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夏华严禅思想与党项民族的文化个性——西夏文献《解行照心图》及《洪州宗师教仪》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志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3-207,共5页
西夏佛教思想不仅是对中原佛教文化进行引进与创新的结果,同时还是党项民族进行文化改造与创新的成果,这在现存的《解行照心图》及《洪州宗师教仪》等西夏佛教文献中有较突出的表现。西夏佛教界在综合唐代宗密华严思想、菏泽禅法、辽代... 西夏佛教思想不仅是对中原佛教文化进行引进与创新的结果,同时还是党项民族进行文化改造与创新的成果,这在现存的《解行照心图》及《洪州宗师教仪》等西夏佛教文献中有较突出的表现。西夏佛教界在综合唐代宗密华严思想、菏泽禅法、辽代华严思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北宋及辽朝华严和禅学思想都不尽相同的华严禅思想;西夏佛学思想既是党项民族文化个性的思想反映,也是党项与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佛教 党项 禅宗 华严宗 黑水城文献
下载PDF
《华严五教止观》的止观思想
2
作者 王春艳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15,共5页
法顺的《华严五教止观》是一部系统讲解华严止观的著作,同时也带有判教的意味,分五门来系统地阐述华严止观:一、法有我无门,二、生即无生门,三、事理圆融门,四、语观双绝门,五、华严三昧门。法顺所讲的华严止观注重抽象的思辨,略去对... 法顺的《华严五教止观》是一部系统讲解华严止观的著作,同时也带有判教的意味,分五门来系统地阐述华严止观:一、法有我无门,二、生即无生门,三、事理圆融门,四、语观双绝门,五、华严三昧门。法顺所讲的华严止观注重抽象的思辨,略去对具体事相的观察,把大小乘的义学作为止观的内容,说明作为华严宗先驱者的法顺不仅是一位神僧,也兼有义学僧人的品性。法顺被推为华严宗的初祖,表明华严宗从一开始即向义学靠拢,以义理研究为主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宗 法顺 华严五教止观 五门 止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