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名家辨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左立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5期25-27,共3页
先秦时期的名学和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名家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学派,对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代的名家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代史学家的影响,然而,汉代学者关于名家的论述却十分模糊,存在着一些需要澄... 先秦时期的名学和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名家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学派,对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代的名家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代史学家的影响,然而,汉代学者关于名家的论述却十分模糊,存在着一些需要澄清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名家的特征,考察名家人物,讨论名家与辩者、名家与名学的关系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 辩者 名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及近现代译名研究回顾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英姿 许宏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9-144,共6页
自佛经翻译到民国时期的译名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明确,注重实践应用,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各自当时遇到的译名问题,以期达到译名统一的最终目的;二是理论意识逐步增强,各期的研究者都从译名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 自佛经翻译到民国时期的译名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明确,注重实践应用,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各自当时遇到的译名问题,以期达到译名统一的最终目的;二是理论意识逐步增强,各期的研究者都从译名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规则,特别是民国时期有关音译、义译的讨论和有关翻译名实、名义的讨论为后来的译名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近现代 译名研究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译名研究回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巍 《海外英语》 2012年第6X期155-156,共2页
中国近现代译名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十九世纪后期的萌芽期、二十世纪初的发展期和现代的产果期,分别研究了译名统一与译名方法、争辩了音译与义译。这三个阶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明确,注重实践应用。二是理论意识逐步增强,各期的... 中国近现代译名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十九世纪后期的萌芽期、二十世纪初的发展期和现代的产果期,分别研究了译名统一与译名方法、争辩了音译与义译。这三个阶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目的明确,注重实践应用。二是理论意识逐步增强,各期的研究者都从译名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规则,特别是高潮期有关音译、意译的讨论和有关翻译名实、名义的讨论为后来的译名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芽期 发展期 产果期 译名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