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基本经济制度视角 被引量:56
1
作者 周文 肖玉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0,共11页
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失衡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贫困加剧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必然,西方福利社会制度更难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极度不公的事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定无法彻底... 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失衡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贫困加剧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必然,西方福利社会制度更难掩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极度不公的事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定无法彻底消除贫困难题与解决财富分配高度不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美好愿景,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现代化伟大奇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独特制度优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载PDF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学理逻辑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荣兆梓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共11页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理研究长期滞后于实践逻辑发展,这妨碍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正确理解。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功能定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三项内容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理解社会...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理研究长期滞后于实践逻辑发展,这妨碍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正确理解。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功能定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三项内容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特征这三个基础理论问题入手,对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学理逻辑展开研究。本文认为:(1)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经济无可替代的劳动组织方式,作为社会劳动组织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位一体的概括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且相互嵌入、互为映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3)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历史性质的完整表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新概括 学理逻辑 劳动组织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治理效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文 刘少阳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6,共14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治理体系与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治理体系与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是基本经济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与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伟大经济建设实践认识的深化密不可分,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其重要力量是党的领导,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可以更好实现基本经济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高度警惕超阶段论和西方中心论两种错误倾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澄清基本经济制度与治理效能的几个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治理现代化 治理效能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F0002,共10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制度安排,因而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制度安排,因而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另一方面,任何制度上的优势最终都要通过国家治理实现,治理效能的好坏直接体现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劣,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重要保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转化过程中,国家治理能力具体表现为党的领导能力、制度执行能力、资源动员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治理效能 制度优势
原文传递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鹏华 王天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6,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上从"几乎为零"到"半壁江山",理论上从"外部补充"到"内在要素",我国民营经济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交替螺旋上升的演进过程中实现了巨大飞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从&qu...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上从"几乎为零"到"半壁江山",理论上从"外部补充"到"内在要素",我国民营经济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交替螺旋上升的演进过程中实现了巨大飞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从"一维"到"三维一体"的深化,民营经济与公有经济也经历了由"二元对立"到"二元并存"再到"二元融合"的演进过程。民营经济内化为基本经济制度的要素,这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有利于持续地解放、发展和保护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灿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共11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从本国实际和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基本生产关系。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所有...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从本国实际和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基本生产关系。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所有制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完善需要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拓展;要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充分发挥公有制主体、市场机制和政府在一、二、三次分配中的作用;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 制度基础
原文传递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进路 被引量:9
7
作者 冒佩华 杨浩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40,共12页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实践逻辑、支持条件加以学理化分析,对于更好认识并发挥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社...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实践逻辑、支持条件加以学理化分析,对于更好认识并发挥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健全所有制结构、完善分配制度以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始终离不开来自社会的要素支持和制度支持。其中,民营经济由“扩张”迈向“深化”的阶段是其经营理念由短期转向长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相较于早期的要素支持,制度支持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更为重要。本文据此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制度支持和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两方面,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现实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要素支持 制度支持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正确把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祖强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符合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过长期并存...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符合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过长期并存和共同发展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有制"生态,一方面,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既竞争又合作的大好局面;另一方面,逐步打破原有的所有制界限,形成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两者之间竞争合作和融合转化,巩固、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综合基础,将共同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劳动过程的制度优势——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视角 被引量:7
9
作者 胡莹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59-66,共8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更加全面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根据这一新概括对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的劳动过程进行研究,需要从所有制层面分析数字共享平台对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的影响,从收入分配制度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更加全面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根据这一新概括对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的劳动过程进行研究,需要从所有制层面分析数字共享平台对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的影响,从收入分配制度层面分析按数据分配方式及数字劳动的形式与报酬,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精准匹配以及劳动平等的实现程度。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的劳动过程在引导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协调劳动关系和助力劳动解放方面所具有的制度优势,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新时代的中国特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于经济建设实践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数字经济时代 劳动过程 制度优势
原文传递
试论坚持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相对独立性——基于政策文件的解读与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啸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2012年第3期145-157,共13页
本文基于《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等文件,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相对独立性进行解读,分析其在政策目标、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和工作机制等方面与公共预算的区别,并提出正确认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对独立性需要厘清... 本文基于《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等文件,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相对独立性进行解读,分析其在政策目标、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和工作机制等方面与公共预算的区别,并提出正确认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对独立性需要厘清的几个观念,即"有限政府"不等于"有限国企"、国有经济不等于低效经济、预算支持不等于扭曲竞争、注重效率不等于忽视公平;文章最后提出坚持和完善制度相对独立性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对独立的政策目标体系、预算收支科目体系、预算支出项目管理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公共预算 相对独立性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原文传递
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及其优势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建刚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6,共7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做了新概括,这一新概括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是促进我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是保障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是与我国实际紧密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将成为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做了新概括,这一新概括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是促进我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是保障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是与我国实际紧密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将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在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三项内容中,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是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结构是所有制结构的利益实现,决定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决定了生产力发展速度的快慢。这三项制度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真正确立,还需要一系列重要经济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理论回应与实践路径——来自深圳的经验启示
12
作者 陈玉梅 李俊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2-31,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基于中国国情探索的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突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思想禁锢,在内涵、特征、实现路径等诸多方面对西方现代化进行“扬弃”。其中,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是在保证社会主义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基于中国国情探索的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突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思想禁锢,在内涵、特征、实现路径等诸多方面对西方现代化进行“扬弃”。其中,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是在保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充分结合,注入新鲜动能拉动生产力发展以助力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以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均衡促进生产效率与社会公平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作用促进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有机统一。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经济特区,依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成功铸就了“深圳经验”,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 分配制度 经济体制
下载PDF
艰辛的探索 曲折的发展——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基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华源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3,共9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建新中国后,在世界上人口最多、一穷二白面貌依旧的东方农业大国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坚持走自己的路,开始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艰辛而又带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建新中国后,在世界上人口最多、一穷二白面貌依旧的东方农业大国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坚持走自己的路,开始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艰辛而又带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这就是:全面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取得了《论十大关系》、确定八大主题和制定八大路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阶段论和"两步走"的战略等一批重要思想理论成果;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一切,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初步而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工业体系
下载PDF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钰民 廉国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2,共8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应该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两个毫不动摇”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应该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两个毫不动摇”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原则,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探索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70年在所有制领域的改革历程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的理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混合所有制经济 微观实现形式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百年探索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升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3-12,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百年历程积累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探索的根本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探索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百年历程积累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探索的根本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探索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探索的价值原则;立足社会主要矛盾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探索的核心主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探索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下载PDF
《决议》的十个“明确”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拓新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海良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共7页
《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和十个"明确"核心要义的阐释,拓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视界和理论境域。在政治经济学理论要义上,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更加显著的中国底蕴... 《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和十个"明确"核心要义的阐释,拓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视界和理论境域。在政治经济学理论要义上,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更加显著的中国底蕴;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生相行,不仅是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上的根本要求。《决议》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新发展阶段战略地位特征、新发展理念主导作用、新发展格局整体要求、高质量发展意义、统筹发展和安全关系以及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根本特征等理论的新阐释,升华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科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馨月 王秋 《商业经济》 2023年第6期1-3,15,共4页
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它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二十大报告对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同时也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为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蓝图、奋进新征程,我们需要进... 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它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二十大报告对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同时也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为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蓝图、奋进新征程,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内学者对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梳理国内学者现有的学术成果,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在此基础上找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制
下载PDF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经济制度优势论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永浦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第5期116-124,共9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推进这场变革的制度优势。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下,资本演进的运动逻辑和运作逻辑相互作用,体现了资本的合生态性,奠定了我国践行“双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推进这场变革的制度优势。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下,资本演进的运动逻辑和运作逻辑相互作用,体现了资本的合生态性,奠定了我国践行“双碳”战略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要素为主的“市场—贡献—报酬”的分配机制是实现“双碳”战略的主要动力。在各类资本中,国有资本的“领头雁”地位决定了其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应当具有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自觉和实践担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绿色发展既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同时也将倒逼经济社会体系全面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资本逻辑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特”在哪里——兼建议重塑国资委和成立国家资源委员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范章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经济制度讲,其基本"特色"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核心本质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旷古未有、旷世未见的制度创新。中国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经济制度讲,其基本"特色"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核心本质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旷古未有、旷世未见的制度创新。中国在改革探索中找到了这个"结合点"和"结合"方法,即国企改革,关键是"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把国企改革成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微观经济基础"。"政企分开"的要点,是把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各级政府)跟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在体制上分开,政府只供给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从事经营性国企的经营;要重塑"国资委",负责统辖经营性国企,同时成立国家资源委员会,二者受"人大"委托作为国有经营性资产和资源的体制载体,实现公有制跟市场经济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微观经济基础 政企分开 公有制主体 经营性国企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劳动关系治理的依据 被引量:2
20
作者 邸敏学 赵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5,共7页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所以成为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的基本依据,是因为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在现实社会,生产关系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据此,我国劳动关系治理,必须按照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所以成为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的基本依据,是因为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在现实社会,生产关系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据此,我国劳动关系治理,必须按照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按照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存的要求,把"共享"发展新理念贯穿到整个治理过程;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共建共享"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 治理 劳动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