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墓群布局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沈丽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15,共14页
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墓群可分为元魏皇宗陵区、高齐皇宗陵区和中下层官吏及平民墓葬区三大区域,一般分布在以邺城宫城为中心的5~15公里的范围内。墓群中'家族葬'明显,或依长幼尊卑,自南向北顺序排列;或分为南北两排,以南为尊。东... 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墓群可分为元魏皇宗陵区、高齐皇宗陵区和中下层官吏及平民墓葬区三大区域,一般分布在以邺城宫城为中心的5~15公里的范围内。墓群中'家族葬'明显,或依长幼尊卑,自南向北顺序排列;或分为南北两排,以南为尊。东魏北齐陵墓制度既继承了秦汉传统,同时也有所创新,并直接影响了隋唐及以后的陵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城地区 东魏北齐 墓群布局 聚族而葬
原文传递
从李亨墓出土文物看东魏北齐时期的中原经济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新成 《农业考古》 2018年第1期55-60,共6页
河南濮阳县这河寨北齐李亨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人物俑、动物俑、陶磨、陶仓、瓷碗、瓷盘、铜镜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粮食的加工、贮藏,家畜、家禽的饲养,畜牧业的繁荣,各类手工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兴盛。李亨墓文物的出土对研究东... 河南濮阳县这河寨北齐李亨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人物俑、动物俑、陶磨、陶仓、瓷碗、瓷盘、铜镜等。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粮食的加工、贮藏,家畜、家禽的饲养,畜牧业的繁荣,各类手工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兴盛。李亨墓文物的出土对研究东魏北齐时期中原经济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亨墓 出土文物 东魏北齐 中原 经济状况
下载PDF
東魏北齊鮮卑漢化的幾個跡象
3
作者 胡勝源 《人文中国学报》 2021年第1期47-81,共35页
學界多以"鮮卑化"來概括東魏北齊的文化特質,對此本文有另一面的想法。本文認爲東魏北齊鮮卑已逐漸漢化,表現在朝廷漢語的流行、鮮卑採用漢名、基層胡漢混居、國策由"重武"轉爲"尚文"、鮮卑後裔的"... 學界多以"鮮卑化"來概括東魏北齊的文化特質,對此本文有另一面的想法。本文認爲東魏北齊鮮卑已逐漸漢化,表現在朝廷漢語的流行、鮮卑採用漢名、基層胡漢混居、國策由"重武"轉爲"尚文"、鮮卑後裔的"文質化"等幾個面向。可知漢文化對鮮卑的影響顯然不低,國策變爲"偃武修文"甚或是北齊滅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東魏北齊 鮮卑 鮮卑化 漢化
下载PDF
东魏北齐特进考
4
作者 张鹤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92,共9页
东魏北齐国家沿续北魏的做法,继续设置特进职官。这一职官仍为二品级的荣誉官,且可作为任职官员的加官除授,也能比照执事官除授,但加授特进的执事官的品级,一般不能低于三品级。特进职官还能够转任为执事官,或其他的荣誉官。由特进转任... 东魏北齐国家沿续北魏的做法,继续设置特进职官。这一职官仍为二品级的荣誉官,且可作为任职官员的加官除授,也能比照执事官除授,但加授特进的执事官的品级,一般不能低于三品级。特进职官还能够转任为执事官,或其他的荣誉官。由特进转任的执事官的品级要低于原来的品级,但由特进转任的其他执事官,则高于原来的品级。东魏北齐国家实行以任职官员具有的“功德”作为授任特进的依据,因而使任职特进的群体受“亲贵”身份条件的约束明显减弱。特进职官具有的这些特征,为这一职官向散官转化创造了条件。隋文帝推行官制改革,实行散官制,从而就使得特进成为居于散官序列之首的职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北齐 特进 荣誉官 散官
下载PDF
出土墓志与东魏北齐邺京行里制度探析
5
作者 黄敏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6,共6页
东魏北齐邺京里坊的设置沿袭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文献记载往往以里或乡里形式称谓居住地。然而有4方东魏北齐时期墓志,志文记载墓主的居宅异于常例,为某行某里,或某行某坊。通过对墓志时代及墓主身份等因素的综合研判,并结合史书记载,可... 东魏北齐邺京里坊的设置沿袭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文献记载往往以里或乡里形式称谓居住地。然而有4方东魏北齐时期墓志,志文记载墓主的居宅异于常例,为某行某里,或某行某坊。通过对墓志时代及墓主身份等因素的综合研判,并结合史书记载,可知东魏初至北齐末,某行某里(坊)是邺京里坊称谓的一种常用格式。"行"的称谓源自邺京行经尉制度,行名与里(坊)名的连用,是基于城市治安管理角度所产生的隶属关系的呈现,在名称上反映了某行区域内里的管辖情况。且行名与里名存在一定关联,将行名与里名对照,可知邺京部分行名与里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东魏北齐 邺京 里(坊)
原文传递
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魏北齐佛寺塔基的发现与发掘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岩石 何利群 艾力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6,共4页
The pagoda-foundation vestiges of the Buddhist temple on the southern Yecheng city-site were discovered about 200m southwest of Zhaopengcheng village in Xiwen Township, Linzhang County. They lie some 1300m to the s... The pagoda-foundation vestiges of the Buddhist temple on the southern Yecheng city-site were discovered about 200m southwest of Zhaopengcheng village in Xiwen Township, Linzhang County. They lie some 1300m to the south of the southern wall of southern Yecheng City and to the east of the line extended from thecentral axis of the southern Yecheng City and Zhumingmen-gate Road. Judging from the stratigraphical evidence and objects unearthed, the rammed earth of the pagoda foundations goes back to the 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period. The vestiges revealed include remains of the pagoda body above the ground and those of the foundation ex-cavations under the ground. The pagoda body can be inferred to be square, with the sides measuring about 30m.This is the only ruined square wooden Buddhist pagoda of the Eastern Wei and Northern Qi period discovered so far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临漳县 邺城遗址 佛寺 塔基 东魏 北齐 遗物
原文传递
东魏、北齐时期的“道”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鹤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21,47,共10页
东魏、北齐时期,国家设置"道"作为大都督、临时行台和地方化的稳定行台的活动区域的规定。但是,随着东魏、北齐国家军事征讨制度的改变,逐渐取消了大都督和临时行台的设置。在这个过程中,"道"与地方化的稳定行台成... 东魏、北齐时期,国家设置"道"作为大都督、临时行台和地方化的稳定行台的活动区域的规定。但是,随着东魏、北齐国家军事征讨制度的改变,逐渐取消了大都督和临时行台的设置。在这个过程中,"道"与地方化的稳定行台成为固定的结合,因此,"道"成为地方化的稳定行台区的代称。这种"道",实际上,是东魏、北齐国家控制地方的重要军政区域,在对外实行军事防御以及保证国内统治秩序的稳定上,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 北齐时期 “道” 大都督 地方化的稳定行台
下载PDF
东魏北齐邺京里坊制度考 被引量:7
8
作者 牛润珍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6期81-85,共5页
里坊是古代都城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坊之置始于北魏平城,洛阳、邺京沿置。邺南城400余坊,北宋时已不可名状。稽诸石刻,可考证出东魏北齐邺京28里3坊,里、坊置正,分掌管理和治安。城内置坊,城外置村。里承汉制,坊启隋唐,邺京里坊制... 里坊是古代都城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坊之置始于北魏平城,洛阳、邺京沿置。邺南城400余坊,北宋时已不可名状。稽诸石刻,可考证出东魏北齐邺京28里3坊,里、坊置正,分掌管理和治安。城内置坊,城外置村。里承汉制,坊启隋唐,邺京里坊制度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京 里坊制度
下载PDF
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地域特征探析
9
作者 董雪迎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和邺城地区存在相似性的同时又具有较为强烈的地域特征,在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与葬式、墓葬壁画等方面均有表现。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地域特征的形成,可能受到了拓跋鲜卑旧俗和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与晋阳本... 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和邺城地区存在相似性的同时又具有较为强烈的地域特征,在墓葬形制、随葬品、葬具与葬式、墓葬壁画等方面均有表现。晋阳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地域特征的形成,可能受到了拓跋鲜卑旧俗和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与晋阳本地军政状况等密切相关。东魏北齐政权结构决定了晋阳特殊的军政地位,进而可能影响了晋阳地区墓葬文化的形成;而晋阳与邺城两地既相似又不同的墓葬特征,可能是东魏北齐时期晋阳怀朔勋贵与高氏统治者之间既相辅相成又充满矛盾和斗争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阳 东魏北齐墓 地域特征 邺城
下载PDF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模数控制方法试探——从明中都设计尺度复原谈起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筱 孙华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7,共6页
针对明中都的"建成状态"与"方案状态"在城墙长度、城门数量、坛庙建筑等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明中都原初规划的设计模数与设计思路。将明中都与《考工记》所载周王城、周代曲阜鲁城、东魏北齐邺城、隋唐长安的推测设... 针对明中都的"建成状态"与"方案状态"在城墙长度、城门数量、坛庙建筑等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明中都原初规划的设计模数与设计思路。将明中都与《考工记》所载周王城、周代曲阜鲁城、东魏北齐邺城、隋唐长安的推测设计方案进行对比,重新梳理了古代都城模数控制规律的研究线索,并籍此分析了纪念碑式都城空间的实现与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制 都城 明中都 曲阜鲁国故城 东魏北齐邺城 隋唐长安 《考工记》 城市考古
原文传递
东魏北齐时代的并邺道 被引量:7
11
作者 段彬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7,共8页
中古时期,沟通晋阳与邺城的并邺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许多军事、政治事件曾在此发生。东魏北齐时,高氏执政者频繁往来于两都之间,并邺道成为维系霸府政治的交通命脉。由于北朝后期佛教造像活动的盛行及高氏皇族对佛教的推崇,大量石窟... 中古时期,沟通晋阳与邺城的并邺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许多军事、政治事件曾在此发生。东魏北齐时,高氏执政者频繁往来于两都之间,并邺道成为维系霸府政治的交通命脉。由于北朝后期佛教造像活动的盛行及高氏皇族对佛教的推崇,大量石窟寺、摩崖造像选址于此道附近,因此并邺道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带。通过史料的串联,结合地理信息与佛教遗迹的分布可知,并邺道以滏口道为主路,以井陉道为辅路。滏口道在太行以西又分为东西两线,汉末至东魏高澄时代以滏口西线最为重要,其后则改以东线作为两都巡行的主要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北齐 并邺道 两都巡行 石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