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及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23
1
作者 高彦净 谢余初 +2 位作者 钱大文 张玲玲 巩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1-187,共7页
基于1998—2012年SPOT 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甘肃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12年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高植被覆盖度面积增加量最大(737.30km... 基于1998—2012年SPOT 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甘肃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12年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高植被覆盖度面积增加量最大(737.30km2),2012年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度面积比例达70.7%,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宕昌县北部、岷江东岸、舟曲—武都段白龙江两岸及其以北区域。(2)研究期间,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整体改善、局地退化,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和轻度增加的总面积和比例分别为4 675.90km2,25%,显著减少的面积仅占3.84%。(3)1998—2012年景观破碎度增大,斑块密度增加了58.23%;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LSI,AWMPFD和IJI分别增大到25.14,1.128,80.01;香农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分别减少到1.342,0.834。(4)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增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是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白龙江流域 NDVI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与AHP模型的小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立兵 苏军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6-380,共5页
以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在收集资料和野外勘察的基础上,选取地形地貌因子和地质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并以栅格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内外动力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信息熵与AHP模型分别建立了研究区泥石流... 以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在收集资料和野外勘察的基础上,选取地形地貌因子和地质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并以栅格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内外动力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信息熵与AHP模型分别建立了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信息熵模型的泥石流危险等级分布与基于AHP模型的危险性等级分布呈现出整体上相似,局部地区有差异的规律,但基于信息熵模型的评价分区结果与泥石流实际分布情况更为吻合。在大区域范围内,基于信息熵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分区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实用性,在地质灾害预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泥石流 AHP 信息熵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第四纪以来地貌发育基本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洪凯 李吉均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5-20,共6页
基于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表明,白龙江流域上游、中游及中上游过渡地区分别发育有2级、3级、4级和6级阶地;T4~T6发育于早更新世,T3发育于600Ka·B·P·左右;由上游地区T2、中游地区T4和中上游过度... 基于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表明,白龙江流域上游、中游及中上游过渡地区分别发育有2级、3级、4级和6级阶地;T4~T6发育于早更新世,T3发育于600Ka·B·P·左右;由上游地区T2、中游地区T4和中上游过度地区T6的顶面构成区内广泛存在的地貌宽谷面,面顶拔河床420余米,是现代泥石流发育的源区所在;第四纪以来,区域绝对隆升量近1200m,早更新世、中更新世至全新世及全新世隆升速率分别为43B、70B和100B.区域隆升特性与青藏高原主体隆升模式相一致,但在地貌发育过程中穿插有比较强烈的泥石流活动过程,加布拉间冰期的早、晚期发育有两次明显的泥石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第四纪 阶地 地貌发育模式 泥石流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ETM+数据的白龙江流域土壤水分反演 被引量:14
4
作者 夏燕秋 马金辉 +1 位作者 屈创 王天祥 《干旱气象》 201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在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且地质灾害严重的白龙江流域,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时掌握白龙江流域的土壤水分含量状况,利用2013年4月的Landsat7 ETM+影像,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构建Ts-NDVI特... 在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且地质灾害严重的白龙江流域,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时掌握白龙江流域的土壤水分含量状况,利用2013年4月的Landsat7 ETM+影像,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构建Ts-NDVI特征空间,结合野外88个实测样点土壤水分数据,建立0~60 cm土壤深度范围内3个单层(0~20 cm,20~40 cm,40~60 cm)及2个平均层(0~40 cm,0~60 cm)的土壤水分遥感反演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白龙江流域5个深度的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特征,并用未参与建模的16个实测土壤水分数据样点进行相应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3个单层中20~40 cm土壤水分反演精度相对较高,RMSE值为3.06%,2个平均层中0~40 cm反演精度最高(RMSE)为2.45%,由此说明TVDI更能稳定地反映和指示土壤中层深度(20~40 cm)的水分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份 TVDI 白龙江流域
下载PDF
甘肃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和分布类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遵田 于宁宁 +1 位作者 韩国营 邵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白龙江位于甘肃南部,属长江水系,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31800km2.对该流域进行调查研究后,报道苔藓植物34科,89属,172种,其中甘肃省新记录科4个,新记录属17个,新记录种70个.并初步分析了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的特点.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苔藓植物 甘肃
下载PDF
白龙江与小江泥石流流域地貌演化比较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江成 欧国强 潘华利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甘肃白龙江和云南小江是我国著名的暴雨泥石流区域,灾害频发、危害严重。本研究选取白龙江和小江流域主要泥石流沟,通过分析主沟比降和流域面积一高程曲线,定量分析流域的地貌演化阶段,比较两流域主要泥石流沟在地貌演化上的异同。... 甘肃白龙江和云南小江是我国著名的暴雨泥石流区域,灾害频发、危害严重。本研究选取白龙江和小江流域主要泥石流沟,通过分析主沟比降和流域面积一高程曲线,定量分析流域的地貌演化阶段,比较两流域主要泥石流沟在地貌演化上的异同。研究发现两个流域的主要泥石流沟绝大多数处在壮年期,表明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两个流域的泥石流活动还将持续;小江流域泥石流沟在发育阶段上略迟于白龙江流域;处在同一演化阶段不同线型的泥石流流域,上凸型和中凸型更有利于泥石流活动。正确判断泥石流沟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泥石流沟防灾减灾工作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小江流域 泥石流 地貌演化 面积一高程曲线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第四纪泥石流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学战 陈洪凯 唐红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8-983,共6页
在实地考查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第四纪代表性泥石流堆积剖面进行了分析;根据阶地特征、泥石流堆积剖面与地质年代的关系,白龙江流域与小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活动均可分为8期,白龙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活动主要在1.5 ... 在实地考查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第四纪代表性泥石流堆积剖面进行了分析;根据阶地特征、泥石流堆积剖面与地质年代的关系,白龙江流域与小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活动均可分为8期,白龙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活动主要在1.5 Ma,0.73 Ma,0.565~0.425 Ma,0.245~0.165 Ma,(116.8±9.9)ka,50~25 ka,5~4 ka,3 ka至今,小江流域第四纪泥石流活动主要在1.42 Ma,0.985 Ma,0.562~0.52 Ma,0.218 Ma,0.137 Ma,14ka,0.73 ka,3 ka至今。根据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泥石流堆积层及活动周期的分析,结合泥石流与冰期间冰期气候特征的比较,得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泥石流活动过程既具有一致性特点,也具有非平衡性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学 泥石流 发育特性 第四纪 白龙江流域 小江流域
下载PDF
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不同岩性滑坡降雨阈值研究
8
作者 陈海龙 宋晓玲 +4 位作者 张永军 刘凯欢 张黎 刘明霞 陈冠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降雨引发斜坡破坏的阈值是地质灾害预警的基础。文章以2004—2019年白龙江流域甘肃段5个县区内因长期强降雨引发的滑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法研究不同岩性特征的滑坡降雨预警阈值。构建了不同概率等级下,引发滑坡的事件降雨量(event r... 降雨引发斜坡破坏的阈值是地质灾害预警的基础。文章以2004—2019年白龙江流域甘肃段5个县区内因长期强降雨引发的滑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法研究不同岩性特征的滑坡降雨预警阈值。构建了不同概率等级下,引发滑坡的事件降雨量(event rainfall)与降雨历时(duration of rainfall)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给出了下限临界累计降雨阈值。通过2020年陇南武都区暴洪灾害引发的滑坡特征及降雨数据验证,滑坡前雨量计监测获得的累计降雨量与模型给出的临界累计降雨阈值基本相符,对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滑坡灾害的预警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地质灾害 气象风险预警 预警模型研究
下载PDF
基于优势分析法的泥石流影响因子相对重要性分析——以白龙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马金辉 田菲 陈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2-727,共6页
将白龙江流域划分为1 412个流域单元,以单一子流域为单元,基于前人研究结果与逐步回归法筛选出主沟高差、主沟坡度、距断层距离、滑坡点密度、10 min降雨量、松散堆积物指标、土地利用等7个因子作为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的影响因子,以此建... 将白龙江流域划分为1 412个流域单元,以单一子流域为单元,基于前人研究结果与逐步回归法筛选出主沟高差、主沟坡度、距断层距离、滑坡点密度、10 min降雨量、松散堆积物指标、土地利用等7个因子作为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的影响因子,以此建立了对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与影响因子之间的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优势分析方法计算得出白龙江流域主沟高差、主沟坡度、距断层距离、滑坡点密度、10 min降雨量、松散堆积物指标、土地利用的相对权重分别为22%,20%,17%,14%,11%,8%,7%,得到了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影响因子的作用强度排序,说明白龙江流域地形因子和地质构造因子对泥石流的发生和空间分布起主控作用.基于优势分析相对重要性结果,以及利用泥石流危险性综合指数所得到的研究区泥石流易发性区划图,结果与实际勘察相一致,间接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相对重要性 优势分析 白龙江流域
下载PDF
甘肃白龙江流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
10
作者 赵焕新 张继强 +4 位作者 车宗菊 谈嫣蓉 刘世增 陈文业 林琳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2期91-95,共5页
为掌握甘肃白龙江流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分布规律,阐明植物地理区系构成,采用实测法和典型抽样法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该流域天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9种,隶属于15科1... 为掌握甘肃白龙江流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分布规律,阐明植物地理区系构成,采用实测法和典型抽样法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该流域天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9种,隶属于15科18属,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6种。(2)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零散分布,主要集中在流域的下游和中游,分别占本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95%和74%。(3)该流域植物区系复杂多样,科和属的区系大致划分为6种类型。研究认为,在甘肃白龙江流域天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复杂多样,呈现出以温带为主、热带向暖温带过渡且中国特有成分丰富的特征。大部分物种分布范围狭窄,种群稀少,生境要求特殊,不利于种群的扩散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白龙江流域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区系地理
下载PDF
近16年白龙江流域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1
作者 靳立亚 任骊安 冯瑞娟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2期44-52,共9页
白龙江流域的植被与近16年来气温、降水的变化存在着密切关系。其中在流域中下游区域(宕昌、舟曲、武都、文县)植被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季节气温和降水对植被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春季气温与植被的关系以正相关为主,其中显著正相... 白龙江流域的植被与近16年来气温、降水的变化存在着密切关系。其中在流域中下游区域(宕昌、舟曲、武都、文县)植被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季节气温和降水对植被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春季气温与植被的关系以正相关为主,其中显著正相关的像元占比为26.07%,主要位于流域中上游;夏季降水与生态植被的关系以正相关为主,其中显著正相关的像元占比为11.21%,主要位于流域中下游区域;秋季气温和降水与植被的关系类似,即在流域西部为负相关、流域东部为正相关,其中显著负相关的像元占比分别为7.13%(气温)和40.74%(降水)。生长季贯穿春季到初秋的时段,气温和降水与植被的关系呈显著正相关的像元占比分别为22.08%和2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气候变化 响应 白龙江流域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极端降水年际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东飞 舒和平 马金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受极端降水的影响,白龙江流域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生命安全。为此,根据白龙江流域1965~2011年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极端降水指数,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白龙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对气... 受极端降水的影响,白龙江流域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生命安全。为此,根据白龙江流域1965~2011年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极端降水指数,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白龙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7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中期白龙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均显著增加,1990年代中期之后显著减少,其中大雨日数发生了减少突变;各站点强降水次数变化特征差异显著,强降水次数的线性拟合减少率为0.002~0.280次/10a,迭部和武都长期减少趋势最明显,文县和武都发生了减少突变;极端降水指数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0.36(P<0.05),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0.82(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Mann-Kendall检验法 相关分析 白龙江流域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第三纪古喀斯特地貌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洪凯 李吉均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1年第2期49-54,共6页
笔者在白龙江流域的地貌考察中,首次发现了位于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发育有古喀斯特地貌,并可分为三层,分别位于海拔2,200m、2,600m和3,000m的高度,可与区内广泛存在的三级夷平面对比。本文为近年来有关青藏高原古喀斯特发育问题争论提... 笔者在白龙江流域的地貌考察中,首次发现了位于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发育有古喀斯特地貌,并可分为三层,分别位于海拔2,200m、2,600m和3,000m的高度,可与区内广泛存在的三级夷平面对比。本文为近年来有关青藏高原古喀斯特发育问题争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古喀斯特地貌 第三纪 岩溶地貌
下载PDF
甘肃省白龙江流域羽藓科植物研究
14
作者 邵娜 于宁宁 +2 位作者 韩国营 任昭杰 赵遵田 《山东科学》 CAS 2007年第6期18-21,共4页
白龙江位于甘肃南部,属长江水系,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3.18万平方公里。作者对采自甘肃省白龙江流域的200余号羽藓科Thuidiaceae植物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共鉴定出羽藓科植物8属15种,其中甘肃省新记录属1个,新记录种6个,并对其地理... 白龙江位于甘肃南部,属长江水系,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3.18万平方公里。作者对采自甘肃省白龙江流域的200余号羽藓科Thuidiaceae植物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共鉴定出羽藓科植物8属15种,其中甘肃省新记录属1个,新记录种6个,并对其地理分布、区系成分作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羽藓科 甘肃
下载PDF
浅谈白龙江流域的藏族传统禁忌习俗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慧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48-151,共4页
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禁忌习俗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分名讳禁忌、圣物禁忌、宗教禁忌、礼仪禁忌、婚姻禁忌、生活禁忌、服饰禁忌、生产禁忌、饮食禁忌等。禁忌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发展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从藏族社... 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禁忌习俗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分名讳禁忌、圣物禁忌、宗教禁忌、礼仪禁忌、婚姻禁忌、生活禁忌、服饰禁忌、生产禁忌、饮食禁忌等。禁忌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发展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从藏族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禁忌习俗还具有超越民族性和民族社会性的特点。因此,藏族禁忌习俗是具有公益性的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藏族 传统禁忌习俗 社会功能 伦理道德 行为准则 表现形式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白龙江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3
16
作者 贾贵义 全永庆 +4 位作者 黎志恒 梁收运 蒋魁 刘德玉 杨亚兵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7-1236,共10页
以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主要城镇环境工程地质勘查及历次地质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白龙江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选定了坡度、岩性、地震、河流、降水等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法组合赋权的方式确... 以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主要城镇环境工程地质勘查及历次地质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白龙江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选定了坡度、岩性、地震、河流、降水等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法组合赋权的方式确定评价因子的综合权重,最后利用GIS的叠加、以及重分类功能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人口相对密集的城镇(河谷)一带,地质灾害分布相对密集,危险性较大.而以农牧业为主的中、高山区地质灾害分布相对稀疏,危险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赋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信息量法 层次分析法 白龙江流域
下载PDF
地形因素对白龙江流域甘肃段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及权重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德玉 贾贵义 +2 位作者 李松 丛凯 张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39,共7页
白龙江流域甘肃段是我国四大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其中地形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实地调查研究区内发育的1 008条泥石流沟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沟床比降、沟坡坡度、流域面积和相对高差4个主要地形因素数据与泥石流灾... 白龙江流域甘肃段是我国四大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其中地形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实地调查研究区内发育的1 008条泥石流沟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沟床比降、沟坡坡度、流域面积和相对高差4个主要地形因素数据与泥石流灾害的类型及易发程度的关系,研究其对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影响。通过熵权法计算4个因素的权重,由权重大小排序分析了它们对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在200‰~400‰区间内的沟床比降、坡度大于30°的沟坡、相对高差大于300 m的山体、小于10 km^2的流域面积对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最为有利;对泥石流灾害形成贡献程度最大的为沟床比降,其次为相对高差和流域面积,最小的为沟坡坡度。该研究结果对此区域内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及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白龙江流域 泥石流 熵权法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基于像元二分法的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与滑坡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凯 孙悦迪 +3 位作者 江宝骅 郭建军 汪玉琼 岳东霞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6-382,共7页
白龙江流域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和人工干扰等,其中地表植被作为滑坡形成的主要外在因素对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植被覆盖度为主要度量指标,选择2002,20... 白龙江流域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和人工干扰等,其中地表植被作为滑坡形成的主要外在因素对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植被覆盖度为主要度量指标,选择2002,2005,2008,2011年4个时段的遥感NDV I值,在改进像元二分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近10年来该流域地表植被覆盖度及其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与滑坡点空间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流域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微弱,但区域内部植被覆盖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低覆盖区域覆盖度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历年来,该流域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滑坡点密度均较低,滑坡点占总滑坡的20.6%,空间分布呈离散状态,而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滑坡密度较高,滑坡点占总滑坡的34.5%,空间分布主要呈聚集状态,说明白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与滑坡点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度的高低是滑坡发生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10年来,该流域低植被覆盖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增加较快,说明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后,该流域植被恢复较快,生态脆弱程度减轻,这将为地方防治滑坡灾害的发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结论可为全流域制定宏观尺度上的滑坡生态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滑坡 像元二分法 时空格局 白龙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DEM的白龙江流域构造活动定量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常直杨 王建 +1 位作者 白世彪 张志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2-301,共10页
白龙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斜坡急剧变形带,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域受多条断裂带的影响,内部相对构造活动强度存在差异,因此对该地区构造活动程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SRTM3-DEM数据,... 白龙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斜坡急剧变形带,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域受多条断裂带的影响,内部相对构造活动强度存在差异,因此对该地区构造活动程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SRTM3-DEM数据,利用GIS技术提取了白龙江流域33个子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HI)、河流阶梯指数(SL)、流域盆地不对称度(AF)、流域形状指数(BS)、谷底宽度与谷肩高度比(VF)等5种地貌参数。然后对5种地貌参数进行分级,求取5种地貌参数分级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价研究区的构造活动程度(Iat),分为弱、中等、较强和强四类。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构造活动程度为中等至强(Iat≤2),这与该地区受青藏高原隆升效应及断裂带走滑作用相一致。下游地区构造活动程度相对弱(Iat>2),地貌差异不明显,这与该地区主要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弱有关。研究结果与区域的地质背景相一致,该研究对利用地貌参数进行流域的活动构造量化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地貌参数 数字高程模型(DEM) 构造活动程度
原文传递
甘肃省白龙江流域滑坡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25
20
作者 黎志恒 文宝萍 +3 位作者 贾贵义 张永军 董抗甲 杨亚兵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776,共9页
以近期开展的区域性调查、勘查项目所得的1031处滑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白龙江流域地质背景和外部环境主要因素中滑坡分布的敏感区段,以及不同规模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的敏感区段,探讨了各个因素控制和影响滑坡分布的内在机理.研... 以近期开展的区域性调查、勘查项目所得的1031处滑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白龙江流域地质背景和外部环境主要因素中滑坡分布的敏感区段,以及不同规模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的敏感区段,探讨了各个因素控制和影响滑坡分布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流域内滑坡在以下地段集中分布:中山区、地形坡度15°~45°斜坡区、层状浅变质岩+灰岩岩组分布区、距离主干段断层10 km范围内、地震烈度Ⅶ~Ⅷ度区、小时最大降雨量35~40 mm地区、白龙江及其一级支流河谷两岸以及人口密度大于10人/km^2地区.巨型滑坡更加密集于中山区、浅变质岩+灰岩岩组分布区、距离主要断裂带不足5 km范围内以及白龙江及其一级支流河谷两岸;中小型滑坡在低山丘陵区、松散土层分布区、白龙江二级及以下支流岸坡上以及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地区更为集中;大型滑坡分布特征介于二者中间.巨型滑坡对断裂、地形、软岩敏感性最强,中小型滑坡对降雨、松散土体、人类活动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滑坡 主控因素 地质背景 外部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