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 被引量:242
1
作者 鲁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4,42,共5页
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变异为征服、占有世界的工具。而道德教育的本意不在使人拥有某方面谋生的本领,只在使人成为人,因此它被边缘化。当代在“道德的名义”下唯一可资利用... 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变异为征服、占有世界的工具。而道德教育的本意不在使人拥有某方面谋生的本领,只在使人成为人,因此它被边缘化。当代在“道德的名义”下唯一可资利用的价值就是用道德规范和规则去把人组装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大机器上,道德教育就蜕变为注入规范、规则的外在化教育。道德之知本是一种实践之知,当代的道德教育却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走上了一条唯知识化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
原文传递
传统村落分布的“边缘化”特征——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79
2
作者 焦胜 郑志明 +3 位作者 徐峰 李彩林 李欢 马伯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5-1534,共10页
传统村落伴随快速城市化、城进乡退的进程,呈现出"边缘化"分布趋势。以湖南省723个传统村落为实证对象,借助Arc GIS 10.0技术平台,选取影响传统村落的农业资源、经济、空间及交通等四类因素,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对湖南省域进行... 传统村落伴随快速城市化、城进乡退的进程,呈现出"边缘化"分布趋势。以湖南省723个传统村落为实证对象,借助Arc GIS 10.0技术平台,选取影响传统村落的农业资源、经济、空间及交通等四类因素,以县域为统计单元,对湖南省域进行核心—边缘区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传统村落分布进行叠加,结果显示湖南省传统村落分布呈现农业资源边缘化、经济边缘化、空间边缘化和交通边缘化特征,并分析传统村落分布"边缘化"特征形成机理,提出保护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分布特征 边缘化 形成机理 湖南省
原文传递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许传新 许若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4,共6页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隔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市生活体验、社区参与程度、相...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圈,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隔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市生活体验、社区参与程度、相对剥夺感对其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感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居民 社会距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地利用变化假说与相关的环境效应命题 被引量:67
4
作者 李秀彬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3-1129,共7页
将用途转移和集约度升降这两种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整合在一个过程中,解释变化机制的理论,有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还有若干理论性假说。这些假说又常常与一些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命题联系在一起,扩充为解释人地关系的假说。综述了解释农... 将用途转移和集约度升降这两种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整合在一个过程中,解释变化机制的理论,有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还有若干理论性假说。这些假说又常常与一些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命题联系在一起,扩充为解释人地关系的假说。综述了解释农地利用变化的四大假说(包括基于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土地面积持续扩张假说、博斯鲁普的需求诱发型集约化假说、吉尔茨的集约度弹性假说、土地利用粗放化假说)和农地利用环境效应的三大命题(包括农地面积扩张造成土地退化、优质土地的集约化间接促使生态脆弱地区环境改善、农地利用粗放化和弃耕促使环境和生态恢复),以及围绕这些假说和命题的争论和实证研究,旨在为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构建、模型模拟及愿景设计提供学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理论假说 集约化 粗放化 边际化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 被引量:46
5
作者 江立华 胡杰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的生产与...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应采取全面、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排斥 适应策略 边缘化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被引量:45
6
作者 胡杰成 《兰州学刊》 2007年第7期87-90,共4页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教育和空间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农民工适应能力等得以运作,它主要是一种制度性排斥。在社会排斥的境况下,农民工内部的不同群体在融...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教育和空间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农民工适应能力等得以运作,它主要是一种制度性排斥。在社会排斥的境况下,农民工内部的不同群体在融入现状与前景上是有差异的,大量农民工将在城市长期维持一种边缘化状态,并形成边缘化的再生产,这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社会影响。为此,必须采取彻底改革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农民工 城市融入 边缘化
下载PDF
旅游开发背景下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海南三亚六盘黎族安置区案例 被引量:44
7
作者 刘俊 楼枫烨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50,共7页
本文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社区传统文化、就业心理、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案例社区相对保守的就业心理和落后的受教育水平是其在... 本文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社区传统文化、就业心理、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案例社区相对保守的就业心理和落后的受教育水平是其在旅游大开发进程中日益边缘化的重要原因。在没有外来制度干预下,社区就业心理转变和就业能力提高都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案例社区在旅游大开发过程中日益边缘化的趋势难以改变。"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海南少数民族社区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转变过往以"度假酒店+地产+高尔夫"的飞地旅游发展模式,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以本地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社区旅游项目,为少数民族社区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技术援助和利益保障机制,使作为利益攸关方的东道社区能够有效获得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边缘化 六盘黎族安置区 海南三亚 国际旅游岛
下载PDF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farmland abandonment: A review and prospects 被引量:39
8
作者 LI Shengfa LI Xiub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7年第9期1123-1150,共28页
Since the 1950s, noteworthy farmland abandonment has been occurring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global land use phenomenon has fundamentally altered extensive rural landscapes. A re... Since the 1950s, noteworthy farmland abandonment has been occurring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global land use phenomenon has fundamentally altered extensive rural landscapes. A review of global farmland abandonment under the headings of "land use change - driving mechanisms - impacts and consequences - policy responses" found the following: (1) Farmland abandonment has occurred primaril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but the extent of abandonment has varied significantly. (2) Changing socio-economic factors were the primary driving forces for the farmland abandonment. And land marginalization was the fundamental cause, which was due to the drastic increase of farming opportunity cost, while the direct factor for abandonment was the shrink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s. (3) Whether to abandon, to what extent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s were finally dependent on integrated effect from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laborer attributes, farming and regional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t the village, household and parcel scal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Eastern Europe, farmland abandonment wa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due to their unfavorable farming conditions. (4) A study of farmland abandonment should focus on it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while which is more positive or more negative are still in dispute. (5)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subsidies will be conductive to slowing the rate of farmland abandonment, but this is not the only measure that needs to be implemented. Due to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there is a high probability that the rate of abandonment will increase in the near future. However, very little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is rapid land-use trend in China, and, as a result, there is an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s and consequences of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some future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China. These directions incl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abandonment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Land-Use and Cover-Change (LUCC)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原文传递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唐红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0-662,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访问、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域的七省区农村小学在校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离不开所在地学校、社区和家庭的体育教学乃...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访问、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域的七省区农村小学在校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离不开所在地学校、社区和家庭的体育教学乃至体育活动。农民弱势境遇、农村穷困地位、分配有失公允及校内管理缺失、体育课程陈旧、体育教师流失等问题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被边缘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作者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体育教育 边缘化 欠发达地域
原文传递
中国百年科幻小说译介: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8
10
作者 王雪明 刘奕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3,128,共6页
中国的科幻小说源于西方,在翻译的熏陶与启发下应运而生。近几年中国科幻创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逐步登上世界舞台。纵观科幻翻译的历史,从译介、模仿到原创、反哺,中国科幻小说的翻译与创作已共同走过了一百多年。本文旨在勾勒百年... 中国的科幻小说源于西方,在翻译的熏陶与启发下应运而生。近几年中国科幻创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逐步登上世界舞台。纵观科幻翻译的历史,从译介、模仿到原创、反哺,中国科幻小说的翻译与创作已共同走过了一百多年。本文旨在勾勒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翻译的历次高潮及其对科幻小说创作的影响,总结其特点与趋势,指出当前科幻文学翻译研究受冷落的边缘地位,以期引起翻译研究领域对科幻小说译介的关注,推动以科幻小说为媒介的科学与文学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译介 科幻小说创作 边缘
原文传递
空间隔离与社会异化——丽江古城变迁的深层结构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浩锋 饶小军 封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4-90,共7页
借助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城市空间(街道网络)结构对丽江古城功能演化的影响。实证数据和量化分析手段揭示了空间与功能在不同出行尺度上的动态关联引导着城市各部分向不同的发展方向演化,古城的空间隔离是导致其功能异化为游客集... 借助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城市空间(街道网络)结构对丽江古城功能演化的影响。实证数据和量化分析手段揭示了空间与功能在不同出行尺度上的动态关联引导着城市各部分向不同的发展方向演化,古城的空间隔离是导致其功能异化为游客集散中心的深层结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隔离 异化 深层结构 变迁
下载PDF
转型期农村宅基地边际化的内涵、特征与诊断指标 被引量:29
12
作者 朱凤凯 柯新利 张凤荣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9-556,共8页
本文主要考察城乡转型发展与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利用形态的演变与边际化问题。在剖析农村宅基地边际化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宅基地边际化的类型及其在区域土地利用中的表现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农村宅基地的边际... 本文主要考察城乡转型发展与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利用形态的演变与边际化问题。在剖析农村宅基地边际化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宅基地边际化的类型及其在区域土地利用中的表现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农村宅基地的边际化是一种在现有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结构条件下,农村宅基地原始的居住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衰退或被其他用途取代的现象。农户对宅基地边际化的行为响应,将导致区域农村宅基地在利用程度、功能与使用制度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率诊断"、"自住面积比例诊断"与"利用成本诊断"是诊断农村宅基地边际化类型、测度农村宅基地边际化趋势的三个主要步骤。一般而言,该宅基地的利用率明显下降是显性边际化的重要标志;而在宅基地多功能利用过程中,自住面积比例的不断降低,体现了农村宅基地的隐性边际化;最后,农村宅基地现有自住用途下利用成本的增加,是其边际化趋势预测的重要依据。本文可为城乡发展转型期农村宅基地利用形态和功能变化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边际化 利用特征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被引量:25
13
作者 SHAO Jing'an ZHANG Shichao LI Xiub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6期701-722,共22页
Based on SPOT-5 images, 1:1 million topographic maps, the maps of the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and the Chongqing forest project,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etc.,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features an... Based on SPOT-5 images, 1:1 million topographic maps, the maps of the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and the Chongqing forest project,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etc.,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featur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1) During 2002-2012, the rate of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was 16.18%, which was mainly found in the high areas of northern Qiyao mountains and the medium-altitude areas of southern Qiyao mountains. And this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will increase, associated with non-agriculturalization of rural labourers and aging of the remaining labourers. (2) Elevation, distance radius from villages and road connections had a great in- fluence on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rate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vation, and 60.88% of the total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area is found at an altitude greater than 1000 m above sea level. The marginalization trend also increases with slope and distance from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3) Farmland area per labourer and the average age of farm labourers were major factors driving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Farmland transfer and small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ets affect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with respect to management and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4) Farmland with "comparative-disadvantage-dominated marginalization" accounted for 55.32% of the total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area, followed by "location-dominated marginalization" (33.80%). (5)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s of each real situation, different policies are suggested to mitigate the margin- alization. A "continuous marginalization" policy will encourage the return of farmland to forest in "terrain-dominated marginalization". An "anti-marginalization" policy is suggested to create new rural accommodation and improve the rural road system to counteract "terrain-dominated marginalization". And another "anti-marginalization" policy is planned to improve m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FEATURES influencing factors policy implications mountainous area
原文传递
征地补偿制度与失地农民边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海云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63-366,共4页
农民失地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针对我国目前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的收入下降和就业问题,提出失地农民边缘化的观点。在对我国建国以来征地补偿制度变迁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特点;从土地征用的政府垄断权、征地补偿价... 农民失地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针对我国目前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的收入下降和就业问题,提出失地农民边缘化的观点。在对我国建国以来征地补偿制度变迁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特点;从土地征用的政府垄断权、征地补偿价格以及就业安置等方面分析了征地补偿制度与失地农民边缘化的关系;提出解决失地农民边缘化问题的核心不是征地补偿价格的确定而是安置和就业,而安置和就业的重心是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补偿制度 失地农民 边缘化
下载PDF
我国农村脆弱性贫困再解构及其治理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郭劲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7-65,共9页
无论是从国际到国内、还是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存在着脆弱性贫困的根源。传统的以贫困线为标准来进行扶贫、反贫的经济性贫困逻辑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反贫的要求,更为准确而合理的标准应当是以脆弱性为核心的脆弱性贫困思想,从而找到防范和... 无论是从国际到国内、还是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存在着脆弱性贫困的根源。传统的以贫困线为标准来进行扶贫、反贫的经济性贫困逻辑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反贫的要求,更为准确而合理的标准应当是以脆弱性为核心的脆弱性贫困思想,从而找到防范和消除贫困的新的突破口,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性贫困 脆弱性贫困 边缘化
下载PDF
失独父母边缘化的路径、类型与社会风险--基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23
16
作者 徐晓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30,2,共9页
群体是个体社会生存的立足点,也是个体社会认同、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根本来源。失去独生子女这一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往往给失独父母贴上了不同的角色类别甚至带有污名的社会类别标签,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位失独者与他们身边各类群体的关... 群体是个体社会生存的立足点,也是个体社会认同、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根本来源。失去独生子女这一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往往给失独父母贴上了不同的角色类别甚至带有污名的社会类别标签,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位失独者与他们身边各类群体的关系,使他们永久性地处于社会结构层面不可逆转的边缘地位。失独父母在与各类群体协商互动的过程中,因群体吸纳目标与个体融入目标的不同,又分化成了社会化型、期待型、独立型、排斥型四种社会边缘状态亚型。处于决定性地位的群体吸纳目标的高低,造成了失独父母边缘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潜在风险——高群体行动能力所潜藏的集体性风险与内外群体双重边缘化所潜藏的个体性生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父母 边缘化 结构边缘 心理边缘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 被引量:16
17
作者 修春亮 李红 于海桓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2-26,共5页
基于信息技术的经济全球化过程 ,对全球、国家和地区城市体系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城市超前发展的同时 ,为数众多的地方城市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主要表现为地方工业萎缩、人口增长缓慢甚至绝对减少、人才外流严重、GDP等主要社... 基于信息技术的经济全球化过程 ,对全球、国家和地区城市体系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城市超前发展的同时 ,为数众多的地方城市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主要表现为地方工业萎缩、人口增长缓慢甚至绝对减少、人才外流严重、GDP等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与主流地区的差距拉大、社会运转方式及地方社会心理滞后于时代。众多不利的因素和过程导致了地方城市的边缘化。全球化及在其背景下的边缘化使许多传统的区域结构模型失效 ,地方城市的新的发展理念和策略应置于更宏观的框架内加以设计。通过对黑龙江省伊春市和佳木斯市的案例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城市 边缘化 区域结构模型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论“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云彦 秦尊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126,共7页
近年来,在全球化加深的进程中,在国际分工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部地区被逐步"边缘化"。随着"中部崛起"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推进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中部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近年来,在全球化加深的进程中,在国际分工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部地区被逐步"边缘化"。随着"中部崛起"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推进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中部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武汉在中部地区发挥着龙头作用,在武汉城市经济圈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边缘化的状况以及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边缘化 中部崛起 武汉 城市圈
下载PDF
成人教育边缘化现象及对策探讨——多源流分析模型的启示 被引量:19
19
作者 肖玉梅 陈兴福 李茂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多源流分析模型是用来解释政策是如何制定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包括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主要包括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根据多源流模型分析工具,我国成人教育因生存空间的错位、政策主张的弱化和价值认同的缺失而导致了“边缘化”... 多源流分析模型是用来解释政策是如何制定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包括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主要包括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根据多源流模型分析工具,我国成人教育因生存空间的错位、政策主张的弱化和价值认同的缺失而导致了“边缘化”现象。为成人教育创造三大源流的耦合,促成成人教育政策之窗的打开,成人教育一是需要战略活动家的共同努力;二是需要在办学空间上重新定位;三是需要选择大教育策略;四是需要共同一致地向社会传播成人教育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边缘化 多源流
下载PDF
解读被双重边缘化的文化属性——试论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卓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52-454,共3页
分析了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两部作品中第二代华裔女性如何挣扎在父母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中,一方面她们急于认同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又难以摆脱故土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在夹缝... 分析了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两部作品中第二代华裔女性如何挣扎在父母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中,一方面她们急于认同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又难以摆脱故土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在夹缝中进退维谷。通过对母女两代人矛盾冲突的解读探讨了被白人主流社会和男尊女卑的华人社会双重边缘化的华裔女性在经历了性别和种族歧视后超越了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成功地建构了独特的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属性 双重文化 边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