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法测定缆索张力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志军 党志杰 +1 位作者 罗元文 汪凤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介绍了用振动法测定缆索张力的原理 ,研究了影响索力测量精度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工程实际应用表明 :用振动法测定索力结果可靠 ,简便实用。
关键词 缆索 索力 动态 测试技术
下载PDF
神经松动术的基础及临床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栾烁 凌全寿 +2 位作者 曾妙裳 林安妮 姜迎萍 《康复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73-78,共6页
旨在综述归纳神经松动术的理论基础、发展演变及其在神经、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临床康复的应用进展,为后续专业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循证依据。神经松动术是基于解剖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动力学理论,针对神经组织施以特定方向和适当... 旨在综述归纳神经松动术的理论基础、发展演变及其在神经、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临床康复的应用进展,为后续专业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循证依据。神经松动术是基于解剖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动力学理论,针对神经组织施以特定方向和适当力度的牵伸和放松手法治疗。通过改善神经张力、轴浆运输和组织微环境,促进神经组织及其支配结构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临床上,根据手法特点和治疗目的主要分为滑动手法和张力手法,前者指神经相对周围组织较大范围的单向滑动,适用于损伤急性期;后者强调神经内部的张力变化,适用于损伤恢复期及组织粘连等情况。个体化的神经松动术治疗强调神经张力评估,且强调动作时序性。近年来,随着神经松动术临床适应证的范围不断拓展,其在周围神经卡压、周围神经损伤和脑卒中康复等方面的循证学依据不断积累。神经松动术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制包括减轻神经水肿、炎症反应和神经根刺激症状,从而缓解因机械嵌顿和异常张力造成的疼痛、神经传导异常和功能受限。神经松动术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有助于减轻肿胀、改善组织粘连,且通过刺激本体感觉受体增加神经内部血流,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和功能预后。此外,神经松动术有助于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目前神经松动术的应用领域逐步拓展至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神经松动术在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通过周围神经组织接受机械负荷刺激的变化,促进肌张力、肌力、重心分布、姿势平衡和其他运动功能障碍改善,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进而促进神经损伤功能障碍的康复。今后,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应针对不同疾病和病理状态下的神经松动术的治疗频率、治疗时间和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卡压 神经松动术 神经张力 滑动手法 张力手法
下载PDF
三圈高地毯簇绒机提花控制系统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广锋 吴春晖 +1 位作者 孙以泽 孙菁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为了在毯面上形成花型图案,设计和开发了三圈高地毯簇绒机提花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的伺服电磁离合器相结合的提花装置,利用工控机把工艺人员设计提花织物的花型信息转化为数字化控制信息,根据工艺参数设定,控制伺服电机按一... 为了在毯面上形成花型图案,设计和开发了三圈高地毯簇绒机提花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的伺服电磁离合器相结合的提花装置,利用工控机把工艺人员设计提花织物的花型信息转化为数字化控制信息,根据工艺参数设定,控制伺服电机按一定关系实时跟踪主轴转速,通过工控机板卡输出信号到离合器功率驱动板来控制电磁离合器的状态切换,实现送纱量的控制,进而控制每次簇绒过程中的纱线张力,并最终在毯面上形成三圈高地毯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花技术 纱线张力 控制系统 伺服电机 离合器 簇绒工艺
下载PDF
拉应力对磁畴壁运动及磁声发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咸尧 孙大千 +1 位作者 肖建中 朱孝谦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5-29,共5页
本文观察了晶粒取向3%Si-Fe在外加拉应力和磁场作用下,磁畴壁的运动及声发射强度(MAE)变化的一些现象.当应力较小时,MAE(RN)随应力变化较复杂,在大应力下,MAE(RN)显著降低.在硅钢片中,磁畴结构随拉应力的变化特性与产生的MAE有良好的对... 本文观察了晶粒取向3%Si-Fe在外加拉应力和磁场作用下,磁畴壁的运动及声发射强度(MAE)变化的一些现象.当应力较小时,MAE(RN)随应力变化较复杂,在大应力下,MAE(RN)显著降低.在硅钢片中,磁畴结构随拉应力的变化特性与产生的MAE有良好的对应性.取向纵向硅钢片沿轧向磁化时,180°条状畴会随场强变化而在某位置附近左右转动.磁畴受拉应力时产生分裂,其分裂速度是不连续的.当σ>200MPa时,条状畴似乎又有一定程度的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材料 拉应力 磁声发射 磁畴壁
下载PDF
应力法下料的脆性断裂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有堂 俞焕新 韦尧兵 《甘肃科学学报》 1996年第4期57-61,共5页
在简要介绍裂纹技术及断裂设计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应力法断料的概念及特点,确定了适宜于低应力脆断的敏感应力状态和最佳预荷方式,以表征切口尖端附近应力场强的无量纲因子fa(a/b)为基础,通过实验和数值计算得出包括切口尖... 在简要介绍裂纹技术及断裂设计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应力法断料的概念及特点,确定了适宜于低应力脆断的敏感应力状态和最佳预荷方式,以表征切口尖端附近应力场强的无量纲因子fa(a/b)为基础,通过实验和数值计算得出包括切口尖端半径、切口深度和切口张角在内的适宜切口参数,从而为应力法下料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料 断裂设计 机械加工 应力法 脆性断裂
下载PDF
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伟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21期212-214,共3页
在市政桥梁工程建设期间,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运营寿命,往往使用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技术。鉴于此,论文分析了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以某市政桥梁为工程依托,从支架和模板安装、钢绞线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预应力张拉等方面对... 在市政桥梁工程建设期间,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运营寿命,往往使用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技术。鉴于此,论文分析了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以某市政桥梁为工程依托,从支架和模板安装、钢绞线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预应力张拉等方面对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的市政桥梁工程预应力张拉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桥梁 预应力张拉 工程实例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大跨度椭球形弦支穹顶预应力张拉成形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永泉 郭正兴 罗斌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28,共3页
针对常州体育馆大跨度椭球形弦支穹顶的施工成形过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通过比较张拉工装、张拉误差及施工工艺的难易程度,选择一种对于该类结构而言较为优化的张拉成形方法。根据张拉过程分析及三种施工工艺的对... 针对常州体育馆大跨度椭球形弦支穹顶的施工成形过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通过比较张拉工装、张拉误差及施工工艺的难易程度,选择一种对于该类结构而言较为优化的张拉成形方法。根据张拉过程分析及三种施工工艺的对比分析得出,运用环向索张拉成形的施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使结构在张拉后达到设计所需的预应力态。同时采用环向索张拉设备少,可以较好的控制张拉后的环向索线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弦支穹顶 成形方法 张拉工装 张拉误差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新型气-电控制张力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任胜乐 韩振宇 +1 位作者 路华 王永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共2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PLC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以低摩擦气缸和交流变频电机为执行元件的新型张力闭环控制系统。系统中采用摆杆机构和角度传感器来反映纤维张力变化,以取代半径检测装置和张力传感器,具体介绍了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数学模型... 介绍了一种采用PLC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以低摩擦气缸和交流变频电机为执行元件的新型张力闭环控制系统。系统中采用摆杆机构和角度传感器来反映纤维张力变化,以取代半径检测装置和张力传感器,具体介绍了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控制 交流变频电机 缠绕工艺
下载PDF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张力架线施工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晓静 《山西电力》 2012年第6期56-59,共4页
介绍了±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张力架线施工的特点,分析了展放导、地线及平衡挂线等施工难点,对张力架线施工的各种工艺及要领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张力架线施工的一些具体施工方法、控制工艺。
关键词 800 kV直流 张力架线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有梭织机张力自调匀整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才祥 张辉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81-585,共5页
将有梭织机中经停、纬停、空纬管关车、换梭关车、无故关车分解为断缺纬性停台和非缺纬性停台 ,采用机电结合方式研制的经纱张力自调匀整新技术 ,不但可以有效消除断缺纬性停台和非缺纬性停台造成的稀密性横档疵 ,而且操作简便、使用安... 将有梭织机中经停、纬停、空纬管关车、换梭关车、无故关车分解为断缺纬性停台和非缺纬性停台 ,采用机电结合方式研制的经纱张力自调匀整新技术 ,不但可以有效消除断缺纬性停台和非缺纬性停台造成的稀密性横档疵 ,而且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维护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梭织机 停车 横档 经纱张力 自调匀整装置
下载PDF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蒸汽养生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威 《福建建设科技》 2023年第5期63-66,共4页
本文依托某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工程,通过对生产效率、蒸养参数、温湿度变化、基本力学性能等进行设计与控制,建立了预制T梁蒸汽养生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其中,预制T梁蒸汽养生21h,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超过设计值的90%,满足预... 本文依托某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工程,通过对生产效率、蒸养参数、温湿度变化、基本力学性能等进行设计与控制,建立了预制T梁蒸汽养生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其中,预制T梁蒸汽养生21h,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超过设计值的90%,满足预制T梁快速张拉控制的应用标准。采用蒸汽养生的智能化生产线快速预制T梁,单片梁生产效率小于48h/片,可有效保证梁体养护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T梁 蒸汽养生 快速张拉 力学性能 施工技术
下载PDF
Technique of using Cionni-modified capsular tension 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ly traumatic lens subluxation 被引量:1
12
作者 Hao Jiang Wei Zhang Yan-Hua C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3年第7期1078-1083,共6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ionni-modified capsular tension ring(CTR)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ly traumatic subluxated cataracts.METHODS:All patients who totally had traumatic cataracts and lost zonule...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ionni-modified capsular tension ring(CTR)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ly traumatic subluxated cataracts.METHODS:All patients who totally had traumatic cataracts and lost zonule support and underwent cataract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extent of zonulysis,intraocular lens(IOL)position,intraoperative presentation,and complications were assessed.The primary outcomes included IOL centration stability and othe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RESULTS:Twenty patients(20 eyes)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he mean age in this study was 58.0±11.3y,and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17.3±12.8mo.Capsule bags were saved by Cionni-modified CTR.Nine eyes(45%)underwent simultaneously anterior vitrectom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vitreous in the anterior chamber.The preoperative mean CDVA was 0.83±0.24 log MAR,and the postoperative average CDVA was 0.23±0.30 log MAR(P<0.05).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OL decentration after surgery was 0.27±0.12 mm and 0.41±0.19 mm,respectively;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OL tilt after surgery was 5.5°±2.5°and 6.1°±2.2°,respectively.None of the eyes had obvious IOL decentration during the follow-up time.Eight eyes(40%)had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that was severe enough to cause poor vision.Neodymium:YAG laser capsulotomy were performed on these eyes when the CTR was stabilized.CONCLUSION:With the help of Cionni-modified CTR,capsular bag preservation and better IOL concentration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major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ly traumatic subluxated catar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onni-modified capsular tension ring subluxated traumatic cataracts surgical technique intraocular lens decentration intraocular lens tilt
下载PDF
Precision Tension Control System Using Magnetic Particle Clutch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春香 杨汝清 +1 位作者 王永章 路华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4期82-85,共4页
The control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filament tension is one of the crucial techniques ensuring the component qualit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open-loop tension control system, with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a... The control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filament tension is one of the crucial techniques ensuring the component quality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open-loop tension control system, with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as the core, magnetic particle clutch as the actuator, equipped with compensation technique is researched and manufactured. It can assure the tension control stability of the yarn in filament winding process and increase the control precision of the whol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ament winding magnetic particle clutch tension control compensating technique.
下载PDF
Using Zhang’s supertension-relieving suture technique with slowly-absorbable barbed sutures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hological scars: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14
作者 Peiru Min Shunuo Zhang +6 位作者 Dorsa Gholamali Sinaki Ping Yao Fuhua Hu Xin Wang Danya Zhou Jun Chai Yixin Zhang 《Burns & Trauma》 SCIE 2023年第1期550-559,共10页
Background:An ideal tension-relieving suture should be efficient for>3 months to retrieve normal tensile strength.Most preexisting suturing techniques provided tension elimination followed by relapse and scar proli... Background:An ideal tension-relieving suture should be efficient for>3 months to retrieve normal tensile strength.Most preexisting suturing techniques provided tension elimination followed by relapse and scar proliferation due to absorption and cut-through of the sutures.This study introduces a simple but effective suture technique developed by a senior author(ZYX)to solve this problem.Methods: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scar(PS)had intervention treatment with the proposed suturing strategy at three centers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1.A slowly absorbable 2-0 barbed suturewas used for subcutaneous tension relieving with a set-back from the wound edge and a horizontal interval between proposed inserting points of 1 cm.The 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ale(POSAS),scar width,perfusion and eversion of the wound edge were evaluated at 3-,6-and 12-month follow-up.The time needed to place the tension-relieving suture was recorded and relapse was monitored for 18 months postoperatively.Results:In total,76 trunks,32 extremities and 12 cervical PS were included,with an average subcutaneous tension-relieving suture time of 5 min.The 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ale(POSAS)score decreased from 84.70±7.06 preoperatively to 28.83±3.09,26.14±1.92 and 24.71±2.00 at 3,6 and 12 months postoperatively,respectively(p<0.0001).The scar widths were 0.17±0.08,0.25±0.09 and 0.33±0.10 cm,respectively,with perfus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213.64±14.97 to 112.23±8.18 at 6 months(p<0.0001).The wound edge flattened out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in most cases with only two scar relapses.Conclusions:Zhang’s suture technique provides a rapid and long-lasting tension-relieving effect with ideal scar appearances and lower relapse rates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hological scar tension-relieving Suture technique tension
原文传递
三导丝联合技术在腹透管移位后复位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梁君 吴晓东 +2 位作者 张希旺 丁胜军 王卫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 探讨三导丝联合技术在严重移位的腹膜透析管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例腹膜透析管严重移位的患者,先采用重力复位、导泻复位、单导丝和双导丝复位等方法进行复位,失败后,采用三导丝联合技术,利用导丝各段硬度不同、表面涂层... 目的 探讨三导丝联合技术在严重移位的腹膜透析管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例腹膜透析管严重移位的患者,先采用重力复位、导泻复位、单导丝和双导丝复位等方法进行复位,失败后,采用三导丝联合技术,利用导丝各段硬度不同、表面涂层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张力,并通过适当塑形增加移位透析管指向盆腔的弹力张力,分次、分段进行复位。结果 10例腹膜透析管严重移位至近肝区或左中上腹部,且有明显成角的患者,通过三导丝联合技术均成功复位至盆腔。2例患者复位后35 d、4个月后透析管再次发生严重移位,利用三导丝联合技术再次复位成功。所有患者复位后透析流量均恢复正常。在复位操作中和复位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腹痛、血腹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三导丝联合技术加强了透析管复位的弹性张力,用于严重移位腹膜透析管的复位成功率高,且无创、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导丝联合技术 腹膜透析管移位 弹性张力 复位 介入技术
下载PDF
应用榫卯结构原理修复体表增宽瘢痕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赵英楠 施婧 陈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讨在体表增宽瘢痕修复中采用榫卯结构原理进行切缘以外的皮下真皮内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进行体表增宽瘢痕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真皮内榫卯结构缝合对瘢痕... 目的探讨在体表增宽瘢痕修复中采用榫卯结构原理进行切缘以外的皮下真皮内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进行体表增宽瘢痕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真皮内榫卯结构缝合对瘢痕进行修复,术中沿瘢痕外缘梭形切开,去除瘢痕表皮及真皮层浅层瘢痕组织。在保留的真皮层深层瘢痕组织上设计连续榫头结构,在对侧切缘同层真皮内设计与榫头相对应的连续卯眼结构。将所形成榫卯结构样真皮相互嵌插缝合,最后间断缝合皮肤。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瘢痕外观,评分越高表明瘢痕越严重,同时测量瘢痕宽度,并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8~44岁,平均34岁;术前瘢痕均为条索样,VSS评分3~7分,平均4.6分;瘢痕宽度2~11 mm,平均4 mm。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为一期愈合,4例(12.5%)出现一定程度的瘢痕增生,给予局部压迫和药物治疗后增生有所缓解,其余28例(87.5%)可见切口瘢痕细小,外观平整,较术前明显改善。此28例患者术后VSS评分0~2分,平均0.9分;瘢痕宽度0.1~1.0 mm,平均0.3 mm,其中11例瘢痕宽度<0.3 mm,8例为0.3~0.5 mm,9例为>0.5~1.0 mm。满意度评价显示,满意28例(满意率为87.5%),良好4例。结论瘢痕修复中真皮层缝合时保留真皮层深层瘢痕组织进行榫卯样缝合能够有效降低皮肤缝合张力,最终形成的切口瘢痕细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皮肤张力 缝合技术 榫卯结构
原文传递
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综合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国林 潘建雄 陈树军 《山西建筑》 2008年第18期132-133,共2页
结合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分析了混凝土裂缝形成的机理和原因,从优化设计、原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并提出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 混凝土 拉应力 裂缝 控制技术
下载PDF
高性能快速张拉预应力锚索新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民庆 吕刚 +3 位作者 焦云洲 刘建友 罗都颢 彭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2-76,共5页
研究目的: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大跨过渡段隧道最大开挖宽度32.7 m,最大开挖面积494.4 m^2,是目前世界上开挖宽度和开挖面积最大的交通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隧道初期支护体系主要通过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索和喷射混凝土实现。... 研究目的: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大跨过渡段隧道最大开挖宽度32.7 m,最大开挖面积494.4 m^2,是目前世界上开挖宽度和开挖面积最大的交通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隧道初期支护体系主要通过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索和喷射混凝土实现。采用传统的锚索施工工艺,经试验测试,锚索拉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需要30 d左右时间才能实现预应力张拉。因此,需要研究高性能快速张拉预应力锚索新技术,以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研究结论:(1)采用传统锚索施工工艺,锚索拉力值主要受锚索与注浆体之间的握裹力、注浆体与围岩之间的粘聚力所控制;(2)采取增加"锚固结",锚索与注浆体之间的握力可提高约2倍;采取6~7 MPa高压注浆工艺,注浆体与围岩之间的粘聚力可提高约1.5倍;(3)采用改性硫铝酸盐水泥浆液,浆液强度1 d内可以达到30 MPa以上,从而实现了注浆完成后1 d时间内锚索快速张拉;(4)本研究成果可在类似预应力锚索施工工程中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 快速张拉 预应力锚索 新技术
下载PDF
微机控制泡式表面张力仪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燕 王鸿儒 +1 位作者 舒辰慧 王铭 《广西科学》 CAS 1998年第2期46-49,共4页
为了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表面的物理特性,我们改进Enhorning根据Laplace原理提出的泡式表面张力测定技术,建立了微机控制泡式表面张力检测系统,使实验周期短,操作简单,所得结果与前人的结果相符。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张力 泡式张力仪 微机
下载PDF
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主墩上塔柱及上横梁施工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智宇 《北方交通》 2015年第9期18-20,共3页
从施工方案的选择、支架施工、混凝土施工及预应力施工几个方面,介绍了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主墩上塔柱及上横梁施工技术。
关键词 贝雷梁支架 预应力张拉 抗冻高性能混凝土 真空压浆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