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个人与历史的辩证关系再论“十七年文学”--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为中心 |
余梦成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反规训中的自我规训——“十七年”文学监狱叙事的伦理意涵 |
李显鸿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3
|
历史情境与世纪回眸——关于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研究的思考 |
杨剑龙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4
|
“十七年文学”评价与文学经典性问题 |
贺仲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5
|
集体主义对个体意识的改造与消融——从“延安文学”到“十七年文学”的一种考察 |
刘忠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6
|
新中国十七年间的亚非拉文学翻译研究 |
熊辉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4 |
0 |
|
7
|
论“十七年”文学中的雄强女性形象 |
刘宁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8
|
“十七年文学”存在意义的再探寻 |
李云霞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7 |
1
|
|
9
|
十七年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 |
杨利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0
|
农业合作化叙事的三副面孔——《蜜蜂脑袋奥勒》、《被开垦的处女地》和《创业史》的比较研究 |
李钦彤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1
|
何其芳与中国人民大学“文研班” |
杨伟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2
|
“阶级观念”的确立与“斗争模式”的蔓延——论“十七年文学”的叙事话语 |
刘新锁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3
|
改造与成长:“十七年”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书写规约 |
杨利景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4
|
区域文化视域下的英雄书写——以“十七年”河北题材小说为中心 |
张拥航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5
|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社会政治话语系统 |
赫牧寰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4 |
0 |
|
16
|
论莫言小说对“十七年文学”的继承与借鉴 |
崔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17
|
城市的公共性想象与日常性的消失——以“十七年”上海题材文学为例 |
张鸿声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论《中国季刊》对“十七年文学”的研究 |
丛新强
王昊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的重构 |
黄健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工农兵”文艺的建构与超越——十七年文学综论 |
郭传梅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