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变革条件下教师异化:表现、成因及消解 被引量:4
1
作者 潘新民 户艳茹 《教师发展研究》 2017年第4期84-89,共6页
技术变革条件下教师异化,主要表现为技术替代、控制与压迫教师。技术创造与应用主体分化是教师异化的主体原因,技术自身二元性特质是教师异化的客体原因,教师的技术适应是教师异化的实践根源。建立健全教师参与技术建构的机制,强化技术... 技术变革条件下教师异化,主要表现为技术替代、控制与压迫教师。技术创造与应用主体分化是教师异化的主体原因,技术自身二元性特质是教师异化的客体原因,教师的技术适应是教师异化的实践根源。建立健全教师参与技术建构的机制,强化技术引入的合理评估与应用,不断提升教师技术应用的主体能力,是消解教师异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变革 教育技术 教师异化
下载PDF
教师“反教育行为”:概念释义、问题检视与治理方略
2
作者 史吉海 史华楠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5期70-80,共11页
教师“反教育行为”是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一种远离教育本质、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消极作用的偏差与失范行为。教师“反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中呈现出失真、失当、失误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角色异化、社... 教师“反教育行为”是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一种远离教育本质、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消极作用的偏差与失范行为。教师“反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中呈现出失真、失当、失误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角色异化、社会责任意识缺失、教育本来面目被改写、正常师生关系被扭曲。对教师“反教育行为”进行纠偏和校正,是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教师“反教育行为”的治理在治理理念上应坚持立德树人,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在治理向度上应从教师“反教育行为”的成因发掘中寻求新视角,从“促进教育回归本质”的价值认同中找寻因变量,从“多元共治”模式的建构中探索契合点;在治理进路上应从“有效性治理”中细化目标定位,从“协同性治理”中调配主体合作,从“复杂性治理”中加强统筹互动;在治理策略上应以“元治理”“自组织”“参与式”“法治化”运行机制为依托,着力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这既是对传统单一治理方式的理论突破,也是对教师“反教育行为”治理“中国道路”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反教育行为” 教师角色异化 回归教育本质 立德树人 多元共治
下载PDF
The cause of alien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companion affects each other obviously 被引量:1
3
作者 Xuemei Lv 《Journal of Zhouyi Research》 2014年第4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原因 老师 教育体系 社会环境 信息交流 归属感 教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