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1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中水分的蒸发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64
1
作者 唐朝生 施斌 顾凯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5-881,共7页
土中水分的蒸发是含水量动态减小的过程,伴随着土结构、应力和应变状态的演化,对土体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是一些工程问题的直接诱因。以初始饱和的黏土试样为研究对象,在控制环境温度(25~45℃)和试样初始厚度(5~11mm)条件下,开展了... 土中水分的蒸发是含水量动态减小的过程,伴随着土结构、应力和应变状态的演化,对土体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是一些工程问题的直接诱因。以初始饱和的黏土试样为研究对象,在控制环境温度(25~45℃)和试样初始厚度(5~11mm)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干燥试验。通过监测试样在干燥过程中的失水量变化,获得了试样的蒸发曲线。结果表明,土中水分的蒸发过程基本上分3个阶段:常速率、减速率和残余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中水分蒸发的内在机制和蒸发特征,发现常速率阶段主要发生蒸发初期,对应试样的含水量较高,且基本为饱和状态,剖面水分迁移以毛细水作用为主,蒸发速率大小主要受外部环境因素的控制;蒸发面上的蒸汽压梯度减小、剖面水分的迁移速率降低、剖面吸力梯度降低、土中可供蒸发的总水量减小和孔隙气体增加等是导致土体水分蒸发过程从常速率阶段过渡到减速率阶段的主要原因;减速率阶段剖面水分迁移受毛细水和蒸汽扩散作用的共同支配,且后者逐渐在蒸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蒸发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质条件和孔隙结构特征。环境温度越高,试样的初始蒸发速率越大,结束干燥所需时间越短;试样厚度变化对初始蒸发速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干燥时间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土体厚度 蒸发 含水量 水分迁移 吸力剖面
下载PDF
气井井筒压力、温度耦合分析 被引量:56
2
作者 毛伟 梁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6-69,共4页
在气井的日常管理及气井设计、动态分析中,井筒压力、温度分布是两个重要的参数。文章克服了以往文献在压力、温度计算上的不足,综合考虑了压力、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气井井筒压力、温度耦合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压力计算模型... 在气井的日常管理及气井设计、动态分析中,井筒压力、温度分布是两个重要的参数。文章克服了以往文献在压力、温度计算上的不足,综合考虑了压力、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气井井筒压力、温度耦合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压力计算模型和温度计算模型,在压力计算模型中考虑了动能变化的影响,在建立温度分布模型时,假设井筒中的传热为稳态传热,井筒周围地层中的传热为非稳态传热,并考虑了摩擦生热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在求解压力、温度分布之前,先将井筒分成若干段,然后求出相应段的物性参数。然而这些参数又是压力、温度的函数,而此时压力和温度却又是计算中需要求的未知数,由此可见压力和温度之间相互耦合,需采用迭代法求解,给出了进行迭代运算时计算温度初始值的方法。最后用四川气田6 口井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算例表明本模型计算方法简单,使用十分方便,且具有较高的精度,用于生产井及测试井井筒压力、温度分布的分析与计算,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井眼 压力 温度 热稳定性 耦合 气田 井筒
下载PDF
深水钻井井筒全瞬态传热特征 被引量:51
3
作者 宋洵成 管志川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4-708,共5页
深水钻井作业期间的井筒温度是深水钻井设计和安全钻井的重要基础数据。基于深水钻井液循环时井筒与地层和海水的传热机理,建立了全瞬态深水钻井液循环温度计算模型,模型与Holmes实验井实测温度吻合程度较高。利用一口深水模拟井数据,... 深水钻井作业期间的井筒温度是深水钻井设计和安全钻井的重要基础数据。基于深水钻井液循环时井筒与地层和海水的传热机理,建立了全瞬态深水钻井液循环温度计算模型,模型与Holmes实验井实测温度吻合程度较高。利用一口深水模拟井数据,分析了水深、水温、隔水管保温层等因素对钻井液循环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深水井筒温度随井深变化幅度小,一般不超过30℃;水深相差500m时,一般会使井底温度相差约5℃,但基本不影响钻井液出口温度;隔水管保温层对井筒温度影响大,而季节变化对深水钻井液的循环温度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井筒温度 传热 钻井液 全瞬态模型
下载PDF
电力电缆接头测温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6
4
作者 徐元哲 王乐天 +1 位作者 刘雪冬 李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77-2982,共6页
电缆接头是电缆的薄弱环节,电缆接头温度是反映其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为及时准确了解电缆接头的运行状况,设计了电缆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首先根据传热学理论,分析电缆接头的传热形式和特点,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求解电缆接头的温度场... 电缆接头是电缆的薄弱环节,电缆接头温度是反映其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为及时准确了解电缆接头的运行状况,设计了电缆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首先根据传热学理论,分析电缆接头的传热形式和特点,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求解电缆接头的温度场分布。然后根据光纤Bragg光栅(FBG)的传感原理,采用热反应灵敏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和精度较高的微型光谱仪设计测温系统,其中对传感器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包绕方式安装传感器。该系统不受电磁辐射的干扰和光源波动的影响;传感器可在一条光纤上串接复用,实现准分布式测量。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缆接头的温度变化,实现电缆事故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温度 在线监测 传热学 光纤Bragg光栅(FBG) 传感器
下载PDF
垂直均匀射流下CPU散热器换热性能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余鹏 孙晓伟 +1 位作者 曾艳 黄淑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5-418,共4页
对垂直射流下CPU散热器的流场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CPU散热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指出近底面肋片间存在回流区,明显影响传热。分析了CPU散热器在射流时不同情况下的散热性能,计算所得数据有助于CPU散热器的设计与改进。
关键词 射流 CPU散热器 温度场 流场 换热性能
下载PDF
单面受火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杨华 吕学涛 张素梅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2-399,共8页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单面火灾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以往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单面火灾和四面火灾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分布形式进...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单面火灾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场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以往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单面火灾和四面火灾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分布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单面火灾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温度整体较低,材料损伤程度较轻,因而有利于提高构件的抗火性能.但截面温度分布呈单轴对称,产生初始挠度与附加偏心距,明显区别于四面火灾作用下构件的耐火性能.在工程常用范围内,分析了升温时间、含钢率、截面宽度、高宽比、保护层种类及厚度等参数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温时间、截面宽度、保护层种类及厚度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温度场影响较大.温度场研究结果为单面火灾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性能分析和抗火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面受火 温度场 钢管混凝土 矩形截面 传热
下载PDF
直升机动力舱通风冷却系统仿真 被引量:23
7
作者 谢永奇 余建祖 高红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7-302,共6页
建立了某型直升机动力舱内三维空气流动与传热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根据动力舱结构和舱内气体流动的特点,应用非结构化网格和网格自适应技术进行区域离散化,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和有限容积法对5种不同冷却系统设计方案的舱内三维空气流... 建立了某型直升机动力舱内三维空气流动与传热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根据动力舱结构和舱内气体流动的特点,应用非结构化网格和网格自适应技术进行区域离散化,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和有限容积法对5种不同冷却系统设计方案的舱内三维空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冷却气流进出口大小、分布位置等对舱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风冷却系统进气口开在动力舱前部,出气口开在舱后部,有利于舱内冷却气流流动和换热,舱内气流存在涡旋运动,动力舱温度分布呈“前低后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数值仿真 直升机 流场 温度场 传热 有限容积法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的直流人工污秽试验方法 被引量:26
8
作者 彭功茂 关志成 +2 位作者 张福增 梅红伟 王黎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0-576,共7页
复合绝缘子由于其优异的耐污闪性能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输电线路中,它是解决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绝缘问题的必然选择,但到目前为止,IEC还没有任何关于复合绝缘子直流人工污秽试验方法的标准,使得不同研究机构的试验结果很难统一,较难... 复合绝缘子由于其优异的耐污闪性能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输电线路中,它是解决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绝缘问题的必然选择,但到目前为止,IEC还没有任何关于复合绝缘子直流人工污秽试验方法的标准,使得不同研究机构的试验结果很难统一,较难直接为工程设计所借鉴。为此,文中分别从加压方式、外部环境温度、迁移时间、惰性物质4个方面提出了复合绝缘子直流人工污秽试验方法需要开展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惰性物质进行了初步性的探索研究,在高温硫化硅橡胶片上对比了10种不同惰性物质的迁移特性,并探讨了自然污秽与人工污秽的等价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与高岭土分别是这10种惰性物质憎水迁移能力的两个极端,将这两种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实现与自然污秽的等价。研究结果不仅可为复合绝缘子直流人工污秽试验方法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在减小不同研究机构直流人工污秽试验结果的差异性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加压方式 环境温度 迁移时间 惰性物质 静态接触角
下载PDF
二氧化碳输送过程的优化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早校 冯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4-277,共4页
针对以超临界和液体方式输送 CO2 的问题,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对 CO2 输送管道设计的影响,采用ASPEN PLUS 10 1 软件对输送管道直径和加压站数目进行了定量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液体输送方式可以降低系统能耗和成本.在绝热和相同... 针对以超临界和液体方式输送 CO2 的问题,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对 CO2 输送管道设计的影响,采用ASPEN PLUS 10 1 软件对输送管道直径和加压站数目进行了定量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液体输送方式可以降低系统能耗和成本.在绝热和相同入口压力条件下,一次加压后的许用距离随着管道 CO2 入口温度的升高近似线性减小.在同等条件下,管道等温输送比绝热输送减少的输送距离随管道 CO2 入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CO2 在入口为液态时的输送距离差别则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管道输送 环境温度 热交换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温度及热流密度分布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慧 陶红标 +3 位作者 刘爱强 张振彪 王进步 庄汉洲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5-28,共4页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的传热过程直接影响到铜板的寿命,有必要研究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的传热特征。为了研究薄板坯结晶器的热流密度,通过开发的结晶器温度监测软件检测了珠钢结晶器铜板的温度。根据在线实测的铜板温度以及薄板坯连铸机冷却参...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的传热过程直接影响到铜板的寿命,有必要研究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的传热特征。为了研究薄板坯结晶器的热流密度,通过开发的结晶器温度监测软件检测了珠钢结晶器铜板的温度。根据在线实测的铜板温度以及薄板坯连铸机冷却参数,建立了薄板坯结晶器铜板传热模型,计算并验证了结晶器热流密度的分布函数,同时通过二次回归得出了结晶器热流密度与结晶器高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在宽度方向上铜板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性,距离弯月面越近,热流密度和温度的波动越大。弯月面处热流密度值大于4.2MW/m2,是造成结晶器铜板被侵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 结晶器 温度 传热
下载PDF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generative Heat Transfer in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被引量:19
11
作者 Li JIA Jianshu L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6-370,共5页
For the purpose of decomposing the processing gases CF4 from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rs, ceramic honeycomb regenerative burner system is suggest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HTAC. A simulated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 For the purpose of decomposing the processing gases CF4 from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rs, ceramic honeycomb regenerative burner system is suggest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HTAC. A simulated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furnace has be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features of HTAC flame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decomposition of CF4. The preheat air temperature of it is above 900℃. The exhaust gas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 is lower than 150℃. Moreover, the efficiency of recovery of waste heat is higher than 80%, the NOx level in exhaust gas is less than 198 mg/m3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in the furnace is nearly uniform.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n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profile in chamber and NOX emission were discussed. Also some CF4 can be decomposed in thi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TOR heat transfer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NOX emission.
原文传递
自然冷却高燃点油变压器温升计算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秀春 杨增军 +3 位作者 毛一之 孙新中 智会强 韩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23-226,共4页
高燃点油变压器以其优越的防火减灾功能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由于高燃点油的热物性与变压器油有很大的不同,粘度远高于变压器油,不能应用现有的变压器温升计算方法来计算高燃点油变压器的温升。文中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套计算... 高燃点油变压器以其优越的防火减灾功能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由于高燃点油的热物性与变压器油有很大的不同,粘度远高于变压器油,不能应用现有的变压器温升计算方法来计算高燃点油变压器的温升。文中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套计算高燃点油变压器温升的计算方法,用以计算高燃点油变压器平均油温升、顶油温升、绕阻温升等。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以满足工程设计计算需要。这为高燃点油变压器的研制开发提供了一种热设计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燃点油变压器 温升计算方法 自然冷却 绕组 散热器 传热学
下载PDF
炎热地区夏季窗户的热过程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董子忠 许永光 +1 位作者 温永玲 陈启高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3-96,共4页
以重庆地区为例 ,探讨了炎热地区夏季南向和西向窗户的太阳辐射得热问题。认为辐射得热是导致室内热环境恶化的首要原因 ,西向铝合金双玻窗的辐射得热高达 5 2 0W/m2 ,而基于室内外温差的热流最大也不超过 5 0W /m2 ;对于南向窗 ,太阳... 以重庆地区为例 ,探讨了炎热地区夏季南向和西向窗户的太阳辐射得热问题。认为辐射得热是导致室内热环境恶化的首要原因 ,西向铝合金双玻窗的辐射得热高达 5 2 0W/m2 ,而基于室内外温差的热流最大也不超过 5 0W /m2 ;对于南向窗 ,太阳直射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天空散射与环境反射是窗户得热的主要来源。对炎热地区的窗户节能而言 ,有效控制辐射得热、采用遮阳装置是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热地区 夏季 窗户 太阳辐射 热流 热环境
下载PDF
中空纤维式减压膜蒸馏组件的温度压力分布及通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任建勋 张信荣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6,38,共6页
为了研究减压膜蒸馏过程中膜管内的温度、压力分布及传质通量特性,分别建立膜蒸馏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对其中的温度、压力分布和蒸馏通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推导了计算膜蒸馏通量的新方法——对数平均压差法,并分别比较了... 为了研究减压膜蒸馏过程中膜管内的温度、压力分布及传质通量特性,分别建立膜蒸馏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对其中的温度、压力分布和蒸馏通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推导了计算膜蒸馏通量的新方法——对数平均压差法,并分别比较了对数平均压差法和算术平均压差法计算通量的特点.结果表明,采用对数平均压差法计算总蒸馏通量,其误差在1.2%以内;当膜管进、出口内外压差之比△p’/△p”≤1.6时,采用算术平均压差法来计算通量可将误差控制在+2%内,而当△p’/△p”较大时,不能采用算术平均压差法计算膜管内外平均压差及蒸馏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式 减压膜蒸馏组件 温度压力分布 通量特性 研究
下载PDF
火灾过程中混凝土构件内的温度分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大长 吕志涛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1-37,共7页
研究了火灾过程中混凝土构件内温度的分布情况,建立了确定火灾过程中构件内部任一点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的计算公式,从而可以确定温度场在混凝土构件内的分布情况,为进行破损检测和残余承载力估算提供依据。
关键词 混凝土构件 火灾 温度场 热传导 等温线
下载PDF
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鑫 温泽峰 金学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了掌握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提高铸件质量,采用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离散铸件凝固过程非稳态热传导方程的空间和时间变量,得到了关于金属铸件和铸型温度的代数方程.用二部法模拟铸件与铸模间的耦合,用迭代法求解... 为了掌握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提高铸件质量,采用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离散铸件凝固过程非稳态热传导方程的空间和时间变量,得到了关于金属铸件和铸型温度的代数方程.用二部法模拟铸件与铸模间的耦合,用迭代法求解离散后的代数方程组,并利用变时间步长技术提高计算效率;用热传递系数模拟铸件与铸型间的热传递,铸件冒口及铸型与冒口接触部分节点都当作内部节点,铸型与外界的换热按热对流和热辐射2种方式处理,忽略充型对凝固过程的影响,铸件材料潜热释放采用线性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有效地模拟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件 铸型 温度场 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 传热
下载PDF
太阳辐射模型对钢管混凝土墩柱温度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任志刚 胡曙光 丁庆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6-250,256,共6页
太阳辐射模型对外界环境作用下的桥梁结构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至关重要。通过选取ASHRAE模型、Hottel模型、Dilger模型3种瞬态太阳辐射计算模型,结合热传导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太阳辐射作用下的桥梁结构热分析有限元基本方程。... 太阳辐射模型对外界环境作用下的桥梁结构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至关重要。通过选取ASHRAE模型、Hottel模型、Dilger模型3种瞬态太阳辐射计算模型,结合热传导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太阳辐射作用下的桥梁结构热分析有限元基本方程。并以钢管混凝土墩柱为例,分别就3种模型作用下的"大暑"日与"大寒"日截面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晴朗天气条件下的截面最高温度、最大非线性温差可分别达到52℃、20℃以上;同时,对3种模型作用下截面温度效应的对比分析表明,Hottel模型具有较好的易用性和普适性,而在有充分的太阳辐射观测数据便于模型待定参数回归分析的地区,ASHRAE模型则较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模型 温度场 热传导 有限元法 钢管混凝土墩柱
原文传递
加热炉热过程数学模型方法 被引量:17
18
作者 任雁秋 李义科 +2 位作者 贺友多 高仲龙 温治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23-427,共5页
对加热炉热过程数学模型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系统地说明了数学模型的复杂性和涉及的学科与技术领域,对热工工作者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加热炉 数学模型 流场 温度场 燃烧 传热 轧钢加热炉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付山 曾志平 +1 位作者 吴斌 张志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6-93,共8页
基于传热学原理,建立高速铁路连续式无砟轨道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以CRTSⅡ型轨道板温度场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轨道板内部温度场分布的时变规律和太阳辐射、风速、砂浆层热传导性能、环境变化速度等因素对轨... 基于传热学原理,建立高速铁路连续式无砟轨道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以CRTSⅡ型轨道板温度场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轨道板内部温度场分布的时变规律和太阳辐射、风速、砂浆层热传导性能、环境变化速度等因素对轨道板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刻轨道板内温度场随深度非线性变化;轨道板侧面日照情况对轨道板横向温度梯度有较大影响;轨道板表面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越强或太阳辐射越强,轨道板温度梯度幅值越大;轨道板温度梯度随风速增加而减小;砂浆层导热性能对轨道板温度场影响较小;环境变化速度越快,轨道板温度梯度最大值越大。以上结果能够为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效应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轨道板 温度场 有限元 传热学 环境因素
下载PDF
纳米石墨颗粒对气体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诗岽 余益松 +5 位作者 甘作全 张锦 王密 徐涛 王树立 李辉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4,共5页
分析和比较了纯水及浓度为0.4%的纳米石墨悬浮液体系中的CO2水合物生成过程。采用观察法测定了二种溶液体系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并研究了其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纳米石墨颗粒的引入能够加快体系... 分析和比较了纯水及浓度为0.4%的纳米石墨悬浮液体系中的CO2水合物生成过程。采用观察法测定了二种溶液体系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并研究了其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纳米石墨颗粒的引入能够加快体系的传热效率及成核速率,较大程度减少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同等条件下,相较于纯水体系诱导时间平均下降了80.6%。此外,二种体系中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随着温度及压力的升高均分别呈增大和减少的趋势。然而,纳米石墨悬浮液体系中的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受温压的变化影响较小。因此,纳米颗粒能够加速水合物的成核过程,且鉴于其巨大的比表面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水合物的成核速率主要受气液传质过程控制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二氧化碳 纳米石墨 诱导时间 成核 温度 压力 传质 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