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9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上)
被引量:
15
1
作者
曾慧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8-105,共8页
在收集大量历史文献和进行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民族学实地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从满族先祖服饰到金女真服饰,从清代满族服饰至民国服饰以及近现代满族服饰的发展变迁做一历时性的梳理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总结...
在收集大量历史文献和进行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民族学实地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从满族先祖服饰到金女真服饰,从清代满族服饰至民国服饰以及近现代满族服饰的发展变迁做一历时性的梳理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总结出满族服饰的发生、发展与流变是建立在"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象征的统一""多元一体与文化自觉""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融合"这四个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平台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服饰
文化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满族萨满文化中柳崇拜的形成
被引量:
13
2
作者
吴来山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21-122,共2页
萨满教是满族及其先民信仰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在萨满祭中,柳崇拜占有重要的地位。柳崇拜产生于满族先民的渔猎文化之中,渗透于满族先民生产活动的各层面,丰富了满族文化的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
萨满教
柳崇拜
氏族树
满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明新
李自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73,共6页
满族先民的饮食尚处于维持生活基本所需的初级层次,但对后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满族共同体形成及其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其饮食文化可划分为三个类型:保留了较多的传统饮食文化特质的东北满族饮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特征;入...
满族先民的饮食尚处于维持生活基本所需的初级层次,但对后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满族共同体形成及其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其饮食文化可划分为三个类型:保留了较多的传统饮食文化特质的东北满族饮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特征;入乡随俗的直省驻防满族饮食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水准最高的京旗满族饮食文化,八方文化荟萃的北京使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性特征得到高度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社会群体
饮食文化
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特色冰雪旅游资源的布散特征与开发策略
被引量:
11
4
作者
苏思平
潘书波
《冰雪运动》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大力发展特色冰雪旅游产业,无论是对于辽宁省冰雪产业的壮大,还是对于辽宁省经济建设的支撑,亦或是对于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的实现,均彰显出重要的实用价值。对辽宁省特色冰雪旅游资源的布散特征进行解析,把握其布局现状,并...
大力发展特色冰雪旅游产业,无论是对于辽宁省冰雪产业的壮大,还是对于辽宁省经济建设的支撑,亦或是对于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的实现,均彰显出重要的实用价值。对辽宁省特色冰雪旅游资源的布散特征进行解析,把握其布局现状,并利用“历史的”文化、自然环境优势,以及“现今的”政策、民俗氛围导向,提出具有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推进辽宁省特色冰雪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与高效利用提供支持与保障,为打造辽宁省冰雪旅游产业品牌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对于助力辽宁省的经济振兴与文化传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满族
冰雪旅游
资源分布
发展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被引量:
7
5
作者
孙静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出旗为民又使得汉军获得了选择身份的自由。在清朝统治与八旗汉军身份变化的调控与制衡中,汉军来源于汉人以及清朝统治者始终与汉军保持着的疏离感使他们最终被政府所抛弃。汉军的出旗不仅有利于八旗制度和清代社会继续有序地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旗人身份认同中既依靠、利用,但又疑虑、排斥的趋向也得到了真实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汉军
清朝
八旗制度
满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满族家祭与萨满教的关系
被引量:
7
6
作者
姜小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满族家祭与萨满教的关系是萨满教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历史源流的分析,确定家祭来源于萨满教,同时又分析了家祭与萨满教的区别,最后认为满族家祭是萨满教的末期形态。
关键词
满族
家祭
萨满教
民俗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清原满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7
作者
刘素伟
温有锋
阎文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390名(男192名,女198名)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的12项围度进行TN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并将满族成人与我国其他19个人群的6项围度值进行了比较和聚...
目的:探讨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390名(男192名,女198名)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的12项围度进行TN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并将满族成人与我国其他19个人群的6项围度值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男性的头围、颈围、上臂缩围和前臂围大于女性,而女性腹围、臀围、大腿围明显大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长,女性围度变化幅度多大于男性。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与辽宁汉族围度值最为接近。结论: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围度处于我国中上等水平,属于身材较为魁梧粗壮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围度
成年人
满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皇太极时期满族对汉文化的吸收
被引量:
6
8
作者
史革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64,共7页
满族入关前,努尔哈赤在政权建设、社会发展的一些方面注意吸收汉文化,开创了"清因明制"的先河。皇太极执政后,继续推行其父吸收汉文化的政策,初步形成政治上推行"武功"与"文治"并举、文化上提倡儒学的治...
满族入关前,努尔哈赤在政权建设、社会发展的一些方面注意吸收汉文化,开创了"清因明制"的先河。皇太极执政后,继续推行其父吸收汉文化的政策,初步形成政治上推行"武功"与"文治"并举、文化上提倡儒学的治国思路,为入关后清朝实行统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历史上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后期的汉文化对于清统治者来说,无异于一把利弊相形的双刃剑。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成为其民族崛起的催化剂;而其落后方面,如君主专制、纲常名教等,又使新兴的满族背上了沉重的封建主义的历史包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后金政权
满族
汉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福州满族萨满信仰与本土巫文化的结合
被引量:
5
9
作者
麻健敏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9,共6页
清初到福州驻防的八旗主要是汉军八旗,汉军出旗为民后,改由满洲八旗驻防。他们带来了萨满信仰,继而受福州本地的巫文化影响,加之当时瘟疫流行的背景,痘神珠妈成为两种信仰的结合点,珠妈庙则是这一特殊信仰的表达空间。
关键词
清代
福州
满族
萨满教
巫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满族亲属称谓
被引量:
5
10
作者
赵志忠
《满语研究》
2005年第1期83-86,共4页
亲属称谓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承,历来为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所重视。满族的亲属称谓比较完整。这一方面是受汉族几千年封建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满族入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迅速封建化的结果。亲属称谓的完整性和满语称谓...
亲属称谓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承,历来为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所重视。满族的亲属称谓比较完整。这一方面是受汉族几千年封建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满族入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迅速封建化的结果。亲属称谓的完整性和满语称谓的独特性,构成了满族亲属称谓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亲属称谓
满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满文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
3
11
作者
吴雪娟
《满语研究》
2005年第1期56-61,共6页
随着满文的创制,满文翻译活动应运而生。清代不仅设立了满文翻译机构和官员,还开办满文翻译课程,组织满文翻译考试,这些举措对满汉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近二十年来,满文翻译事业日益受到国内外历史学、民族学、语...
随着满文的创制,满文翻译活动应运而生。清代不仅设立了满文翻译机构和官员,还开办满文翻译课程,组织满文翻译考试,这些举措对满汉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近二十年来,满文翻译事业日益受到国内外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汉翻译
满文文献
满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东北地区满族鹿文化考略
12
作者
穆崟臣
张睿航
《满语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鹿对于满族及其先民来说,不仅是生产生活的物质保障,也是崇拜和敬畏的神灵。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鹿承载着满族人对于祥瑞、福禄、安康的追求。有清一代,鹿在较大规格的祭祀活动和民间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鹿类祭品常应用于皇室敬天...
鹿对于满族及其先民来说,不仅是生产生活的物质保障,也是崇拜和敬畏的神灵。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鹿承载着满族人对于祥瑞、福禄、安康的追求。有清一代,鹿在较大规格的祭祀活动和民间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鹿类祭品常应用于皇室敬天祖法与民俗活动。满族人生仪礼中也蕴藏大量鹿文化元素,在仪式共同参与中凸显东北地区特有的伦理思想与人生观。鹿亦是清代东北地区的重要贡物,统治者常运用鹿文化符号来树立自己的统治形象与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东北地区
满族
鹿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满族人名与文化
被引量:
2
13
作者
吴春娟
《满语研究》
200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人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满族人名作为满族文化的载体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传统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论述清代满族的命名制度 ,并简要分析满族人名的简单质朴特征以及数字人名的来源等问题 ,以期能够通过满...
人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满族人名作为满族文化的载体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传统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论述清代满族的命名制度 ,并简要分析满族人名的简单质朴特征以及数字人名的来源等问题 ,以期能够通过满族人名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人名
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族医药学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陈亚平
杨彬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满族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支血脉,满族医药学是3000多年来,满族人民在对抗疾病、强身健体和延续生命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献资料较少且遗失严重,加之早期以心口相传为主体的传播方式以及...
满族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支血脉,满族医药学是3000多年来,满族人民在对抗疾病、强身健体和延续生命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献资料较少且遗失严重,加之早期以心口相传为主体的传播方式以及主流医学的覆盖影响,导致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少有问津,满族医药学的发展困难重重。本文将围绕满族传统医药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有益的继承和创新、拯救满族传统医药文化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医药学
对策
原文传递
清代边疆治理与陕甘总督的旗籍问题探析
15
作者
张玉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28,79,共5页
边疆治理是国家行政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边疆官员的选择则需着重考虑贯穿清代旗人社会生活与军事组织的八旗制度。为维护清廷权威,重要军政岗位均重视官员的出身旗籍,而陕甘总督作为维护西北地区稳定的重要基石,在总督选择上亦是以满...
边疆治理是国家行政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边疆官员的选择则需着重考虑贯穿清代旗人社会生活与军事组织的八旗制度。为维护清廷权威,重要军政岗位均重视官员的出身旗籍,而陕甘总督作为维护西北地区稳定的重要基石,在总督选择上亦是以满洲上三旗为主。通过对清代陕甘总督旗籍问题的探讨,可以从中窥探清朝边疆官员的启用特点,从而勾勒出清朝用人政策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总督
旗籍
边疆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的影响
被引量:
4
16
作者
陈东生
甘应进
+1 位作者
覃蕊
周丽艳
《太原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6-9,共4页
满清在服饰上的威权改制使得"满"渐渐影响"汉","汉"慢慢融合了"满",这种演变和融合起到了推进民族服饰发展之作用。满族服饰制对《红楼梦》中服饰的材料、纹样、色彩及服饰配件均有影响,红楼...
满清在服饰上的威权改制使得"满"渐渐影响"汉","汉"慢慢融合了"满",这种演变和融合起到了推进民族服饰发展之作用。满族服饰制对《红楼梦》中服饰的材料、纹样、色彩及服饰配件均有影响,红楼服饰既有汉民族的特点,又有满族的色彩,红楼服饰是清代的服饰政策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满族
服饰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关《清太祖实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3
17
作者
敖拉
《满语研究》
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
满、汉、蒙多种文本的《清太祖实录》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特别是满族入关前的历史研究离不开《清太祖实录》等诸种入关前史料。我们从《清太祖实录》入手,比对各种文本和有关内容,可以在努尔哈赤的姓氏、满族始祖传说、满洲名称...
满、汉、蒙多种文本的《清太祖实录》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特别是满族入关前的历史研究离不开《清太祖实录》等诸种入关前史料。我们从《清太祖实录》入手,比对各种文本和有关内容,可以在努尔哈赤的姓氏、满族始祖传说、满洲名称形成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文文献
《清太祖实录》
满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探源
被引量:
3
18
作者
邱广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其家祭礼俗中,我们可以管窥到满族古老风俗发展、演进的文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安
满族
家祭
礼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语借词与满族习俗变迁浅议
被引量:
2
19
作者
黄新亮
《满语研究》
2007年第1期49-55,共7页
满族在南迁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改变,与汉文化接触增多,由渔猎走向农耕,由迁徙渐趋定居,其思想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改变。改变了原始的婚葬习俗,财产继承方面亦改变了"幼子继承",尤其在宗教信仰方面形成了多元...
满族在南迁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改变,与汉文化接触增多,由渔猎走向农耕,由迁徙渐趋定居,其思想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改变。改变了原始的婚葬习俗,财产继承方面亦改变了"幼子继承",尤其在宗教信仰方面形成了多元化的信仰体系既兼容并蓄又不乏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满族社会的发展。本文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方法,拟从借词角度对上述满族习俗信仰的变迁进行实证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词
汉文化影响
满族
习俗信仰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族“颁金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
3
20
作者
石少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3-156,共4页
对满族颁金节的起源、发展、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探讨。颁金节虽是一个现代命名节日,但它根源于深层的历史文化因素和民族集体无意识,并且在动态发展中演变为民间性、自发性的节庆,承载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了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
对满族颁金节的起源、发展、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探讨。颁金节虽是一个现代命名节日,但它根源于深层的历史文化因素和民族集体无意识,并且在动态发展中演变为民间性、自发性的节庆,承载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了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可行性。此外,探讨了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颁金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上)
被引量:
15
1
作者
曾慧
机构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
出处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8-105,共8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A256)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07bm2005)
文摘
在收集大量历史文献和进行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民族学实地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从满族先祖服饰到金女真服饰,从清代满族服饰至民国服饰以及近现代满族服饰的发展变迁做一历时性的梳理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总结出满族服饰的发生、发展与流变是建立在"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象征的统一""多元一体与文化自觉""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融合"这四个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平台之上的。
关键词
满族
服饰
文化变迁
Keywords
manchu nationality
dress
cultural
evolution
分类号
J523.5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满族萨满文化中柳崇拜的形成
被引量:
13
2
作者
吴来山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21-122,共2页
文摘
萨满教是满族及其先民信仰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在萨满祭中,柳崇拜占有重要的地位。柳崇拜产生于满族先民的渔猎文化之中,渗透于满族先民生产活动的各层面,丰富了满族文化的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
萨满教
柳崇拜
氏族树
满族
Keywords
Saman
religion
willow
worship
clan
tree
the
manchu nationality
分类号
K2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明新
李自然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宁夏大学民族学研究所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73,共6页
文摘
满族先民的饮食尚处于维持生活基本所需的初级层次,但对后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满族共同体形成及其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其饮食文化可划分为三个类型:保留了较多的传统饮食文化特质的东北满族饮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特征;入乡随俗的直省驻防满族饮食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水准最高的京旗满族饮食文化,八方文化荟萃的北京使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性特征得到高度体现。
关键词
满族
社会群体
饮食文化
特征
Keywords
manchu nationality
social
group
the
diet
cultures
character
分类号
C912.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特色冰雪旅游资源的布散特征与开发策略
被引量:
11
4
作者
苏思平
潘书波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出处
《冰雪运动》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1BTY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29)。
文摘
大力发展特色冰雪旅游产业,无论是对于辽宁省冰雪产业的壮大,还是对于辽宁省经济建设的支撑,亦或是对于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目标的实现,均彰显出重要的实用价值。对辽宁省特色冰雪旅游资源的布散特征进行解析,把握其布局现状,并利用“历史的”文化、自然环境优势,以及“现今的”政策、民俗氛围导向,提出具有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推进辽宁省特色冰雪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与高效利用提供支持与保障,为打造辽宁省冰雪旅游产业品牌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对于助力辽宁省的经济振兴与文化传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辽宁省
满族
冰雪旅游
资源分布
发展对策
Keywords
Liaoning
Province
manchu nationality
ice
and
snow
tourism
resources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分类号
G80-052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被引量:
7
5
作者
孙静
机构
复旦大学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文摘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出旗为民又使得汉军获得了选择身份的自由。在清朝统治与八旗汉军身份变化的调控与制衡中,汉军来源于汉人以及清朝统治者始终与汉军保持着的疏离感使他们最终被政府所抛弃。汉军的出旗不仅有利于八旗制度和清代社会继续有序地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旗人身份认同中既依靠、利用,但又疑虑、排斥的趋向也得到了真实体现。
关键词
八旗汉军
清朝
八旗制度
满族
Keywords
the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
Qing
Dynasty
the
Eight
Banners
System
manchu nationality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满族家祭与萨满教的关系
被引量:
7
6
作者
姜小莉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所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文摘
满族家祭与萨满教的关系是萨满教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历史源流的分析,确定家祭来源于萨满教,同时又分析了家祭与萨满教的区别,最后认为满族家祭是萨满教的末期形态。
关键词
满族
家祭
萨满教
民俗文化
Keywords
manchu nationality
family
sacrificial
rites
Shamanism
last
form
分类号
K892.3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清原满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7
作者
刘素伟
温有锋
阎文柱
机构
辽宁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8-40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589)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8428)
文摘
目的:探讨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390名(男192名,女198名)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的12项围度进行TN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并将满族成人与我国其他19个人群的6项围度值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男性的头围、颈围、上臂缩围和前臂围大于女性,而女性腹围、臀围、大腿围明显大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长,女性围度变化幅度多大于男性。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与辽宁汉族围度值最为接近。结论: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围度处于我国中上等水平,属于身材较为魁梧粗壮的人群。
关键词
身体
围度
成年人
满族
Keywords
body
circumference
adult
manchu nationality
分类号
R174.2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皇太极时期满族对汉文化的吸收
被引量:
6
8
作者
史革新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64,共7页
文摘
满族入关前,努尔哈赤在政权建设、社会发展的一些方面注意吸收汉文化,开创了"清因明制"的先河。皇太极执政后,继续推行其父吸收汉文化的政策,初步形成政治上推行"武功"与"文治"并举、文化上提倡儒学的治国思路,为入关后清朝实行统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历史上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后期的汉文化对于清统治者来说,无异于一把利弊相形的双刃剑。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成为其民族崛起的催化剂;而其落后方面,如君主专制、纲常名教等,又使新兴的满族背上了沉重的封建主义的历史包袱。
关键词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后金政权
满族
汉文化
Keywords
Nuerhachi
Huangtaiji
the
latter
Jin
Regime
the
manchu nationality
the
Han
culture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福州满族萨满信仰与本土巫文化的结合
被引量:
5
9
作者
麻健敏
机构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9,共6页
文摘
清初到福州驻防的八旗主要是汉军八旗,汉军出旗为民后,改由满洲八旗驻防。他们带来了萨满信仰,继而受福州本地的巫文化影响,加之当时瘟疫流行的背景,痘神珠妈成为两种信仰的结合点,珠妈庙则是这一特殊信仰的表达空间。
关键词
清代
福州
满族
萨满教
巫术
Keywords
Qing
Dynasty
Fuzhou
manchu nationality
Shamanism
wizardry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满族亲属称谓
被引量:
5
10
作者
赵志忠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
出处
《满语研究》
2005年第1期83-86,共4页
文摘
亲属称谓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承,历来为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所重视。满族的亲属称谓比较完整。这一方面是受汉族几千年封建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满族入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迅速封建化的结果。亲属称谓的完整性和满语称谓的独特性,构成了满族亲属称谓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满族
亲属称谓
满语
Keywords
manchu nationality
folk
names
manchu
language
分类号
H221.3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满文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
3
11
作者
吴雪娟
机构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满语研究》
2005年第1期56-61,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 :1 0 5 4G0 3 4)
文摘
随着满文的创制,满文翻译活动应运而生。清代不仅设立了满文翻译机构和官员,还开办满文翻译课程,组织满文翻译考试,这些举措对满汉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近二十年来,满文翻译事业日益受到国内外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满汉翻译
满文文献
满族
Keywords
manchu
translation
manchu
literatures
manchu nationality
分类号
H221.59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东北地区满族鹿文化考略
12
作者
穆崟臣
张睿航
机构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
出处
《满语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9ZDA181)。
文摘
鹿对于满族及其先民来说,不仅是生产生活的物质保障,也是崇拜和敬畏的神灵。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鹿承载着满族人对于祥瑞、福禄、安康的追求。有清一代,鹿在较大规格的祭祀活动和民间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鹿类祭品常应用于皇室敬天祖法与民俗活动。满族人生仪礼中也蕴藏大量鹿文化元素,在仪式共同参与中凸显东北地区特有的伦理思想与人生观。鹿亦是清代东北地区的重要贡物,统治者常运用鹿文化符号来树立自己的统治形象与权威。
关键词
清代
东北地区
满族
鹿文化
Keywords
Qing
dynasty
Northeast
China
The
manchu nationality
Deer
culture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满族人名与文化
被引量:
2
13
作者
吴春娟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
出处
《满语研究》
200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文摘
人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满族人名作为满族文化的载体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传统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论述清代满族的命名制度 ,并简要分析满族人名的简单质朴特征以及数字人名的来源等问题 ,以期能够通过满族人名研究 。
关键词
满族
人名
文化
Keywords
manchu nationality
people
names
culture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H22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族医药学发展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4
14
作者
陈亚平
杨彬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40,共7页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GLD09)
2017年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JD2017014)研究成果
文摘
满族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支血脉,满族医药学是3000多年来,满族人民在对抗疾病、强身健体和延续生命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献资料较少且遗失严重,加之早期以心口相传为主体的传播方式以及主流医学的覆盖影响,导致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少有问津,满族医药学的发展困难重重。本文将围绕满族传统医药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有益的继承和创新、拯救满族传统医药文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
满族
医药学
对策
Keywords
manchu nationality
medicine
science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C950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边疆治理与陕甘总督的旗籍问题探析
15
作者
张玉琪
机构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28,79,共5页
文摘
边疆治理是国家行政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边疆官员的选择则需着重考虑贯穿清代旗人社会生活与军事组织的八旗制度。为维护清廷权威,重要军政岗位均重视官员的出身旗籍,而陕甘总督作为维护西北地区稳定的重要基石,在总督选择上亦是以满洲上三旗为主。通过对清代陕甘总督旗籍问题的探讨,可以从中窥探清朝边疆官员的启用特点,从而勾勒出清朝用人政策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陕甘总督
旗籍
边疆治理
Keywords
Governor
of
Shaanxi
and
Gansu
The
manchu nationality
Frontier
governance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的影响
被引量:
4
16
作者
陈东生
甘应进
覃蕊
周丽艳
机构
闽江学院服装系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出处
《太原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6-9,共4页
基金
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ZC04-26
2005-PT-13)
文摘
满清在服饰上的威权改制使得"满"渐渐影响"汉","汉"慢慢融合了"满",这种演变和融合起到了推进民族服饰发展之作用。满族服饰制对《红楼梦》中服饰的材料、纹样、色彩及服饰配件均有影响,红楼服饰既有汉民族的特点,又有满族的色彩,红楼服饰是清代的服饰政策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红楼梦
满族
服饰
影响
Keywords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manchu nationality
finery
influence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关《清太祖实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3
17
作者
敖拉
机构
赤峰学院历史系
出处
《满语研究》
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XZS004)
文摘
满、汉、蒙多种文本的《清太祖实录》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特别是满族入关前的历史研究离不开《清太祖实录》等诸种入关前史料。我们从《清太祖实录》入手,比对各种文本和有关内容,可以在努尔哈赤的姓氏、满族始祖传说、满洲名称形成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新的进展。
关键词
满文文献
《清太祖实录》
满族
Keywords
literature
in
manchu
Qing
Taizu
Shilu
manchu nationality
分类号
K2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探源
被引量:
3
18
作者
邱广军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文摘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其家祭礼俗中,我们可以管窥到满族古老风俗发展、演进的文化轨迹。
关键词
宁安
满族
家祭
礼俗
Keywords
Ning'
an
the
manchu nationality
sacrificial
rites
etiquette
and
custom
分类号
K892.3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语借词与满族习俗变迁浅议
被引量:
2
19
作者
黄新亮
机构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满语研究》
2007年第1期49-55,共7页
文摘
满族在南迁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改变,与汉文化接触增多,由渔猎走向农耕,由迁徙渐趋定居,其思想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改变。改变了原始的婚葬习俗,财产继承方面亦改变了"幼子继承",尤其在宗教信仰方面形成了多元化的信仰体系既兼容并蓄又不乏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满族社会的发展。本文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方法,拟从借词角度对上述满族习俗信仰的变迁进行实证性研究。
关键词
借词
汉文化影响
满族
习俗信仰变迁
Keywords
loanword
influence
by
Chinese
culture
manchu nationality
change
in
custom
and
belief
分类号
K89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族“颁金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
3
20
作者
石少涛
机构
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出处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3-156,共4页
文摘
对满族颁金节的起源、发展、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探讨。颁金节虽是一个现代命名节日,但它根源于深层的历史文化因素和民族集体无意识,并且在动态发展中演变为民间性、自发性的节庆,承载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了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可行性。此外,探讨了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提示意义。
关键词
满族
颁金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Keywords
manchu nationality
Banjin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分类号
K89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上)
曾慧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满族萨满文化中柳崇拜的形成
吴来山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满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刘明新
李自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辽宁省特色冰雪旅游资源的布散特征与开发策略
苏思平
潘书波
《冰雪运动》
2022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
孙静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论满族家祭与萨满教的关系
姜小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辽宁清原满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分析
刘素伟
温有锋
阎文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皇太极时期满族对汉文化的吸收
史革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清代福州满族萨满信仰与本土巫文化的结合
麻健敏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试析满族亲属称谓
赵志忠
《满语研究》
200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满文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吴雪娟
《满语研究》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清代东北地区满族鹿文化考略
穆崟臣
张睿航
《满语研究》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试析满族人名与文化
吴春娟
《满语研究》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满族医药学发展的对策研究
陈亚平
杨彬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15
清代边疆治理与陕甘总督的旗籍问题探析
张玉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清代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的影响
陈东生
甘应进
覃蕊
周丽艳
《太原大学学报》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有关《清太祖实录》的几个问题
敖拉
《满语研究》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探源
邱广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满语借词与满族习俗变迁浅议
黄新亮
《满语研究》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满族“颁金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石少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