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赵秉志 许成磊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7-52,共16页
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 ,是研究贪污贿赂犯罪中不可回避之重要刑法理论问题 ,其不仅作为典型的共同犯罪问题而倍受刑法共同犯罪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 ,而且对于当前惩治腐败 ,加强廉政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非国家工作人员能构成受贿罪... 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 ,是研究贪污贿赂犯罪中不可回避之重要刑法理论问题 ,其不仅作为典型的共同犯罪问题而倍受刑法共同犯罪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 ,而且对于当前惩治腐败 ,加强廉政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非国家工作人员能构成受贿罪共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罪 单位犯罪 自然人犯罪 共同犯罪
原文传递
行贿罪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法理内涵 被引量:36
2
作者 车浩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48,共17页
"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行贿罪解释论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行贿罪的法益保护目的,保证行贿罪构成要件结构的完整性,应当将解释方向由行为人一端转换到国家工作人员一端,将国家工作人员是否违背职务作为判断行为人所谋取的利益是... "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行贿罪解释论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行贿罪的法益保护目的,保证行贿罪构成要件结构的完整性,应当将解释方向由行为人一端转换到国家工作人员一端,将国家工作人员是否违背职务作为判断行为人所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的标准。由此,在立法文字上缺失的"违背职务与给予财物之间的对价关系",就在解释论上被建构起来,被补充进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国家工作人员违背职务,包括违反规则与违背原则两种形式。在适用2012年"两高"《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1款时,可以抛弃前段中关于实体违法利益的无益规定;在适用该条第2款时,应当注意规范对象已由行为人回归到国家工作人员,注意"酌情决定"与任意处置性职务行为的区分,注意违背公平、公正原则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贿罪 谋取不正当利益 新违背职务说
原文传递
也谈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明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把"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收受型受贿罪的要件,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收受型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但不以已着手实行为限,还包含"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作准备的行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qu... 把"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收受型受贿罪的要件,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收受型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但不以已着手实行为限,还包含"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作准备的行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罪既遂的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为他人谋利 既遂
下载PDF
足球“黑哨”问题之法律透析及其治理 被引量:20
4
作者 周国均 王长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5-448,共4页
足球"黑哨"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综观国外关于足球"黑哨"等腐败现象的处置规定及实践,分析"黑哨"行为已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并提出通过完善足... 足球"黑哨"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综观国外关于足球"黑哨"等腐败现象的处置规定及实践,分析"黑哨"行为已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并提出通过完善足协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对其监督的机制以及加强对腐败现象的惩治和舆论监督等途径综合遏制足坛"黑哨"等腐败现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黑哨” 法律 社会危害性 国外 受贿罪 机制
原文传递
论受贿犯罪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9
5
作者 高铭暄 张慧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5,共7页
受贿犯罪严重危害政府的公信力,需要予以严惩。但是受贿犯罪的复杂性,使得该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贿赂范围的界定问题,受贿犯罪的数额问题以及影响力的认定问题,都需要在尊重社会文化、刑法基本原则和社会实践需要的... 受贿犯罪严重危害政府的公信力,需要予以严惩。但是受贿犯罪的复杂性,使得该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贿赂范围的界定问题,受贿犯罪的数额问题以及影响力的认定问题,都需要在尊重社会文化、刑法基本原则和社会实践需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贿赂的范围可以考虑扩大到"财产性利益"。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应该充分考虑情节的评价作用,在对影响力的认定上,要注意在主客观统一基础上的具体分析,仔细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犯罪 贿赂范围 贿赂数额 影响力认定
原文传递
廉洁性不是贪污贿赂犯罪的法益 被引量:20
6
作者 马春晓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9,49,共11页
我国现行刑法将侵犯廉洁性作为贪贿犯罪的本质特征,延续了两罪同罪同罚的立法传统,深化了对腐败犯罪的认知。将廉洁性作为法益统摄贪贿犯罪,造成法益与构成要件关系的紧张,混淆两罪侵财与渎职的性质,引发罪名体系和定罪量刑标准的结构... 我国现行刑法将侵犯廉洁性作为贪贿犯罪的本质特征,延续了两罪同罪同罚的立法传统,深化了对腐败犯罪的认知。将廉洁性作为法益统摄贪贿犯罪,造成法益与构成要件关系的紧张,混淆两罪侵财与渎职的性质,引发罪名体系和定罪量刑标准的结构性矛盾。廉洁性是国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而非规范所保护的对象化客体。现行的相关立法并不具有根据法益安排贪贿犯罪罪名体系的理论自觉。贪污罪和受贿罪具有不同的不法内涵,前者侵犯的是国家法人的财产,本质上是一种个人法益;后者侵犯的则是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是一种集体法益。由此可以澄清现有立法和司法的误区,明确贪贿犯罪的立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性 行为规范 集体法益 财产法益 贪污罪 贿赂罪
下载PDF
贿赂犯罪治理策略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军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170,共20页
定量研究显示,配刑与宽宥对称设置的惩治模式以及不对称程度较低的惩治模式,均无法有效压制受贿冲动,难以取得对贿赂犯罪的良好抑制效果;容忍、放任贿赂的组织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受贿、行贿倾向的共同促成因素,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与限制... 定量研究显示,配刑与宽宥对称设置的惩治模式以及不对称程度较低的惩治模式,均无法有效压制受贿冲动,难以取得对贿赂犯罪的良好抑制效果;容忍、放任贿赂的组织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受贿、行贿倾向的共同促成因素,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与限制是受贿倾向的特别促成因素;以行贿是受贿的“源头”为由,要求加重处罚行贿或者要求行贿与受贿“同罪同罚”的主张,与经验事实不符;不对称重罚受贿并且附条件大幅度宽宥行贿的设计,对贿赂犯罪具有最佳抑制效果。在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但不同等处理二者的同时,应积极展开“特别污点证人豁免”制度、企业合规激励机制的尝试与探索,以此疏通涉企业贿赂犯罪打击与治理、治标与治本的中间管道。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限制,改善营商环境,是治理贿赂犯罪最关键、最艰巨、最具决定意义的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犯罪 受贿罪 行贿罪 企业合规 定量研究
原文传递
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新论 被引量:18
8
作者 孙国祥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成立受贿罪的法定构成要素。"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职务"应作宽泛的理解,职务范围宜采"实际职权说"。同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具体形式,应结合受贿罪的本质...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成立受贿罪的法定构成要素。"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职务"应作宽泛的理解,职务范围宜采"实际职权说"。同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具体形式,应结合受贿罪的本质特征分析,只要是行为人的职务与行贿人的利益之间有某种制约关系,其收受他人财物与其职务有关联,就应当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肯定性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职务之便
原文传递
论贿赂犯罪刑事立法的整合与完善 被引量:5
9
作者 曹坚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3-59,共7页
现行刑法典设立的五类贿赂犯罪的罪名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罪名种类不充分、罪名的归纳性不够强等缺陷 ,应增设职前受贿罪。现行刑法可以将贿赂罪的犯罪对象扩大为财产利益及可折算为财产利益的不当利益。运用罚金刑、从严与从宽处罚等刑... 现行刑法典设立的五类贿赂犯罪的罪名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罪名种类不充分、罪名的归纳性不够强等缺陷 ,应增设职前受贿罪。现行刑法可以将贿赂罪的犯罪对象扩大为财产利益及可折算为财产利益的不当利益。运用罚金刑、从严与从宽处罚等刑罚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犯罪 职前受贿罪 性贿赂 没收财产 刑事立法
原文传递
英国企业预防行贿失职罪的充分程序抗辩——兼谈对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启示 被引量:12
10
作者 印波 高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6,共5页
英国2010年《反贿赂法》最具特色的制度创新当属适用严格证明责任的"企业预防行贿失职罪"的"充分程序"抗辩制度。如果被指控的企业可以证明内部建立了充分程序防范行贿行为,便免除未能预防"关联人"行贿... 英国2010年《反贿赂法》最具特色的制度创新当属适用严格证明责任的"企业预防行贿失职罪"的"充分程序"抗辩制度。如果被指控的企业可以证明内部建立了充分程序防范行贿行为,便免除未能预防"关联人"行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英国司法部出台的《指引》对于充分程序的执行提供了详细指导。建构充分程序需要遵守合比例程序、高层承诺、风险评估、尽职调查、沟通交流、监控与检讨六项原则。我国需要借鉴英国的充分程序抗辩,重视程序法对于法律责任技术配置功能,采用事先预防和事后惩治结合的治理贿赂立法模式,借鉴和适用企业预防贿赂的常识性法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贿赂法 行贿失职罪 充分程序抗辩制度 法律责任 贿赂犯罪 治理贿赂 商业贿赂
下载PDF
轻罪时代刑事立法泛刑化与重刑化之理性反思——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视角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艳红 《法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2,共12页
当下我国犯罪治理已进入轻罪时代,然而,十二部刑法修正案表明,轻罪时代我国刑事立法一直存在泛刑化与重刑化的趋势。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例,泛刑化立法体现为扩大犯罪圈,重刑化立法体现为加重刑罚来惩治贿赂犯罪。从轻罪时代犯罪... 当下我国犯罪治理已进入轻罪时代,然而,十二部刑法修正案表明,轻罪时代我国刑事立法一直存在泛刑化与重刑化的趋势。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例,泛刑化立法体现为扩大犯罪圈,重刑化立法体现为加重刑罚来惩治贿赂犯罪。从轻罪时代犯罪治理现代化要求以观,刑法应谨慎介入民营企业经营活动,相关法律已对民营企业内部背信行为设置较为完善的保护及救济措施,对之入罪会对民营企业正常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并违背现代公司治理的公司自治基本原则。加大刑罚力度难以实现贿赂犯罪预期治理效果,“行贿受贿一起查”不等于“行贿受贿同等罚”,重刑化反而会导致贿赂双方订立攻守同盟,增加查处难度。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保护与治理单位贿赂犯罪应从企业内部推动其依法合规经营,企业合规改革应该成为轻罪治理的首选方案。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不能延续传统泛刑化与重刑化的方式,刑事立法应谨慎进行犯罪化,刑罚配置应尽量轻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刑法修正案(十二)》 泛刑化 重刑化 民营企业 贿赂犯罪
原文传递
论贿赂推定及其适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阮传胜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11期71-74,共4页
推定 ,是一项证据规则 ,指司法者借助现存的事实 ,并据以推断出另一相关事实存在的一种假设。贿赂推定 ,是适用于贿赂案件的特有的一项证据制度 ,其具有自身特点、适用价值。认为贿赂行为推定认定是从法律证据角度提出来的一项证据规则 ... 推定 ,是一项证据规则 ,指司法者借助现存的事实 ,并据以推断出另一相关事实存在的一种假设。贿赂推定 ,是适用于贿赂案件的特有的一项证据制度 ,其具有自身特点、适用价值。认为贿赂行为推定认定是从法律证据角度提出来的一项证据规则 ,但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推定在认定贿赂行为的相关规定。为了司法实践的需要 ,建议对贿赂推定予以技术设计 ,在立法上作出规定后 ,运用于司法实践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推定 法律适用 刑事诉讼 证据制度 贿赂罪 犯罪构成
下载PDF
单位贿赂犯罪之检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智辉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5-150,共6页
我国刑法把单位贿赂犯罪从自然人贿赂犯罪中独立出来,单独加以规定,并对之做出了与自然人贿赂犯罪不同的规定。这些规定反映单位贿赂犯罪特殊性,同时导致了某些规定与刑法惩治贿赂犯罪基本精神的背离和罪刑关系的不协调,司法解释中也存... 我国刑法把单位贿赂犯罪从自然人贿赂犯罪中独立出来,单独加以规定,并对之做出了与自然人贿赂犯罪不同的规定。这些规定反映单位贿赂犯罪特殊性,同时导致了某些规定与刑法惩治贿赂犯罪基本精神的背离和罪刑关系的不协调,司法解释中也存在着对单位认定标准理解不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犯罪 单位 刑法立法
原文传递
贪污罪和受贿罪法定刑并轨制的法治逻辑悖论——基于2017年公布的2097份刑事判决书的法律表达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俊秀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9,共12页
刑事立法通过刑罚尺度将犯罪配置为轻重不等的级别,既是人类公平理性的刑罚体现,也是实现刑法罪刑均衡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贪污与受贿并重惩罚"的刑事反腐策略面临理论上的正当性质疑和法治逻辑悖论,在刑事立法中法定刑的... 刑事立法通过刑罚尺度将犯罪配置为轻重不等的级别,既是人类公平理性的刑罚体现,也是实现刑法罪刑均衡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贪污与受贿并重惩罚"的刑事反腐策略面临理论上的正当性质疑和法治逻辑悖论,在刑事立法中法定刑的配置应逐步实现由政策模式到法理模式的转型,更多地从司法实践经验中汲取规律并与既有理论相互检验,致力于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调和。通过2017年中国司法实践中2097份贪污罪和受贿罪刑事判决书的回归分析发现,相对于受贿罪而言,法官在刑罚的裁量中倾向于对贪污罪判处更重的刑罚,具体量刑上"有索贿情节的受贿罪>贪污罪>受贿罪"。并轨制立法下并发的"同罚异害"罪刑不均衡难题,法益侵害、不法内涵、犯罪生成模式、责任程度等实质差异,决定了贪污罪和受贿罪在立法上应采分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 受贿罪 法定刑配置 并轨制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从单一正犯视角看贿赂罪中的共同犯罪疑难问题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明祥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82,共14页
我国刑法在贿赂罪中规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刑法采取的是单一正犯体系,因而应从单一正犯的视角来看贿赂罪中的共同犯罪问题。按单一正犯的解释论,能避免出现区分正犯与共犯的体制带来的对受贿罪的共... 我国刑法在贿赂罪中规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刑法采取的是单一正犯体系,因而应从单一正犯的视角来看贿赂罪中的共同犯罪问题。按单一正犯的解释论,能避免出现区分正犯与共犯的体制带来的对受贿罪的共同参与者处罚轻重失当、对受贿罪的教唆未遂无法定罪处罚以及对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者教唆无此身份者实施受贿罪难以准确定性的问题;还能更好地解决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定性以及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受贿罪共犯的区分等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正犯 共同犯罪 贿赂罪 受贿罪 介绍贿赂罪
原文传递
“性贿赂”的刑法规制——以女性贿赂为角度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普定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9-53,共5页
"性贿赂"作为贿赂犯罪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但目前刑法对性贿赂尚无明文规定,使性贿赂成为法律的死角,无法予以惩治和打击。性贿赂危害极大,必须在法律中尽快加以规定。在性贿赂的犯罪过程中,女性多为犯罪载体... "性贿赂"作为贿赂犯罪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但目前刑法对性贿赂尚无明文规定,使性贿赂成为法律的死角,无法予以惩治和打击。性贿赂危害极大,必须在法律中尽快加以规定。在性贿赂的犯罪过程中,女性多为犯罪载体,原因在于社会风气的熏染、女性面临的社会困境、腐朽观念的影响以及充当性贿赂工具女性自身的原因。由于性贿赂隐蔽性的特点,对性贿赂定罪、量刑和取证很困难,但这些性贿赂无法入罪的理由缺乏法理基础。性贿赂符合犯罪的基本特征和犯罪构成,我国古代就已将性贿赂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国外和港台地区关于性贿赂的成熟的立法经验也可供我国内地借鉴,将性贿赂纳入刑法调整的时机已经成熟。性贿赂入罪可采取刑法修正案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分别以受贿罪和行贿罪定罪量刑。作为有别于普通的贿赂犯罪,性贿赂的受贿罪和行贿罪的各种情形法律可予以较详尽的规定。对于涉案妇女,则分别以刑法中的行贿罪定罪处罚或以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制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贿赂 贿赂女性 行贿罪 受贿罪
下载PDF
事后受贿的认定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宏 范德繁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0-54,共5页
事后受贿是受贿行为的非典型形式,此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关键在于对受贿罪犯罪构成的理解。利用职务便利不能理解为该罪的行为要件,收受行为与利用职务之便间并无构造顺序的要求,二者间的顺序错位并不影响事后受贿行为构成受贿罪。
关键词 认定 事后受贿 受贿罪 责任主义 中国 刑法
原文传递
中国贿赂犯罪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之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俊辉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5年第4期76-80,共5页
中国贿赂犯罪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行贿方式、行贿罪的目的要件等的规定上具有契合性,在行贿人的刑事责任、贿赂的内容、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贿赂犯罪的规定等问题上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贿赂犯罪 立法 比较
下载PDF
论刑法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明楷 《法治社会》 2022年第5期1-18,共18页
对不同法条中的同一用语作相同解释,不是体系解释的要求;不同犯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含义并不相同。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基于职务(业务)占有了本单位财物;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国家工作人员... 对不同法条中的同一用语作相同解释,不是体系解释的要求;不同犯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含义并不相同。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基于职务(业务)占有了本单位财物;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职务占有了公共财物或者主管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比贪污罪略为宽泛,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职务而对公款形成了占有辅助的情形;受贿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外延最为宽泛。既不能按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含义认定职务侵占罪,也不能依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含义认定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在认定贪污、挪用公款罪时,不能因为不(未)处罚不法层面的正犯,就扩大解释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也不能认为正犯的刑事责任一概重于共同正犯,就将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中的共同正犯“提升”为正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职务侵占罪 贪污罪 挪用公款罪 受贿罪
下载PDF
贿赂行为推定的证据适用规则之再思考——兼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虎 扈红卫 郭剑峰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1-75,91,共6页
贿赂行为推定认定是基于打击贿赂犯罪的需要而针对贿赂犯罪的特点提出来的一种刑事诉讼证据规则 ,其具有自身特点、实际价值和设立的法理依据。应考虑规定贿赂行为推定认定条款。
关键词 贿赂 刑事诉讼 证据规则 推定 认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