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1
1
作者 杜虎 曾馥平 +7 位作者 王克林 宋同清 温远光 李春干 彭晚霞 梁宏温 朱宏光 曾昭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12-2724,共13页
基于中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桉树3种主要人工林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不同年龄各3块1000 m2样地(共计45块)的建立和调查,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凋落物)获取不同林型不同... 基于中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桉树3种主要人工林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不同年龄各3块1000 m2样地(共计45块)的建立和调查,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凋落物)获取不同林型不同林龄径级样木和其它基本数据,探讨了3种人工林各组分各层次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配特征及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与林龄密切相关,增长模型的拟合度均较高,相关显著;杉木、马尾松、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成熟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92.30、191.53、105.77 Mg/hm2,其中活体植物分别占95.76%—98.39%、75.01%—99.14%、85.60%—97.61%;生物量的层次分配乔木层占绝对优势,并随年龄而增加,其它层次所占比例较小,总体趋势为凋落物>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器官分配以干所占比例最高,杉木、马尾松、桉树分别占54.89%—75.97%、49.93%—83.10%、51.07%—98.48%,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根的比例次之,枝叶所占比例较小,随林龄而下降;灌木层器官分配以枝的相对生物量较大,草本层的地上和地下分配规律不明显;与其它森林类型相比,杉木和马尾松的生物量处于中上游水平,桉树的生物量较低,但3种人工林的生产力均很高,分别为12.37、8.98、21.10 Mg hm-2a-1,均是光合效率高、固碳潜力大的中国南方速生丰产优良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生产力 林龄 人工林 中国南方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林木胸径、冠幅等生长指标与林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凤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2期19-21,共3页
通过对章古台地区的10~60a林龄樟子松人工林的样地进行树龄、胸径、冠幅、枝下高等指标调查、观测,并使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胸径生长量、枝下高高度与林龄有极显著相关性;冠幅大小与林龄有显著相关性;各生长量... 通过对章古台地区的10~60a林龄樟子松人工林的样地进行树龄、胸径、冠幅、枝下高等指标调查、观测,并使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胸径生长量、枝下高高度与林龄有极显著相关性;冠幅大小与林龄有显著相关性;各生长量两两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且随树龄的增加而增长,立地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延长或缩短这种进程,但不会改变这种趋势。胸径生长量、冠幅大小、枝下高高度随林龄变化的模型分别为y=e0.75+3.212/x、y=-0.085+0.344 x-0.008 x^2、y=e2.942-57.681/x;冠幅和胸径比随林龄变化的模型为y=0.382 73e-0.012 55 x。该研究揭示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及冠幅等指标的生长随林龄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 人工林 林龄 胸径 冠幅 枝下高
下载PDF
塔河流域天然胡杨林不同林龄地上生物量及碳储量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茂秀 史军辉 +1 位作者 王新英 马学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326-332,339,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林龄单株胡杨地上部分生物量、林分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胡杨天然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碳储量、固碳速率和潜力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林龄下不同... [目的]探讨不同林龄单株胡杨地上部分生物量、林分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胡杨天然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碳储量、固碳速率和潜力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林龄下不同径阶的标准解析木样本数据,构建胡杨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林龄胡杨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组成、分配以及各器官生物量随年龄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林龄的增加,单株胡杨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树干占主导地位。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的林分地上生物量分别为:4.91,7.95,19.47,61.95,47.64t/hm2,且随林龄的增加胡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先增加后稍有降低;胡杨林地上部分不同器官平均含碳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48.17%)>树枝(47.75%)>树皮(46.13%)>树叶(44.90%),且随林龄的增加不同器官含碳率先增加后降低,但各器官之间含碳率差异不显著;塔河流域胡杨林碳储量随林龄先增加后降低,大小顺序为成熟林(30.38t/hm2)>过熟林(23.26t/hm2)>近熟林(9.30t/hm2)>中龄林(3.69t/hm2)>幼龄林(2.20t/hm2)。[结论]地上部分各器官碳储量按依次排列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树干是胡杨林地上部分碳储量的主要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生物量 林龄 碳储量 塔河流域
下载PDF
不同林龄麻栎林地上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朱燕飞 胡海波 +1 位作者 徐娜 张世豪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在江苏句容选取样木构建了麻栎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探讨了麻栎林地上部分不同林龄麻栎单株、林分、灌草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大,麻栎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呈增长趋势,树干所占... 在江苏句容选取样木构建了麻栎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探讨了麻栎林地上部分不同林龄麻栎单株、林分、灌草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大,麻栎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呈增长趋势,树干所占比例最大;灌草层和枯枝落叶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林分地上生物量分别为30.01、110.86、179.48和226.73 t/hm2。麻栎林各组分含碳率随林龄增大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差异不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地上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分别为13.25、48.97、80.60和107.28 t/hm2,乔木层是麻栎林地上碳储量的主体,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大小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树干是其碳储量的主要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林龄 生物量 含碳率 碳储量
下载PDF
Dynamics of ecosystem carbon stocks duri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7
5
作者 WANG Kaibo DENG Lei +3 位作者 REN Zongping SHI Weiyu CHEN Yiping SHANG-GUAN Zhoup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07-220,共14页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Loess Plateau had experienced an extensiv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o reduce soil erosion and to improve the degraded ecosystems. However, the dynamics of ecosystem carbon stocks with veget...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Loess Plateau had experienced an extensiv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o reduce soil erosion and to improve the degraded ecosystems. However, the dynamics of ecosystem carbon stocks with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is region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hanges of carbon stocks in mineral soil (0-100 cm), plant biomass and the ecosystem (plant and soil) followi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with different models and age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ultivated land returned to native vegetation (natural restoration) or artificial forest increased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 Tree plantation sequestered more carbon than natural vegetation succession over decades scale due to the rapid increase in biomass carbon pool. Restoration age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dynamics of biomass and soil carbon stocks. Biomass carbon stocks increased with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ge, while the dynamics of soil carbon stocks were affected by sampling depth. Ecosystem carbon stocks consistently increased after tree plantation regardless of the soil depth; but an initial decrease and then increase trend was observed in natural restoration chronosequences with the soil sampling depth of 0-100 cm. Moreover, there was a time lag of about 15-30 years between biomass production and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0-100 cm, which indicated a long-term effect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deeper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s carbon stocks natur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ree plantation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不同树龄的落叶松对林下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董锐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6期16-17,共2页
以抚顺地区的不同林龄的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林下土壤进行化学性质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林下土壤pH值逐渐增大,由偏酸性转变成偏碱性;有机质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多,速效氮钾元素呈增多趋势,而速效磷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林龄 落叶松林 土壤 化学性质
下载PDF
海南儋州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碳和全氮特征 被引量:40
7
作者 吴志祥 谢贵水 +2 位作者 陶忠良 周兆德 王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84-1491,共8页
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碳、全氮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生态效益评估,文章分析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 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碳、全氮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生态效益评估,文章分析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林龄的橡胶林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垂直分布特征。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其垂直分布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7龄幼林晚期(37.54%)>16龄开割树(26.48%)>30龄老龄即将更新树(24.44%)>2龄幼林早期(18.99%);(2)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其垂直分布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16龄开割树(34.32%)>7龄幼林晚期(30.98%)>30龄老龄即将更新树(21.09%)>2龄幼林早期(14.37%);(3)不同林龄胶林土壤碳氮(C/N)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各胶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2≥0.5839,p<0.01)。本研究可为研究热带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及橡胶林生长碳氮耦合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热区进行天然橡胶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龄 橡胶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分异
下载PDF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优势种径级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盘金文 郭其强 +2 位作者 余大龙 孙学广 高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2-728,共7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黔中山地孟关林场10a、20a、30a和36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12块20 m×20 m的典型样地,分析了马尾松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径级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林龄阶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黔中山地孟关林场10a、20a、30a和36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12块20 m×20 m的典型样地,分析了马尾松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径级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林龄阶段,优势种径级结构存在一定差异,10a林分呈单峰型结构,20a、30a、36a林分呈多峰型结构。(2)林下共有植物种类35科53属53种,其中灌木16科24属24种,草本20科29属29种,物种较丰富;不同林龄林分物种组成种类为:20a林分>10a林分>30a林分>36a林分。(3)随林龄增加,马尾松人工林物种丰富度指数先增大后减小,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在10a~30a之间变化趋势相反,30a~36a之间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马尾松人工林 优势种径级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不同龄林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固土保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全 王瑞辉 +2 位作者 钟呈 周阳超 符伟男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4,共8页
以江西靖安8a生杉木人工幼龄林和湖南华容12a生杉木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比较林分间伐(20%间伐强度)和未间伐(2015年抚育,连年调查)土壤层(0~15 cm,15~30cm)的理化性质及固土保水效益。结果表明:抚... 以江西靖安8a生杉木人工幼龄林和湖南华容12a生杉木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测定和定量统计的方法,分析比较林分间伐(20%间伐强度)和未间伐(2015年抚育,连年调查)土壤层(0~15 cm,15~30cm)的理化性质及固土保水效益。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降低杉木林的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且其增加值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幼龄林大于中龄林。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地土壤p H值的影响不明显,其酸碱度均在4.0~5.0之间;抚育间伐促进了杉木林地有机质的分解,有机质含量最高值为幼龄组达16.83 g/kg,促进作用表土层大于心土层、幼龄组大于中龄组,有机质含量均为抚育样地大于对照样地,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抚育间伐对土壤钾、磷等营养元素的影响总体上较小。抚育间伐后第一年杉木林地表径流量有所增加,但以后杉木林地表径流量呈现抚育样地低于对照样地的趋势,中龄组的效果好于幼龄组;抚育间伐对净水率、净泥率、径流系数等的影响与地表径流量相似。试验结果有利于为科学合理经营杉木人工林提供依据,对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不同龄林 杉木人工林 土壤理化性质 固土保水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类型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郑顺安 常庆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龄油松和刺槐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超过其幼龄林;成龄油松林和刺槐林土壤几乎无石灰反应...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龄油松和刺槐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超过其幼龄林;成龄油松林和刺槐林土壤几乎无石灰反应;在树龄相同的条件下刺槐林对土壤培肥效应优于油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油松 刺槐 培肥效应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连晓 史正涛 +2 位作者 刘新有 冯泽波 肖冬冬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1-1388,共8页
以西双版纳不同林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筛情况下,随粒径的减小,土壤团聚体数量总体上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反双峰趋势;湿筛情况下,随粒径的减小,10、30 a橡胶林土壤团... 以西双版纳不同林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筛情况下,随粒径的减小,土壤团聚体数量总体上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反双峰趋势;湿筛情况下,随粒径的减小,10、30 a橡胶林土壤团聚体数量总体上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而20 a橡胶林土壤团聚体数量总体上呈现与干筛情况下相同的趋势。粒径>5 mm团聚体含量随林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20 a橡胶林团聚体含量最大,而粒径<5 mm团聚体含量则大体上呈相反趋势;且20 a橡胶林土壤粒径>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大于10、30 a橡胶林。20 a橡胶林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均最大,且分形维数(D)值较小,说明20 a橡胶林结构稳定性最好,抗蚀性最强。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很强相关性,尤其对表层土壤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橡胶林 机械稳定性团聚体 水稳性团聚体 分形维数 稳定性
下载PDF
间作橡胶林地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韦家少 何鹏 +2 位作者 吴敏 吴炳孙 高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3-831,共9页
对2种割龄A割龄(开割年限1~10a,胶乳初产期)和B割龄(开割年限11-20a,胶乳旺产期)的间作与纯作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均以间作胶园高于纯作胶园。在间作胶园中,有机质和全N、... 对2种割龄A割龄(开割年限1~10a,胶乳初产期)和B割龄(开割年限11-20a,胶乳旺产期)的间作与纯作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均以间作胶园高于纯作胶园。在间作胶园中,有机质和全N、水解N含量以旺产期高于初产期,而速效K和速效P含量则相反;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以旺产期高于初产期,而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则相反;在A割龄间作胶园中.磷酸酶与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脲酶与速效P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可以用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在B割龄间作胶园中,过氧化氢酶和有机质、水解N,转化酶和速效P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龄 间作 胶园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宁夏风沙区苹果园地土壤质量及硒元素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静 黄兴科 +2 位作者 罗雅曦 常海涛 刘任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6,共11页
[目的]阐明宁夏风沙区苹果园土壤质量演变过程,为该区域苹果园管理与发展、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及脱贫富农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沙坡头区2年生(2 a)、5年生(5 a)、10年生(10 a)和25年生(25 a)苹果园为研究样地,以周围荒地为对照(CK),... [目的]阐明宁夏风沙区苹果园土壤质量演变过程,为该区域苹果园管理与发展、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及脱贫富农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沙坡头区2年生(2 a)、5年生(5 a)、10年生(10 a)和25年生(25 a)苹果园为研究样地,以周围荒地为对照(CK),分析各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并根据土壤质量综合技术评价标准进行苹果园土壤质量评价。[结果]①随林龄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土壤全氮、土壤有机碳、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和水解性氮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土壤C/N和土壤温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土壤黏粉粒、土壤pH值和土壤硒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土壤容重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且均在10 a时出现最值(峰值或谷值)。但土壤孔隙度表现为不同样地间无显著差异性。②苹果园土壤粗砂粒和黏粉粒与土壤温度及土壤C/N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及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粗砂粒与土壤速效钾及土壤水解性氮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温度及土壤C/N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土壤全氮、有机碳、土壤速效钾和水解性氮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容重与土壤黏粉粒、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及有机碳呈负相关(p<0.05)。土壤养分指标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硒与其余指标间均无相关性(p>0.05)。③综合土壤物理、化学及营养指标,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排序表现为:25 a>10 a>5 a>0>2 a>CK。[结论]在宁夏风沙区种植苹果经济林5 a左右即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10 a时促进土壤质量性状显著提高,特别是土壤硒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并且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宁夏沙区苹果园土壤质量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风沙区 林龄 苹果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硒 土壤质量
下载PDF
Plantations of native shrub species restore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in the Horqin Sandy Land, nor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5
14
作者 DeMing JIANG ChengYou CAO +2 位作者 Ying ZHANG ZhenBo CUI XiaoShu HA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4期445-453,共9页
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a leguminous shrub spec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vegetation in the degraded ecosystems of the Horqin Sandy Land, Northeastern China. Large areas planted with this shrub have been art... 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a leguminous shrub spec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vegetation in the degraded ecosystems of the Horqin Sandy Land, Northeastern China. Large areas planted with this shrub have been artificially established as sand binders for soil protection, which might change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and dune stabil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of nativ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C. microphylla plantation for sand fixation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this plantation on sandy soil ecosystem development. We collected soil samples from plantations with an age sequence of 0, 9, 16, and 26 years, as well as from the natural community,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among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bacterial abundance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the sandy land were affected by the age of the C. microphylla plantation. Moreover, bacterial divers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lantation ag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26-year planta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natural community.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bands excised from the DGGE gels showed that members of alpha Proteobacterium, gamma Proteobacterium, Gemmatimonadetes and Chloroflexi were dominant in the sandy land. The stabilization of moving sand dune and development of sand-fixed plantation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soil fertility, which could drive the structural evolvement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and it needs over 20 years for th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to form a stable structure, similar to the case for the natural veg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bacteria DIVERSITY plantation ag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Horqin Sandy Land
下载PDF
格木和降香黄檀幼林表层土壤性质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长强 唐春红 +3 位作者 温立珑 申文辉 曹艳云 彭玉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4期420-424,共5页
为研究珍贵树种人工幼林随着林龄的增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对广西林科院老虎岭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和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林土壤进行定位跟踪,并对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 为研究珍贵树种人工幼林随着林龄的增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对广西林科院老虎岭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和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林土壤进行定位跟踪,并对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个树种的0~20 cm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随着林龄的增加均表现不断增加,土壤容重则表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2个树种土壤通气透水能力在不断加强。在格木和降香黄檀造林后的第3至第5年间,林地土壤肥力各项指标均随林龄的增加表现上升的趋势,但增长趋势均趋缓。第4年后,降香黄檀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需求高于格木,而格木对钙、镁、锌的需求高于降香黄檀。因此,在第5年后可适时适量补充有机肥或者全量缓释肥,适当增加格木钙、镁、锌肥的施用量,以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木 降香黄檀 林龄 人工林 土壤性质
下载PDF
南亚热带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水质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盘李军 黄钰辉 +3 位作者 张卫强 唐洪辉 苏木荣 甘先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以佛山云勇林场4种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包括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桉树林和杉木林,分析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水质特征,并综合评价其水质等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pH值为5.93~6.34,均为弱酸性水;同一林龄段中... 以佛山云勇林场4种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包括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桉树林和杉木林,分析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水质特征,并综合评价其水质等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pH值为5.93~6.34,均为弱酸性水;同一林龄段中,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溪流水中总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桉树(Eucalyptussp.)林(P〈0.05)。桉树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溪流水总氮含量均大于2.0mg·L-4,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为富营养型水质;不同林龄段人工林溪流水总磷含量达到地表水Ⅱ类或Ⅲ类标准。不同林龄段人工林溪流水总硬度、Cd和Hg含量达到饮用水标准,氟化物、Pb、Cu、Zn、Cr6+和As含量达到地表水I类标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杉木林溪流水水质最好,其次为桉树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流水水质 林龄 人工林 南亚热带
下载PDF
广西主要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动态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成阳 宋同清 +4 位作者 彭晚霞 曾馥平 杜虎 鹿士杨 杨钙仁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7-512,共6页
根据广西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桉树(eucalyptus)3种人工林分布情况,按其在各县市的分布权重选取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典型样地,样地面积20m*50m,采用网格法... 根据广西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桉树(eucalyptus)3种人工林分布情况,按其在各县市的分布权重选取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典型样地,样地面积20m*50m,采用网格法采集表层土壤(0cm-10 cm),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各林龄阶段土壤可培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幼龄、中龄、过熟龄阶段微生物数量大小顺序为:杉木>桉树>马尾松,杉木幼龄、马尾松、桉树近熟林微生物数量在各自的林型中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在杉木幼龄林、马尾松中龄林、桉树过熟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在杉木过熟林、马尾松和桉树幼龄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磷(Pmi)c在杉木成熟林、马尾松幼龄林、桉树近熟林最大,杉木Cmic、Nmic、Pmic随着林龄的递增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马尾松和桉树微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Nmic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具有显著的(P<0.05)分形关系,其余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均不存在分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种群 微生物生物量 林龄 人工林 广西
原文传递
St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the role of simplifications 被引量:2
18
作者 Timo Pukkala Erkki Lhde Olavi Laiho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4年第1期12-22,共11页
Background:Studies on optimal stand management often make simplifications or restrict the choice of treatments,Examples of simplifications are neglecting natural regeneration that appears on a plantation site,omitting... Background:Studies on optimal stand management often make simplifications or restrict the choice of treatments,Examples of simplifications are neglecting natural regeneration that appears on a plantation site,omitting advance regeneration in simulations,or restricting thinning treatments to low thinning(thinning from below).Methods:This study analyzed the imparts of simplifications on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for Fennoscandian boreal forests.Management of pine and spruce plantations was optimized by gradual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implifying assumptions.Results:Forced low thinning,cleaning the plantation from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mixed species and ignoring advance regeneration all had a major impact on optimization results.High thinning(thinning from above) resulted in higher NPV and longer rotation length than thinning from below.It was profitable to leave a mixed stand in the tending treatment of young plantation.When advance regeneration was taken into account,it was profitabl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hinnings and postpone final felling.In the optimal management,both pine and spruce plantation was gradually converted into uneven-aged mixture of spruce and birch.Conclusion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with the current management costs and timber price level,it may be profitable to switch to continuous cover management on medium growing sites of Fennoscandian boreal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ation management Continuous cover forestry Even-aged management Mixed stands
下载PDF
京津冀平原地区近自然林营造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铜钢 赵娜 徐丹丹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45-149,共5页
近自然林既是一种森林经营模式,也是一种森林林分状态.近年来,京津冀平原地区主要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真正与近自然林理念相契合的造林工程或森林经营模式仍在少数.基于京津冀平原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森林植被的历史变迁,总结... 近自然林既是一种森林经营模式,也是一种森林林分状态.近年来,京津冀平原地区主要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真正与近自然林理念相契合的造林工程或森林经营模式仍在少数.基于京津冀平原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森林植被的历史变迁,总结近年来平原造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分析北京市相关造林技术导则中关于营造林方面的内容,对该地区近自然林营造的树种选择、林龄结构和群落组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近自然林的设计和营造方法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京津冀平原地区 异龄 复层 混交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规律 被引量:48
20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1 位作者 范志平 杜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林分在自然稀疏过程中 ,与密度相关的死亡是由林木大小的增加引起的。因此 ,很自然地要选择反映林木大小的指标 ,来表示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选取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大小的指标 ,建立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 林分在自然稀疏过程中 ,与密度相关的死亡是由林木大小的增加引起的。因此 ,很自然地要选择反映林木大小的指标 ,来表示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选取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大小的指标 ,建立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与总断面积的相关关系 ,旨在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对自然稀疏 -3 / 2法则进行的评述 ,认为尽管没有充分证据表明斜率 -3 / 2存在的精确性 ,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常数 ,并且考虑到各种现实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自然稀疏 沙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