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学术播迁及其影响——以王闿运和皮锡瑞为始末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平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7,共6页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地域间学术播迁以王闿运主讲四川成都尊经书院为开端。以其学生廖平为中心形成了今文经学蜀学派。康有为受廖平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其公羊学思想体系,并以此授徒,形成了今文经学粤学派。康有为的思想又通过梁启超...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地域间学术播迁以王闿运主讲四川成都尊经书院为开端。以其学生廖平为中心形成了今文经学蜀学派。康有为受廖平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其公羊学思想体系,并以此授徒,形成了今文经学粤学派。康有为的思想又通过梁启超和谭嗣同影响了湖南维新运动。同时,皮锡瑞上承王闿运今文经学,并通过梁启超接受了康有为和廖平的公羊学影响,又通过主讲江西南昌经训书院,促使江西学风的转变。这使他不仅成为湖南今文经学最后一位大师,而且成为清末以湖南为中心的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这一学术播迁反映了咸同以来士绅势力发展的新动向,同时对湖南维新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经学 学术播迁 戊戌维新 王闿运 皮锡瑞
下载PDF
梁启超笔下的谭嗣同——关于《仁学》的刊行与梁撰《谭嗣同传》 被引量:9
2
作者 狭间直树 蒋海波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5,共6页
谭嗣同被捕就义之前,曾向梁启超表示彼此要像日本明治维新志士月照与西乡那样,分别承担死者与生者的责任。亡命日本以后,梁启超很快将谭嗣同遗稿《仁学》发表在《清议极》上,履行自己作为生者的责任。然而《仁学》的发表颇经周折,多次中... 谭嗣同被捕就义之前,曾向梁启超表示彼此要像日本明治维新志士月照与西乡那样,分别承担死者与生者的责任。亡命日本以后,梁启超很快将谭嗣同遗稿《仁学》发表在《清议极》上,履行自己作为生者的责任。然而《仁学》的发表颇经周折,多次中断,且有删改,刊载历时3年。与此同时,梁启超写过3篇《谭嗣同传》,其中的内容各有不同。这些不正常的情况,耐人寻味,反映了清末社会历史大变动时期梁启超思想演变的明确轨迹,以及梁启超思想的复杂性和"多变"中的诚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戊戌政变 《仁学》 《谭嗣同传》 《清议报》
下载PDF
晚清宪政改革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6期19-24,共6页
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晚清宪政改革运动是比戊戌变法更为深刻的一场政治大变革,这场政治改革风潮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变化,它不仅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革命运动和政治变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晚清宪政改革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政治发展
下载PDF
戊戌地方制度改革与维新派的地方政治思想 被引量:3
4
作者 彭平一 丁光耀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07-413,共7页
戌维新运动中,光绪帝下令裁撒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反映了维新派试图通过"委重督抚"加强地方权力,并提高行政效率的政治思维;而湖南省在变法中创设的南学会和保卫局,都反映出维新派试图通过地方议会和地方自治改变督抚专... 戌维新运动中,光绪帝下令裁撒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反映了维新派试图通过"委重督抚"加强地方权力,并提高行政效率的政治思维;而湖南省在变法中创设的南学会和保卫局,都反映出维新派试图通过地方议会和地方自治改变督抚专政,让新式绅商掌握更多地方权力的政治用意。维新派在维新运动中的地方政治主张,都是以政治权力下移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变法 督抚制度改革 南学会 湖南保卫局 地方政治权力
下载PDF
保皇会在澳洲的兴起——基于《东华新报》的媒体传播理论与量化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海蓉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67-77,共11页
论文对澳洲华侨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东华新报》的内容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重点考察了保皇会运动在澳洲的兴起背景。认为从海外华人世界看中国,《东华新报》为我们了解晚清帝国的内政外交,尤其是戊戌政变后风云变幻的混乱格局,开启... 论文对澳洲华侨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东华新报》的内容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重点考察了保皇会运动在澳洲的兴起背景。认为从海外华人世界看中国,《东华新报》为我们了解晚清帝国的内政外交,尤其是戊戌政变后风云变幻的混乱格局,开启了一扇别样的窗口。其报道的关于康梁保皇会在海外的活动,为我们进一步审视19世纪末澳洲联邦成立前后,当地新兴民族主义催生之排华情境下,澳洲华人如何处理跨国境遇以及反思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 戊戌变法 保皇会 《东华新报》 媒体研究 康梁研究
下载PDF
晚清报刊媒介对不缠足运动的推动——以戊戌维新时期的《湘报》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武良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2-44,55,共4页
戊戌维新时期,以维新派为代表的国人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热潮。维新派发起的不缠足运动,借助报刊的力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报》,通过刊载抨击缠足之害的文章,发布湖南不缠足会的各种告示,报道各地不缠足会的相关情况... 戊戌维新时期,以维新派为代表的国人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热潮。维新派发起的不缠足运动,借助报刊的力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报》,通过刊载抨击缠足之害的文章,发布湖南不缠足会的各种告示,报道各地不缠足会的相关情况,刊登"印送不缠足歌"及"定做不缠足云头方式鞋"广告,从言论、报道、组织及广告等多方面对湖南不缠足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湘报》凭借其较大的发行量,扩大了不缠足思想和不缠足运动的影响范围,对湖南不缠足运动的发展功不可没。以戊戌时期的《湘报》为例,我们对晚清时期报刊媒介对不缠足运动的推动亦可管窥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报刊 《湘报》 不缠足运动 戊戌维新 维新派
下载PDF
“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李端棻在戊戌变法中的角色再认识 被引量:3
7
作者 余小龙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期间言新政之大员颇多,李端棻为卓著者之一。李端棻被康、梁视为"二品以上言新政者一人而已",应当从戊戌变法前后各派力量的复杂博弈中审视;李端棻支持康、梁,是因为他们在思想的认识和倾向上有比较坚实的... 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期间言新政之大员颇多,李端棻为卓著者之一。李端棻被康、梁视为"二品以上言新政者一人而已",应当从戊戌变法前后各派力量的复杂博弈中审视;李端棻支持康、梁,是因为他们在思想的认识和倾向上有比较坚实的共同基础,但从政变前后的一些环节来看,将李端棻说成是一个在思想和政治上彻底的康党派,尚有讨论的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端棻 戊戌变法 新政 康有为
下载PDF
论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起源——以康有为与戊戌变法为中心的再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礼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许多学者依据康有为《戊戌奏稿》中“开国会、立宪法”的相关资料,认为戊戌变法是中国的第一次宪政运动。然而,1911年出版的《戊戌奏稿》经过康有为的重大改篡,已经不能反映和代表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期真实的政治主张。光绪帝在百日维... 许多学者依据康有为《戊戌奏稿》中“开国会、立宪法”的相关资料,认为戊戌变法是中国的第一次宪政运动。然而,1911年出版的《戊戌奏稿》经过康有为的重大改篡,已经不能反映和代表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期真实的政治主张。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变法举措与立宪目标毫无关系,康有为在戊戌时期最主要的政策目标是设立制度局推行新政,他自己明确反对当时设立议院的政治主张。现有的档案资料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都足以充分证明,戊戌变法不是一场君主立宪运动,而是一场维新改革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戊戌变法 《戊戌奏稿》 宪政运动
原文传递
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贡献
9
作者 吕明灼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71-74,共4页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伟人之一。他不仅领导并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而且在近代思想、文化方面也卓有建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他把近代中国维新变法思想推向最高峰 ;把进化史观与民主政治有机联系起来 ;集大同思...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伟人之一。他不仅领导并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而且在近代思想、文化方面也卓有建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他把近代中国维新变法思想推向最高峰 ;把进化史观与民主政治有机联系起来 ;集大同思想之大成 ,提出了系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对传统儒学作了民主主义的新解 ,成为新儒学的鼻祖 ;大力倡导发展现代科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戊戌变法 进化史观 大同思想 新儒学
下载PDF
清末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琳璘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20-128,共9页
清朝末期的社会改革是从传统封建农业社会向近代法治工业社会的重要转型之作。清末维新运动则是这场社会改革的引领者和主导者,它不但开启了中国社会转型之路,也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创造了条件。清末维新运动的曲折以及最后以失败... 清朝末期的社会改革是从传统封建农业社会向近代法治工业社会的重要转型之作。清末维新运动则是这场社会改革的引领者和主导者,它不但开启了中国社会转型之路,也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创造了条件。清末维新运动的曲折以及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的结局,也使得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初创之后命运多舛。故,不可否认,清末维新运动的发展与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关系密切。从此角度分析或可为我们明晰现代警察制度改革的方向与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新运动 警察制度 警政
下载PDF
试论近代中国争取法治的不懈努力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忠义 李晓颖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7-31,共5页
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分子开始了对西方法治文明的探索、向往和追求。太平天国探索了农民阶级的法治之路。戊戌变法是西方先进的法治文明与中国传统的人治在中国本土第一次实质性的交锋。清末预备立宪客观上标志着古老的积贫积弱的中国开... 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分子开始了对西方法治文明的探索、向往和追求。太平天国探索了农民阶级的法治之路。戊戌变法是西方先进的法治文明与中国传统的人治在中国本土第一次实质性的交锋。清末预备立宪客观上标志着古老的积贫积弱的中国开始了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的艰难过渡。虽然辛亥革命的法治模式在法律价值上意义重大 ,但是昙花一现 ,流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达 2 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则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争取权利和法治的伟大斗争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明 法治模式 西方法 先进分子 法律价值 农民阶级 人治 近代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 标志
下载PDF
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海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4-69,共6页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与晚清政治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在戊戌变法过程中,科学教育也与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戊戌变法过程中的一些举措使得国人对于“科学”的理解不断加深,维新派相继介绍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与晚清政治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在戊戌变法过程中,科学教育也与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戊戌变法过程中的一些举措使得国人对于“科学”的理解不断加深,维新派相继介绍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 科学教育
下载PDF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议会思想 被引量:2
13
作者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26,196,共15页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议会思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与思想本属两途,有着性质上的差别。康、梁议会思想的资料来源,皆为中国儒学经典与中国历史。这正说明了康、梁对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缺乏充分的了解,并有着很大的误解,故用中国...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议会思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与思想本属两途,有着性质上的差别。康、梁议会思想的资料来源,皆为中国儒学经典与中国历史。这正说明了康、梁对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缺乏充分的了解,并有着很大的误解,故用中国经典去比附。若称“戊戌变法学习了西方的制度与思想”,很可能只学习了外形,康、梁并没掌握西方政治制度与思想的真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议会 议郎 制度局
下载PDF
历史的比较与思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
14
作者 张琪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85-86,共2页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维新派效法日本明治维新 ,以图挽救民族危亡 ,但结果迥异。究其原因是 :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 ,方法、途径不同 ,国际环境不同。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 ,离开中国实际 。
关键词 中国 戊戌变法 日本 明治维新 比较 前提条件 变革方法 多革模式
下载PDF
戊戌前后知识分子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15
作者 侯强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9,共9页
在戊戌前后法制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东渐实质上是一个近代中西政治法律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思想启蒙的过程。在“西法东渐”过程中,戊戌前后处于转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起着独特... 在戊戌前后法制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东渐实质上是一个近代中西政治法律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思想启蒙的过程。在“西法东渐”过程中,戊戌前后处于转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起着独特的作用,对推动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前后 知识分子转型 法制现代化
下载PDF
戊戌变法中的日本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90-93,共4页
中日甲午战后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相关甚深。维新派所营造出的"效法日本"的舆论氛围,也曾一度影响了清廷的对日政策。期间,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华,在清廷内部引发强烈反响。与此同时,光绪帝的"联日"思想逐渐形成。... 中日甲午战后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相关甚深。维新派所营造出的"效法日本"的舆论氛围,也曾一度影响了清廷的对日政策。期间,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华,在清廷内部引发强烈反响。与此同时,光绪帝的"联日"思想逐渐形成。而这些表象实质上是清、日相关利益集团冲突、妥协的结果。而戊戌变法期间留学政策的制定以及留学生的派遣,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变法 日本 留日学生 维新派
下载PDF
维新运动与湖南近代报人群体的形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晨曦 阳美燕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160,共20页
维新运动时期,湖南由"铁门之城"变为"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省",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以唐才常、谭嗣同、刘善涵、熊希龄等从科举旧制走出来的湖南士绅渐渐走上办报开新的"合群"之路,从而拉开了湖南近代报业的... 维新运动时期,湖南由"铁门之城"变为"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省",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以唐才常、谭嗣同、刘善涵、熊希龄等从科举旧制走出来的湖南士绅渐渐走上办报开新的"合群"之路,从而拉开了湖南近代报业的序幕。本文力图深入揭示在维新运动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中,在湖南报人从产生到合力共谋办报的历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近代湖南报人报业的如下鲜明特点:其一,社会"大变局"是催生湖南新式报人报业的最大推动力;其二,湖南新式报人合群开新之阵营脱胎于科举旧制,同时又带有浓厚的政、学、商三位一体色彩;其三,湘省报人在合群过程中,与鄂、沪外省报人建立了独特的同仁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新运动 湖南报人 《湘学新报》 《湘报》
原文传递
曾廉的生平与思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阳信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830-833,共4页
戊戌变法时期,曾廉以反对变法维新,上书请杀康有为、梁启超而名噪一时;辛亥革命前后,他激烈地反对民主革命,并一直妄图复辟封建制度,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阻碍力量。曾廉是清末民初一个典型的政治保守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者。
关键词 曾廉 生平 民主革命 封建制度 保守主义
下载PDF
严复对陈独秀思想的影响
19
作者 张雪萍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0期71-75,共5页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严复 ,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并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五四一代影响更甚。文章就严复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思想的影响做初步探讨 ,从关于进化论、教育思想、中西文化比较等几个方...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严复 ,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并对后世具有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五四一代影响更甚。文章就严复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思想的影响做初步探讨 ,从关于进化论、教育思想、中西文化比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陈独秀 戊戌维新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论戊戌政变前康有为的近代“政体”思想
20
作者 龚郭清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9-33,共5页
经过文本解析 ,本文得出结论 ,早期的康有为认为 ,为了使列强束手、民族富强 ,同时 ,更为了使人民得所、人性圆满 ,有必要在中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近代政治体制。尽管其间可能还需要经过一些过渡阶段或权宜之计 ,在康氏心目中 ,近代新政... 经过文本解析 ,本文得出结论 ,早期的康有为认为 ,为了使列强束手、民族富强 ,同时 ,更为了使人民得所、人性圆满 ,有必要在中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近代政治体制。尽管其间可能还需要经过一些过渡阶段或权宜之计 ,在康氏心目中 ,近代新政体应以“仁——通”为根本原则 ,以“平等”、“民主”为基本目标 ,以“议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戊戌变法 政治改革 政治思想 政治体制 “议院” “仁—通”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