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满式汉语”和京腔口音
被引量:
8
1
作者
戴昭铭
《满语研究》
2016年第2期5-13,共9页
清代"满式汉语"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清代中期满族在双语阶段使用的一种皮钦式汉语,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过渡语"作用,不应当否认其现实性,但也不应当用"满式汉语"指称满汉语言融合后形成的"京腔"...
清代"满式汉语"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清代中期满族在双语阶段使用的一种皮钦式汉语,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过渡语"作用,不应当否认其现实性,但也不应当用"满式汉语"指称满汉语言融合后形成的"京腔"。"京腔口音"是北京内城旗人的权势身份符号,其兴衰以及北京官话区的形成是满汉语言接触所达到的深度和满语对汉语巨大影响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满式汉语
口音
京腔口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式汉语”和京腔口音
被引量:
8
1
作者
戴昭铭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满语研究》
2016年第2期5-13,共9页
文摘
清代"满式汉语"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清代中期满族在双语阶段使用的一种皮钦式汉语,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过渡语"作用,不应当否认其现实性,但也不应当用"满式汉语"指称满汉语言融合后形成的"京腔"。"京腔口音"是北京内城旗人的权势身份符号,其兴衰以及北京官话区的形成是满汉语言接触所达到的深度和满语对汉语巨大影响的见证。
关键词
语言接触
满式汉语
口音
京腔口音
Keywords
Language
contact
the
manchu
way
chinese
accent
Beijing
accent
分类号
H22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满式汉语”和京腔口音
戴昭铭
《满语研究》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