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学术播迁及其影响——以王闿运和皮锡瑞为始末 |
彭平一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
|
梁启超笔下的谭嗣同——关于《仁学》的刊行与梁撰《谭嗣同传》 |
狭间直树
蒋海波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3
|
晚清宪政改革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
高旺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
2002 |
1
|
|
4
|
戊戌地方制度改革与维新派的地方政治思想 |
彭平一
丁光耀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5
|
保皇会在澳洲的兴起——基于《东华新报》的媒体传播理论与量化分析 |
李海蓉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15 |
3
|
|
6
|
晚清报刊媒介对不缠足运动的推动——以戊戌维新时期的《湘报》为例 |
郑武良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7
|
“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李端棻在戊戌变法中的角色再认识 |
余小龙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3
|
|
8
|
论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起源——以康有为与戊戌变法为中心的再考察 |
蔡礼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9
|
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贡献 |
吕明灼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4 |
0 |
|
10
|
清末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 |
刘琳璘
|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
2021 |
2
|
|
11
|
试论近代中国争取法治的不懈努力 |
薛忠义
李晓颖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2
|
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
郭海洋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3
|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议会思想 |
茅海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4
|
历史的比较与思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 |
张琪
|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
2002 |
0 |
|
15
|
戊戌前后知识分子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 |
侯强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5 |
0 |
|
16
|
戊戌变法中的日本因素 |
孙波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7
|
维新运动与湖南近代报人群体的形成 |
李晨曦
阳美燕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8
|
曾廉的生平与思想 |
阳信生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9
|
严复对陈独秀思想的影响 |
张雪萍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4 |
0 |
|
20
|
论戊戌政变前康有为的近代“政体”思想 |
龚郭清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