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18钛合金锻棒的纵向和横向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继锋 丁晨 计波 《热处理》 CAS 2016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横向和纵向试样测定了直径为170mm的TC18钛合金锻棒的力学性能,以研究该棒材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是否有差异:锻造状态的TC18合金棒材晶粒尺寸为200~500um,沿纵向拉长。晶界上存在不连续的α相,β基体中分布着大量棒状或球状次... 采用横向和纵向试样测定了直径为170mm的TC18钛合金锻棒的力学性能,以研究该棒材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是否有差异:锻造状态的TC18合金棒材晶粒尺寸为200~500um,沿纵向拉长。晶界上存在不连续的α相,β基体中分布着大量棒状或球状次生α相.相比于纵向,锻棒的横向拉伸强度略高,断面收缩率和冲击韧度偏低,存在各向异性?锻棒的冲击韧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裂纹扩展面的几何因素,与材料的本征塑性和织构关系不大,受晶粒形貌的影响.锻棒的横向断面缩率低也与其晶粒形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钛合金 取样方向 冲击韧度 拉伸性能
下载PDF
装配式轻钢结构住宅中自攻螺丝连接受力性能研究评述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宏刚 邱斌 姬艳玲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74,共10页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装配式轻钢结构住宅中自攻螺丝的相关研究文献,从抗剪、抗拉以及抗震性能等3个方面,对自攻螺丝连接性能的研究成果及进展进行了详细总结与评述。对比了中国、美国、欧洲各国等规范中,关于自攻螺丝抗剪和抗拉承载力的设...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装配式轻钢结构住宅中自攻螺丝的相关研究文献,从抗剪、抗拉以及抗震性能等3个方面,对自攻螺丝连接性能的研究成果及进展进行了详细总结与评述。对比了中国、美国、欧洲各国等规范中,关于自攻螺丝抗剪和抗拉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最后,对自攻螺丝连接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轻钢结构住宅 自攻螺丝 抗剪性能 抗拉性能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钛/钢层合板激光熔覆制备及其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志伟 王续跃 徐文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7-119,123,共4页
采用优化的激光参数,激光熔覆制备出无孔洞、无裂纹缺陷的钛/钢层合板。利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层合板的熔覆层微观组织和成分分析,并对钛/钢层合板进行显微硬度和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的激光参数,激光熔覆制备出无孔洞、无裂纹缺陷的钛/钢层合板。利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层合板的熔覆层微观组织和成分分析,并对钛/钢层合板进行显微硬度和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钛熔覆层底部到上部组织从柱状晶转变为胞状晶和等轴晶;熔覆层成分为α-Ti、Ti Fe和少量β-Ti,显微硬度达到560-620HV,为工业纯钛硬度的2-3倍,大大提高了耐磨性能;制备的钛/钢层合板力学性能和延伸性能良好,为钛/钢层合板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钛/钢层合板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拉伸性能
下载PDF
电热载荷对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纪朝辉 刘刚 +2 位作者 王志平 赵夏智梓 李娜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8-203,共6页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组成多元、各向异性等特点,电热载荷作用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响应行为十分复杂。为了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热响应,首先采用自制电热损伤试验平台,测试了不同电流强度下碳纤维复丝试样的表面温度分布,获得了碳纤维...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组成多元、各向异性等特点,电热载荷作用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响应行为十分复杂。为了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热响应,首先采用自制电热损伤试验平台,测试了不同电流强度下碳纤维复丝试样的表面温度分布,获得了碳纤维复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碳纤维复丝具有温敏效应。然后,考察了不同电流处理条件下碳纤维复丝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模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SEM和FTIR对电流处理前后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在通电过程中的产热效应促进了基体的进一步固化,同时提高了复丝界面的粘结性能;然而,当电流强度过大时,复丝的拉伸强度会因纤维本体的损伤或基体及界面层的烧蚀破坏而降低,从而降低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电热损伤 温敏效应 界面性能 拉伸性能
原文传递
三维中空夹芯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海建 俞科静 钱坤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9,共4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建立了三维中空夹芯复合材料结构模型,进行拉伸性能研究。利用该模型,探讨了材料在1 mm拉伸位移载荷作用下纤维、树脂和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分布。结果表明:三维中空夹芯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X&qu... 利用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建立了三维中空夹芯复合材料结构模型,进行拉伸性能研究。利用该模型,探讨了材料在1 mm拉伸位移载荷作用下纤维、树脂和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分布。结果表明:三维中空夹芯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X"形芯材交叉处应力最大,最容易发生拉伸破坏;上下面板应力最小,最不容易发生拉伸破坏;复合材料在承受拉伸载荷作用时,增强体纤维起主要承载作用,基体树脂起次要作用;当拉伸位移载荷达到1 mm时,材料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树脂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中空夹芯复合材料 有限元软件Workbench 拉伸性能 应力 应变 破坏模式
下载PDF
B_4C-Al中子吸收材料拉伸性能及断裂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美玲 李刚 +4 位作者 陈乐 刘晓珍 孙长龙 刘云明 刘超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3-887,共5页
为评价粉末冶金法制备的B4C-Al中子吸收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静态拉伸的试验方法研究板材的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并运用扫描电镜进行断口形貌观察,对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进行讨论。研究表明:室温下,B4C质量分数为30%的B4C-Al复合板材的屈... 为评价粉末冶金法制备的B4C-Al中子吸收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静态拉伸的试验方法研究板材的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并运用扫描电镜进行断口形貌观察,对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进行讨论。研究表明:室温下,B4C质量分数为30%的B4C-Al复合板材的屈服强度为200 MPa,抗拉强度为250 MPa,断后伸长率为2.5%;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降,并趋于一致,材料的断后伸长率增加并达到最大值。复合材料的断裂宏观表现为脆性断裂,断裂是由基体内微孔隙成核、聚集和基体与增强相的界面脱粘断裂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吸收材料 粉末冶金法 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断裂机理
下载PDF
激光沉积修复TA15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钦兰云 卞宏友 +3 位作者 杨光 宋海浩 王维 任宇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1-305,共5页
采用激光沉积修复方法对TA15槽损伤试样进行了修复试验,考察了修复试样的组织和力学特点,发现激光修复试样组织是由基材的双态组织经由热影响区过渡到修复区的网篮组织。修复区组织为粗大的原始柱状β晶,晶粒内为α/β网篮组织,晶内α... 采用激光沉积修复方法对TA15槽损伤试样进行了修复试验,考察了修复试样的组织和力学特点,发现激光修复试样组织是由基材的双态组织经由热影响区过渡到修复区的网篮组织。修复区组织为粗大的原始柱状β晶,晶粒内为α/β网篮组织,晶内α片层取向随机,宽0.4~0.5μm。分析了修复区和坡面存在熔合不良缺陷的原因,并给出了纠正措施。修复试样的室温静拉伸结果表明,试样的抗拉强度接近工业锻件水平,表明修复区与基材之间形成了致密冶金结合,但由于修复区粗大柱状晶组织,试样的冲击韧性比基材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沉积修复 TA15钛合金 冲击性能 力学性能 拉伸性能
下载PDF
Seismic behavior of outrigger truss-wall shear connections using multiple steel angles
8
作者 Li Xian Wang Wei +1 位作者 Lü Henglin Zhang Guangcha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a type of outrigger truss-reinforced concrete wall shear connection using multiple steel angles is presented. Six large-scale shear connection models, which inv...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a type of outrigger truss-reinforced concrete wall shear connection using multiple steel angles is presented. Six large-scale shear connection models, which involved a por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 and a shear tab welded onto a steel endplate with three steel angles, were constructed and tested under combined actions of cyclic axial load and eccentric shear. The effects of embedment lengths of steel angles, wall boundary elements, types of anchor plates, and thicknesses of endplat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perly detailed connections exhibit desirable seismic behavior and fail due to the ductile fracture of steel angles. Wall boundary elements provide beneficial confinement to the concrete surrounding steel angles and thus increase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connections. Connections using whole anchor plates are prone to suffer concrete pry-out failure while connections with thin endplates have a relatively low strength and fail due to large inelastic deformations of the endplates. The current design equations proposed by Chinese Standard 04G362 and Code GB50011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 the capacities of the connection models. A revised design method to account for the influence of previously mentioned test parameters was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hor truss suffer welded reinforced stiffness tensile desirable properly fram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