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护理核心作者科研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华 曾铁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了解综合医院护理核心作者护理科研中的影响因素及成功经验,为提升其护理科研水平、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10名护理核心作者群成员科研活动影响因素及成功经验进行深度访谈,对获取的...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了解综合医院护理核心作者护理科研中的影响因素及成功经验,为提升其护理科研水平、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10名护理核心作者群成员科研活动影响因素及成功经验进行深度访谈,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护理核心作者科研体验提炼出3个主题:护理科研的动机主要为兴趣和热情,护理科研的阻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受教育程度不够导致科研素质缺乏)和外在因素(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缺乏科研条件和外部支持)两方面,以及成功的经验(带着评判性思维工作、高效阅读文献、争取各种学习机会、善于利用各种支持力量、营造团队科研氛围以及重视科研监督和过程指导)。结论综合医院护理核心作者对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有着正向的认知,但护理科研的内在和外在阻碍因素共存,其成功经验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科研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护理人员 核心作者群 护理科研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科技期刊作者的非理性对抗情绪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江星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科技期刊作者非理性对抗情绪是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探讨作者非理性对抗情绪的表现形态、产生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有助于处理好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减轻作者非理性对抗情绪对编辑工作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非理性对抗情绪 科技期刊 作者 编辑活动
原文传递
通信作者不当署名行为界定及规则改进 被引量:6
3
作者 熊皓男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1-1499,共9页
通信作者是特殊的署名类型,存在特殊的学术不端行为。通信作者的职责是完成论文通信事宜,其不当署名具体表现为标注不适格、侵犯其他作者署名权、未履行通信作者义务。良善的通信作者制度设计可以有效预防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而现... 通信作者是特殊的署名类型,存在特殊的学术不端行为。通信作者的职责是完成论文通信事宜,其不当署名具体表现为标注不适格、侵犯其他作者署名权、未履行通信作者义务。良善的通信作者制度设计可以有效预防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而现有的通信作者制度难以胜任。其改革应从制定通信作者署名规则、完善通信作者奖励机制、推行合作作者贡献声明3个方面进行。通过精细的角色分工、公正的奖励机制、科学的责任分配等方式,减少纠纷、促进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作者 署名规则 学术合规 合作作品 制度改革
原文传递
转型期文学危机原因透视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5-58,共4页
转型期的中国当代文学面临危机,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强力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全面渗透,文学自身偏离发展方向共同导致的。这一危机全面表现在整个文学活动中。
关键词 文学危机 中国 当代文学 市场经济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著作权法裁判的核心:作者,而非作品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天成 《清华知识产权评论》 2017年第1期170-198,共29页
著作权法适用的领域之间存在质的差异,心理学、行业研究相关的新发现不断表明这种差异对著作权法而言已经难以忽视,对所有领域、所有创作者适用一套激励理论以及给予同一程度的经济权利保护,未必能促进相关领域的创作。而重要的版权制... 著作权法适用的领域之间存在质的差异,心理学、行业研究相关的新发现不断表明这种差异对著作权法而言已经难以忽视,对所有领域、所有创作者适用一套激励理论以及给予同一程度的经济权利保护,未必能促进相关领域的创作。而重要的版权制度在处理异质性(譬如不同类型的作品)时表现出显著的混乱。本文试图通过澄清作者、作品、受众三种易被混淆的标准,从著作权法的根本目的出发,建立一套以作者标准为核心的三步衡量法,以便于灵活而有效地确定权利的归属与范围,实现各领域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作者 异质性 裁判 作品
原文传递
关于明清散曲辑佚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汪超宏 《励耘学刊》 2016年第1期181-191,共11页
《明清散曲辑补》辑录了《全明散曲》《全清散曲》没有收录的小令三千三百多首,套曲三百三十多套,大大丰富了明清散曲的数量。散曲不仅指南北曲,也包括道情曲、民间小曲等。曲家朝代归属,争议作品主名,都应以确凿文献为依据,尽量客观准... 《明清散曲辑补》辑录了《全明散曲》《全清散曲》没有收录的小令三千三百多首,套曲三百三十多套,大大丰富了明清散曲的数量。散曲不仅指南北曲,也包括道情曲、民间小曲等。曲家朝代归属,争议作品主名,都应以确凿文献为依据,尽量客观准确。阅读的文献越丰富,辑录的散曲就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 朝代归属 作品主名 辑佚
下载PDF
文学四要素视角下的成长小说解读——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
7
作者 骆科含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M.H.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者、世界、作品、读者4个文学要素组成的。围绕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从文学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角度进行解读,探析带... M.H.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者、世界、作品、读者4个文学要素组成的。围绕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从文学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角度进行解读,探析带有自传性质的成长小说是如何成为世界名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 世界 作品 读者 成长小说
下载PDF
阐释学理论对《年轻的好男儿布朗》的诠释
8
作者 姚剑平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3-86,96,共5页
阐释学是一种关注文本意义的理论。运用阐释批评学派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理论即"语法的阐释"、"心理的阐释"以及"生命表现",来诠释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的好男儿布朗》,把读者、作品、作者三者... 阐释学是一种关注文本意义的理论。运用阐释批评学派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理论即"语法的阐释"、"心理的阐释"以及"生命表现",来诠释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的好男儿布朗》,把读者、作品、作者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考察作者生平和文本创作背景,来理解作家的思想倾向,恢复作者的原意,进而评判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最终达到对作者、作品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诠释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作者 原意 文学作品
下载PDF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08年载文、作者和引文分析
9
作者 陈瑷瑛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54-58,共5页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调查统计了《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08年载文、作者及引文分布情况,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必要的定量分析,从而揭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术研究的水平与进展,并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和藏书建设工作...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调查统计了《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08年载文、作者及引文分布情况,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必要的定量分析,从而揭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术研究的水平与进展,并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和藏书建设工作提供一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载文分析 作者分析 引文分析 图书馆工作
下载PDF
The Death of the Reader: Meaning in the Era of Digital Narcissism
10
作者 Massimo Leone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8年第3期72-83,共12页
Roland Barthes' s famous essay on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inaugurated an intense reflection on the progressive dwindl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biographic idea of "author" in th... Roland Barthes' s famous essay on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inaugurated an intense reflection on the progressive dwindl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biographic idea of "author" in the activity of receiving and interpreting a text, especially a literary one. In the new epistemic era favored by the emergence and affirmation of structuralism, the meaning of a text was, indeed, no longer seen as stemming from an individual agency but from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digital communication is progressively supplanting many forms of non-digital meaning transmission, though, present-day semiospheres are confronted with a different scenario: on the one hand, "empirical" authors are actually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meaning that audiences are starving for non-digital and "auratic" experiences of encounter with meaning, minding more meeting with authors, for instance, than reading their novels; on the other hand, given the easiness of meaning production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the same cultures are going through a progressive "agony of the reader": individuals are so intent in creating new particles of meaning, with impatient and daily frenzy, that they never become patient readers of other people's meaning creations, especially if these challenge the instantaneousness that characterizes the contemporary digital communication. The shortness of present-day meaning creation and its lack of audience is bound to change the entire semiosphere. The essay aims at foreseeing some of these changes, pinpointing one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Narcissism in the digital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OTICS author READER work digital communication
原文传递
论著作权的起源、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新强 《学术界》 2000年第3期67-80,共14页
本文详尽论述了著作权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 ,认为著作权法在作者死亡之后仍保护其著作人身权 ,实为保护作者的亲属及公序良俗 ;至于法律在作品进入公有领域后仍保护作者的署名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 。
关键词 作者 著作权 著作人身权 公有领域
下载PDF
做好文稿的退修工作 被引量:23
12
作者 曹作华 田力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1-352,共2页
为了确保科技信息准确、快速、广泛地传播 ,编辑在做文稿退修时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1)注意对文稿内容、结构及统计数据的审查与质疑。 2 )注意对文稿标准化的审查与修改 ,使题名、摘要、关键词、名词术语、计量单位等符合科技期刊的标准... 为了确保科技信息准确、快速、广泛地传播 ,编辑在做文稿退修时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1)注意对文稿内容、结构及统计数据的审查与质疑。 2 )注意对文稿标准化的审查与修改 ,使题名、摘要、关键词、名词术语、计量单位等符合科技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 3 )尊重作者劳动 ,退修意见力求准确、全面、具体 ,要求明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 文稿退修 编辑工作 文稿审查
下载PDF
碳化硅抗氧化涂层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伟刚 成会明 +1 位作者 沈祖洪 周本濂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15,共5页
用理论模型计算和实验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带有碳化硅涂层的炭纤维和2D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炭纤维的氧化,实验值高于模型计算值,并且纤维越长,差值越大;说明纤维的氧化,不仅发生在暴露的纤维末端,而且因为... 用理论模型计算和实验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带有碳化硅涂层的炭纤维和2D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炭纤维的氧化,实验值高于模型计算值,并且纤维越长,差值越大;说明纤维的氧化,不仅发生在暴露的纤维末端,而且因为涂层本身存在着缺陷,不能完全阻挡氧的输运,氧化也在纤维的径向同时发生。SEM观察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对于C/C复合材料,实验中观察到了横向、纵向裂纹和孔洞三类不同的缺陷,涂层的失效同样是氧气通过材料表面缺陷的输运而造成的,穿过表面的氧首先使热解炭基体气化,继而引起基体整体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复合材料 涂层 氧化 碳化硅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未经许可创作的演绎作品著作权保护探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牧真 李仁玉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73,共6页
未经许可演绎创作涉及了两个行为,即侵权行为和创作行为,产生了两个法律关系。侵权事实的存在,并不影响未经许可创作的演绎作品依法取得完整著作权。此外,授予演绎人以完整著作权,并不意味着授予其擅自对其作品实施受著作权控制的行为... 未经许可演绎创作涉及了两个行为,即侵权行为和创作行为,产生了两个法律关系。侵权事实的存在,并不影响未经许可创作的演绎作品依法取得完整著作权。此外,授予演绎人以完整著作权,并不意味着授予其擅自对其作品实施受著作权控制的行为的权利,进而损害原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绎作品 未经许可演绎作品 未经许可演绎人 原作品著作权人
下载PDF
著作权权利归属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4,共6页
在著作权领域,因权利的归属原则自相矛盾,引发了现实生活中许多的著作权纠纷,廓清著作权权利归属原则,便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以德法为代表的“作者权体系”,一直奉行“创作人为作者原则”,不承认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体现了人格... 在著作权领域,因权利的归属原则自相矛盾,引发了现实生活中许多的著作权纠纷,廓清著作权权利归属原则,便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以德法为代表的“作者权体系”,一直奉行“创作人为作者原则”,不承认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体现了人格价值观;而以英美为代表的“版权体系”,例外规定了“视为作者原则”,承认雇佣作品,体现了商业价值观;而我国的著作权立法,其价值取向不明,权利归属原则自相矛盾;我国应该取法“作者权体系”,严格确立“创作人为作者原则”,取消有关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规定,同时创制“雇佣作品法定转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权体系 版权体系 创作人为作者原则 雇佣作品原则 法人作品 职务作品
下载PDF
论“四夷”称谓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绍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2-64,共3页
我国先秦时期,华夏统治者往往将公布于祖国周边地区的其他民族称为“夷、蛮、戎、狄”,有时也将其中的某一称谓与方位概念联系起来,如“东夷”、“西戎”、“北狄”之类。不过,当时不但尚未形成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系统观... 我国先秦时期,华夏统治者往往将公布于祖国周边地区的其他民族称为“夷、蛮、戎、狄”,有时也将其中的某一称谓与方位概念联系起来,如“东夷”、“西戎”、“北狄”之类。不过,当时不但尚未形成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系统观念,而且就是某一称谓与具体方位的联系也不固定。如《孟子·离娄》既称舜为“东夷之人”,又称周文王姬昌为“西夷之人”,又如《诗·小雅·出车》虽将西方的民族称为“西戎”,但《书·仲虺之诰》又将其称为“西夷”,至于“蛮”在先秦文献中,从未见将其与“南”联系一起,而称“南蛮”之例。可见,当时所谓夷,蛮,戎,狄,都只不过是中原华夏统治者对周边其他民族的泛称而已。只是到了秦汉以来,为适应封建大统一需要,才将夷,蛮、戎。狄与东,南、西、北的具体方位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系统观念,使这些称谓具有具体的方位性含意,而且这些称谓也逐步被赋予了歧视、侮辱性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 yi"——YU Man Rong Di Chinese QING and Han times The author’s work Place:History DEPARTMENT GUIZHOU ETHNIC University
原文传递
文体与形名——从作家排序之“自相矛盾”再探《文选》文体观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7,共10页
《文选》的作家排序存在前后矛盾之处,一处甲在乙前,另一处则乙在甲前,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较难用"成于众手,编纂仓促"等原因来解释。"自相矛盾"的失序现象,多体现了编者希望将某篇作品安排为某类文体... 《文选》的作家排序存在前后矛盾之处,一处甲在乙前,另一处则乙在甲前,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较难用"成于众手,编纂仓促"等原因来解释。"自相矛盾"的失序现象,多体现了编者希望将某篇作品安排为某类文体之"首篇"的用意。《文选》对文体之"首篇"的关注,与任昉《文章缘起》对"文章始"的标举,存在值得关注的联系。《文章缘起》对"文章始"的认识,弱化了对文体"六经之源"的推重,淡化了挚虞、刘勰文体观的形名学内涵,对魏晋以来的文体思想传统有很大变化。《文选》在神髓上接近《文章缘起》,突破了《文心雕龙》所代表性的传统文体观的束缚,又调整了任昉新的文体观的繁琐,因此其文体观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排序矛盾 文体首篇 《文章缘起》 形名
原文传递
《体育科学研究》2015-2020年载文及作者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国平 《体育科学研究》 2021年第5期41-4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育科学研究》2015—2020年的收稿量、载文量、基金论文比例、作者职称情况、作者单位情况、论文出版时滞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科学研究》的收稿量近两年上升明显;刊发论文量保持平稳...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育科学研究》2015—2020年的收稿量、载文量、基金论文比例、作者职称情况、作者单位情况、论文出版时滞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科学研究》的收稿量近两年上升明显;刊发论文量保持平稳、略有下降;基金论文比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作者职称、学历呈上升的趋势;作者的单位以高等院校为主;出版时滞有待进一步缩减。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扩大宣传,让广大作者更加了解刊物;依托优势学科和闽台区位,办出特色栏目;加大约稿力度,培养优秀青年作者群体,以期提高刊物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科学研究 收稿量 载文量 基金论文 作者职称 作者单位 出版时滞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知音》篇看刘勰的文学创作论
19
作者 岑亚霞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4-46,56,共4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问题。然而他对于文学鉴赏问题的论述,客观上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要求:文学作品俨然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创作必须蕴含创作主体的性情和心灵,作品在外部风貌上...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问题。然而他对于文学鉴赏问题的论述,客观上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要求:文学作品俨然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创作必须蕴含创作主体的性情和心灵,作品在外部风貌上要达到"文"与"质"的统一,同时在作品内容上也要体现出"文"与"情"的统一和"文"与"心"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知音 文质 文情 文心
下载PDF
彝族女性文学试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平凡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追寻彝族女性的历史足迹,不难发现彝族妇女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过抗元王朝统治的杰出领袖奢节和明代西南最有作为的女政治家奢香,而且有过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如果从女性的角度看文学,或从文学的角度看女性,则彝族的女性在文学... 追寻彝族女性的历史足迹,不难发现彝族妇女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过抗元王朝统治的杰出领袖奢节和明代西南最有作为的女政治家奢香,而且有过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如果从女性的角度看文学,或从文学的角度看女性,则彝族的女性在文学生的造诣及影响丝毫不逊色于在政治上的贡献。然面以往彝学研究的注意力有明显地偏露于女政治家面忽视女文学家的倾向。事实上,历代彝族的女文学家曾为她们所热爱的民族献出过很多的爱,在彝族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位置,不应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她们和她们的传世佳作。值得提及的是,本文所论的女性文学,包括女性作者及以女性为主体骨容的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 PEOPLE women’s LITERATURE The author’s work PLACE Guixhou ETHNIC Studies Institu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