ,在对国内外有关商会组织的大量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 ,从商会的立法、性质、建立、决策权和管理权的关系、职能和作用、财政来源多元化 ,商会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对国外商会组织进行了比较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组织 进出口商会 外贸体制改革 国际比较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传统商会纠纷解决机制之功能分析——以调解为视角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兰 《仲裁研究》 2007年第2期83-91,共9页
清末民初的商会调处、商会公断的纠纷解决机制不仅承继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底蕴,亦不乏凸显现代化纠纷解决之功效。鉴于此,通过历史追溯手法,来探讨分析中国传统商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演变以及时势因缘,立足于富有传统特色的调解机制,... 清末民初的商会调处、商会公断的纠纷解决机制不仅承继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底蕴,亦不乏凸显现代化纠纷解决之功效。鉴于此,通过历史追溯手法,来探讨分析中国传统商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演变以及时势因缘,立足于富有传统特色的调解机制,并结合现代替代性纠纷解决的基本理念以及关系紧密群体之理论分析,在区分调解与仲裁的界定以及调解类型分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商会的调解功能予以深入的解构与剖析,以期对我国传统的多元化解纷机制的理论及史料研究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关系密集群体 商会调解 混合型调解
原文传递
加快推进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国强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5,共4页
行业协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已列入日程。对体制内的行业协会,应加速促其转型;体制外的,则应大力支持和... 行业协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已列入日程。对体制内的行业协会,应加速促其转型;体制外的,则应大力支持和培育。在《行业协会法》暂不能出台的情况下,可先出台《经济类行业协会暂行条例》,以弥补《社会团体管理条例》 的不足,以利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协会 体制改革 中国 商会 法律法规 行业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