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子国师说及其与南北朝的道教改革运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玲娣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5-78,共4页
道教中的老师国师说是老子善变思想的内容之一,国师院宣称老子得道升天后,随时而出,辅助人间帝王治国理政。南北朝时期,寇谦之和陆修静领导的的道教改革运动,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老子国师说的宗教意蕴,是促使道教在这个时期由民间向上层,... 道教中的老师国师说是老子善变思想的内容之一,国师院宣称老子得道升天后,随时而出,辅助人间帝王治国理政。南北朝时期,寇谦之和陆修静领导的的道教改革运动,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老子国师说的宗教意蕴,是促使道教在这个时期由民间向上层,由反抗向合作发生转变的重要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国师 南北朝 道教 改革
下载PDF
从“遮蔽”到“环绕”:公元3~5世纪北方地区墓葬帷帐的空间位移 被引量:5
2
作者 权弼成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61,共9页
帷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较为常见的随葬品,一般由帷帐钩和帷帐座组成。长期以来帷帐的研究集中于形制和用途,有关帷帐在空间位置的变化及其意义少见讨论。通过梳理魏晋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墓葬出土的帷帐形制及位置,可知帷帐对墓葬空... 帷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较为常见的随葬品,一般由帷帐钩和帷帐座组成。长期以来帷帐的研究集中于形制和用途,有关帷帐在空间位置的变化及其意义少见讨论。通过梳理魏晋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墓葬出土的帷帐形制及位置,可知帷帐对墓葬空间的构建使单室墓的空间变得更为复杂。帷帐在墓葬空间中由单独设立转变为依附于墓棺存在表明帷帐的空间独立性下降,这可能与魏晋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墓内祭祀行为的衰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帐 北方地区 墓室空间 魏晋北朝
下载PDF
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人工变形颅的新发现
3
作者 魏东 张宇亮 +1 位作者 田小红 吴勇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2,169,共8页
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2021~2022年度发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发现了54例人工变形颅。颅骨人工变形,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属性与生物属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殊习俗。其出现原因和表现形式,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问... 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2021~2022年度发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发现了54例人工变形颅。颅骨人工变形,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属性与生物属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殊习俗。其出现原因和表现形式,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问题。本次发现的变形颅,是新疆地区迄今为止数量最大、形制最多样的新发现。经形态学研究,初步得到以下认识:该人群的颅骨变形模式可区分为枕型、额枕型、环型三种;变形个体与未变形个体的埋葬习俗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起源的审美意识,可能是多种变形模式共存的主要原因,“多型共存”是多来源人群共处交融的具象表现;枕型变和额枕型变的个体,其起源可能与中亚地区古代人群相关。环型变个体的出现,可能是受到了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人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友谊路墓群 颅骨人工变形 龟兹 魏晋南北朝时期
原文传递
对柳得恭“南北国”论的驳议
4
作者 赵振海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1期69-72,共4页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人首领大祚荣在松花江流域建立渤海政权,接受唐朝册封,成为唐朝的地方民族政权。朝鲜半岛史学界将渤海史纳入朝鲜史体系,将渤海与新罗对立时期称为“南北国时代”或“南北朝时代”,将渤海视作新罗的“北朝”。然而,...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人首领大祚荣在松花江流域建立渤海政权,接受唐朝册封,成为唐朝的地方民族政权。朝鲜半岛史学界将渤海史纳入朝鲜史体系,将渤海与新罗对立时期称为“南北国时代”或“南北朝时代”,将渤海视作新罗的“北朝”。然而,此种说法存在问题,一是“南北国”论缺少统一王朝或国家的根本前提;二是在渤海建国前,朝鲜地区并未形成单一的朝鲜族或韩族;三是高句丽曾是中国历史上的地方民族政权;四是王氏高丽并不是高氏高丽的继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新罗 唐朝 高句丽 南北国时代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分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晓春 雷玉华 聂和平 《考古学集刊》 2019年第1期190-238,29-34,共55页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石窟寺地点1702处,龛窟7804个,造像10696身,其中有明确纪年的石窟达239龛窟。通过纪年石窟材料,将嘉陵江流域石窟寺分为四期七段。第一期为南北朝后期,是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起源和初步发展... 嘉陵江流域石窟寺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石窟寺地点1702处,龛窟7804个,造像10696身,其中有明确纪年的石窟达239龛窟。通过纪年石窟材料,将嘉陵江流域石窟寺分为四期七段。第一期为南北朝后期,是嘉陵江流域石窟寺的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形制有三壁三龛式窟、佛殿窟、圆拱形深龛、小型浅龛四种。造像题材以佛教为主,有部分道教石窟。第二期为隋至晚唐,是嘉陵江流域石窟寺发展成熟并形成"唐风"的时期,也是该流域石窟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第三期为唐末、五代至两宋。其中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属于石窟寺的转型时期,以中小型龛为主,龛形简单,题材常见各类菩萨和经变,造像组合较为简单。部分造像延续了晚唐时期的颓势,同时出现了新的风貌,表现为造像丰满圆润,婉约细致。北宋中期至南宋末是嘉陵江流域石窟寺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在风格上完成了由"唐风"向"宋风"的转型,形成鲜明的宋代风格和地域特征。单层方形平顶龛最为常见,造像题材方面显示出佛、道、儒合一和世俗化特点。题材内容丰富多样,造像组合复杂,造像水平很高,身体修长,比例适当,服饰华美,神态安详。第四期为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是嘉陵江流域石窟造像的衰落期。窟龛数量极多,但形制趋于简陋,很少装饰,常见观音和各类民间俗神造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嘉陵江流域 石窟寺 南北朝时期 唐宋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