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价值”对“普世价值”的世界历史性镜鉴与超越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鹏颖 周鑫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4期41-47,共7页
'普世价值'和'共同价值'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东方社会主义制度对现代文明的两种回应。前者妄图建立一种同质的价值观来实施其政治霸凌行为,而后者则主张通过平等交流,寻求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这种认同以实现世界人民... '普世价值'和'共同价值'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东方社会主义制度对现代文明的两种回应。前者妄图建立一种同质的价值观来实施其政治霸凌行为,而后者则主张通过平等交流,寻求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这种认同以实现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旨归,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西方对'共同价值'的种种错误认识,有必要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点阐明'共同价值'拥有鲜活的社会主义属性,它主张通过合理斗争参与国际治理,是在构建国际新秩序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文明外溢,从而对'普世价值'进行回应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普世价值 共同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下载PDF
金融资本的矛盾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 被引量:9
2
作者 蔡万焕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2012年第2期116-128,共13页
通过垄断程度的发展、资本的社会化程度、阶级关系以及国家与市场关系几个角度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当前阶段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金融资本的统治,金融资本发展过程... 通过垄断程度的发展、资本的社会化程度、阶级关系以及国家与市场关系几个角度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当前阶段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金融资本的统治,金融资本发展过程中存在激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自由市场经济扩张并出现市场失灵、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膨胀和全球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失衡等一系列矛盾。当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或模式已宣告结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存在霸权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几种可能,其中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本 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华伦夫人的职业》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文璐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华伦夫人的职业》是萧伯纳早期创作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剧作。在《华》剧中,萧伯纳无情地鞭笞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主义行径对女性的压迫,表达出对维多利亚时代受压迫女性的无比同情。此外,萧伯纳还深刻地揭示了具有剥削本性和父权... 《华伦夫人的职业》是萧伯纳早期创作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剧作。在《华》剧中,萧伯纳无情地鞭笞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主义行径对女性的压迫,表达出对维多利亚时代受压迫女性的无比同情。此外,萧伯纳还深刻地揭示了具有剥削本性和父权本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女性受压迫和奴役的基本根源。而萧伯纳提出的这一观点恰恰与半个多世纪后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文章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通过萧伯纳在《华》剧中对维多利亚女性遭受的性别压迫和经济压迫的揭露,探讨萧伯纳对于女性遭受的压迫和歧视、以及对妇女卖淫问题的深刻见解,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掘萧伯纳在剧中体现的早期女权主义观点。接着,本文将深入分析女性受双重压迫的根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贪婪本质。最后,本文将试图澄清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华伦夫人是一个"不道德妇人"的误解,并且得出结论:萧伯纳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伦夫人的职业》 女性受压迫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全球化理论:一个阐释 被引量:5
4
作者 卢荻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3-6,20,共5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是一个理论建构,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体系。这两者的分野,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具有普遍性或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并不依赖单一逻辑。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年代,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是一个理论建构,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体系。这两者的分野,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具有普遍性或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并不依赖单一逻辑。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年代,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逻辑表现为金融化和掠夺式积累,这其实是代表了部分资本的利益,对于全部资本或整个体系而言甚至具有毁灭性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体系 全球化 后进发展
下载PDF
国内学界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研究述评 被引量:6
5
作者 包庆德 夏雪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1,共11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马克思的批判方法和批判精神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对生态危机的原因追溯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并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成因的理论剖析,试图寻找人与自然矛盾的生态化解之道,形成具有鲜明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马克思的批判方法和批判精神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对生态危机的原因追溯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并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成因的理论剖析,试图寻找人与自然矛盾的生态化解之道,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危机理论。笔者主要对国内生态哲学界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试图呈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多层次剖析和多维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
下载PDF
质疑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批评策略与文学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茂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第二阶段生态批评——环境正义生态批评的重要流派,是生态批评的“红色化”,也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绿色化”。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批评策略是质疑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这超越第一阶段生态批评的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第二阶段生态批评——环境正义生态批评的重要流派,是生态批评的“红色化”,也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绿色化”。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批评策略是质疑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这超越第一阶段生态批评的人类中心主义批判和生态中心主义诉求;也超越第二阶段生态批评流派——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人类和男权中心主义批判及男女两性和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诉求;还超越后殖民生态批评的人类和欧洲中心主义批判,和第一与第三世界、人与动物、白人与有色人种平等相处的诉求,实现了从伦理到文化批判,再到制度批判的转变。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文学实践包括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生态帝国主义,批判阶级歧视和物种歧视,重读文学经典,阐释文本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阐释文本的共产主义意蕴,建构理论等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和生态中心主义争端,弥补了生态批评人文关怀不足、生态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生态批评对人类整体利益重视不足的缺陷,可望使生态批评渐趋成熟。其文学实践可为生态文学创作提供思想和艺术启迪,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提供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 资本主义制度 环境正义 生态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当代西方国家政治衰败的逻辑 被引量:1
7
作者 谢长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西方国家出现的政治衰败是其民主政治陷入困境的重要表现。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用财富代替权力,其运行良好的根本前提是大量财富的支撑,反之,就会产生政治衰败现象。西方世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来的数百年间,发生过三次大规模... 西方国家出现的政治衰败是其民主政治陷入困境的重要表现。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用财富代替权力,其运行良好的根本前提是大量财富的支撑,反之,就会产生政治衰败现象。西方世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来的数百年间,发生过三次大规模政治衰败浪潮。政治衰败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当前西方出现的政治衰败,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与西方主权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极少数资本寡头占有绝大多数社会财富。探究西方国家政治衰败的逻辑,对于理解人类政治文明多样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衰败 资本主义制度 西方国家 民主政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逻辑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维意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32,151,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发展和治理的罕见奇迹,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多个维度给予诠释,更需要从文明发展高度做出总体性、肯定性的回答。从文明论视角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旨趣和意义在于,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发展和治理的罕见奇迹,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多个维度给予诠释,更需要从文明发展高度做出总体性、肯定性的回答。从文明论视角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旨趣和意义在于,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价值追求、正确激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传统文化基因、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历史意义和牢牢掌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话语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形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制度设计的践履,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制度创新,它选择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追求基于人类社会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建构是一个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超越过程,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劳动解放的"新世界"取代了资本统治的"旧世界",为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文明诠释 文明形态 文明建构
下载PDF
正当与正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超越——重思罗尔斯在《政治哲学史讲义》中对马克思的解读 被引量:4
9
作者 臧峰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235,共9页
罗尔斯在《政治哲学史讲义》中关于马克思思想的三场讲座,明确呈现了他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特别是马克思正义论的基本看法。他在这里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关于正当与正义的概念以及马克思关于自由生产者联合体... 罗尔斯在《政治哲学史讲义》中关于马克思思想的三场讲座,明确呈现了他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特别是马克思正义论的基本看法。他在这里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关于正当与正义的概念以及马克思关于自由生产者联合体的理想,其中既包括他对马克思思想之深刻性的明确肯定,以及对马克思关于正当与正义的主张的深入分析,也包括他在评述中提出的对马克思某些观点的不同意见。重思罗尔斯在《政治哲学史讲义》中对马克思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在比较语境中深化对马克思正义论的理解,呈现解决复杂而深刻的公平正义问题时所应持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主义制度 正当 正义 《政治哲学史讲义》 自由生产者联合体
原文传递
马丁·恩普森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学批判
10
作者 董军 杨蓉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马丁·恩普森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要想从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中突围出来就必须彻底摒弃这一制度。他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出发,分析了这一制度何以具有极大破坏性的三个因素,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的环境... 马丁·恩普森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要想从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中突围出来就必须彻底摒弃这一制度。他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出发,分析了这一制度何以具有极大破坏性的三个因素,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的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及其隐忧,强调了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解决生态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而必须要突破资本主义制度禁锢,实现人与自然的解放。深入考察马丁·恩普森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学批判,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运作逻辑与生态保护的相悖,启发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恩普森 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学批判
下载PDF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照及启示——基于民族生态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爽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1-59,共9页
当下国外研究领域中较受关注的两种生态文明观分别是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以克莱顿为代表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它们皆以生态文明关怀为价值旨趣而存在共性,但因其理论批判武器不同,对危机根源分析的侧重点以及解决危机的措... 当下国外研究领域中较受关注的两种生态文明观分别是以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以克莱顿为代表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它们皆以生态文明关怀为价值旨趣而存在共性,但因其理论批判武器不同,对危机根源分析的侧重点以及解决危机的措施又存在不同。生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论作为思想根基,将生态危机根源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并主张生态社会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将生态危机根源指向现代性并主张建构为了共同福祉的有机共同体。两者凭借各自的研究路径所进行的理论尝试对于拓展马克思的生态视野具有时代意义,特别是有机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勇气以及积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家园的努力,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理论参照和现实借鉴,也为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对生态批评的超越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茂林 陈韵祎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56,共8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研究文学、人类、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批评,坚持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学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主张人类、自然与社会、人类自然性与社会性、人类史与自然史、生态公正与社会公正的有机统一,认为资本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研究文学、人类、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批评,坚持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学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主张人类、自然与社会、人类自然性与社会性、人类史与自然史、生态公正与社会公正的有机统一,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新陈代谢断裂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解决危机的途径在于建立克服人类异化和自然异化、实现人类解放和自然解放的生态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消解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社会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对立,使生态、经济、人类、社会成为辩证统一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实现了批评实践中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融合,大大超越生态批评,摆脱了生态批评对危机根源伦理和文化解释的抽象性,克服了生态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断裂状态及其在学理上不相融洽的困境,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现实性和实践性,是对生态批评理论的极大丰富和深化,提高了生态批评的人学品格,为生态批评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开辟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 生态批评 资本主义制度 新陈代谢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公正 社会公正
原文传递
循环累积因果论与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从法国调节学派理论看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守军 严成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3,共5页
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考察,以及如何缩小不平等差距的建议,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但他的研究存在数据分析充分、理论分析过于简单的倾向,尤其对制度是... 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考察,以及如何缩小不平等差距的建议,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但他的研究存在数据分析充分、理论分析过于简单的倾向,尤其对制度是如何影响分配和经济增长的理论说明存在明显不足。基于法国调节学派这一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对《21世纪资本论》的学术贡献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以期加深对不平等及其解决对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皮凯蒂 《21世纪资本论》 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调节学派 循环累积因果论 贫富差距扩大 工资制度
下载PDF
第17届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述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成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6,共7页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是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进行经验交流、开展联合斗争的平台。第17届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危机的后果在恶化,帝国主义矛盾在激化,世界力量在重组。会议...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是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进行经验交流、开展联合斗争的平台。第17届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危机的后果在恶化,帝国主义矛盾在激化,世界力量在重组。会议分析了帝国主义榨取利润的两种手段——"和平"手段和战争手段。在此基础上,会议指出了共产党的任务和斗争策略,包括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发动人民运动、实现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争取合法的政治斗争环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国际金融危机 帝国主义矛盾 帝国主义战争 资本主义制度 人民运动
下载PDF
从女佣看《旧东家》中性别与阶级的隐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萱萱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7-37,共11页
《旧东家》发表于1902年,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先驱岛崎藤村从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转向的小说处女作。作家选择一位与自己思想、阅历、社会地位相距甚远的女佣的眼光作为叙述视角,以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形式讲述了她年轻时在主家的帮佣经... 《旧东家》发表于1902年,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先驱岛崎藤村从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转向的小说处女作。作家选择一位与自己思想、阅历、社会地位相距甚远的女佣的眼光作为叙述视角,以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形式讲述了她年轻时在主家的帮佣经历和太太的出轨事件。女佣阿定的身份特征、叙述特点、以及女佣与太太二元对立的人物构造中隐藏了作者的写作策略,通过对作品中女性角色主体性的挖掘,分析男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的固定模式,揭示出其背后的权力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内部隐藏的性别与阶级的双重构造进行考察,展现出日本明治时期在家父长制与资本主义制度双重压迫下的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崎藤村 女佣视角 性别与阶级 家父长制 资本主义制度
下载PDF
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早年的“跨越”思想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家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马克思早年的“跨越”思想和晚年的“跨越”思想一样,指的都是“跨越”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而不是指“跨越”政治革命和政治解放,直接实现社会革命和人类解放。马克思早年“跨越”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共同胜利论”和“发达国家带动论”... 马克思早年的“跨越”思想和晚年的“跨越”思想一样,指的都是“跨越”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而不是指“跨越”政治革命和政治解放,直接实现社会革命和人类解放。马克思早年“跨越”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共同胜利论”和“发达国家带动论”。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德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存在并正在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把此时代的德国看作是“支配着世界市场”,并能首先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因此认为德国能把前资本主义国家或非资本主义国家带到共产主义新社会中去,因而也不存在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跨越思想 资本主义制度 卡夫丁峡谷
下载PDF
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性基础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映西 王大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2,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为揭示人性的本质提供了真正科学的方法。劳动使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并使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自我意识和成就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需要的层次不断提升,行为动机呈现多向性,为利他主义的形成提供了... 马克思主义为揭示人性的本质提供了真正科学的方法。劳动使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并使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自我意识和成就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需要的层次不断提升,行为动机呈现多向性,为利他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转化为现实性,并且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呈现出不可替代的必要性。2008年开始爆发的西方经济危机再次证明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利己会导致利他的"和谐社会"不可持续,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分析经济学的人性基础以实现对经济学理论的重构,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己 利他 人性 自我意识 社会关系 社会经济制度 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 和谐社会
下载PDF
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黎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9-25,共7页
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激发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生态文明的探索。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重矛盾、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生态危机产生和扩展的重要原因。资本逻辑在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生态逻... 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激发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生态文明的探索。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二重矛盾、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生态危机产生和扩展的重要原因。资本逻辑在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生态逻辑给予解构的同时,还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资本主义文化作为"软因素"强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这就进一步深化了生态危机。只有彻底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突破生态危机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逻辑 资本主义文化
下载PDF
新冠大流行与世界秩序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莲娜·切班科娃 彼得·杜特科维奇 杨辉(翻译)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69,共20页
本文主要探讨由新冠大流行所引发的此次全球性危机的起源、性质及潜在的后果。在过去60年里,全球危机是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中两大精英派别(全球金融资本代表和地区主义工业家代表)之间各种矛盾不断累积的结果,而当前这场疫情又使既有危... 本文主要探讨由新冠大流行所引发的此次全球性危机的起源、性质及潜在的后果。在过去60年里,全球危机是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中两大精英派别(全球金融资本代表和地区主义工业家代表)之间各种矛盾不断累积的结果,而当前这场疫情又使既有危机加深和激化。首先,新冠危机的发展态势,充分显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借助制造道德恐慌①和操纵媒体这两种手段来实现自身合法性的本质特征。每次持续性的资本主义危机,都是在不同利益群体中以权力资源的重新分配而告终。其次,全球两大精英派别对世界秩序的变化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具体目标和意图也各不相同。正是在这样相互对立的背景下,爆发了此次危机。这场危机不会根本性地改变世界,但会激化两大精英集团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暴露在众多普通人眼前,从而加深业已存在的、系统性的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危机 新冠疫情 全球金融资本 世界秩序 资本主义制度
原文传递
寻求跨越卡夫丁峡谷,还是自甘坠入资本主义制度?——关于马克思晚年两封书信的解读与俞良早教授商榷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堡骏 吴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8期16-23,共8页
在全面分析1861年以后俄国公社和俄国社会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基础上,马克思得出结论:俄国不是必然要走复制西欧资本主义道路的所谓的唯一的发展道路。马克思始终强调按照《资本论》中所体现的唯物史观,俄国存在着一条跨越资本主义... 在全面分析1861年以后俄国公社和俄国社会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基础上,马克思得出结论:俄国不是必然要走复制西欧资本主义道路的所谓的唯一的发展道路。马克思始终强调按照《资本论》中所体现的唯物史观,俄国存在着一条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对于《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说明,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事业都有独特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越 资本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