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e-of-the-Art Review of High-Throughput Statistical Spatial-Mapping Characteriz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被引量:10
1
作者 Haizhou Wang Lei Zhao +5 位作者 Yunhai Jia Dongling Li Lixi Yang Yuhua Lu Guang Feng Weihao W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20年第6期621-636,共16页
Macroscopic materials are heterogeneous,multi-elementary,and complex.No material is homogeneous or isotropic at a certain small scale.Parts of the material that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can be termed"natural chips... Macroscopic materials are heterogeneous,multi-elementary,and complex.No material is homogeneous or isotropic at a certain small scale.Parts of the material that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can be termed"natural chips."At different spots on the material,the composition,structure,and properties vary slightly,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slight differences establishes the overall material performance.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high-throughput statistical spatialmapping characteriz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ntrinsic heterogeneity within materials.Highthroughput statistical spatial-mapping uses a series of rapi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for analysis from the macroscopic to the microscopic scale.Datasets of composition,structure,and properties at each location are obtained rapidly for practical sample sizes.Accurate positional coordinate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s to a point-to-point correspondence are used to set up a database that contains spatialmapping lattices.Based on mate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sign requirements,dataset spatialmapping within required target intervals is selected from the database.Statistical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select a suitable design that better meets the targeted requirements.After repeated verification,genetic units that reflect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re determined.By optimizing process parameters,the assembly of these genetic unit(s)is verified at the mesoscale,and quantitative correlations are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microscale,mesoscale,macroscale,practical sample,across-the-scale span composition,structure,and properties.The high-throughput statistical spatial-mapping characteriz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numerous material systems,such as steels,superalloys,galvanization,and ferrosilicon alloys.This approach has guided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ial heterogeneity High-throughput characterization Statistical spatial-mapping original-position statistical-distribution analysis
下载PDF
西方学者对市场营销道德的判定及其创新营销方式 被引量:4
2
作者 纪昀 《管理科学》 1998年第5期23-25,共3页
企业的营销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标准,历来是营销学界有争议的研究课题。介绍西方学者对市场营销道德界限的几个判定理论,并详细说明了以道德观念为基础产生出的创新营销方式,供我国营销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显要义务 相称理论 初始位置 自由原则 差异原则
原文传递
从原初状态到正义原则——评析罗尔斯的契约论证明
3
作者 宇文宏 刘珂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20-22,共3页
已故当代新自由主义伦理学的领袖人物罗尔斯在伦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是关于正义理论的契约论证明。罗尔斯主要是借助契约来证明自己的两个正义原则。本文对罗尔斯的契约论证明,尤其是对其理论核心的"原初状态"以及从原初状态... 已故当代新自由主义伦理学的领袖人物罗尔斯在伦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是关于正义理论的契约论证明。罗尔斯主要是借助契约来证明自己的两个正义原则。本文对罗尔斯的契约论证明,尤其是对其理论核心的"原初状态"以及从原初状态推导出两个正义原则的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契约论证明 原初状态 正义原则
下载PDF
程序正义与制度公正——论罗尔斯“原初状态”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卫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原初状态"假设是罗尔斯发展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出发点。他以古典契约论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无知之幕"装置,对将要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的主体进行知识限制和具体特性设计,使"原初状态"在形式上完全成为... "原初状态"假设是罗尔斯发展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出发点。他以古典契约论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无知之幕"装置,对将要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的主体进行知识限制和具体特性设计,使"原初状态"在形式上完全成为一种纯粹的正义程序。这一独特的方法论构建思路对于我们如何确保制度是公正的,以及制度如何运行才是公正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初状态 无知之幕 程序正义 制度公正
下载PDF
《正义论》中社会契约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晓燕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契约论作为一种论证方法曾一度沉寂,罗尔斯却在当代又复活了它。与近代契约论相比,罗尔斯的新契约论具有更高的抽象性、非历史性、非现实性。作为论证方法的新契约论,其合理性招致了来自各方的批判。尽管社会契约作为一种论证方式还是... 契约论作为一种论证方法曾一度沉寂,罗尔斯却在当代又复活了它。与近代契约论相比,罗尔斯的新契约论具有更高的抽象性、非历史性、非现实性。作为论证方法的新契约论,其合理性招致了来自各方的批判。尽管社会契约作为一种论证方式还是必要的,然而对罗尔斯在处理契约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之间的关系上应慎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契约论 新契约论 原初状态 无知之幕
下载PDF
浅析契约论思想方法
6
作者 何菁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19,共9页
简要考察了契约论思想方法兴起的历史背景 ,并概述了霍布斯、洛克、卢梭的近代自然主义契约论的发展演变 ;分析了现代罗尔斯的超自然主义契约论思想方法 :作为公平的正义要领的提出、原初状态下的无知之幕的设定、词典式序列的两个正义... 简要考察了契约论思想方法兴起的历史背景 ,并概述了霍布斯、洛克、卢梭的近代自然主义契约论的发展演变 ;分析了现代罗尔斯的超自然主义契约论思想方法 :作为公平的正义要领的提出、原初状态下的无知之幕的设定、词典式序列的两个正义原则以及重迭共识、公共理性和权利 (自由 )的优先性。以历史的眼光辩证地分析了契约论思想方法的长处和优点 ,并参考引用当代美国哲学家诺齐克和麦金太尔对罗尔斯契约论思想的批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 契约论 正义 原初状态
下载PDF
分配正义的两种不同诠释——罗尔斯和诺齐克之辩解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延强 屠兴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针对正义如何来分配,尽管罗尔斯和诺齐克都赞同正义首要性,但罗尔斯更为强调平等。他通过设定“原初状态”,在此基础上借助正义的两个原则来解除“无知之幕”,使得最少受惠者得到补偿,从而实现平等;诺齐克认为正义的首要问题不在平等,... 针对正义如何来分配,尽管罗尔斯和诺齐克都赞同正义首要性,但罗尔斯更为强调平等。他通过设定“原初状态”,在此基础上借助正义的两个原则来解除“无知之幕”,使得最少受惠者得到补偿,从而实现平等;诺齐克认为正义的首要问题不在平等,而在于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他借助“持有正义原则”通过“最弱意义的国家”来反驳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尽管二者对如何分配正义分歧很大,但他们都是围绕经济领域中自由与平等孰更优先的问题展开。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正义观的矛盾反映了西方社会自由与平等观念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原初状态 差别原则 最弱意义的国家
下载PDF
论罗尔斯契约对功利的价值颠覆
8
作者 丁雪枫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4-38,共5页
罗尔斯依据原初状态,批判了功利主义的理论困难,肯定了精致契约论———“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合理性,实现了后者对前者的价值颠覆。这种颠覆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着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 契约 正义 原初状态 功利主叉
下载PDF
公共空间中身体的传播角色研究--基于乡村集市中身体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红艳 汪璐蒙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50,68,共8页
文章分析了乡村集市中参加者身体交往的行为,考量乡村信息传播系统中农民群体对身体控制的能力及与这种身体控制能力相伴随的身体位置问题。乡村集市中的信息传播,就身体作为自我的身体而言,是基于市场共同体信息和村落共同体信息的交... 文章分析了乡村集市中参加者身体交往的行为,考量乡村信息传播系统中农民群体对身体控制的能力及与这种身体控制能力相伴随的身体位置问题。乡村集市中的信息传播,就身体作为自我的身体而言,是基于市场共同体信息和村落共同体信息的交织过程,随着乡村社会不断变迁,村落共同体信息在身体传播中扮演的角色使身体的位置与信息传播间充满张力,这种张力体现为“身体的家”逐渐在乡村集市中消散,“身体离家”成为乡村集市中的常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市场共同体信息在身体的位置嵌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一方面与身体和土地间日益分离的关系不可分割,另一方面与身体和纯粹的商业信息间的关系交织在一起,身体成为始终徘徊在中间的身体,在与传统、习俗发生剥离的同时,再度拓展自身,从身体的无名化状态进入身体的个体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初始身体 工具身体 身体位置 身体的个体化
下载PDF
罗尔斯与社会契约论传统的关系辨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海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5,共8页
罗尔斯的社会契约理论是对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扬弃,主要涉及霍布斯、洛克、卢梭以及康德的理论传统。其中,罗尔斯对康德理论的创新性继承是非常重要的,学界的批评很多也都针对于此。Alexander对罗尔斯社会契约论的批评实质是将之下降... 罗尔斯的社会契约理论是对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扬弃,主要涉及霍布斯、洛克、卢梭以及康德的理论传统。其中,罗尔斯对康德理论的创新性继承是非常重要的,学界的批评很多也都针对于此。Alexander对罗尔斯社会契约论的批评实质是将之下降成一种知性算计,Allan Bloom对原初状态的批评则是将之实化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这两种批评的共同之处在于,忽视了罗尔斯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理性主义的继承,并且将之扩展到政治哲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社会契约论 原初状态 康德
下载PDF
“原初状态”:从“道德建构主义”到“政治建构主义”的转向
11
作者 张德湘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39,共5页
"原初状态"理论是罗尔斯建构正义论体系的理论基点,也是实现其"道德哲学"转向"政治哲学"的理论关节点。尽管这一理论导致来自各方面的理论挑战,但这一理论预设在"政治建构主义"的框架内有其一... "原初状态"理论是罗尔斯建构正义论体系的理论基点,也是实现其"道德哲学"转向"政治哲学"的理论关节点。尽管这一理论导致来自各方面的理论挑战,但这一理论预设在"政治建构主义"的框架内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不失为一种可能的预备性解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初状态 道德建构主义 政治建构主义
下载PDF
最大最小化原则:功利主义和公平的社会契约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东茁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58-164,共7页
在学术上,"公平"这一概念深刻地影响着如何对人的行为进行描述。而一旦涉及到对"公平"含义的理解,则表现得相当复杂。论文着重阐述的是罗尔斯(Rawls)、穆勒、哈萨尼(John Hansanyi)以及宾默(Ken Binmore)在此问题... 在学术上,"公平"这一概念深刻地影响着如何对人的行为进行描述。而一旦涉及到对"公平"含义的理解,则表现得相当复杂。论文着重阐述的是罗尔斯(Rawls)、穆勒、哈萨尼(John Hansanyi)以及宾默(Ken Binmore)在此问题上的不同观点。罗尔斯提出了著名的公平正义原则;穆勒对罗尔斯的两个原则、哈萨尼对罗尔斯的平均主义(最大最小化原则)提出了质疑,而宾默则通过在公平社会契约形成的过程中引入"生存博弈"和"道德博弈"的概念,并通过引入"移情偏好"这一分析工具,重塑了一个可以判断"平均主义"和"功利主义"并非永不相容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状态 差别原则 人际比较 同情偏好 演进
下载PDF
原初状态的由来及其内在困境——浅论《正义论》的逻辑基点
13
作者 胡兴建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罗尔斯以其《正义论》而奠定了他在当代政治哲学界的地位。据说,他扭转了政治哲学的方向,从新回到了近代的契约论传统,并使之上升到更高的抽象水平而提出了他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论。他整个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原初状态”,那么通过... 罗尔斯以其《正义论》而奠定了他在当代政治哲学界的地位。据说,他扭转了政治哲学的方向,从新回到了近代的契约论传统,并使之上升到更高的抽象水平而提出了他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论。他整个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原初状态”,那么通过分析“原初状态”构建及其内在的困境我们可以透视其整个理论的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初状态 政治哲学 公平的正义 理论 罗尔斯 说服力 困境 《正义论》 逻辑 契约论
下载PDF
罗尔斯的政府理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叔宝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4-79,共6页
罗尔斯的政府理论建立在他提出的公平、正义两条原则的基础上,认为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在《正义论》一书中.罗尔斯论证了公平、正义原则的相对合理性,制定了政府蓝图,并从道德哲学的角度论证其正义社会的稳定性问题。本... 罗尔斯的政府理论建立在他提出的公平、正义两条原则的基础上,认为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在《正义论》一书中.罗尔斯论证了公平、正义原则的相对合理性,制定了政府蓝图,并从道德哲学的角度论证其正义社会的稳定性问题。本文主要梳理了《正义论》中的政府理论部分,并将罗尔斯对政府理论的零散论证汇集在一起,勾勒出罗尔斯论证思路的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知之幕 原初状态 公平正义原则 政府理论
下载PDF
论罗尔斯纯粹程序正义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卫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41,共5页
"原初状态"假设是罗尔斯发展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出发点。他以古典契约论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无知之幕"装置,对将要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的主体进行知识限制和具体特性设计,使"原初状态"在形式上完全成为... "原初状态"假设是罗尔斯发展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出发点。他以古典契约论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无知之幕"装置,对将要选择两个正义原则的主体进行知识限制和具体特性设计,使"原初状态"在形式上完全成为一种纯粹的正义程序。这一独特的方法论构建思路对于我们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如何合理理解公正的制度、什么才是公正的制度以及制度如何运行才是公正的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初状态 无知之幕 程序正义 制度公正
下载PDF
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新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伍红林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3-127,共5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教育学的元问题在今天应从新的视角进行新的思考。在当代中国时空境遇中,在深度介入原生态教育实践过程中,从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出发,以动态生成的过程思维审视这一"老问题"时,会发现它不再是一个抽象...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教育学的元问题在今天应从新的视角进行新的思考。在当代中国时空境遇中,在深度介入原生态教育实践过程中,从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出发,以动态生成的过程思维审视这一"老问题"时,会发现它不再是一个抽象命题,而是在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以"理论者.实践者"关系为中介的具体的"人.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原生态 学科立场
下载PDF
有读无类:全民阅读时代的读者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邦武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2,共5页
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需不断突出读者的中心地位,坚持公益和均等原则,实现均等与差异、公益与效益的有机结合。遵循这一观点,需在宏观上以义务为本,加强权利定位;在中观上以内容为本,加强人文定位;在微观上以职效为本,加强成效定位。
关键词 全民阅读 读者 本位
下载PDF
论罗尔斯对原初状态的现时进入解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伟清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3期56-65,共10页
按照罗尔斯对原初状态的现时进入解释,原初状态是人们随时可以进入或利用的一个思考道德问题的视角。与标准解释相比,这一解释无疑很有吸引力。可是,这一解释却会让罗尔斯的理论陷入诸多麻烦。原因在于,若对现时进入解释进行合理的解读... 按照罗尔斯对原初状态的现时进入解释,原初状态是人们随时可以进入或利用的一个思考道德问题的视角。与标准解释相比,这一解释无疑很有吸引力。可是,这一解释却会让罗尔斯的理论陷入诸多麻烦。原因在于,若对现时进入解释进行合理的解读,我们可以推出的结论是,原初状态中的立约人是具有实质性价值观念的道德人,可这与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关于立约人的诸多重要设定有悖。与此同时,现时进入解释也会让人质疑作为公平的正义之为契约理论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原初状态 现时进入解释 标准解释
下载PDF
“原初状态”中的诠释学循环——罗尔斯对契约论中循环论证的克服
19
作者 曹瑞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8-101,共4页
契约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循环论证的陷阱,所以早期的契约论者不仅将原初状态推到遥远的过去,而且还要借助许多超验的理论来避开它,然而当罗尔斯面对这个问题时,由于人类学的发展和超验理论的衰败,使他不能再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躲开这一陷... 契约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循环论证的陷阱,所以早期的契约论者不仅将原初状态推到遥远的过去,而且还要借助许多超验的理论来避开它,然而当罗尔斯面对这个问题时,由于人类学的发展和超验理论的衰败,使他不能再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躲开这一陷阱。为了使其正义理论不致因此而失效,罗尔斯实际上采用了诠释学循环的方法,使以前“坏的循环”变成了促进理论进一步深入的“好的循环”,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循环论证的陷阱,使正义理论有了一个较为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自由主义 原初状态 诠释学循环 契约论
下载PDF
《牡丹亭》蓝本综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锦玲 《北方论丛》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牡丹亭》蓝本的发现及其"改编说"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众多学者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为学界知之甚少的姜志雄的贡献是独特的。
关键词 牡丹亭 蓝本 改编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