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时期杜威访华与南京高师的关系考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洪宇 李永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30,共15页
五四爱国运动前夕,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作为新知识界的嘉宾被隆重邀请到中国,开始了影响深远的两年访华之行。杜威所宣传的实用主义学说,因内容精深、适合所需、易于接受而成为流行于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界的一股热潮。南京高... 五四爱国运动前夕,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作为新知识界的嘉宾被隆重邀请到中国,开始了影响深远的两年访华之行。杜威所宣传的实用主义学说,因内容精深、适合所需、易于接受而成为流行于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界的一股热潮。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作为负责邀请的三大教育机构之一,因郭秉文、陶行知等学人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杜威的师承关系,他们参与邀请、广为宣传、积极筹资、译述陪伴,可谓出力颇多,使杜威的访华之行卓有成效。反之,杜威以南京高师为南方重要活动基地,通过参观考察、讲演问答、系统授课等方式为南京高师成为东南学术重镇添砖助力;如从长远来看,更是深度传播了实用主义,广泛联系了欧美学者,有效推进了国际交流,为南京高师以至东南大学成为最具规模的现代化大学贡献频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杜威 中国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实用主义
下载PDF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3
2
作者 桑东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为我国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大解放 ;开拓了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的广阔空间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教育并促成了 1 92 2年新学制改革的最终完成 ,使中国的教育发展步入到现代教育的轨道...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为我国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大解放 ;开拓了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的广阔空间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教育并促成了 1 92 2年新学制改革的最终完成 ,使中国的教育发展步入到现代教育的轨道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教育实践 知识分子 现代教育 发展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教育运动 教育史
下载PDF
试论“五四”时期中国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与传播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泽华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5-100,共6页
"五四"时期,以戴季陶、胡汉民、朱执信等为代表的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国民党先进知识分子,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星期评论》、《建设》等报刊杂志为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阶级斗争理论等内容... "五四"时期,以戴季陶、胡汉民、朱执信等为代表的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国民党先进知识分子,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星期评论》、《建设》等报刊杂志为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阶级斗争理论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虽然在现在看来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含有诸多曲解、误解的成分,甚至有借马克思主义宣传其革命学说的倾向。但从客观上讲,这些国民党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国民党人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论民国初年到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书写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大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9,共11页
民国初年,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表述上也多与“五族共和”的建国方针相配合、相呼应。其中,1912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更是在历史教科书史上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观念。五四时期... 民国初年,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表述上也多与“五族共和”的建国方针相配合、相呼应。其中,1912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更是在历史教科书史上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观念。五四时期,中华民族观念首次被写进教育部门制定和公布的《历史课程纲要》,这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但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使用较多的还是“中国民族”“我国民族”或“吾民族”,而不是“中华民族”。这说明,五四时期历史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书写还很不成熟。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先后四次修订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都纳入了对“中华民族”的书写。由此,自觉运用中华民族的观念成为该时期历史教科书的普遍现象。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中华民族观念,即认为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苗等民族所构成,亦即中华民族所指并非某一个民族(如汉族),而是中国各民族。这表明,中华民族观念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时期业已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历史教科书 民国初年 五四时期 抗战时期
下载PDF
从日记体、书信体小说看五四时代的一种写作伦理 被引量:4
5
作者 泓峻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7,共7页
五四时期作家纷纷选择书信体与日记体这一小说体载,看重的是它在真实袒露创作主体隐秘的内心世界,表达创作主体主观情感方面的潜能。它使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的虚构性,以类似于真实日记或书信写作的状态进入小说创作过程。当时... 五四时期作家纷纷选择书信体与日记体这一小说体载,看重的是它在真实袒露创作主体隐秘的内心世界,表达创作主体主观情感方面的潜能。它使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的虚构性,以类似于真实日记或书信写作的状态进入小说创作过程。当时的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在摆脱了日记与书信最直观的外在形式之后,仍然具有强烈的表现性,把小说的叙述引向创作主体自身。即使在使用第三人称时,一些作家不仅仍然写着关于自己的故事,而且仍然固执地寻找着用第一人称表达的机会。"新文学"的读者,则希望透过文学作品看到作家真实的心灵世界,寻找情感与思想的共鸣。以作家真诚而又真实的自我面对读者作为五四时代一种独特的小说写作伦理,体现出的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公民平等人格交往基础上的新的启蒙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记体 书信体 五四时代 第一人称叙事 自叙传 写作伦理
下载PDF
论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生育节制思想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文联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受桑格夫人来华及其生育节制理论广泛宣传的影响 ,生育节制问题成为五四时期思想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对生育节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有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
关键词 五四时期 生育节制 妇女解放
下载PDF
梁漱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被引量:3
7
作者 熊吕茂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9-73,共5页
在学术界 ,一般人总认为梁漱溟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东西方文化论战 ,是站在陈独秀、胡适一派的对立面 ,是东方文化派或顽固守旧派的主将与代表人物 ,他的文化思想代表了更为保守的社会层面。然而事实上 ,梁漱溟并不笼统地反对“五... 在学术界 ,一般人总认为梁漱溟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东西方文化论战 ,是站在陈独秀、胡适一派的对立面 ,是东方文化派或顽固守旧派的主将与代表人物 ,他的文化思想代表了更为保守的社会层面。然而事实上 ,梁漱溟并不笼统地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 ,相反 ,他时常以陈独秀、胡适的同道自诩 ,并对陈、胡的思想表示了某种程度的赞赏。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梁漱溟没有限于当时的东西文化孰优孰劣之争 ,而是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 ,以一种文化多元论的眼光来处理西、中、印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试图寻求拯救人类文明的良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五四"时期 新文化运动 东西文化
下载PDF
“五四”思想界对封建贞操观的批判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文联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7-102,共6页
在近代中国 ,比较全面地深刻批判封建贞操观 ,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自由和平等的高度对封建贞操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鞭挞 ,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五四思想界对贞操观的批判 ,是中国近代化思潮的一部分 ,在近... 在近代中国 ,比较全面地深刻批判封建贞操观 ,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自由和平等的高度对封建贞操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鞭挞 ,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五四思想界对贞操观的批判 ,是中国近代化思潮的一部分 ,在近代中国不仅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且具有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贞操观 批判
下载PDF
五四时期毛泽东群体观的形成及其实践
9
作者 官心 何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
五四时期,毛泽东逐渐摒弃“精神个人主义”“圣贤创世”等伦理思想,培育了具有集体主义色彩的群体观。毛泽东的群体观主要表现为以“民众”为中心的大群体观念和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小群体观念,其演变轨迹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 五四时期,毛泽东逐渐摒弃“精神个人主义”“圣贤创世”等伦理思想,培育了具有集体主义色彩的群体观。毛泽东的群体观主要表现为以“民众”为中心的大群体观念和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小群体观念,其演变轨迹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开始笃信民众联合的力量,将改造社会的目光从“精英”转向“群体”;二是将“群体”与“政治”“主义”相结合,认为群体活动既需要联系政治现实,也需要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三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应当用马克思主义聚合知识分子,组建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联合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走阶级专政的道路。同时,毛泽东通过创办报刊等方式实践群体价值,对湖南地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群体观 知识分子群体 五四时期
下载PDF
五四时期《新社会》对妇女解放事业的探索
10
作者 刘志鸿 王毓伟 《兰台世界》 2024年第5期157-160,共4页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新思潮洗礼,北京社会实进会创办《新社会》。该刊秉持“社会改造”主张,强调改造社会则必须解决妇女问题。《新社会》认为,礼教是造成旧社会妇女困境的根源,并从家庭制度、婚姻、经济地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新思潮洗礼,北京社会实进会创办《新社会》。该刊秉持“社会改造”主张,强调改造社会则必须解决妇女问题。《新社会》认为,礼教是造成旧社会妇女困境的根源,并从家庭制度、婚姻、经济地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新社会》认同妇女须自身努力追求解放的观点,并从男性同胞、父母立场、社会全局等角度扩展妇女问题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新社会 妇女解放
原文传递
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公共交往
11
作者 张静 陈珺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五四时期,李大钊以学校、社团、报刊媒体等公共空间为平台,开展公共交往活动。他积极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自身言行,拓展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空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凭借公共交往活动,李大钊引导大批有志青年人走... 五四时期,李大钊以学校、社团、报刊媒体等公共空间为平台,开展公共交往活动。他积极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自身言行,拓展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空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凭借公共交往活动,李大钊引导大批有志青年人走上革命道路,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公共交往 公共空间 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
下载PDF
五四前后李大钊新闻思想的转折及启示
12
作者 代龙茵 孙丽娜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
李大钊是五四时期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当时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引领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实践,还影响了大批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 李大钊是五四时期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当时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引领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实践,还影响了大批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新闻思想的转变也为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新闻思想 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
下载PDF
绝望的主妇:论欧阳予倩话剧《潘金莲》的情欲叙事与戏剧美学
13
作者 周宏亮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6-33,94,共9页
本文以欧阳予倩的剧本《潘金莲》及其舞台演出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戏剧的角度分析欧阳予倩的戏剧思想。欧阳予倩在为潘金莲翻案的过程中,借由她对于浪漫爱情的向往,表达了追求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的五四伦理价值观。他将潘金莲从“历史... 本文以欧阳予倩的剧本《潘金莲》及其舞台演出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戏剧的角度分析欧阳予倩的戏剧思想。欧阳予倩在为潘金莲翻案的过程中,借由她对于浪漫爱情的向往,表达了追求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的五四伦理价值观。他将潘金莲从“历史的耻辱柱”上解救下来,淡化其色欲熏天和心狠手辣的一面,强调她作为女性受害者对于男权社会的身不由己、决绝与反抗。此外,本文也考证了欧阳予倩在日留学史及其深受日本演剧影响的美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予倩 跨文化戏剧 戏剧美学 五四文化 现代中国与世界
下载PDF
“公意”与“舆论”之间:五四时期李普曼《舆论》的知识传播和话语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友良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4,共9页
基于新发现的袁昌英《公意之源》,并与陶孟和的书评比较,考察李普曼《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问题。《舆论》推动了近代西方"public opinion"从哲学论述转向现代性的知识和概念,但其核心概念仍融合了&q... 基于新发现的袁昌英《公意之源》,并与陶孟和的书评比较,考察李普曼《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问题。《舆论》推动了近代西方"public opinion"从哲学论述转向现代性的知识和概念,但其核心概念仍融合了"公共意志"与"公众意见"两方面涵义,作为现代性话语尚具有两歧性。这个特征为五四时期的中国学者提供了"舆论"与"公意"的两条阐释路径。陶孟和用书评形式引介《舆论》,关注其在政治心理学上的创新意义;袁昌英则以近似于政论文的形式,评述李普曼的新舆论观、大众媒介观和政治传播观,实已触及现代传播学的范畴。陶、袁都被李普曼的民主理论修正观点所吸引,对于著名的"李普曼-杜威之辩",也有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不同的评论视角。从话语实践上看,《舆论》参与了一战以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反省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李普曼 《舆论》 知识传播 话语实践
原文传递
论五四时期北京《晨报》的媒介批评实践及话语特色
15
作者 胡正强 李思琪 《新闻春秋》 CSSCI 2024年第2期66-74,共9页
重视开展媒介批评是五四时期北京《晨报》一个十分突出的新闻理论建构形式与话语实践。该报曾对当时中国新闻界普遍存在的社会新闻低俗、国际新闻缺乏、新闻报道失实、事实与议论混杂的新闻写作方式等问题进行尖锐的抨击;对社会势力收... 重视开展媒介批评是五四时期北京《晨报》一个十分突出的新闻理论建构形式与话语实践。该报曾对当时中国新闻界普遍存在的社会新闻低俗、国际新闻缺乏、新闻报道失实、事实与议论混杂的新闻写作方式等问题进行尖锐的抨击;对社会势力收买新闻媒体、记者借新闻报道谋取私利、记者缺乏科学常识却又不懂装懂诸多不良现象,从表现和成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揭露和分析,以期引起社会的注意和媒体的反省。自觉的主体意识、强烈的现实关怀、浓郁的批判色彩、开阔的世界视野、平等的对话空间、多样的批评形式,是五四时期北京《晨报》媒介批评实践的主要话语特色。五四时期《晨报》的媒介批评具有整体性的意义,是当时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彰显自身本质存在与发展内在逻辑的一种理论话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北京《晨报》 媒介批评
原文传递
论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调查
16
作者 赵祝涛 高正礼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2,共6页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早在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寻求改造社会和拯国救民道路,已经开始重视并深入开展了大量社会调查。他们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理论检验,通过社会调查揭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各界劳动组...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早在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寻求改造社会和拯国救民道路,已经开始重视并深入开展了大量社会调查。他们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理论检验,通过社会调查揭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各界劳动组织和工人运动情况,揭露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惨遭剥削和压迫的悲惨情境。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调查不仅为深入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条件依据,而且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注重调查研究的光荣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社会调查
下载PDF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的转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继红 龙雪飞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9-24,共6页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本身是错综复杂的,但细细看来,它主要是从社会改造的出发点、社会改造的目的、社会改造的主体力量、社会改造的方法、社会改造的指导思想这五个方面形成、演进和转变的。理清这几个转变,对于准确理...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本身是错综复杂的,但细细看来,它主要是从社会改造的出发点、社会改造的目的、社会改造的主体力量、社会改造的方法、社会改造的指导思想这五个方面形成、演进和转变的。理清这几个转变,对于准确理解毛泽东的社会改造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具有关键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青年毛泽东 社会改造思想 转变
下载PDF
从晚清到五四:外国文学翻译走向现代之路
18
作者 张智中 赵曼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208-217,共10页
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盛况空前,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一书研究视角切中该时期多维的翻译言说与实践关系,披沙拣金,突破五四时期翻译史研究以言说为依据、默认翻译实践与言说一致的模式,使言说与实践的多维关系... 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盛况空前,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言说与实践》一书研究视角切中该时期多维的翻译言说与实践关系,披沙拣金,突破五四时期翻译史研究以言说为依据、默认翻译实践与言说一致的模式,使言说与实践的多维关系从隐身走向现形。一则见解高卓,从宏观视角对五四时期的译本作系统和整体考察;再则其探骊得珠,以《新青年》为典例,从微观角度探究五四时期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传入盛况。引而申之,触类而长,其研究对当今中国文学走出去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外国文学翻译 言说与实践 多维关系 《新青年》
下载PDF
五四时期张竞生的爱情观
19
作者 林茵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1923年4月张竞生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爱情的定则与陈淑君女士事的研究》,提出他的爱情观,引发了现代中国第一次爱情大讨论。在张竞生看来,爱情是男女双方的自由,是有条件可比较可变迁的,情爱比离合更重要。他认为夫妻双方都要“竭... 1923年4月张竞生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爱情的定则与陈淑君女士事的研究》,提出他的爱情观,引发了现代中国第一次爱情大讨论。在张竞生看来,爱情是男女双方的自由,是有条件可比较可变迁的,情爱比离合更重要。他认为夫妻双方都要“竭力向上”努力使爱情不变迁。当时许多人难以接受他的爱情观,特别是不支持他说的离婚自由,盖因它背离了中国家本位等文化传统。尊重个性崇尚自由是张竞生爱情观的本质内涵,是个体本位文化理念的体现。爱情自由是张竞生生命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爱情定则早就存在他的生命美学构思当中,其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去辨析,批判地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张竞生 “爱情大讨论” 爱情观 爱情自由
下载PDF
论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公民观念启蒙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琼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经历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与实践,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精英认为挽救民族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启发民众思想,塑造新型人格国民,达到"人的解放",而启蒙知识精英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最大的缺陷就在于个人价值未被发现与承认。于是,五四... 经历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与实践,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精英认为挽救民族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启发民众思想,塑造新型人格国民,达到"人的解放",而启蒙知识精英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最大的缺陷就在于个人价值未被发现与承认。于是,五四启蒙知识分子以近代公民精神为诉求,从独立人格、个人权利、法治契约、功利取向、理性思维等方面输入西方公民意识,力图塑造新型人格的国民,承担起变革社会的重任,以达到国强民富的民族主义目标,但近代中国社会无法为公民观念的发育提供有效土壤,启蒙思潮面临外在困境与内在价值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公民 个人 启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