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的科学——对《科学》的科学启蒙含义的考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首 任元彪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1期12-32,共21页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科学启蒙中,至少与《新青年》一样重要的《科学》杂志,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 3千多万文字。这 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科学启蒙中,至少与《新青年》一样重要的《科学》杂志,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 3千多万文字。这 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形象。因此,它所做的工作就是从科学的社会应用层面或器物层面(船坚炮利等技术产品)、科学的理论知识层面或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律、理论等)、科学的价值层面或精神层面(科学观念、精神、原则、方法等)以及科学的体制层面或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传播机构、科学学会等学术组织及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个层面去帮助中国人理解科学是什么的启蒙工作、普及工作。这是一种超越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启蒙、维新运动在知识层面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代表的激进派在价值层面启蒙的全方位的科学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中国科学社 科学启蒙
下载PDF
从科学宣传到科学研究——中国科学社科学救国方略的转变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剑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17,共14页
辛亥革命后 ,在国家建设潮流影响下 ,“科学救国”成为时代思潮。创立学会团结同志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科学社循此在美国诞生。由于当时中国科学的落后现状及其社员自身能力所限 ,中国科学社最初选择了科学宣传作为科学救国... 辛亥革命后 ,在国家建设潮流影响下 ,“科学救国”成为时代思潮。创立学会团结同志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科学社循此在美国诞生。由于当时中国科学的落后现状及其社员自身能力所限 ,中国科学社最初选择了科学宣传作为科学救国的良方。然而只有进行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才能真正发展。 1 91 8年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后 ,将社务重心从科学宣传向科学研究转变 ,不仅在舆论上鼓吹科学研究 ,社员们也身体力行 ,具体实践 ,并创建生物研究所 ,使之成为近代中国科研机构的典范。这一新文化运动期间最为特出的“科学之音” ,对近代中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科学救国 科学宣传 科学研究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科学观的演进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92,共7页
 20世纪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世纪初"科学"代替"格致"用语,新文化运动中请进"赛先生";"科玄论战"折射出科学理性与传统人文的冲突;民国时期科学在艰难条件下发展,并...  20世纪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世纪初"科学"代替"格致"用语,新文化运动中请进"赛先生";"科玄论战"折射出科学理性与传统人文的冲突;民国时期科学在艰难条件下发展,并常常被一些社会政治学说用作其真理性的标识;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在某些时期有较大发展,但常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干扰;改革开放以后科学得以正本定位,人们对其经济、社会和精神价值获得了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科学观 社会价值 精神价值 “科玄论战” 人文精神
原文传递
杨杏佛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晓红 《肇庆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1-34,共4页
杨杏佛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杰出的活动家和组织领导者。 他参与创办《科学》月刊,曾一度担任编辑部长,并亲自撰写了大量宣传科学的文章。他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积极从事中国科学社的各项工作,在推动科学事业... 杨杏佛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杰出的活动家和组织领导者。 他参与创办《科学》月刊,曾一度担任编辑部长,并亲自撰写了大量宣传科学的文章。他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积极从事中国科学社的各项工作,在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做出了贡献。他还以演讲的形式宣传科学,其中有些见解颇为深刻,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杏佛 《科学》月刊 中国科学社 历史贡献 科学宣传 中国 科学事业
下载PDF
中国科学社股东、股金与改组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剑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2003年第2期95-103,共9页
通过对中国科学社"认股一览表"、"交股一览表"和"股金总收入"三份档案资料及中国科学社第一次常年会会计报告的校勘,将中国科学社股东名单及其股金交纳情况清楚展现出来,厘清了诸如章元善、胡适等在中国... 通过对中国科学社"认股一览表"、"交股一览表"和"股金总收入"三份档案资料及中国科学社第一次常年会会计报告的校勘,将中国科学社股东名单及其股金交纳情况清楚展现出来,厘清了诸如章元善、胡适等在中国科学社初创时期的地位,更正了学界一些相关误识。同时,分析中国科学社股东与股金收入情状及发展趋势,结合《科学》杂志经营状况,表明191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由股份公司改组为纯学术社团,除社员们发展中国科学的主观愿望外,还有更严峻的经济困窘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股东 股金 改组 经济因素 1915年10月25日
下载PDF
民国科学社团发展变迁——中国科学社社员的时空分布透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范铁权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0,F004,共5页
创立初期,中国科学社不过几十人,到1950年3月社员已达3793人。中国科学社吸收社员颇为谨慎,在社章中对社员的种类、权利及其义务做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吸收社员的纯洁性,避免了"外行"干预和控制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社员在学... 创立初期,中国科学社不过几十人,到1950年3月社员已达3793人。中国科学社吸收社员颇为谨慎,在社章中对社员的种类、权利及其义务做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吸收社员的纯洁性,避免了"外行"干预和控制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社员在学科、籍贯分布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与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社员 规律性 趋向
下载PDF
中国科学的体制化进程缕析——兼与西方国家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范铁权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74,79,共5页
从晚清时期西方科学的传入,到以中国科学社为首的民间科学社团的陆续建立,再到中央研究院等官办研究机构的诞生,中国科学的体制化逐渐形成。中国科学的体制化是包括广大留学生在内的新知识群体“扩散和移植”的结果,因此与欧美诸国有着... 从晚清时期西方科学的传入,到以中国科学社为首的民间科学社团的陆续建立,再到中央研究院等官办研究机构的诞生,中国科学的体制化逐渐形成。中国科学的体制化是包括广大留学生在内的新知识群体“扩散和移植”的结果,因此与欧美诸国有着相似的一面,带有一些模伤的痕迹。但不可否认,中国科学的体制化又有着自己的特征,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中国科学社 中央研究院 体制化
下载PDF
论留学生与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9,共5页
近代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以他们的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留学生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更... 近代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以他们的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留学生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留学生不仅在选习科目上侧重于自然科学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而且积极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1915年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科学救国思潮 中国科学社 《科学》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中国科学社 被引量:2
9
作者 范铁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抗日战争的爆发,打断了中国科学的发展进程,包括中国科学社在内的诸科学团体、学术机构被迫向大后方迁移,倍尝颠簸劳顿之苦。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科学社社员们因陋就简,继续开展工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此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打断了中国科学的发展进程,包括中国科学社在内的诸科学团体、学术机构被迫向大后方迁移,倍尝颠簸劳顿之苦。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科学社社员们因陋就简,继续开展工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此战争的考验,广大社员的觉悟得以提高,社团自身也由书生意气的“学院式”路线,完成了向现实性路线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科学社 西部 转变
下载PDF
试论胡明复与中国科学社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铁权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作为中国科学社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胡明复长期担任董事、理事、会计以及《科学》月刊编辑,为其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提倡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肯定科学社会功能等方面,亦不乏精当之见解。
关键词 胡明复 中国科学社 《科学》 科学观
下载PDF
中国科学社美国分社历史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作跃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共11页
中国科学社1914-1915年由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建立,1918年总部迁回中国以后其在美国的组织一度涣散。1929年科学社理事会和总干事杨孝述委托清华大学留美监督梅贻琦重组美国分社,选举职员,召开年会,联络留学生,加强中美科技教育联系,成效... 中国科学社1914-1915年由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建立,1918年总部迁回中国以后其在美国的组织一度涣散。1929年科学社理事会和总干事杨孝述委托清华大学留美监督梅贻琦重组美国分社,选举职员,召开年会,联络留学生,加强中美科技教育联系,成效显著。后来在1931年底梅贻琦被召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之后,由赵元任、汤佩松、任之恭、裘开明等继续组织美国分社活动。本文根据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美国分社1929-1936年档案资料进行考察,认为科学社美国分社的历史表明,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一直有着广泛的跨国因素,科学专业精神和爱国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科学家的两个强大驱动力,而自我管理是以科学社为代表的早期中国科学家共同体对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一个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美国分社 科学专业主义 爱国民族主义 公民社会
原文传递
中央大学农学院若干重要史实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家明 卢勇 董维春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36,共14页
中央大学农学院是中国近代农业学科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高级农业专门人才培养和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对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历史沿革、兼具国际视野的学院领袖、教学科研和推广一体的"三一制"、... 中央大学农学院是中国近代农业学科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高级农业专门人才培养和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对中央大学农学院的历史沿革、兼具国际视野的学院领袖、教学科研和推广一体的"三一制"、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成立中国大学第一个生物系、创立农业科学学会和筹建中央农业实验所、参与筹备联合国粮农组织、走出29位院士等重要历史史实和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大学农学院 高等农业教育 史实考证 中国科学社 农业科学学会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社与江苏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9-83,共5页
在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之前,中国科学社是中国科学界最重要的代表,而江苏则是中国科学社的活动基地。江苏是中国科学社的人员汇集地、资金来源地和最主要的活动地区。江苏优越的经济实力和优良的教育氛围是中国科学社选择江苏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江苏 科学事业 教育氛围 研究模式
下载PDF
中国科学社的兴亡——以《科学》杂志为线索的考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柯遵科 李斌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33,共13页
中国科学社最初依靠革命的报刊网络来出版发行《科学》杂志,归国后则借助江浙地方实力派、立宪派的资助建立图书馆和生物研究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得益于与国民党的密切关系,它初步实现了发展中国科学的计划。在第二次国共内... 中国科学社最初依靠革命的报刊网络来出版发行《科学》杂志,归国后则借助江浙地方实力派、立宪派的资助建立图书馆和生物研究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得益于与国民党的密切关系,它初步实现了发展中国科学的计划。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科学》杂志积极配合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开展宣传工作。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科学社还是最终宣告解散。通过对中国科学社发展历程的重新描述,本文试图阐明中国科学社在推动中国科学职业化和专门化的进程中,其发展历程与国内的政治变迁和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受到了国际因素,特别是来自英美两国的影响。另外,随着中国科学职业化的发展,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也被迫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角色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科学》杂志 立宪派 国民党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原文传递
全面抗战初期秉志在上海--以秉志致赵元任三封书信为中心
15
作者 朱昌玮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秉志于1938年、1939年分别3次致信赵元任,主张中国应走国富民强的“中庸之道”,鼓励爱国青年走上科学之路,呼吁中国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发展科学,坚信“黎明之临”终将到来。这3封书信与秉志当时发表的公开论述、研究论文相互印证,表明秉... 秉志于1938年、1939年分别3次致信赵元任,主张中国应走国富民强的“中庸之道”,鼓励爱国青年走上科学之路,呼吁中国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发展科学,坚信“黎明之临”终将到来。这3封书信与秉志当时发表的公开论述、研究论文相互印证,表明秉志在战时上海依然坚持生物学研究、组织运作中国科学社以及出版发行《科学》与《科学画报》,从侧面展现了秉志在战时上海的工作情况与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秉志 赵元任 书信 中国科学社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科学名词审查活动——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铁权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45-48,共4页
科学名词的统一,直接关系到科学的规范化。早在美国,中国科学社就拟定了科学名词的审定计划。迁回国内之后,中国科学社积极参与国内的科学名词审定工作。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中国... 科学名词的统一,直接关系到科学的规范化。早在美国,中国科学社就拟定了科学名词的审定计划。迁回国内之后,中国科学社积极参与国内的科学名词审定工作。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倾力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科学名词 审定 统一
下载PDF
传播科学、提升民族素质以抗战救国——中国科学社主编《申报》周刊“科学与人生”栏目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剑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
中国科学社主编的《申报》周刊"科学与人生"栏目,宗旨为使普通民众具备基本科学常识,煅就优秀民众个体,以提升中华民族素质,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以通论、一般科学常识介绍、新技术发明等类文字,形成了层次较为分明的科学传... 中国科学社主编的《申报》周刊"科学与人生"栏目,宗旨为使普通民众具备基本科学常识,煅就优秀民众个体,以提升中华民族素质,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以通论、一般科学常识介绍、新技术发明等类文字,形成了层次较为分明的科学传播构架。周刊1939年2月创刊,7月停刊,出刊24期。维持时间虽短,但在强敌环伺下,其关于普及科学的欲求、关于中国科学发展缓慢的原因探讨、对民众自修科学的鼓动与宣扬,至今仍有意义;主持者秉志等面临强敌无所畏惧的姿态,更值得后辈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科学传播 民族素质 抗战救国
原文传递
民国专业图书馆界之“双璧”:明复图书馆与学艺图书馆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铁权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3,38,共5页
民国时期,诞生了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在诸多的图书馆当中,中国科学社的明复图书馆和中华学艺社的学艺图书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以其在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推进科学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地位,被尊为专业图书馆界中的"双璧"。明复图... 民国时期,诞生了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在诸多的图书馆当中,中国科学社的明复图书馆和中华学艺社的学艺图书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以其在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推进科学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地位,被尊为专业图书馆界中的"双璧"。明复图书馆和学艺图书馆赢得如此地位,主要归结为三方面,一是获取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和捐助,二是特色馆藏的形成,三是向社会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中华学艺社 明复图书馆 学艺图书馆
下载PDF
中国科学社与民国学术体制之创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左玉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3-198,共6页
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近代学会,既是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化的结果,也是中国现代学术建制化的重要标识。尽管中国没有适合英国皇家学会类型的学术体制生长的合适土壤,真正主导民国学术研究发展者为国立中央研究院这样的法国国家科学院类型... 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近代学会,既是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化的结果,也是中国现代学术建制化的重要标识。尽管中国没有适合英国皇家学会类型的学术体制生长的合适土壤,真正主导民国学术研究发展者为国立中央研究院这样的法国国家科学院类型的学术机构,但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近代学会仍以突出的贡献促进了中国现代学术制度化进程。中国科学社举办学术年会、研究所及其他学术设施,对推动现代学术体制的确立起了重大作用,堪称近代学会推进民国学术发展之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学术体制 近代学会 学术年会
下载PDF
论赵元任在中国科学社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琳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8,共8页
赵元任不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中国最早、当时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1914年,他在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与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创立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月刊。作为社团领导者之一... 赵元任不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中国最早、当时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1914年,他在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与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创立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月刊。作为社团领导者之一,他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长期积极参与中国科学社的社务,是中国科学社多项活动的积极推动者和国际学术活动中科学社的主要代言人。作为《科学》早期主要的撰稿人之一,他在《科学》上的作品涉及科学、音乐、语言学、哲学等领域,为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学》月刊增添了许多人文色彩。在赵元任等人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科学社在中国现代科学贫瘠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与中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农学、工程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均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的活动使科学学术交流机制日趋形成,中国科学日益走向国际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元任 中国科学社 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