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自燃高温贫氧氧化燃烧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3
1
作者 金永飞 郭军 +3 位作者 文虎 刘文永 王凯 马晓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602,共7页
针对现有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特点和不足,根据煤田火区高温、贫氧的燃烧特点,设计建造了XKGW-1型煤田火区燃烧特性参数测试实验装置。利用该实验装置模拟了煤田火区的燃烧过程,得到了煤样从常温到600℃高温过程中的宏观特性参数规... 针对现有煤自燃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特点和不足,根据煤田火区高温、贫氧的燃烧特点,设计建造了XKGW-1型煤田火区燃烧特性参数测试实验装置。利用该实验装置模拟了煤田火区的燃烧过程,得到了煤样从常温到600℃高温过程中的宏观特性参数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样可以在高温、贫氧浓度条件下,继续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维持火区的发展扩大。在火区发展演化的过程中,煤样的升温速率会因水分蒸发等原因出现减小的现象,但总体呈增大趋势;煤样的耗氧速度在50℃之前特别缓慢,之后迅速增大,氧浓度急剧减小,当煤温升高到约130℃左右,氧气浓度降低到3%以下,并持续缓慢降低;CO和CH4的产生量的变化规律相似,都随煤温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在110℃之前产生速率较慢,之后逐渐增大;CO2,C2H4,C2H6的产生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均随煤温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但峰值点所对应的煤温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高温贫氧氧化 燃烧特性参数 煤田火区 程序升温
下载PDF
建北煤矿高瓦斯煤层自燃早期预报指标优选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文虎 郭曦蔓 +3 位作者 张铎 程小蛟 魏高明 唐瑞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为解决建北煤矿高瓦斯煤层自然发火早期精准预测预报的难题,以该矿4204工作面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程序升温实验重点分析不同粒径煤样在升温氧化过程中CO、CO_(2)、C_(2)H_(6)、C_(2)H_(4)等气体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格氏火灾系数等... 为解决建北煤矿高瓦斯煤层自然发火早期精准预测预报的难题,以该矿4204工作面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程序升温实验重点分析不同粒径煤样在升温氧化过程中CO、CO_(2)、C_(2)H_(6)、C_(2)H_(4)等气体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格氏火灾系数等方法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建北煤矿煤样出现CO的临界温度为60~80℃,且整体变化趋势呈指数增长,CO气体产生量与粒径呈反比关系;C_(2)H_(4)出现的温度约为120℃,且煤样粒径越小其体积分数增长越快。依照指标气体优选原则,确定建北煤矿4204工作面高瓦斯煤层煤自燃的优选指标:主要气体指标为CO、第二类火灾系数;辅助气体指标为C_(2)H_(4)、烯烷比φ(C_(2)H_(4))/φ(CH_(4))和φ(C_(2)H_(4))/φ(C_(2)H_(6))、第三类火灾系数。应用指标气体CO和煤温进行函数曲线拟合,进一步验证煤自燃程度。研究结果为建北煤矿高瓦斯煤层自燃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同类工况条件的高瓦斯煤层煤自燃早期预测预报与超前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煤层 煤自燃 程序升温 格氏火灾系数 指标气体
下载PDF
褐煤燃烧阶段烃生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西华 白刚 +3 位作者 聂荣山 宋东平 李昂 孙宝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研究煤矿火灾时期烃生成规律,对褐煤进行热重分析和管式炉程序升温实验,得到不同温度下CH4,C2H6,C3H8,C2H4,C2H2及O2的体积分数。结果表明:褐煤燃烧阶段温度为247-433℃;CH4体积分数在348℃达到最大值,耗氧量及C2H6,C3H8,C2H4,C2H2... 为研究煤矿火灾时期烃生成规律,对褐煤进行热重分析和管式炉程序升温实验,得到不同温度下CH4,C2H6,C3H8,C2H4,C2H2及O2的体积分数。结果表明:褐煤燃烧阶段温度为247-433℃;CH4体积分数在348℃达到最大值,耗氧量及C2H6,C3H8,C2H4,C2H2体积分数在399℃达到最大值;CH4,C2H4,C3H8体积分数及耗氧量与温度呈近线性关系;C2H6,C2H2体积分数与温度呈指数关系;随着温度升高,(C2H6+C3H8)/(CH4+C2H6+C3H8)比值升高,CH4/(CH4+C2H6+C3H8)比值、CH4/(C2H6+C3H8)比值均降低,C2H6/CH4,C2H2/CH4和C3H8/C2H6比值与温度呈指数关系变化,可以作为预测火区燃烧状态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燃烧 程序升温 耗氧量 燃烧状态
下载PDF
煤二次氧化的自燃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文虎 张建业 +2 位作者 程方明 何吉坤 李波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0-292,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程度的预氧化对煤二次氧化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试验装置先对2组煤样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预氧化,再与未做任何处理的原煤样共同程序升温至170℃。结果表明:预氧化温度越高,煤样生成C2H4和C3H6所需温度越低;通过对低温氧化阶... 为了研究不同程度的预氧化对煤二次氧化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试验装置先对2组煤样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预氧化,再与未做任何处理的原煤样共同程序升温至170℃。结果表明:预氧化温度越高,煤样生成C2H4和C3H6所需温度越低;通过对低温氧化阶段煤分子活化能的计算,得出预氧化170℃的煤样自燃倾向性最强;预氧化75℃的煤样,最大放热强度和耗氧速率大幅度提高,且超过预氧化170℃的煤样及原煤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 活化能 二次氧化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东荣一矿煤层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绍朴 刘剑 +2 位作者 李艳昌 白雪松 刘庆海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为有效预防东荣一矿由煤自燃引起的灾害,通过煤自燃氧化实验,研究东荣一矿煤层自然发火特性,测定出实验煤样标志气体出现的临界温度并分析其体积分数随煤氧化温度的变化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温度、一氧化碳体积分数φ(CO)、烯烷比φ(... 为有效预防东荣一矿由煤自燃引起的灾害,通过煤自燃氧化实验,研究东荣一矿煤层自然发火特性,测定出实验煤样标志气体出现的临界温度并分析其体积分数随煤氧化温度的变化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温度、一氧化碳体积分数φ(CO)、烯烷比φ(C_2H_4)/φ(C_2H_6)等9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分析,优选出对预测煤自燃起主导作用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指标气体出现的临界温度及其规律性可以反映出煤的自然发火过程。根据指标气体优选原则和主成分分析法的优选结果,建立以φ(CO)、φ(C_2H_6)、φ(C_2H_4)、φ(C_2H_2)作为主要指标,以烯烷比φ(C_2H_4)/φ(C_2H_6)作为辅助指标的东荣一矿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体系,提高了煤层自燃早期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实现了对矿井火灾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氧化 程序升温 主成分分析法 指标气体 预测预报
下载PDF
褐煤燃烧阶段碳氧化物生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西华 宋东平 +3 位作者 聂荣山 白刚 李昂 孙宝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3,共5页
为研究褐煤燃烧阶段碳氧化物生成规律,以平庄瑞安褐煤为例,用自制程序升温系统完成褐煤燃烧实验,得到煤样燃烧阶段不同温度下煤样下游混合气体中的CO,CO2及O2体积分数,计算耗氧速率,CO与CO2生成速率以及格雷哈姆系数的3种形式R1,R2和R3... 为研究褐煤燃烧阶段碳氧化物生成规律,以平庄瑞安褐煤为例,用自制程序升温系统完成褐煤燃烧实验,得到煤样燃烧阶段不同温度下煤样下游混合气体中的CO,CO2及O2体积分数,计算耗氧速率,CO与CO2生成速率以及格雷哈姆系数的3种形式R1,R2和R3的值。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250~399℃时,耗氧量、CO2体积分数、耗氧速率、CO2生成速率和R1值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O体积分数、CO生成速率和R2值在250~348℃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到348℃时开始下降;R3值与温度之间呈指数关系递减;整个燃烧阶段,R1值和R3值变化显著,R2值变化不大,说明格雷哈姆系数可作为预测褐煤燃烧状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燃烧 程序升温 碳氧化物 格雷哈姆系数
下载PDF
程序升温条件下煤自燃倾向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振源 《煤炭科技》 2018年第1期38-40,共3页
为验证湖西褐煤、柴里气煤、袁庄气肥煤及百善无烟煤四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自燃倾向性,测试其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的交叉点温度、40℃~200℃范围内的CO浓度及40℃~70℃的O_2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同一温度下生成的CO量逐步减... 为验证湖西褐煤、柴里气煤、袁庄气肥煤及百善无烟煤四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自燃倾向性,测试其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的交叉点温度、40℃~200℃范围内的CO浓度及40℃~70℃的O_2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同一温度下生成的CO量逐步减少,O_2浓度逐步增加;且交叉点温度值(CPT)也随变质程度提高逐步增加,以此可知四种煤的自燃倾向性从高到低为:湖西褐煤、柴里气煤、袁庄气肥煤、百善无烟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 CO浓度 O2浓度 交叉点温度 自燃倾向性
下载PDF
粒径对煤低温氧化阶段表观活化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翟小伟 成倬 +3 位作者 徐启飞 余林 尚博 宋波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3-148,共6页
为探究不同粒径对煤自燃表观活化能的影响,对青龙煤矿三个煤层的不同粒径煤样进行程序升温试验,分析其耗氧速率、CO和C2H4产生规律,得到不同煤样的临界温度点和干裂温度点,并据此将煤低温氧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建立的基于耗氧速率... 为探究不同粒径对煤自燃表观活化能的影响,对青龙煤矿三个煤层的不同粒径煤样进行程序升温试验,分析其耗氧速率、CO和C2H4产生规律,得到不同煤样的临界温度点和干裂温度点,并据此将煤低温氧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建立的基于耗氧速率的阿伦尼乌斯公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煤样不同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处于相同变化阶段的煤样表观活化能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对相同粒径煤样而言,若S1阶段的指前因子变化较小,其表观活化能随反应的进行而增大,若S1阶段的指前因子变化较大,则其S1阶段表观活化能大于S2阶段。5~7mm粒径作为临界粒径,其S1、S2阶段表观活化能相较大于其他粒径。混合粒径煤样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较小。对比各组煤样的表观活化能可知,在相同的情况下,18#煤层发生自燃的难度相对较大,16#煤层次之,17#煤层难度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低温氧化 表观活化能 指前因子 程序升温
下载PDF
TPR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延红 白丹江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2-54,共3页
介绍了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的主要理论,着重讨论了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通过TPR法不仅可以研究金属催化剂中金属组分和载体之间或金属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可以了解催化剂的供氧活性和数目。
关键词 程序升温 催化作用 研究
下载PDF
煤炭自燃标志性气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永辰 赵贺 尹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19,共3页
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自行研制的CSC-1200型自然发火实验平台,针对长城煤矿不同地点采取的煤样进行自然发火全过程的实验研究跟踪。研究逸出气体与自燃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判断采空区自燃状态提供... 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自行研制的CSC-1200型自然发火实验平台,针对长城煤矿不同地点采取的煤样进行自然发火全过程的实验研究跟踪。研究逸出气体与自燃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判断采空区自燃状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自燃 程序升温 标志性气体 乙烯 自燃温度
原文传递
油浸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确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邬灿春 秦汝祥 +1 位作者 戴广龙 王洋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29,共6页
陕北地区煤层顶板富含原油,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原油浸入采空区遗煤。为研究原油浸入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原煤及2%、5%和10%等不同含油质量比煤样的程序升温氧化试验,分析了气体产出特征,给出了预报煤自燃的临界温度,确定了煤自燃... 陕北地区煤层顶板富含原油,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原油浸入采空区遗煤。为研究原油浸入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原煤及2%、5%和10%等不同含油质量比煤样的程序升温氧化试验,分析了气体产出特征,给出了预报煤自燃的临界温度,确定了煤自燃预测指标。结果表明:测试温度30~190℃之间,不同含油比煤样气体产出具有分段特征,原油占据了部分粒间空隙与孔隙,延缓了煤氧反应进程,且含油程度越高,延缓作用越明显,在剧烈氧化阶段后期(150~190℃),同一温度下不同含油比煤样气体产量差值大,且随氧化温度升高,氧化差值越来越大。在原油浸入未知情况下,不利于预测煤自燃氧化阶段,为此采用组合比值项指标预测方法,该方法很好地降低了浸油量对煤自燃预报的影响,提高了预测预报的灵敏性与准确性。最终,按含油程度不同,分类进行油浸煤自然发火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气体 煤自燃预测 含油比 程序升温 油浸煤
下载PDF
程序升温脱胺对β沸石表面酸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兴斌 何静 +2 位作者 李峰 段雪 王作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71-75,共5页
以程序升温分解(TPDE)和程序升温脱附(TPD)为实验手段,研究了程序升温脱胺(模板剂四乙基胺)对β沸石表面酸性的影响,并对脱胺后β沸石的吡啶脱附行为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经程序升温脱胺后β沸石表面出现两种强... 以程序升温分解(TPDE)和程序升温脱附(TPD)为实验手段,研究了程序升温脱胺(模板剂四乙基胺)对β沸石表面酸性的影响,并对脱胺后β沸石的吡啶脱附行为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经程序升温脱胺后β沸石表面出现两种强度不同的酸性位,程序升温脱胺较常规高温(550℃)脱胺有利于β沸石表面酸量的增加,但程序升温的速率对β沸石表面酸量影响较小;β沸石的吡啶脱附表观活化能依次为3223kJ/mol、8038kJ/mol,脱附级数均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沸石 脱胺 程序升温 动力学 沸石 催化剂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指标气体优选与自燃临界值研究
13
作者 崔明皓 王月红 王凯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2-69,共8页
针对唐山某煤矿自燃问题,对主采煤层(5#、7#、8#、9#、12#)取样,进行煤的程序升温实验,采集实验气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煤自燃过程中气体产生物变化规律;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指标气体浓度与煤温变化的关联性,计算指标气体灰色关联度... 针对唐山某煤矿自燃问题,对主采煤层(5#、7#、8#、9#、12#)取样,进行煤的程序升温实验,采集实验气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煤自燃过程中气体产生物变化规律;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指标气体浓度与煤温变化的关联性,计算指标气体灰色关联度并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该煤矿5#、8#、12#煤层临界温度为70~80℃,干裂温度为160~180℃;7#、9#煤层临界温度为80~90℃,干裂温度为160~180℃;通过温度梯度将煤自燃划分为潜伏期(30~90℃)、自热期(90~180℃)与燃烧期(高于180℃);通过灰色关联法计算与优选,得到以CO为主,C2H4为辅的指标气体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程序升温 灰色关联法 指标气体 临界温度 干裂温度
下载PDF
火成岩侵入条件下煤低温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洪军 毕强 +3 位作者 曲宝 史全林 高远 秦波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3-47,共5页
为了研究火成岩侵入条件下煤的低温氧化特性,以大兴矿南五709、南二905 2个工作面的正常煤与受火成岩侵入影响的变质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实验测煤的耗氧特性、产气特性(CO、C_2H_4)及交叉点温度Tcpt,同时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压... 为了研究火成岩侵入条件下煤的低温氧化特性,以大兴矿南五709、南二905 2个工作面的正常煤与受火成岩侵入影响的变质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实验测煤的耗氧特性、产气特性(CO、C_2H_4)及交叉点温度Tcpt,同时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压汞法研究火成岩对煤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火成岩侵入影响,煤中部分介孔、宏观孔的比表面积、孔容增加,煤的平均孔径增大,煤中具备更多可与氧气结合的反应点位;变质煤较正常煤的耗氧量及耗氧速率更大,Tcpt更低,煤自燃倾向性指数也大幅降低,S5709煤样由正常煤的605.69降至310.62,S2905煤样由正常煤的761.34降至382.91;且整个低温氧化过程表现出变质煤释放CO、C_2H_4含量更大的特点。火成岩侵入的高温高压作用使煤中孔结构(孔径>20 nm)发育,增加了煤的自燃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侵入 孔隙结构 低温氧化 自燃倾向性 程序升温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燃烧阶段碳氧化物生成规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西华 李昂 +3 位作者 聂荣山 白刚 宋东平 孙宝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39,共6页
为鉴定煤矿火灾事故封闭火区内不同煤种生成气体组分及研究其变化过程,通过热重试验确定煤燃烧阶段的温度范围。用双管电炉自制程序升温系统,进行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的燃烧试验,分析生成的CO和CO_2体积分数、耗氧量及CO初现温度变化规... 为鉴定煤矿火灾事故封闭火区内不同煤种生成气体组分及研究其变化过程,通过热重试验确定煤燃烧阶段的温度范围。用双管电炉自制程序升温系统,进行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的燃烧试验,分析生成的CO和CO_2体积分数、耗氧量及CO初现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褐煤、气煤、焦煤和瘦煤燃烧阶段温度分别为247~433℃,279~542℃,313~574℃和333~618℃;随着变质程度增强,生成CO气体的初始温度滞后且CO的生成量减小,CO体积分数最大值和总浓度升高,CO_2体积分数最大值和总体积分数下降;燃烧阶段O_2,CO和CO_2体积分数与温度有二次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煤的变质程度 程序升温 碳氧化物 滞后效应 初现温度
下载PDF
孔庄煤矿7436工作面煤自燃气体产生规律与分级预警研究
16
作者 蔡春城 张喜龙 叶子清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9期87-92,共6页
煤炭自燃程度的准确预测是煤层自然发火防治的关键,较为单一的预警指标和简单的预警方法不能准确判断采空区煤自燃所处的阶段。为进一步提高煤自燃预警的可靠性,以孔庄煤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程序升温煤自然发火实验,探究该矿煤自燃过程... 煤炭自燃程度的准确预测是煤层自然发火防治的关键,较为单一的预警指标和简单的预警方法不能准确判断采空区煤自燃所处的阶段。为进一步提高煤自燃预警的可靠性,以孔庄煤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程序升温煤自然发火实验,探究该矿煤自燃过程中气体浓度变化规律和温度的关系,测定煤氧化升温过程中各特征气体的初现浓度,依据CO、C_(2)H_(6)、C_(2)H_(4)、C_(2)H_(2)的出现规律和CO/O_(2)、CO/CO_(2)、C_(2)H_(4)/C_(2)H_(6)的变化规律,确定了5个特征温度,将煤自燃过程划分为安全期、氧化期、升温期、热分解期、裂变期和燃烧期6个阶段,提出孔庄煤矿7436工作面煤自燃分级预警指标体系。应用该分级预警体系成功地预测了7436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程度,通过及时采取注氮与注浆措施保证了该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程序升温 预警指标
下载PDF
GC法同时测定复方樟脑乳膏中4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敏 杨思贤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 为了提高控制复方樟脑乳膏的质量,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樟脑乳膏中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4个主要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 方法: 采用聚乙二醇20M(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80 μm),氮气... 目的: 为了提高控制复方樟脑乳膏的质量,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樟脑乳膏中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4个主要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 方法: 采用聚乙二醇20M(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80 μm),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 ℃,维持8 min,升温速度50 ℃·min^-1,最终温度240 ℃,维持12 min),萘为内标。 结果: 复方樟脑乳膏中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内标物萘以及各辅料获得良好分离,方法专属性强,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耐用性好。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苯海拉明浓度分别在0.6464-16.16 mg·mL^-1(r=0.9999)、0.4758-11.90 mg·mL^-1(r=0.9999)、0.3360-8.400 mg·mL^-1(r=0.9999)和0.1669-4.172 mg·mL^-1(r=0.999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中、高浓度平均回收率(n=3)樟脑为99.3%(RSD=0.6%)、100.3%(RSD=0.6%)、100.0%(RSD=0.6%),薄荷脑为98.9%(RSD=0.4%)、100.0%(RSD=0.3%)、100.0%(RSD=0.6%),水杨酸甲酯为99.5%(RSD=0.4%)、99.7%(RSD=0.4%)、99.6%(RSD=0.8%),苯海拉明为99.4%(RSD=0.2%)、99.3%(RSD=0.6%)、99.5%(RSD=0.7%)。 结论: 该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控制复方樟脑乳膏的质量。建议国家药品标准提高修订复方樟脑乳膏含量测定控制方法并拟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脑乳膏 樟脑 薄荷脑 水杨酸甲酯 苯海拉明 气相色谱法 程序升温 内标法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大佛寺煤样在程序升温条件下自燃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晓坤 李士戎 王亚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7,26,共4页
对大佛寺煤矿煤样的进行程序升温实验,测定煤样的温度变化,CO、CH4等气体的浓度变化以及煤样的临界温度、干裂温度等极限参数。并进一步确定耗氧速度以及CO、CH4和CO2等气体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该矿自燃火灾防治及安全生产具有一定... 对大佛寺煤矿煤样的进行程序升温实验,测定煤样的温度变化,CO、CH4等气体的浓度变化以及煤样的临界温度、干裂温度等极限参数。并进一步确定耗氧速度以及CO、CH4和CO2等气体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该矿自燃火灾防治及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 温度变化 气体变化规律
下载PDF
煤自燃阶段临界温度及活性基团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屈丽娜 郑明凯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煤自燃阶段临界温度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其自燃过程所处的燃烧阶段,为考查煤自燃过程中其阶段临界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鹤岗、唐山煤样的程序升温和红外官能团测试,分别得到了受热过程中煤的阶段反应动力学参数、阶段宏观临界温度、等... 煤自燃阶段临界温度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其自燃过程所处的燃烧阶段,为考查煤自燃过程中其阶段临界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鹤岗、唐山煤样的程序升温和红外官能团测试,分别得到了受热过程中煤的阶段反应动力学参数、阶段宏观临界温度、等动力学温度和煤官能团的阶段微观临界温度。结果表明:鹤岗、唐山煤的等动力学温度分别是99.02,62.83℃;鹤岗煤阶段临界温度分别是65,100以及140℃;唐山煤阶段临界温度分别是75,120℃;煤的阶段微观临界温度与宏观临界温度点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临界温度点相似。阶段微观临界温度是宏观临界温度的细化,程序升温阶段临界温度点可以作为衡量煤自燃过程中临界温度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 反应动力学参数 阶段临界温度 等动力学温度T0 活性基团
下载PDF
煤油共生矿区含油煤层自燃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永亮 王少坤 +1 位作者 余明高 宋志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研究煤油共生矿区煤自燃特性,利用煤氧化动力学测定系统,测试原煤样与含油煤样。根据煤自燃倾向性判定标准、耗氧速率及煤氧复合反应理论,分析试验结果。以铜川下石节煤矿煤样和原油样品(煤岩渗出的油,文中称为原油)为例,向原煤样... 为研究煤油共生矿区煤自燃特性,利用煤氧化动力学测定系统,测试原煤样与含油煤样。根据煤自燃倾向性判定标准、耗氧速率及煤氧复合反应理论,分析试验结果。以铜川下石节煤矿煤样和原油样品(煤岩渗出的油,文中称为原油)为例,向原煤样中添加一定量的原油制备含油煤样,通过试验获得原煤样与含油煤样低温阶段(30--240℃)的自燃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2种煤样自燃倾向性等级均为自燃,但原煤样更接近于易自燃;相同温度条件下含油煤样的耗氧速率、CO与CO2的生成量均比原煤样小;在低温氧化阶段,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原油充填了煤样的部分空隙和孔隙,阻碍了煤氧复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共生 含油煤样 自燃特性 程序升温 耗氧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