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征中的女红军 被引量:8
1
作者 邵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几千名参加长征的女红军在政治宣传、救护收容、后勤运输、前线作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漫漫长征路上,她们跋山涉水,负重艰难前行,还要克服自身性别带来的一系列妇女特有的问题,如裹过小脚、无法洗脸洗澡、没有经期孕期保护、被迫... 几千名参加长征的女红军在政治宣传、救护收容、后勤运输、前线作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漫漫长征路上,她们跋山涉水,负重艰难前行,还要克服自身性别带来的一系列妇女特有的问题,如裹过小脚、无法洗脸洗澡、没有经期孕期保护、被迫舍弃刚生下的骨肉,等等。在艰苦的环境中,女红军表现出团结向上、积极乐观、不怕牺牲的坚韧品质。她们的长征实践本身也是妇女解放的宣言书、宣传队与播种机,引领了中国女性的新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长征女战士 妇女解放
下载PDF
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80周年 被引量:10
2
作者 石仲泉 《苏区研究》 2015年第1期13-24,共12页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长征的基本内涵,包括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的搏斗、党内斗争、同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生死搏弈三方面的斗争。长征精神体现在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长征的基本内涵,包括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的搏斗、党内斗争、同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生死搏弈三方面的斗争。长征精神体现在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等五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之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最高体现,也是我们党取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长征精神 内涵
下载PDF
中央苏区红军卫生防疫工作的经验 被引量:7
3
作者 唐国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面对中央苏区经常性爆发的各种传染病的威胁,苏区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立了相关的医疗机构,加强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使得整个红军的卫生防疫工作逐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起来,有效推动了红军的卫生防疫工作逐步走... 面对中央苏区经常性爆发的各种传染病的威胁,苏区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成立了相关的医疗机构,加强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使得整个红军的卫生防疫工作逐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起来,有效推动了红军的卫生防疫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同时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的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广泛动员指战员积极参与卫生防疫,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卫生防疫工作的实施。虽然当时的有些做法显得比较原始和简单,但它们确实起到了防止中央苏区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和流行,对保障红军和苏区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红军 卫生防疫
下载PDF
艰难卓绝的生命救护——美国学者约翰·瓦特眼中的中央红军长征医疗 被引量:7
4
作者 范国平 《军事历史研究》 2016年第3期31-40,共10页
美国学者约翰·瓦特在中国军事医学史的研究上很有建树,他的《战时中国的生命救护:现代医学如何在战争和瘟疫中重构卫生保健体系(1928—1945)》1一书,是一部关于中华民国军事医学史的力作。在这部著作中,约翰·瓦特对红军长征... 美国学者约翰·瓦特在中国军事医学史的研究上很有建树,他的《战时中国的生命救护:现代医学如何在战争和瘟疫中重构卫生保健体系(1928—1945)》1一书,是一部关于中华民国军事医学史的力作。在这部著作中,约翰·瓦特对红军长征医疗救护情况作了详细的考察。约翰·瓦特认为,红军初步创建的医疗救护体系为长征提供了重要保障。遵义会议前,红军部队伤亡很大,医疗工作的重点是救护重伤员。遵义会议后,由于确立了正确领导,红军运用巧妙的战略战术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部队和医疗工作者得到了休整,除了一些救护工作外,大量的医疗工作是防病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瓦特 红军长征 医疗救护 传染病
原文传递
红二、六军团长征期间民族工作述略 被引量:6
5
作者 廖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红二、六军团(1936年7月改称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西南、西北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到之处,广泛开展民族工作,宣传民族团结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加强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建... 红二、六军团(1936年7月改称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西南、西北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到之处,广泛开展民族工作,宣传民族团结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加强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建立革命政权和武装,执行严格的群众纪律,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理解、欢迎和支持,确保了红军长征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民族工作
下载PDF
我党民族政策的历史丰碑——《关于苗族问题决议》论略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曙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50,共6页
红军长征是我党民族政策形成的一条划分线 :在此之前是理论提出阶段 ,之时是实践检验阶段 ,之后则是理论再提出再实践阶段。《解放苗族决议案》和《关于苗族问题决议》、《关于对苗、瑶民的口号》分别成为前两个阶段的最早雏形。研究证... 红军长征是我党民族政策形成的一条划分线 :在此之前是理论提出阶段 ,之时是实践检验阶段 ,之后则是理论再提出再实践阶段。《解放苗族决议案》和《关于苗族问题决议》、《关于对苗、瑶民的口号》分别成为前两个阶段的最早雏形。研究证明 ,这些文告既是我党早期民族政策形成的见证 ,又是我党作风上一贯务实求真之结果。苗瑶地区成为我党民族政策由理论到实践的第一块“试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策 红军 长征 苗瑶地区 《关于苗族问题决议》
下载PDF
红军长征扩红人数考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慧娟 《苏区研究》 2018年第2期77-90,共14页
扩红既是关系部队战斗力,又是反映中共群众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长征中的扩红,难度虽较此前大大增加,但通过考证现有文献资料和亲历者回忆而得出的大致数字来看,长征扩红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扩红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关于蒋介石“放水”长征说的再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毅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后,蒋介石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特别是统一西南,故意放中共突围,并驱赶其进入云贵川。这种说法的依据主要有二:其一,蒋介石未倾其全力"追剿",只派部分中央军尾随,而将主力部队留置于江西进行&...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后,蒋介石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特别是统一西南,故意放中共突围,并驱赶其进入云贵川。这种说法的依据主要有二:其一,蒋介石未倾其全力"追剿",只派部分中央军尾随,而将主力部队留置于江西进行"清剿";其二,担负"追剿"任务的国民党中央军在湖南没有与红军发生大的战斗,甚至一路"护送"红军。事实上,这两个推测都不能成立。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是由各种复杂因素造成的,有时还带有历史的机缘巧合。在此决策过程中,虽然不乏蒋介石的工于心计及其与地方实力派的相互博弈,但不宜简单断言他有意"放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蒋介石 “放水” “追剿”
原文传递
军体合一:中央苏区时期的军事体育述论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强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2-59,共8页
中央苏区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局部执政的重要阶段,在这近十年时间内,中共在赣南、闽西一带整军经武,将此前停留于理论层面的蓝图擘画诉诸实践,诸多创设成为日后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中就包括军事体育在内... 中央苏区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局部执政的重要阶段,在这近十年时间内,中共在赣南、闽西一带整军经武,将此前停留于理论层面的蓝图擘画诉诸实践,诸多创设成为日后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中就包括军事体育在内。军事体育有效融合了军事和体育两个方面,既能作为部队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也能以竞技比赛的形式呈现,达到娱乐大众、增强战士体质、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等多重目的。中央苏区时期的军事体育虽然条件艰苦、简陋,但其受到党中央、苏区政府和红军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留下了宝贵经验,且深受红军官兵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体合一 中央苏区 军事体育 红军
下载PDF
红军东征目的辩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东仓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54-59,共6页
关于红军东征目的诸多误说,或以偏概全、或错解史料、或罔顾史实,影响人们对东征战略意义的正确理解,且易造成历史认知混乱。红军东征,其目的包含了根本方针、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三个层面,其目的就是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把国内战... 关于红军东征目的诸多误说,或以偏概全、或错解史料、或罔顾史实,影响人们对东征战略意义的正确理解,且易造成历史认知混乱。红军东征,其目的包含了根本方针、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三个层面,其目的就是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的根本方针,实现"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战略战术目标,完成"打通苏联"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两个任务,并把"打通苏联"作为中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东征目的
下载PDF
论西路军失败与战略决策失误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奇伟 彭洪升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46-49,共4页
西路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略决策失误造成的,首先是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策失误,其次是西渡黄河后对其战略使命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再次是在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后出现的保守,西路军因此不仅未能完成打通国际的重大任务,反... 西路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略决策失误造成的,首先是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策失误,其次是西渡黄河后对其战略使命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再次是在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后出现的保守,西路军因此不仅未能完成打通国际的重大任务,反而兵败祁连,造成千古遗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向前 宁夏 西路军 战略决策 红军 西进战略 促和战略
下载PDF
妇女群众对川陕苏区红色医疗卫生事业的历史贡献
12
作者 谭凤 李辉源 李保国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1-70,共10页
在川陕苏区创建发展过程中,面对极为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广大妇女在党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戒烟运动和药品的研制、照顾和慰问伤病员、转运伤病员、主动承担后勤工作、全力支持医院建设。这些行动不但有力地支援了川陕苏区的军事斗争工作,... 在川陕苏区创建发展过程中,面对极为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广大妇女在党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戒烟运动和药品的研制、照顾和慰问伤病员、转运伤病员、主动承担后勤工作、全力支持医院建设。这些行动不但有力地支援了川陕苏区的军事斗争工作,还极大改善了川陕苏区的医疗卫生状况,为苏区红色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促进了川陕苏区建设事业的发展。妇女群众参与川陕苏区红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历史不仅能够为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价值指引,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还能够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赋能助力,具有较为突出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群众 川陕苏区 红色医疗卫生事业 红军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中央苏区墙报的创办历程
13
作者 温泽华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其报纸宣传工作也在农村面临着新的办报环境和阅读对象,即面临着办报物质条件不足、宣传环境转换和读者阅读水平不一的挑战。为突破苏区报纸的阅读困境,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早期的办...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其报纸宣传工作也在农村面临着新的办报环境和阅读对象,即面临着办报物质条件不足、宣传环境转换和读者阅读水平不一的挑战。为突破苏区报纸的阅读困境,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早期的办报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以《时事简报》为代表的本土墙报经验,而后又与苏俄的墙报传统相融合—吸纳苏区群众组成墙报委员会作为墙报的组织形式,形成了成熟的墙报工作体系。墙报的创设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开创出新的媒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报 中央苏区 红军 报纸宣传
原文传递
长征前革命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乾坤 李洪河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14,共14页
长征前,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在缺医少药和面临敌人不断进攻的艰苦条件下,创建了各级医疗卫生组织,创办了红军军医学校和卫生材料厂,初步建立了红军部队的卫勤体系与地方卫生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发动革命根据地各方力量... 长征前,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在缺医少药和面临敌人不断进攻的艰苦条件下,创建了各级医疗卫生组织,创办了红军军医学校和卫生材料厂,初步建立了红军部队的卫勤体系与地方卫生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发动革命根据地各方力量开展了有效的战伤救护和卫生防病工作,既为土地革命战争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卫勤保障,增强了革命根据地军民的卫生观念和身体健康,又确立了中共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领导,整合了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坚持走中西医相结合的医疗卫生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的伟大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前 革命根据地 红军 医疗卫生工作
原文传递
李卓然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5
作者 刘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5,共5页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来源和保障。李卓然作为党和军队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强调要用政治工作保障每个战斗任务的完成;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抓战前、战中、战后、卫生、病员、战俘等全方...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来源和保障。李卓然作为党和军队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强调要用政治工作保障每个战斗任务的完成;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抓战前、战中、战后、卫生、病员、战俘等全方位和全过程工作;在工作中要以打胜仗为目标因地因时采取适宜的方法;发挥模范典型的示范作用;把巩固自身力量和瓦解敌军力量工作统一起来。李卓然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包括重视差异性、强调务实性、鲜明的党性原则,其历史贡献在于丰富了毛泽东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推进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卓然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 红军 政治建军
下载PDF
蒋介石、胡宗南与山城堡战役研究
16
作者 王保存 郭懿麟 《苏区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63-79,共17页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国民党“围剿”红军态势不断演进,红军面临形势极其危险。在此背景下,胡宗南所部第七十八师孤军深入,被中共和红军设伏于山城堡等地。山城堡战役是国民党“围剿”红军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国民党各路...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国民党“围剿”红军态势不断演进,红军面临形势极其危险。在此背景下,胡宗南所部第七十八师孤军深入,被中共和红军设伏于山城堡等地。山城堡战役是国民党“围剿”红军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国民党各路军队未能协同配合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战后国共对抗不断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山城堡战役评价过高是不适当的。山城堡战役后,蒋介石、胡宗南对山城堡战役进行了深刻反思并调整了战略部署。因西安事变爆发,国共才结束了对抗,实现了国内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城堡战役 蒋介石 胡宗南 红军
下载PDF
红军长征战略转移新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桂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2-67,共6页
一般认为,导致红军长征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但是,深入研究红军长征的整个过程会发现,导致红军长征这一史实发生的原因有四:一是中共党内连续发生的三次"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的自身发... 一般认为,导致红军长征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但是,深入研究红军长征的整个过程会发现,导致红军长征这一史实发生的原因有四:一是中共党内连续发生的三次"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的自身发展受到限制;二是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根据地和红军的存在发展构成威胁;三是寻找战略依托,寻求苏联援助;四是北上抗日救国。前两个原因是被动原因,后两个是主动原因。在长征的前期,即懋功会师之前,被动原因有重要的影响,红军不得不为了生存而离开根据地,转战于高山大川之间。后期,主动原因开始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明确了长征的方向,扭转了党和红军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左”倾错误 反“围剿” 北上抗日
下载PDF
党的民族政策在长征中的初步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胜平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92-94,104,共4页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主要经过了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执行了严格的民族群众纪律,因此,我军不但顺利地通过了这些地区,还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初步实践,为此后党的新型民族政策—...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主要经过了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党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执行了严格的民族群众纪律,因此,我军不但顺利地通过了这些地区,还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初步实践,为此后党的新型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的确立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 民族政策 红军 党的政策
下载PDF
红军长征中左右两路军的若干电报辨析——与孙果达先生商榷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海兴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3-109,286,共7页
孙果达先生认为,1935年9月9日张国焘企图危害党中央的电报到达右路军前敌指挥部的时间是晚上10时许;9月8、9日张国焘两次电令右路军南下,中央9日和10日致张国焘电分别是在9日下午和午夜的书记处会议后发出,9日电报是对张国焘8日22时来... 孙果达先生认为,1935年9月9日张国焘企图危害党中央的电报到达右路军前敌指挥部的时间是晚上10时许;9月8、9日张国焘两次电令右路军南下,中央9日和10日致张国焘电分别是在9日下午和午夜的书记处会议后发出,9日电报是对张国焘8日22时来电的答复。作者认为,张国焘9月9日电报到达的时间是当天下午;张国焘9月8、9日三次电令右路军南下,中央9日和10日致张国焘电分别是在9日下午张国焘来电之前和10日凌晨北上之后发出,9日致张国焘电是对张国焘8日两次南下电令中第一次的答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巴西会议 电报
下载PDF
红军长征与近代贵州民族关系的变迁 被引量:3
20
作者 裴恒涛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7,共7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少数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不仅是一支军队的突围行动,它引发了贵州社会多方面的变迁,民族关系亦不例外。红军长征前贵州的民族关系形势是,一是少数民族众多,二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民族...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少数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不仅是一支军队的突围行动,它引发了贵州社会多方面的变迁,民族关系亦不例外。红军长征前贵州的民族关系形势是,一是少数民族众多,二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民族关系紧张。红军经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党和广大红军战士经过亲身经历,对中国的诸多民族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了切身的认识。结合贵州少数民族众多的特殊情况,党和红军积极主动调整政策,积极制定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政策与策略趋于实际与具体。基于红军长征在贵州等民族地区的一系列政策基础和历史经验,党的民族政策很快成熟与完善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长征 贵州 民族关系 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