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4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机理 被引量:155
1
作者 苏泳娴 陈修治 +4 位作者 叶玉瑶 吴旗韬 张虹鸥 黄宁生 匡耀求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3-1526,共14页
本研究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实现了1992-2010年以市级为基础单元的我国碳排放估算,弥补了统计数据不全、统计口径不一的缺点。从全国、4个经济区和6大城市群3个层面的碳排放分析结果显示,我国CO2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各地区、省市增速... 本研究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实现了1992-2010年以市级为基础单元的我国碳排放估算,弥补了统计数据不全、统计口径不一的缺点。从全国、4个经济区和6大城市群3个层面的碳排放分析结果显示,我国CO2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各地区、省市增速各不相同,空间聚集程度越来越明显,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城市高高集聚,西部欠发达城市低低集聚"的格局。人均碳排放强度基本呈现为"东部>东北部>西部>中部",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为"东北部和西部较高"、"东部和中部较低"。GDP增长是决定CO2排放总量增长的主导因素,而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原因。对于西部和东北部等以能源和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其减排策略应着重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于东部和中部等以技术、劳动密集型和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其减排策略应侧重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变化 机理 DMSP OLS夜间灯光影像 遥感
原文传递
1994~2006年上海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24
2
作者 史利江 王圣云 +2 位作者 姚晓军 牛俊杰 俞立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68-1479,共12页
快速发展的都市地区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热点。基于上海市1994、2000、2003和2006年4期航空遥感影像资料数据,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建立上海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方法与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上海市1... 快速发展的都市地区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热点。基于上海市1994、2000、2003和2006年4期航空遥感影像资料数据,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建立上海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方法与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上海市1994~2006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a间,上海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2.07%;在各种用地变化中,耕地面积变化最大,共减少了94 007.72hm2,减幅达23.3%;从耕地转移来看,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包括工业仓储用地、交通用地、城镇居民点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共74 825.86hm2,占耕地面积总流出量的67.12%;可见城镇建设用地急剧扩张而大量占用耕地,是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城市绿地的大幅增加,12a间城市绿地面积共增加了9 292.41hm2,单一动态度为18.76%。从上海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征来看,各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差异明显,且表现出明显的中心城区-近郊-远郊递减趋势,其中浦东新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崇明县最小,这种差异与各区(县)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上海LUCC的驱动力定性定量分析表明,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分布及变化、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策以及国际大型活动的举办均对上海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上海市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降水日数、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11
3
作者 孙凤华 杨素英 任国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0-618,共9页
利用93站1951—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不同强度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52年来,东北地区小雨事件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呈显著增加趋势,中雨的贡献率略为减少,大雨和暴雨的贡献率变化不大;东北... 利用93站1951—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不同强度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52年来,东北地区小雨事件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呈显著增加趋势,中雨的贡献率略为减少,大雨和暴雨的贡献率变化不大;东北地区年总雨日减少趋势非常明显,雨日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小雨日数的减少;年降水强度表现为明显的增强趋势,主要体现为小雨和暴雨强度增强;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多小雨事件,80年代中期之后多中雨以上强度的降水,特别是90年代中期之后多暴雨事件。在显著变暖的20世纪90年代,降水日数明显减少,但暴雨日数基本不变,强度明显增强。对东北地区降水量、降水变幅、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该区域降水有向不均衡、极端化发展的趋势,旱涝灾害也有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降水事件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东北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和干燥事件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03
4
作者 孙凤华 吴志坚 杨素英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9-784,共6页
利用东北地区93个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1951~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暴雨、严重干燥事件等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从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的角度解释旱涝灾害加剧的原因。结果表明,近52年来,小雨事件发生频... 利用东北地区93个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1951~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暴雨、严重干燥事件等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从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的角度解释旱涝灾害加剧的原因。结果表明,近52年来,小雨事件发生频次显著减少;暴雨发生频次变化不大,但强度增强;严重干燥事件显著增加;严重湿润事件显著下降。因此,在东北地区降水总量具有减少趋势的背景下,降水事件还有向极端化发展的倾向,降水分布变得更不均匀,从而可能引起更多、更强的旱涝灾害,尤其是旱灾,从而对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极端降水事件 时空变化
下载PDF
2000—2009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被引量:98
5
作者 刘宪锋 杨勇 +1 位作者 任志远 林志慧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4-1249,共6页
以MODIS NDVI为数据源,应用像元二分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近2000—2009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0—2009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年增... 以MODIS NDVI为数据源,应用像元二分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近2000—2009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0—2009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年增速为0.6%(p<0.01);在空间上,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热条件分布基本一致;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地区的面积为6 717.35km2,主要分布在陕西延安的北部以及榆林的东北部;一般改善地区面积为180 176.90km2;一般恶化地区面积为27 236.37km2;明显恶化地区面积为852.62km2,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套平原、银川、西安以及太原等地区;气温、降水的增加以及"三北"防护林和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等工程的实施是该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原理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6
作者 李荣生 许煌灿 +2 位作者 尹光天 杨锦昌 李双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6-371,共6页
阐述了水分利用效率概念和测定方法的发展、水分利用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外在和内在影响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背景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关系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措施,... 阐述了水分利用效率概念和测定方法的发展、水分利用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外在和内在影响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背景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关系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措施,最后分析了今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水分利用效率 测定方法 生活型 抗旱性 概念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遗传背景
下载PDF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南苕溪临安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2
7
作者 徐兵兵 张妙仙 王肖肖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66-2072,共7页
南苕溪是太湖的源头水系,其水质状况对杭嘉湖平原居民饮用水安全和太湖流域的污染治理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南苕溪的水质状况,在临安段开展了2年的水质监测,分别在2009年7月、10月和2010年1月、4月采集了水样并进行水质评价.同时,为了克... 南苕溪是太湖的源头水系,其水质状况对杭嘉湖平原居民饮用水安全和太湖流域的污染治理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南苕溪的水质状况,在临安段开展了2年的水质监测,分别在2009年7月、10月和2010年1月、4月采集了水样并进行水质评价.同时,为了克服以往模糊层次分析法存在的低估污染的严重性及不能评价劣Ⅴ类水质的缺点,建立了一个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南苕溪临安段的水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各级水质标准上、下限的中间值为限值,来计算隶属度.最后,本研究选取TN、TP、NH4+-N、CODCr和DO为评价指标,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南苕溪临安段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N是主要的污染物,它的权重达到0.487;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到6个隶属函数,更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水质评价 南苕溪 时空变化 TN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1
8
作者 谢宝妮 秦占飞 +1 位作者 王洋 常庆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4-253,共10页
为了探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产力变化的驱动机制,该文基于MODIS传感器获得的MOD17A3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2000-2010年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引起NPP变... 为了探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产力变化的驱动机制,该文基于MODIS传感器获得的MOD17A3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2000-2010年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引起NPP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总NPP从2000年的119 Tg(以C计)增加到2010年的144 Tg(以C计),年增速4.57 g/(m2·a)(P<0.05)(以C计)。黄土高原约91%的区域NPP呈增加趋势,37%的区域增加趋势显著,主要分布在陕西、青海大部分地区、甘肃南部及宁南山区。整个黄土高原近11 a间NPP变化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其中退耕还林还草累计面积、帕尔默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是影响NPP变化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还草累计面积占四者总贡献率的43%,PDSI占40%,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分别占13%和4%。对区域而言,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退耕区(陕北、甘肃东南部等)NPP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近年来干旱情况的缓解(PDSI呈上升趋势)则是青海、内蒙古等地NPP增加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对于黄土高原各区域生态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 净初级生产力 MODIS 黄土高原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66
9
作者 汪德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运用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指标,定量分析1995—2004年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从时空角度探讨4类亲景度市场和4种市场竞争态的相关性,据此确定苏州国际旅游宜发展的4类市场:重点市场、主要市场、潜在... 运用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指标,定量分析1995—2004年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和竞争态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从时空角度探讨4类亲景度市场和4种市场竞争态的相关性,据此确定苏州国际旅游宜发展的4类市场:重点市场、主要市场、潜在市场和机会市场,并提出开拓苏州国际客源市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景度 市场竞争态 时空变化 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苏州
下载PDF
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0
作者 栾军伟 向成华 +1 位作者 骆宗诗 宫渊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51-2456,共6页
各种测量森林土壤呼吸的方法都存在不足,红外CO2分析仪法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土壤CO2通量模型的优点是考虑了土壤呼吸生物和物理学过程;一般情况下,温度和湿度与森林土壤呼吸呈正相关关系,火烧、采伐和施肥等营林活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各种测量森林土壤呼吸的方法都存在不足,红外CO2分析仪法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土壤CO2通量模型的优点是考虑了土壤呼吸生物和物理学过程;一般情况下,温度和湿度与森林土壤呼吸呈正相关关系,火烧、采伐和施肥等营林活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森林土壤呼吸与植被、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以及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异规律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最后提出了森林土壤呼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呼吸 CO2生产转移模型(PATCIS) 营林活动 时空变异 自养呼吸
下载PDF
西太湖水生植物时空变化 被引量:66
11
作者 刘伟龙 胡维平 +4 位作者 陈永根 谷孝鸿 胡志新 陈宇炜 季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1989年以来的常规监测资料,将西太湖(除东太湖以外的湖区)划分为9个区,采用点截法(point intercept method),于2002~2005年对各区水生... 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1989年以来的常规监测资料,将西太湖(除东太湖以外的湖区)划分为9个区,采用点截法(point intercept method),于2002~2005年对各区水生植物的种类、生物量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6次调查。结果表明:西太湖现有水生植物16种,分属于11科12属;水生植物总面积约10220hm^2,其中沉水植物分布面积约占64.58%;挺水植物约占0.29%;漂浮植物约占38.16%。各个种之间生物量差异显著,马来眼子菜、荇菜、芦苇的生物量在所有水生植物中居前3位。多样性分析表明,水生植物种类4a来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种类和生物量季节性差异较大。水生植物呈环状分布在距湖岸5km以内的水域和部分岛屿周围,东岸和南岸为水生植物的主要集中分布区域,分布区连续性好,且水草种类齐全。挺水植物种类单一,仅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一种,分布区域多限于水深小于1.6m的湖岸;沉水植物共有8种,为水生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的分布频度最高,在西山岛周围水域逐年扩张,成为该区域的先锋种;漂浮植物3种,主要以荇菜(Nymphoides peltata)为主,在七都水域有逐渐扩张的趋势。马来眼子菜、芦苇、荇菜表现出对水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目前为西太湖的3个优势种。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太湖水生植物种类减少了50种,其中水质下降是导致水生植物种类不断减少甚至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围网养殖和不合理的捕捞方式也对局部水域的植物造成极大的破坏。水生植物生存环境日益严峻,种群单一化趋势日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优势种 分布特征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西太湖
下载PDF
滇池的水华蓝藻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63
12
作者 李原 张梅 王若南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276,共5页
于2001年9月~2002年7月对滇池水华蓝藻进行了为期1a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滇池中形成水华的是微囊藻属(MicrocystisKutz.)和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Morr.).水华蓝藻总数为3445000~1080800000L-1,年平均为130866603L-1,占浮游植物细... 于2001年9月~2002年7月对滇池水华蓝藻进行了为期1a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滇池中形成水华的是微囊藻属(MicrocystisKutz.)和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Morr.).水华蓝藻总数为3445000~1080800000L-1,年平均为130866603L-1,占浮游植物细胞总量的66.44%~90.66%.微囊藻属的数量为3445000~1030800000L-1,年平均为125174582L-1,占浮游植物总数的35.69%~87.97%,是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的单优势属.束丝藻属的数量为0~50950000L-1,年平均为5692021L-1,占浮游植物细胞总数的0.46%~30.75%.水华蓝藻数量的时空分布与微囊藻属一致,7月最高,1月最低;近岸带高于湖心,湖北部高于湖中部高于南部.束丝藻属的数量3月最高,1月最低;湖北部高于南部高于中部.微囊藻水华全年可见,束丝藻属仅在3月形成零星的小面积水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水华蓝藻 细胞数量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67
13
作者 王学良 刘学春 +1 位作者 黄小彦 史雅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6,共6页
为揭示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及雷电活动规律,以满足雷电灾害防护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需要,采用湖北不同地理位置的13个雷击探测仪组成的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的云地闪电资料,从闪电的极性分布、日变化、... 为揭示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及雷电活动规律,以满足雷电灾害防护和雷击风险评估工作需要,采用湖北不同地理位置的13个雷击探测仪组成的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的云地闪电资料,从闪电的极性分布、日变化、月变化、强度、闪电密度、累计概率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地闪电中负闪电占闪电总数的96.2%;正闪电占闪电总数的3.8%;闪电频次的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单谷型,一日中,最大值出现在15—16时,最小值在09—10时;一年中,4—8月闪电次数占全年闪电总数的95.9%,其中7—8月闪电次数最多;正、负闪电的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 kA,大于30 kA的累积概率在50%以下,大于60 kA的累积概率8.1%,大于100 kA的累积概率1.6%;拟合出湖北地区大于某雷电流强度累积概率方程,经统计分析,实测值与计算值相关系数达0.99998。闪电密度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鄂东南的嘉鱼县、咸宁、黄石、鄂州市一带为闪电高密度区,鄂西的远安县、当阳市附近为闪电次高密度区。山区与丘陵、平原交接地带,即地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地带,是雷电多发地带。鄂西南山区县市雷电日数较多,闪电密度不一定随之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山区县市土壤电阻率较大和山区局地小气候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地闪电 时空变化 闪电强度 累积概率 闪电密度
下载PDF
三峡水库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4
14
作者 蔡庆华 孙志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伴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全面竣工,三峡水库于2010年正式进入年水位落差达30 m的正常运行阶段.水库湖沼学可为环境友好型大坝建设和水库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三峡成库8 a以来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水库水环... 伴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全面竣工,三峡水库于2010年正式进入年水位落差达30 m的正常运行阶段.水库湖沼学可为环境友好型大坝建设和水库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三峡成库8 a以来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水库水环境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水环境动态的时空异质性、水库纵向分区与群落组成、垂向分布及藻类水华的成因和动态,并对三峡水库藻类水华预警与生态-水文调控机制展开了论述.最后,本文尝试给出以下两方面的展望:1)大型水库湖沼学观测研究应有长期的策略;2)近期研究应重点关注水华暴发水动力学机制的量化和水华预警模型及生态水力调度平台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湖沼学 时空异质性 长期观测 藻类水华 水动力学机制 预警模型 生态调度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青海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63
15
作者 刘旻霞 焦骄 +3 位作者 潘竟虎 宋佳颖 车应弟 李俐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306-5317,共12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不仅用以估算地球支持能力和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基于2000—2014年MOD17A3年均NPP数据和气象站点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简单差值、...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陆地生态过程的关键参数,不仅用以估算地球支持能力和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基于2000—2014年MOD17A3年均NPP数据和气象站点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简单差值、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和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青海省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青海省植被年均NPP在2000—2014年间整体分布呈现由南到北、由东到西递减的趋势,各生态区的空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Ⅱ区>Ⅰ区>Ⅲ区>Ⅳ区>Ⅴ区。②2000—2014年,青海省NPP变化趋势由北到南、由西到东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平均趋势系数为0.61,NPP值增加的区域占总面积的15%,其中显著增加区域为2.8%,轻度增加区域为12.2%。③青海省NPP值的Hurst的值域范围为0—0.39,均值为0.12,除了河流湖泊,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青海省NPP变化特征为反持续性特征。④气候因子(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对年均NPP的分布有影响,海拔的高低造成气温、降水和土壤的差异,间接影响植被NPP,15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表现为草地面积减少最多,这是导致NPP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变化 MOD17A3 青海省
下载PDF
珠三角区域PM_(2.5)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62
16
作者 徐伟嘉 何芳芳 +1 位作者 李红霞 钟流举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1-957,共7页
珠三角区域PM2.5污染严重,以2012年9月─2013年8月62个大气监测站的PM2.5联网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区域ρ(PM2.5)的时空变异特征.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底效应在0.12~0.30之间,相应ρ(PM2.5)变异属于以结构性... 珠三角区域PM2.5污染严重,以2012年9月─2013年8月62个大气监测站的PM2.5联网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区域ρ(PM2.5)的时空变异特征.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底效应在0.12~0.30之间,相应ρ(PM2.5)变异属于以结构性变异为主的Ⅰ、Ⅱ类,对应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为强、较强,说明珠三角区域的ρ(PM2.5)分布差异主要由区域结构所致.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自相关距离受气象因素影响,随方向和时间在51~85 km之间变化,东西方向的影响距离(75~85 km)最大.2ρ(PM2.5)在南北方向的变异幅度指数(0.34~0.70)和变异速度指数〔0.14~0.38μg(m3·km)〕在各方向中均为最大;而东北─西南方向的2个指标则均为最小,其中变异幅度指数为0.25~0.42,变异速度指数在0.13~0.34μg(m3·km)之间,即南北方向的ρ(PM2.5)变化大于其他方向.3综合异质指数介于0.14~0.54之间,说明ρ(PM2.5)总体保持在中等异质水平.鉴于珠三角区域ρ(PM2.5)的空间变异特征,在进行监测站布设时,矩形网格相较于方形网格更适合于对该区域地理空间进行划分,其中网格的长为东西方向平均空间自相关距离(78 km)的2倍,宽为南北方向平均空间自相关距离(56 km)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时空变异 变差函数 地统计学 异质性
下载PDF
长江口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8
17
作者 孔亚珍 贺松林 +1 位作者 丁平兴 胡克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8,共10页
2003年2,7月在长江口进行了枯、洪季大规模综合水文测验,布控范围西自江阴东至口外-20m,测验站点覆盖4条入海汊道.测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径流大小、汊道分流比、潮汐强弱和地形条件是控制盐度时空变化的主要要素;(2)在盐度空间分布... 2003年2,7月在长江口进行了枯、洪季大规模综合水文测验,布控范围西自江阴东至口外-20m,测验站点覆盖4条入海汊道.测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径流大小、汊道分流比、潮汐强弱和地形条件是控制盐度时空变化的主要要素;(2)在盐度空间分布上从大至小的顺序是:北支,南槽,北槽,北港口;(3)北支枯季发生盐水倒灌南支,而洪季可有一半以上区段为淡水所控;在其他3个入海汊道中,北港口门段是长江口盐淡水混合相对最弱的区段,盐度潮周期变幅最大,但洪枯变幅最小;南槽的盐淡水混合较强,盐度潮周期变幅较小,但洪枯变幅很大;北槽介于两者之间.(4)盐度时空变化反映洪季北支、南港和南槽分流比都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盐度 时空变化
下载PDF
梅雨期中国东部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58
18
作者 宗海锋 张庆云 陈烈庭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9-1197,共9页
利用1961-2000年中国台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扩展重建海平面温度(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ERSST)资料,采用EOF、小波变换、合成及相关方法探讨中国东部梅雨期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环流、水... 利用1961-2000年中国台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扩展重建海平面温度(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ERSST)资料,采用EOF、小波变换、合成及相关方法探讨中国东部梅雨期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环流、水汽输送和海温异常特征。分析指出中国东部梅雨期(6月11日~7月10日)降水存在三种主要空间型:江南北部多雨型、长江流域多雨型和江淮平原多雨型。三种降水型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由于年际和年代际振荡的周期和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有不同表现,三种雨型旱涝年出现的年份有所不同。三种雨型对应的东亚夏季风环流各子系统的强度、位置、水汽输送等也存在明显差异。梅雨期三种雨型与冬季海温的研究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高有利于出现江南北部降水型;赤道印度洋、南海和西太平洋黑潮海温偏高有利于出现长江流域降水型;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偏高则有利于出现江淮平原降水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期降水 时空变化 环流 海温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4
19
作者 朱静 黄标 +7 位作者 孙维侠 杨荣清 邹忠 丁峰 苏健平 黄耀 金洋 毕葵森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农田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全球C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空变化动态对土壤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对江苏省如皋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以东部的白蒲系(壤质水耕人为土)和南部... 农田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全球C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空变化动态对土壤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对江苏省如皋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以东部的白蒲系(壤质水耕人为土)和南部的长青沙系(黏质潮湿雏形土)含量较高,而中西部的磨头系(砂质潮湿雏形土)、郭园系(砂质干润雏形土)和桃园系(壤砂质潮湿雏形土)含量较低,分布于东北和西北部的东陈系和搬经系(壤质潮湿雏形土)以及南部的营防系和张黄港系含量居中;近20年来(1982─2002年)该市农田土壤有机质总体上呈持续增长的趋势;1982─1997年的时空变异表现为中西部增长迅速而东部和南部增长幅度较小,但1997─2002年则以东部和南部增长较快而中西部增长幅度趋缓。本文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影响农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的因子,并且提出了今后土壤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时空变异 如皋市
下载PDF
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机制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58
20
作者 李航 李雪铭 +2 位作者 田深圳 李松波 赵朋飞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3-1338,共16页
总结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规律,探讨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分异与机制。运用熵权法测算人居环境质量,以辽宁省14市为例,研究2005-2014年其人居环境的时间过程、空间格局、系统属性以及驱动机理。结果显示:(1)时间分异特征。辽宁省10年间人居... 总结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规律,探讨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分异与机制。运用熵权法测算人居环境质量,以辽宁省14市为例,研究2005-2014年其人居环境的时间过程、空间格局、系统属性以及驱动机理。结果显示:(1)时间分异特征。辽宁省10年间人居环境质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表现为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和离散程度特征;辽宁省人居环境大致分为以沈阳和大连为主的人居环境核心区,以盘锦和鞍山为代表的人居环境过渡区,以及阜新和朝阳为代表的人居环境起步区。(2)空间分异特征。10年间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呈现出"屋脊"式空间结构特征,具体表现为中部向两侧逐步递减的空间结构特征,在中部"屋脊"的南北两侧呈现出大连和沈阳两个高点;而且呈现出"双核""三元"式空间分异。(3)系统分异。10年间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有明显的系统分异;系统时间分异,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系统区域分异,支撑系统、社会系统区域之间的分异较为明显,居住系统、人口系统区域之间的分异较小,环境系统区域之间的分异最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供给侧与需求侧要素以及人居环境的主体"人"是城市人居环境时空分异、系统分异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时空分异 驱动机理 熵权法 辽宁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