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平顺性的虚拟样机试验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国权 许先锋 +1 位作者 王蕾 余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8,34,共4页
应用面向整机系统虚拟样机的概念 ,将研究对象分为悬架、轮胎、路面等模块。用 BEAM力将悬架多片板簧简化为一片主板簧或一片主板簧和一片副板簧 ,用 ADAMS的 FIAL A模型轮胎表示车辆轮胎 ,根据 ISO噪声路面的功率谱参数 ,设计了车辆行... 应用面向整机系统虚拟样机的概念 ,将研究对象分为悬架、轮胎、路面等模块。用 BEAM力将悬架多片板簧简化为一片主板簧或一片主板簧和一片副板簧 ,用 ADAMS的 FIAL A模型轮胎表示车辆轮胎 ,根据 ISO噪声路面的功率谱参数 ,设计了车辆行驶的路面文件。同时建立了三维实体虚拟整车模型 ,实现了虚拟车辆的仿真行驶。虚拟汽车仿真行驶时 ,能够体现真实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 ,驾驶员振动加速度仿真值与实测值接近。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汽车这一复杂的机器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平顺性 虚拟样机试验 道路试验 车辆工程
下载PDF
再生剂对旧沥青的再生行为 被引量:42
2
作者 周志刚 杨银培 +1 位作者 张清平 高及阳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6,共7页
研究了再生剂对旧沥青的作用机理及对再生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及再生沥青的组分试验,分析了再生剂在旧沥青中所起作用,提出再生沥青组分含量随再生剂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根据不同再生剂掺量的再生沥青的布氏... 研究了再生剂对旧沥青的作用机理及对再生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及再生沥青的组分试验,分析了再生剂在旧沥青中所起作用,提出再生沥青组分含量随再生剂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根据不同再生剂掺量的再生沥青的布氏粘度、针入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分析再生剂对旧沥青性能的改善效应,总结了再生剂掺量与各指标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剂与旧沥青未发生化学反应,再生沥青组分含量与再生剂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相关系数在0.98以上;随再生剂掺量的增加,粘度敏感性降低,针入度敏感性增强;复数模量与抗车辙因子的对数值均与再生剂的掺量呈良好的直线递减关系;再生剂的掺量应结合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再生沥青 再生剂 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 组分分析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流变性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的路用性能 被引量:31
3
作者 宋云祥 韦佑坡 +2 位作者 李玉梅 汪德才 张建龙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9,24,共6页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的纤维沥青胶浆进行锥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和表观粘度试验,考察玄武岩纤维掺量及温度对纤维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纤维沥青胶浆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的纤维沥青胶浆进行锥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和表观粘度试验,考察玄武岩纤维掺量及温度对纤维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纤维沥青胶浆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可增加沥青混合料中结构沥青的比例,提高集料表面沥青膜的厚度,改善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及疲劳性能,从而增强路面的耐久性。玄武岩纤维的加入降低了纤维沥青胶浆的锥入度,提高了纤维沥青胶浆的软化点、弹性恢复和表观粘度。由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沥青胶浆的延度试验和表观粘度试验可知,过量加入纤维会影响混合料的应变性能和工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胶浆 性能试验 玄武岩纤维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玄武岩短切纤维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赵豫生 李红涛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8-42,共5页
为深入探讨玄武岩短切纤维在增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方面的适用性,通过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等室内试验,评价了AC-13C型玄武岩短切纤维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通过比较玄武岩短切纤维不同掺量和不同... 为深入探讨玄武岩短切纤维在增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方面的适用性,通过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等室内试验,评价了AC-13C型玄武岩短切纤维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通过比较玄武岩短切纤维不同掺量和不同纤维长度的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提出了短切纤维的最佳掺量和最佳适用长度,并探讨了玄武岩短切纤维改善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基本原理。研究发现:AC-13C型玄武岩短切纤维沥青混凝土的高温、低温及水稳定性均优于不加纤维的沥青混凝土;玄武岩短切纤维的最佳掺量为3‰,最佳适用长度为6 mm,可作为提高沥青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添加材料用于道路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凝土 马歇尔试验 玄武岩短切纤维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SBS物理改性沥青与化学改性沥青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肖鹏 马爱群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4,共5页
国内外对SBS物理改性沥青和化学改性沥青性能对比还未有深入研究。为此,对SBS物理改性沥青和化学改性沥青的性能采用常规与非常规(美国SHRP)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进而对物理改性沥青和化学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温稳定性、... 国内外对SBS物理改性沥青和化学改性沥青性能对比还未有深入研究。为此,对SBS物理改性沥青和化学改性沥青的性能采用常规与非常规(美国SHRP)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进而对物理改性沥青和化学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老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对两种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比较,并且结合实际工程铺筑试验路对室内试验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BS化学改性沥青的性能更为优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路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混合料 性能 试验路
下载PDF
纤维微表处混合料性能试验 被引量:24
6
作者 侯曙光 侯强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
针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裂、抗变形不足等问题,采用加纤技术并运用纤维分散试验、纤维微表处混合料拌合试验、路用性能试验及低温抗裂试验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主研制的专用设备进行纤维分散,可保证加纤微表处混合料中纤维... 针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裂、抗变形不足等问题,采用加纤技术并运用纤维分散试验、纤维微表处混合料拌合试验、路用性能试验及低温抗裂试验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主研制的专用设备进行纤维分散,可保证加纤微表处混合料中纤维的均匀分布;纤维微表处混合料中纤维的适宜长度为6 mm;纤维添加量为0.2%时,加纤微表处混合料1 h及6 d时的湿轮磨耗值最小;纤维添加量为0.1%时,混合料黏附砂量最小,但和纤维添加量为0.2%时混合料粘附砂量差别不大;纤维添加量为0.3%时,加纤微表处混合料低温劈裂强度最大。综合各指标结果,确定纤维添加量为0.2%时,纤维微表处混合料总体路用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纤维 微表处混合料 拌合试验 路用性能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长寿命路面结构和材料设计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薛忠军 王春明 +2 位作者 张伟 宋波 李兴海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42,56,共7页
结合长寿命路面工程实例,从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方面对半刚性基层长寿命路面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针对我国近几年来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调查、损坏原因分析与结构计算结果,结合试验路段高等级公路重载交通的状况,提出本次... 结合长寿命路面工程实例,从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方面对半刚性基层长寿命路面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针对我国近几年来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调查、损坏原因分析与结构计算结果,结合试验路段高等级公路重载交通的状况,提出本次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思路;综合考虑各种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方案在结构设计时中的受力特点及所需考虑的损坏类型,提出本次长寿命路面设计指标和相关的设计参数,并针对不同结构层提出了具体的材料性能要求。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各结构层所用的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其路面结构满足长寿命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半刚性基层 长寿命路面 室内试验 结构设计 材料设计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纳米二氧化钛在实际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徐海铭 刘黎萍 +1 位作者 孙立军 李剑飞 《公路工程》 2011年第4期189-192,198,共5页
近年来交通量的不断增长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大量的汽车尾气严重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纳米二氧化钛利用其光学催化性能,能够分解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根据室内试验,对纳米二氧化钛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添加方式及防撞墙涂刷剂量进行了研... 近年来交通量的不断增长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大量的汽车尾气严重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纳米二氧化钛利用其光学催化性能,能够分解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根据室内试验,对纳米二氧化钛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添加方式及防撞墙涂刷剂量进行了研究,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上海浦东中环线的试验路。结果表明,直接拌合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道路施工,且对尾气分解效果明显;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在溶剂中后涂刷于防撞墙表面对于有害气体也具有一定催化分解的作用。在对验路摊铺现场取回的沥青混合料尾气吸收效果与室内试验结果相近,说明纳米二氧化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尾气具有长期持续的分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吸收 纳米二氧化钛 拌合方法 表面涂刷 试验路
下载PDF
二灰稳定集料抗裂性能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炜光 申爱琴 张玉斌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现行技术标准缺乏半刚性材料的抗裂级配以及收缩评价指标的现状,根据限制最小粒径k法确定二灰碎石集料级配,通过振动试验、均匀设计法逐级振动试验及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并确定了二灰砂砾集料级配;应用室内研究成果,在河南、陕西、河... 针对现行技术标准缺乏半刚性材料的抗裂级配以及收缩评价指标的现状,根据限制最小粒径k法确定二灰碎石集料级配,通过振动试验、均匀设计法逐级振动试验及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并确定了二灰砂砾集料级配;应用室内研究成果,在河南、陕西、河北三省铺筑了6条相关的试验路,并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工程实践表明,研究推荐的二灰碎石、二灰砂砾方案具有后期强度增长快、抗裂性能优良的特点,并经受住了超重载、大交通量试验路段验证。结果表明:对二灰砂砾、二灰碎石采用不同抗裂级配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推荐的二灰稳定材料抗裂性能评价指标——开裂系数能反映此类材料的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二灰稳定集料 抗裂性能 试验路
下载PDF
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邱延峻 艾长发 +1 位作者 黄兵 兰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4,共8页
在广泛的路面调查基础上,结合数值计算分析,提出了柔性结构、倒装结构、全厚式结构和复合结构等几种新型路面结构形式,并通过郎川公路改建工程试验路进行了验证,证明了高寒地区路面结构适应性设计采用柔性基层的有效性,并推荐了高寒地... 在广泛的路面调查基础上,结合数值计算分析,提出了柔性结构、倒装结构、全厚式结构和复合结构等几种新型路面结构形式,并通过郎川公路改建工程试验路进行了验证,证明了高寒地区路面结构适应性设计采用柔性基层的有效性,并推荐了高寒地区沥青路面优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高寒地区 路用性能 试验路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改性沥青室内及试验路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争奇 隋玉东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针对改性沥青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选取几种常见的改性沥青进行了系统研究 ,通过常规和非常规试验对改性沥青进行了评价与对比 ,在分析效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性剂—沥青的组合原则 ,并在试验路的的基础上 ,对改性沥青的施工工艺... 针对改性沥青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选取几种常见的改性沥青进行了系统研究 ,通过常规和非常规试验对改性沥青进行了评价与对比 ,在分析效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性剂—沥青的组合原则 ,并在试验路的的基础上 ,对改性沥青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以指导改性沥青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组合原则 试验路 沥青路面
下载PDF
新疆混合原油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冯敏哿 郭皎河 +1 位作者 张永连 方纪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18-26,共9页
用中间-石蜡基新疆混合原油的丙烷脱油沥青与富芳贫蜡改性剂调合,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GB/T15180-94要求的各种牌号重交通道路沥青。沥青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常用的90号调合沥青与新加坡90号重交通道路沥青相当。用... 用中间-石蜡基新疆混合原油的丙烷脱油沥青与富芳贫蜡改性剂调合,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GB/T15180-94要求的各种牌号重交通道路沥青。沥青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常用的90号调合沥青与新加坡90号重交通道路沥青相当。用90号调合沥青在西安铺筑了试验路,通过1年多的使用观测,未发现沉陷、裂纹、拥包、车辙等现象,路况良好,回弹模量等6项路用性能指标也全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实践表明,研制的沥青完全可以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交通道路沥青 掺合改性 原油 沥青
下载PDF
不同种类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邓宗才 尉中兴 张志清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3,共5页
开展再生粗骨料应用于沥青路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和环保意义,能够解决骨料短缺的困境。研究了不同原生混凝土强度等级、粗骨料种类、制备方式等对再生粗骨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马歇尔试验进行了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 开展再生粗骨料应用于沥青路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和环保意义,能够解决骨料短缺的困境。研究了不同原生混凝土强度等级、粗骨料种类、制备方式等对再生粗骨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马歇尔试验进行了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析了不同来源再生粗骨料用于沥青混合料时最佳沥青用量的差别、以及再生粗骨料掺量比例、粒径变化对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再生粗骨料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影响差别较大,而混合料其他路用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国内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建筑垃圾 马歇尔试验 再生粗骨料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中国典型汽车道路谱研究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段虎明 石峰 +1 位作者 张开斌 谢飞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4期76-79,共4页
针对我国汽车道路谱缺失及滞后问题,分别从汽车道路谱的仪器集成、数据采集、数据库建立、数据分析和处理、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国家标准的建立等角度,概述了中国典型汽车道路谱研究的过程,并对中国典型汽车道路谱在汽车工程研究与开发... 针对我国汽车道路谱缺失及滞后问题,分别从汽车道路谱的仪器集成、数据采集、数据库建立、数据分析和处理、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国家标准的建立等角度,概述了中国典型汽车道路谱研究的过程,并对中国典型汽车道路谱在汽车工程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同时就中国典型汽车道路谱的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谱 路面不平度 汽车试验 道路检测
下载PDF
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孙久民 孙莉萍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99,共4页
结合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采用微表处预养护措施;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分析,通过配合比初试和配方验证,确定适宜的油石比;试验路段原路面、运营一个月后路面、两年后路面的横向力系数和渗水系数... 结合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采用微表处预养护措施;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分析,通过配合比初试和配方验证,确定适宜的油石比;试验路段原路面、运营一个月后路面、两年后路面的横向力系数和渗水系数的对比检测结果表明,微表处保持了路面良好的抗滑性能,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水破坏速度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养护 微表处 试验路段 配合比设计 检测评价
下载PDF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文奇 文龙 +3 位作者 谢远新 罗忠贤 王泽 王宠惠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6,25,共5页
为了解决公路沥青路面大修所用材料技术经济问题,基于既有路面结构及现状病害情况,提出了新路面处治方案,并对提出的新路面方案进行了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确定了其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材料设计参数。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材料配合比设计的... 为了解决公路沥青路面大修所用材料技术经济问题,基于既有路面结构及现状病害情况,提出了新路面处治方案,并对提出的新路面方案进行了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确定了其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材料设计参数。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材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其施工工艺流程,确定了其机具组合,拌合、摊铺、碾压技术要求。试验路工程现场检测表明,各项路用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质量良好,采用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沥青路面养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施工工艺 试验路 路用性能
下载PDF
Comparison between responses of reinforced and unreinforced embankments due to road widening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晓明 汪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857-864,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compare the responses of geosynthetically-reinforced embankment and unreinforced embankment due to road widening by using the centrifuge model tests and a two-dimensional(2D) finite el...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compare the responses of geosynthetically-reinforced embankment and unreinforced embankment due to road widening by using the centrifuge model tests and a two-dimensional(2D) finite element(FE) model. The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responses of the embankment and foundation exposed to road widening include the settlement,horizontal displacement,pore water pressure,and shear stresses. It is found that the road widening changed the transverse slope of the original pavement surface resulting from the nonuniform settlements. The maximum horizontal movement is found to be located at the shoulder of the original embankment.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is small,it is clearly seen that the geosynthetic reinforcement reduces the nonuniform settlements and horizontal movements due to road widening. Thus the reinforcement reduces the potential of pavement cracking and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embankment on soft ground in road wid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MENT centrifuge model test finite element model EMBANKMENT road widening
下载PDF
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多年冻土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虎东霞 马骉 +1 位作者 张毅 丁兰 《公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0-84,共5页
通过两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低温抗裂、冻融劈裂、高温车辙等试验与试验路修筑观测,分析了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多年冻土地区的适用性。研究得出,在相同沥青含量下,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明显减小,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增大,沥青饱和度... 通过两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低温抗裂、冻融劈裂、高温车辙等试验与试验路修筑观测,分析了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多年冻土地区的适用性。研究得出,在相同沥青含量下,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明显减小,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增大,沥青饱和度、稳定度和流值有所降低。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蠕变速率及其对沥青含量的敏感性减小,弯拉应变增大,柔性明显增强。在相同沥青含量下,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抗冻性有所降低,但实际应用中通过提高最佳沥青用量,可以缓解这种不利的影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明显增大,对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十分有利。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路的裂缝间距明显增大,使用状况良好。结果表明,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多年冻土地区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多年冻土地区 纤维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试验路
原文传递
乳化柴油在柴油车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曾建谋 陈鹏 +3 位作者 孔钧良 张立群 陈刚 万宪欣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6,共3页
阐述了使用乳化柴油的节油及降低烟度排放的机理,对CY6102BQ柴油机燃用乳化柴油进行了一系列的应用研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乳化柴油取得了11.3%的平均节油率,道路试验节油率为6.1%,同时烟度值降低61.7%,说明乳化柴油具有较高的环... 阐述了使用乳化柴油的节油及降低烟度排放的机理,对CY6102BQ柴油机燃用乳化柴油进行了一系列的应用研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乳化柴油取得了11.3%的平均节油率,道路试验节油率为6.1%,同时烟度值降低61.7%,说明乳化柴油具有较高的环保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柴油 烟度 排放控制 台架试验 道路试验
下载PDF
Synthetical Efficiency-based Optimization for the Power Distribution of Power-spli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被引量:12
20
作者 WANG Weida HAN Lijin +2 位作者 XIANG Changle MA Yue LIU Hu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58-68,共11页
Now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power distribution are researched widely, and most of them are aiming to the optimal fuel economy and the driving cycle must be preknown. Thus if the actual driving condition deviat... Now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power distribution are researched widely, and most of them are aiming to the optimal fuel economy and the driving cycle must be preknown. Thus if the actual driving condition deviates from the scheduled driving cycle, the effect of optimal results will be declined greatly. Therefore, the instantaneous optimization strategy carried out on-line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power split path and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re analyzed based on a special power-split scheme and the efficiency models of the power transmitting components are established. The synthetical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enhancing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the fuel economy.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ynthetical efficiency as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 and the constrain group are discussed emphatically. The optimization is calculated by the adaptive simulated annealing (ASA) algorithm and realized on-line by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based similar models. The optimization for power distribution of the hybrid vehicle in an actual driving condi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road test results are presented.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ynthetical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method can enhanc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the fuel economy of the power-spli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observably. Compared to the rules-based strategy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optimal and achieves the approximate global optimization solution for the power distribution. The synthetical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solved by ASA algorithm can give attentions to both optimization quality and calculation efficiency, thus it has good application foreground for the power distribution of power-split H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power-split synthetical efficiency-based optimiz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road te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