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卢纶的边塞诗
1
作者 霍有明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45-46,共2页
中唐的边塞诗自有其独特成就与审美价值。以“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为例 ,其诗作中虽多应酬之作而失之于“浮” ,但其边塞诗却能较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 ,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卢纶 边塞诗 思想内容 中唐 文学评论 中国 诗歌 社会现实
下载PDF
基于边塞诗的唐人边塞感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永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164,共4页
本文以唐代边塞诗为主要资料来源,佐以其他文献史料,探索唐代中原人士对"塞"的空间感受与理解,即边塞地理观念。唐人心目中的"塞",实际上是一条东西绵长、南北界线相对模糊的过渡地带,它东起辽水,西至玉门关、阳关... 本文以唐代边塞诗为主要资料来源,佐以其他文献史料,探索唐代中原人士对"塞"的空间感受与理解,即边塞地理观念。唐人心目中的"塞",实际上是一条东西绵长、南北界线相对模糊的过渡地带,它东起辽水,西至玉门关、阳关,其间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错杂居,是典型的多民族文化交汇区。通过对唐代中原人士边塞感观印象的概括与分析,认为其边塞感知的产生其实是对中原的归属感与对边塞景观的恐惧感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 “塞” 地理观念 恐惧感
下载PDF
论大历十才子与盛唐边塞诗派边塞诗歌审美特征的区别
3
作者 姚皓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唐代是边塞诗发展的极盛时期,中唐大历十才子和盛唐边塞诗派都写作了大量的边塞诗作。但二者虽属同一题材,可在抒情方式、诗歌意境、写作笔法、诗歌形式等审美特征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异。
关键词 大历十才子 盛唐边塞诗派 边塞诗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李益边塞诗创作浅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戴金波 《云梦学刊》 2006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李益“五在兵间”的独特从军经历对其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与盛唐相比,他的边塞诗在题材上有新的开拓,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新的追求,在体式和风格上有新的变化。他继盛启中,为中唐诗歌特别是中唐边塞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李益 中唐时期 边塞诗 文学创作 艺术风格 题材
下载PDF
王维李白边塞诗比较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勇 《抚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54-57,共4页
通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这两个角度比较分析王维李白边塞诗的异同。文章指出盛唐时代氛围的影响形成了王李二人边塞诗共有的昂扬乐观的思想基调和雄奇壮美的艺术特征;各自不同的政治遭遇和理想定位使二人边塞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各有特... 通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这两个角度比较分析王维李白边塞诗的异同。文章指出盛唐时代氛围的影响形成了王李二人边塞诗共有的昂扬乐观的思想基调和雄奇壮美的艺术特征;各自不同的政治遭遇和理想定位使二人边塞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各有特点;精神气质及文化学养的不同使王李二人在景物的描写、艺术手法的运用、体裁的选择上各有千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李白 边塞诗
下载PDF
唐代边塞诗主题例谈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彦永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16-118,共3页
受唐代边境战争性质不同认识的影响,人们历来对唐代边塞诗的主题价值有不同的评论。由于边塞诗是特定社会现实下产生的抒情诗,所以把唐代边塞诗的主题倾向定位于诗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现实和自身命运的关注不无意义。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 主题
下载PDF
从王昌龄边塞诗看其对边塞战争的态度 被引量:1
7
作者 戴金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54-158,共5页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对当时边塞战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他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当时边塞战争的态度。青年时代漫游边关,慷慨激昂,热情讴歌、积极支持保卫边关的战争;深入了解边塞和戍边士卒的现...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对当时边塞战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他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当时边塞战争的态度。青年时代漫游边关,慷慨激昂,热情讴歌、积极支持保卫边关的战争;深入了解边塞和戍边士卒的现实情况后,他开始厌倦没完没了的开边战争;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他对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到晚年他更是明确反对穷兵黩武的开边、扩边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龄 边塞诗 边塞战争
下载PDF
征衣意象的意蕴阐释 被引量:1
8
作者 柴树臣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唐代兵制由府兵制逐渐向募兵制过渡,征人的衣物供给由自备逐渐转变为官给,征衣供给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减弱征衣本身所寄寓的情感。征衣作为具体的生活物象,寄托了征人和思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多样情感。在唐代边塞诗人的创作实践中,思... 唐代兵制由府兵制逐渐向募兵制过渡,征人的衣物供给由自备逐渐转变为官给,征衣供给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减弱征衣本身所寄寓的情感。征衣作为具体的生活物象,寄托了征人和思妇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多样情感。在唐代边塞诗人的创作实践中,思妇、征人的情感倾向以及征衣与闺情相结合所构成的情感意境,使征衣意象的情感触角伸向了全社会。唐代边塞诗人在边塞诗中着力表现征衣意象的社会内涵,情感愿望和现实境遇的结合使征衣成为唐代边塞诗中含有丰富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的审美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征衣 意象 兵制
下载PDF
初盛唐丝路碑志文的文学成就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慧 杨金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初盛唐是古文转捩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丝路碑志文对古文的求变求新有着一定的助推作用;初盛唐文人以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及重气轻身的家国情怀,在丝路碑志文中为后人纪录了有唐一代的隆治气象,并塑造了一批壮志许国的盛世英雄群像;碑... 初盛唐是古文转捩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丝路碑志文对古文的求变求新有着一定的助推作用;初盛唐文人以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及重气轻身的家国情怀,在丝路碑志文中为后人纪录了有唐一代的隆治气象,并塑造了一批壮志许国的盛世英雄群像;碑志文与此时的"边塞诗"相辉映,共同成就了初盛唐的文学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盛唐 丝路碑志文 边塞诗 家国情怀
下载PDF
北方关镇建置与唐代边塞诗的演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米彦青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唐代与周边民族战事不断,北方的战略位置变得格外重要,众多关镇次第相连,组成了绵延不绝的关镇之路,北方关镇多设置在边塞,诗人的写作因此也被归类为边塞诗。诗人们在用诗笔勾连这些关镇时,写出的不仅是个体对北方关镇和与关镇相连的山... 唐代与周边民族战事不断,北方的战略位置变得格外重要,众多关镇次第相连,组成了绵延不绝的关镇之路,北方关镇多设置在边塞,诗人的写作因此也被归类为边塞诗。诗人们在用诗笔勾连这些关镇时,写出的不仅是个体对北方关镇和与关镇相连的山河故人的生命体悟,更在有意无意之间发展了唐代边塞诗。唐代诗人因参战、游历、入幕、贬放来到北方关镇,在此创作了大量表现征战杀伐、咏史怀古、咏物写景、思乡闺怨、文人唱和以及民族生活的壮丽诗篇。唐代北方关镇诗歌创作涉及边塞之苦、伤春悲秋、生离死别、仕途失意、宫怨闺情等题材,虽不无伤感情怀,却又时时流露出不可抑制的浓郁的英雄情结和寥廓的空间诗性,呈现出旺盛的生命价值和不巧的诗史意义,这是唐代边塞诗最重要的精神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关镇 边塞诗 地域诗性 英雄情结
下载PDF
论盛唐边塞诗对“汉文本”的引用与改写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玉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118,共12页
从特殊的西北地域文化环境角度来探讨盛唐边塞诗"雄浑""浑厚"美学风格之形成,可以看作一个很好的但绝非是唯一的切入点。盛唐边塞诗风格的形成还可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考察:诗人通过对"汉文本"的引用和改写... 从特殊的西北地域文化环境角度来探讨盛唐边塞诗"雄浑""浑厚"美学风格之形成,可以看作一个很好的但绝非是唯一的切入点。盛唐边塞诗风格的形成还可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考察:诗人通过对"汉文本"的引用和改写,突破边塞诗这一诗体自身与生俱来的局限,从而把其原本处于封闭状态,即受到"边"与"塞"之束缚的诗歌类型,引入到一个以汉文化为代表的整个古代文化传统的价值范式之中。盛唐边塞诗的展开空间,是一种与历史贯穿于一体的大文化时空观。盛唐边塞诗的创作是一种与历史文化紧密相关的创作。盛唐边塞诗体现出"浑"和"厚"的艺术特质也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汉文本 引用 改写
下载PDF
贯休北上考略
12
作者 黄彦弘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11-114,共4页
要考证贯休的生平,不能不考虑他是否去过边塞。关于他是否北上,何时北上的问题,学界历来存有疑问。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贯休北上过,但基本上是存而不论,或者略而不谈。文章以其诗证其行径,以为贯休确实去过西北、蓟北等地,且于懿宗咸通... 要考证贯休的生平,不能不考虑他是否去过边塞。关于他是否北上,何时北上的问题,学界历来存有疑问。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贯休北上过,但基本上是存而不论,或者略而不谈。文章以其诗证其行径,以为贯休确实去过西北、蓟北等地,且于懿宗咸通六年北上京城并进而漫游边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休 成通中期 北上 边塞诗
下载PDF
高岑边塞诗个性因由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臧焱辛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高适、岑参同为唐代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被并称"高岑"。高岑边塞诗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人性的张扬上,即边塞功业情怀、英雄主义意识、征人思乡情怀。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基础、人生阅历、性格气质以及创作心态... 高适、岑参同为唐代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被并称"高岑"。高岑边塞诗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人性的张扬上,即边塞功业情怀、英雄主义意识、征人思乡情怀。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基础、人生阅历、性格气质以及创作心态的差异,致使二人诗风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的边塞诗慷慨激昂,豪放悲壮,共同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的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个性 高适 岑参
下载PDF
从边塞诗看唐代文人对边塞战争的情感走向
14
作者 张磊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5-56,共2页
边塞诗以其独特的风格真切地反映了唐代的盛衰变迁以及唐人的精神风貌。从杨炯、王昌龄的《从军行》到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曹松《己亥岁》 ,清晰地反映了文人对战争由最初的向往、讴歌到厌倦、痛恶的情感走向 。
关键词 边塞诗 唐代 边塞战争 情感 杨炯 王昌龄 诗歌创作 文学评论
下载PDF
王维边塞诗与新时代精神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元清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0年第3期61-64,共4页
王维除山水诗外,边塞诗也写得很出色。在盛唐这一昌盛繁荣、国力强大、社会安定的环境下,人们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富于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与高昂的意气,这种精神使盛唐的边塞诗人形成了健康开朗的审美观念,以新鲜的生活和饱... 王维除山水诗外,边塞诗也写得很出色。在盛唐这一昌盛繁荣、国力强大、社会安定的环境下,人们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富于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与高昂的意气,这种精神使盛唐的边塞诗人形成了健康开朗的审美观念,以新鲜的生活和饱满的激情为传统的题材罩上了时代的光环。王维的边塞诗更以蓬勃的精神风貌,深广的历史内容,不朽的艺术魅力而永远值得我们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边塞诗 新时代精神
下载PDF
论岑参边塞诗的主要思想内容
16
作者 刘娜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1-54,68,共5页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边塞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边塞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惊心动魄、激烈艰苦的战争场面,又有奇异壮丽的边塞风光,还有各民族新鲜奇异的边塞风情及各民族间和谐融洽的场面,更能从中...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边塞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边塞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惊心动魄、激烈艰苦的战争场面,又有奇异壮丽的边塞风光,还有各民族新鲜奇异的边塞风情及各民族间和谐融洽的场面,更能从中感受到征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参 边塞诗 思想内容
下载PDF
论陈子昂的边塞诗
17
作者 赵洪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23-26,共4页
陈子昂的边塞诗,在思想内容上,表达赴边御敌、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苦忧愤,诉说加强边防、反对黩武的政治主张,描写雄伟壮观、荒凉苦寒的边塞风光;在艺术创作上,情调慷慨悲壮,气象苍凉雄浑,诗思纵横驰骋,语言... 陈子昂的边塞诗,在思想内容上,表达赴边御敌、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苦忧愤,诉说加强边防、反对黩武的政治主张,描写雄伟壮观、荒凉苦寒的边塞风光;在艺术创作上,情调慷慨悲壮,气象苍凉雄浑,诗思纵横驰骋,语言刚健质朴,在唐朝边塞诗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边塞诗 思想 艺术
下载PDF
庾信的入北经历及其边塞诗创作
18
作者 关永利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9-73,共5页
庾信在北朝期间,曾创作了为数不少的边塞诗。依据其边塞诗表现内容的不同分两类,一类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中的边塞诗,反映了诗人感伤身世、思念故国的感情,基调悲凉激楚。另一类是庾信在亲历北方边地生活之后,创作出来一些深刻反... 庾信在北朝期间,曾创作了为数不少的边塞诗。依据其边塞诗表现内容的不同分两类,一类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中的边塞诗,反映了诗人感伤身世、思念故国的感情,基调悲凉激楚。另一类是庾信在亲历北方边地生活之后,创作出来一些深刻反映边地战争和军旅生活的诗篇。这些诗作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唐代边塞诗的繁荣作了良好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信 入北经历 边塞诗
下载PDF
论宋人选录边塞诗及其意义
19
作者 王金伟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39-45,共7页
宋代学人以编辑选本的方式表现出了对边塞诗的关注,选录过程中又渗透了诗观于其中。《文苑英华》《唐文粹》等明确以"边塞"指代诗歌类型,两者相近又有所不同;《乐府诗集》等选录了不少边塞诗,促进了一些边塞诗题的凝定;宋末... 宋代学人以编辑选本的方式表现出了对边塞诗的关注,选录过程中又渗透了诗观于其中。《文苑英华》《唐文粹》等明确以"边塞"指代诗歌类型,两者相近又有所不同;《乐府诗集》等选录了不少边塞诗,促进了一些边塞诗题的凝定;宋末元初的方回编选《瀛奎律髓》,其专题性选录和独到、系统的评论对于边塞诗类型的形成和研究贡献颇大。宋人的选录对于边塞诗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边塞诗研究历程中,宋代颇有时代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边塞诗 选录 《瀛奎律髓》 代表性
下载PDF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唐代边塞诗歌意境凸显研究
20
作者 唐燕玲 秦建安 蒋君兰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8-92,共5页
图形—背景理论可较好地解释诗歌意境凸显背后的认知因素。本文从词类、句式、语篇三个维度探讨唐代边塞诗歌中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及诗歌中意境得以凸显的成因。词类方面,动词和形容词在图形的凸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句式方面,问句、... 图形—背景理论可较好地解释诗歌意境凸显背后的认知因素。本文从词类、句式、语篇三个维度探讨唐代边塞诗歌中体现的图形—背景关系及诗歌中意境得以凸显的成因。词类方面,动词和形容词在图形的凸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句式方面,问句、条件句及感叹句体现出图形—背景关系;语篇方面,唐代边塞诗歌诗篇前部分描写景色,形成语篇上的背景,并将重心放在诗篇末尾,突出语篇上的图形。图形—背景理论在诗歌意境凸显上有较强的解释力,是诗人谋篇布局的重要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背景理论 唐代边塞诗歌 意境 凸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