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组碎屑岩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盐湖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5
1
作者 苗卫良 马海州 +3 位作者 张西营 石海岩 李永寿 容志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96-2107,共12页
通过对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区钻孔岩心的碎屑沉积物进行粘土矿物分析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晚白垩世碎屑岩的物源属性及古盐湖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La/Th-Hf、La/Sc-Th/Co、La-Th-Sc图解,Cr/Th、Al2O3/T... 通过对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区钻孔岩心的碎屑沉积物进行粘土矿物分析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晚白垩世碎屑岩的物源属性及古盐湖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La/Th-Hf、La/Sc-Th/Co、La-Th-Sc图解,Cr/Th、Al2O3/TiO2比值等表明该孔碎屑岩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花岗闪长岩。主量元素活动性分析表明化学风化过程中随着粘土矿物的形成首先发生Ca和Na的淋失,K、Mg则在这一过程中呈富集态势,而Fe、Mn主要受物源限制而总体上表现为亏损。结合粘土矿物形成条件,认为研究区古盐湖经历了暖湿—暖干(成盐成钾期)—暖湿(淡化)的古气候转化过程。而粘土矿物组合受高盐极端环境与埋藏成岩作用影响显著,表现为成盐成钾期显著的伊利石化和绿泥石化作用。因此伊利石+绿泥石粘土矿物组合,结合富Mg绿泥石的相对含量,以及相应沉积阶段碎屑岩的MgO异常高值,可有效指示古盐湖成盐成钾的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碎屑岩 粘土矿物 地球化学 物源 成盐成钾 云南思茅盆地
下载PDF
兰坪思茅地洼盆地的特征及与中国东部地洼盆地的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广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05-213,共9页
兰坪思茅拉张型地洼盆地处于亚洲复式壳体南部东亚壳体、中亚壳体和南亚壳体接合部位,其形成的背景及演化的历史比较复杂。对比分析表明:其构造格局、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及成矿作用与中国东部的地洼盆地差异明显。研究表明造成这种复... 兰坪思茅拉张型地洼盆地处于亚洲复式壳体南部东亚壳体、中亚壳体和南亚壳体接合部位,其形成的背景及演化的历史比较复杂。对比分析表明:其构造格局、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及成矿作用与中国东部的地洼盆地差异明显。研究表明造成这种复杂差异性的原因,是组成滇西壳体构造地幔蠕动的方式及作用不一,与诸壳体演化历史差异、壳体之间汇聚拼合方式及运动形式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洼盆地 大地构造属性 对比 滇西 兰坪 思茅
下载PDF
云南思茅-南坪盆地边缘造山带金(铜)成矿流体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志敏 郑建斌 +3 位作者 徐则民 任建国 李保华 覃功炯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5-434,共10页
从研究云南思茅 -南坪盆地边缘造山带金 (铜 )成矿流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物理化学条件入手 ,通过氢 -氧、碳 -氧、氦 -氩同位素组成示踪和矿物流体包裹体温度 -压力、流体成分测试及物理化学参数计算 ,认为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 从研究云南思茅 -南坪盆地边缘造山带金 (铜 )成矿流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物理化学条件入手 ,通过氢 -氧、碳 -氧、氦 -氩同位素组成示踪和矿物流体包裹体温度 -压力、流体成分测试及物理化学参数计算 ,认为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并且成矿物质具有壳源的特点 ,不能排除构造 /岩浆活动中其他壳源流体加入的可能性 ,其性状为浅成 (低压 )、低温、高盐度、弱碱性和弱还原性 ,流体组分别具有Na+ >K+ 和Ca2 + +Mg2 + 、Cl->F-的特点 ,还原形式存在的硫占绝对优势 ,它对金的迁移和沉淀起着关键的作用 ;运用古水文地质学方法模拟成矿流体的水动力场与排泄条件 ,强调多成因含矿流体受古水文动力场运移、分布形式制约 ,高能量、高矿化度成矿流体经历漫长的地下反复溶滤、渗透、岩浆和构造驱动双重作用下 ,在水动力低压区排泄、沉淀富集成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造山带 云南 思茅-南坪盆地 金矿床 铜矿床 同位素 成矿物质
下载PDF
滇西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沉积物源分析及盆地形成和演化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易慧能 李艳军 徐学员 《西部资源》 201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滇西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断裂带和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之间,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在构造上处于冈瓦纳与欧亚两大构造域的过渡地带,其形成发展与古特提斯的演化、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俯冲消亡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 滇西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断裂带和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之间,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在构造上处于冈瓦纳与欧亚两大构造域的过渡地带,其形成发展与古特提斯的演化、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俯冲消亡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物分析表明,滇西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物源为盆地西侧的澜沧江造山带。结合构造背景,认为盆地的形成经历了碰撞后裂谷阶段、陆内坳陷阶段、复合型前陆盆地阶段和走滑拉分盆地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盆地 沉积物源分析 砂岩 Gazzi-Dickinson点统计法 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