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傣族古代文学中的动物图腾崇拜 被引量:8
1
作者 刀承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2-138,共7页
傣族古代文学反映了傣族先民的牛图腾、鸟图腾、龙图腾、象图腾和虎图腾等,傣族社会的仪式、风俗和文物,进一步证明了傣族古代的上述图腾崇拜。傣族先民希望得到图腾动物的保护进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使自己的祖先具有图腾动物的威猛、神... 傣族古代文学反映了傣族先民的牛图腾、鸟图腾、龙图腾、象图腾和虎图腾等,傣族社会的仪式、风俗和文物,进一步证明了傣族古代的上述图腾崇拜。傣族先民希望得到图腾动物的保护进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使自己的祖先具有图腾动物的威猛、神奇或美好吉祥,从而提高集团成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傣族的动物图腾崇拜融汇着傣族先民对图腾动物和对祖先的崇拜,寄寓着傣族先民对生存、发展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傣族古代文学 动物图腾 图腾崇拜
原文传递
家庭化生产与傣族园旅游社区的三代家庭一体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黄锋 保继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4,共6页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傣家乐为例,通过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和家庭内部关系特征探讨家庭化生产的旅游小企业经营如何影响家庭。研究发现,家庭化生产的三代家庭呈现一体化特征。在家庭功能上,三代家庭的家庭化生产兼顾核心家庭的日常消费并强...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傣家乐为例,通过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和家庭内部关系特征探讨家庭化生产的旅游小企业经营如何影响家庭。研究发现,家庭化生产的三代家庭呈现一体化特征。在家庭功能上,三代家庭的家庭化生产兼顾核心家庭的日常消费并强化代际互惠。在家庭结构上,家庭经济的一体化和居住模式的相对独立有效维系代际间生产上的协作,减少生活中的冲突。在家庭内部关系上,回归的父权与上升的年轻夫妻权力取得一定平衡,有效巩固了血缘和姻缘纽带。社区参与旅游中的家庭化生产能够吸引青壮年返乡就业,有效减少农村空心化,维持农村社会结构的稳定,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家庭 旅游社区 一体化
原文传递
生熟与人观——傣族发酵酱to-nao的饮食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艺凡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第2期84-96,155,共14页
食物的选择与制作不仅体现区域的社会文化、族群生计模式,还反映族群内部的认知等深层文化逻辑。本文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傣族为例,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学术理论,分析傣族饮食中常见的发酵酱——豆豉(to-n... 食物的选择与制作不仅体现区域的社会文化、族群生计模式,还反映族群内部的认知等深层文化逻辑。本文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傣族为例,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学术理论,分析傣族饮食中常见的发酵酱——豆豉(to-nao)的制作过程、相关民间传说,解读发酵食物与傣族社会文化的联系,并进一步讨论发酵背后体现的傣族认知方式及人观。文章认为,作为一种傣族社会司空见惯的日常食物,豆豉的制作与食用,包含了傣族人对自然与社会,物性与文化的交融认知,体现了其人观的思维意涵及对阶序化社会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豆豉 生熟 傣族 人观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的电影创作分析
4
作者 和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将《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放置到“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产生的特定背景中,通过对该影片所基于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研究、影片拍摄提纲的撰写过程、影片拍摄提纲与影片的比较、当地文化持有者的场面调度等几方面的观... 将《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放置到“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产生的特定背景中,通过对该影片所基于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研究、影片拍摄提纲的撰写过程、影片拍摄提纲与影片的比较、当地文化持有者的场面调度等几方面的观察,尝试分析影片的整个摄制情况。与众多“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相比,该影片以复原拍摄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动画、图表、字幕等影像方式,呈现出强烈的论文电影特征,影片对傣族社会制度与上层建筑的着力用笔也是众多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中所未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 傣族 民族志电影 论文电影
下载PDF
佛教对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刀承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由于佛教在傣泰民族社会长期盛行,对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的人物、题材、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傣泰民族民间故事因此获得新的活力;傣泰民族民间故事成为佛教传播的重要载体,佛教借助民间故事的生动形象和特殊的传承方式得到更加广泛... 由于佛教在傣泰民族社会长期盛行,对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的人物、题材、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傣泰民族民间故事因此获得新的活力;傣泰民族民间故事成为佛教传播的重要载体,佛教借助民间故事的生动形象和特殊的传承方式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充分体现了宗教和文学的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傣泰民族 民间故事 影响
下载PDF
云南省瑞丽傣族农村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开宁 高矗群 +6 位作者 莫国芳 刘丹 姜旭昌 李俊杰 唐佳 王莉 贾贤杰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11期1789-1791,1885,共4页
目的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傣族农村老人失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边疆地区评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规划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意见。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样本抽取,采用国际通用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 目的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傣族农村老人失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边疆地区评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规划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意见。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样本抽取,采用国际通用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标准化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对瑞丽市12个村民小组的187名傣族农村老人(≥60岁)失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傣族农村老人失能率点估计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重度失能率为6.95%(6.02%,7.88%),中度失能率为4.28%(3.69%,4.87%),轻度失能率为77.01%(74.47%,79.54%),无失能率为11.76%(10.28%,13.25%),合并重度与中度失能即中重度的失能率为11.23%(9.80%,12.66%)。分年龄段的ADL比较,呈现出明显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失能越严重(P<0.001);65岁前女性老人的失能状况比男性老人严重(P<0.01)。65岁及以上,失能状况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瑞丽傣族农村老人的失能率情况估计及其95%置信区间,为评估民族地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和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决策提供依据。瑞丽傣族农村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逐渐下降,失能率随之升高。女性年幼老人(≥60岁,≤65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于男性老人。瑞丽傣族农村老人的中重度失能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失能 傣族 农村老人 长期照护
原文传递
云南省彝族、傣族、汉族遗体捐献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文东 万值颖 +4 位作者 邹华 李萌 金文智 段艳萍 王金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9-25,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汉族对遗体捐献的主流看法,分析云南遗体捐献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云南省做好遗体捐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彝族、傣族、汉族对遗体捐献的了解程度和捐献率较低,其中... 目的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汉族对遗体捐献的主流看法,分析云南遗体捐献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云南省做好遗体捐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彝族、傣族、汉族对遗体捐献的了解程度和捐献率较低,其中彝族、傣族比汉族更低."为医学发展","认为是生命的延续"成为影响愿意捐献遗体的主要因素,3个民族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后应入土为安"、"家人社会舆论压力"、"担心被任意使用"、"个人宗教信仰"是影响不愿意捐献遗体的主要因素,3个民族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部分人认为全社会都应该来关注遗体捐献,认为遗体捐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为搞好云南省遗体捐献工作,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傣族 遗体捐献 意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解读百越族群服饰艺术特色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敏 徐人平 王浩军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傣族、壮族、布依族为例,分析了其在各自生活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较为系统的服饰特点,并对这三个民族的服装特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合符号学语义及语用的理论,浅析了百越族群服饰具有民族化、伦理化、社会阶级化和宗教信仰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 百越民族 服饰 语义 傣族 壮族 布依族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傣族传统村落研究文献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陶红霏 周静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25-33,共9页
以1984—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傣族传统村落”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绘制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知识图谱,根据图谱分析“傣族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表明:“傣族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以1984—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傣族传统村落”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绘制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知识图谱,根据图谱分析“傣族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表明:“傣族传统村落”相关研究文献较少,研究者之间呈局部集中、整体分散局面,研究机构之间较为独立;研究热点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基于傣族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提出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扩大研究地区范围、增强学科间融合、创新研究方法等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传统村落 可视化分析 现状 热点
下载PDF
基于“主位”与“客位”视角的西双版纳傣族风土聚落类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建伟 张琳琳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34-40,共7页
西双版纳傣族风土聚落具有独特的环境—文化因应特征,与中原汉族地区的聚落在空间形态和营建模式上有很大差别。基于文化人类学的"主位"与"客位"视角,从"主位"视角出发,发现傣族对地形、形貌的选择原则,... 西双版纳傣族风土聚落具有独特的环境—文化因应特征,与中原汉族地区的聚落在空间形态和营建模式上有很大差别。基于文化人类学的"主位"与"客位"视角,从"主位"视角出发,发现傣族对地形、形貌的选择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创设的8种聚落类型;从"客位"视角阐述寨心和寺心的"双中心"特征、"山-林-水-寨-田"的区域分布、水网与路网的路径编织三方面特征,试图构建西双版纳傣族风土聚落的建成环境模型。说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民族地区风土聚落研究中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风土聚落 文化人类学 因应特征 空间形态 营建模式
下载PDF
云南傣族儿童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易薇 姚莉琴 +3 位作者 邹团标 李倩 褚嘉祐 杨昭庆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6期7-10,97,共5页
目的探讨云南傣族群体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点,为该病的分子诊断及防治策略选择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运用单管多重Gap-PCR,联合ARMS法及DNA测序技术,对202例α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的云南傣族儿童进行中国人中常见的3种缺... 目的探讨云南傣族群体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点,为该病的分子诊断及防治策略选择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运用单管多重Gap-PCR,联合ARMS法及DNA测序技术,对202例α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的云南傣族儿童进行中国人中常见的3种缺失型及2种非缺失型α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结果共有125例(61.88%)携带有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测出--SEA、-α3.7、-α4.2、αCS和αQS5种基因突变类型,构成9种基因型。其中以αα/--SEA(33.66%)和αα/-α3.7(15.35%)最为多见,有77例(38.12%)未检测出上述5种常见突变类型。用联合ARMS法检测αCS和αQS突变的结果与DNA序列测定结果一致。结论云南傣族α地中海贫血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突变分布具有自身的特点。傣族中可能存在罕见或未知的α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具有更加复杂的分子病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选择有针对性的分子诊断技术和疾病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珠蛋白基因 基因突变 傣族
原文传递
元至清时傣族的国家向心力强化机制论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的傣族个案
12
作者 吴云 《学术探索》 2023年第10期128-137,共10页
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向心力强化是夯实我们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及国家认同极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当代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元朝起,傣族地方被纳入行省直接管辖。元至清时,傣族社会历经了先由王朝政府建立、完... 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向心力强化是夯实我们多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及国家认同极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当代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元朝起,傣族地方被纳入行省直接管辖。元至清时,傣族社会历经了先由王朝政府建立、完善土司制度进行治理,后期王朝对部分傣族地区改土归流历程。因此,傣族的国家向心力进入了一个培育、强化和巩固的历史新阶段。结合中华文化传统机制,可发现元明清时期傣族国家向心力表达存在两类主体,表达形式丰富,具有多层次的忠诚对象(国家象征)结构和秩序。元至清时,基于中华文化凝聚力及王朝在傣族地区持续的政治经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四个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傣族的国家向心力得以不断巩固和强化;但也有至少四个方面的突出因素对傣族的国家向心力巩固强化产生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国家向心力 傣族
下载PDF
环境伦理视角下的傣族食品与健康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玲 张林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9-47,共9页
中国傣族有100多万人口,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习俗和较好的健康、环保意识。傣族的饮食习俗与其传统环境伦理思想、居住的特殊地理环境、对健康的认知与审美需求等等有... 中国傣族有100多万人口,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习俗和较好的健康、环保意识。傣族的饮食习俗与其传统环境伦理思想、居住的特殊地理环境、对健康的认知与审美需求等等有紧密联系。但随着现代化的潮流,宗教信仰与环境伦理的改变,傣族的传统饮食习俗也遭受新的挑战,一些不良的饮食习俗与生活方式开始影响到傣族的食品安全与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环境伦理 食品 健康
下载PDF
傣锦的纺织工艺及其图案纹饰浅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广春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5-18,共4页
傣族织锦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傣锦的纺织工艺特别是图案纹饰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内涵。通过探讨傣锦的工艺技术以及图案的纹饰类型,对傣锦的技术特点和图案纹饰的艺术形式进行解析,揭示傣锦的装饰美与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它对民族服... 傣族织锦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傣锦的纺织工艺特别是图案纹饰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内涵。通过探讨傣锦的工艺技术以及图案的纹饰类型,对傣锦的技术特点和图案纹饰的艺术形式进行解析,揭示傣锦的装饰美与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它对民族服饰设计提供良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织锦 民族服饰 图案纹饰 纺织工艺 服饰设计
下载PDF
傣族文化分类下的“琵琶鬼”现象解读——以西双版纳傣族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59,共4页
"琵琶鬼"是傣语"恶鬼"的意思,傣族人认为它会带来疾病和灾祸,因此常常驱逐"琵琶鬼"。作为一种文化事项,它与南方其他少数民族中的鬼蛊话语有共性,也有区别。它的存在是傣族鬼神信仰的一种体现,在最初面... "琵琶鬼"是傣语"恶鬼"的意思,傣族人认为它会带来疾病和灾祸,因此常常驱逐"琵琶鬼"。作为一种文化事项,它与南方其他少数民族中的鬼蛊话语有共性,也有区别。它的存在是傣族鬼神信仰的一种体现,在最初面对不可知的疾病造成的恐慌中充当了疟疾的替罪羊,后其话语逐渐与权力结合,"琵琶鬼"被不断污名化。从其成因要素来看,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傣族的文化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鬼”傣族 分类 社会控制
原文传递
“因水成和”:傣族水文化与生态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太琼娥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1年第6期139-145,156,共8页
傣族林-水-田-谷-人-林的生态循环观念,具有生态和谐性,规约了他们稻作农业的生态实践。傣族用竹筒计水器按需分水,灌溉农田,体现了统筹兼顾与公平公正的生态伦理,在惜水和节水中,形成了低碳高效的生态实践效应。傣族水循环观念与涉水... 傣族林-水-田-谷-人-林的生态循环观念,具有生态和谐性,规约了他们稻作农业的生态实践。傣族用竹筒计水器按需分水,灌溉农田,体现了统筹兼顾与公平公正的生态伦理,在惜水和节水中,形成了低碳高效的生态实践效应。傣族水循环观念与涉水祭祀的回向观念结合,在生态真理和宗教伦理的一致中,客观上保护了水生态,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傣族涉水的文旅节庆,传承了水文化和传统农业的生态实践经验,促进了族内和族际的生态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水文化 生态实践
下载PDF
傣锦视觉符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果霖 苟双晓 张天会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5-18,共4页
精美的傣锦是织造出来的画卷,不仅是傣族人民经常使用的日用品,也是一种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品,更是一种可被视觉所感知的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以傣锦艺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傣锦视觉符号的分类研究,探讨傣锦视觉符号的语... 精美的傣锦是织造出来的画卷,不仅是傣族人民经常使用的日用品,也是一种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品,更是一种可被视觉所感知的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以傣锦艺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傣锦视觉符号的分类研究,探讨傣锦视觉符号的语义内涵,分析傣锦视觉符号的信息传递,尝试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傣族织锦,发现其深层次的社会功能和本原意义,并指出其视觉符号信息传递的本质特性和总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傣锦 艺术 符号 信息传递
下载PDF
傣族水文化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启霞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11,共4页
傣族是一个水的民族,水文化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的核心文化。从现实意义的层面上来说,重新审视和传承傣族的水文化,有助于维系傣族的内在凝聚力,强化本民族的身份认同并加以传承,同时也能让更多民族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傣族是一个水的民族,水文化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的核心文化。从现实意义的层面上来说,重新审视和传承傣族的水文化,有助于维系傣族的内在凝聚力,强化本民族的身份认同并加以传承,同时也能让更多民族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性,从而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水文化 意义
下载PDF
傣族人名的命名方式和文化功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东海 《百色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29-33,共5页
姓名是个体人的符号,承载着丰富的群体信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命名方式,西双版纳傣族姓名的各种命名方式蕴含了傣族姓名的多种文化功能。傣族姓名的很多特征与汉族命名是相似的,但也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关键词 傣族 命名方式 文化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