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9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704
1
作者 舒良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5-1053,共19页
华南至少经历了4期区域规模的大陆动力学过程,除新元古代和晚中生代具有活动陆缘背景外,均在板块内部发生并完成。华夏块体是一个以新元古代岩石为主体构成的前南华纪基底,不是稳定的克拉通古陆,经历了聚合-裂解-再聚合的复杂构造演化... 华南至少经历了4期区域规模的大陆动力学过程,除新元古代和晚中生代具有活动陆缘背景外,均在板块内部发生并完成。华夏块体是一个以新元古代岩石为主体构成的前南华纪基底,不是稳定的克拉通古陆,经历了聚合-裂解-再聚合的复杂构造演化。志留纪发生的板内碰撞-拼合事件使华夏块体与扬子块体再次缝合,形成真正统一的中国南方大陆。在震旦纪—早侏罗世期间,整个华南基本处于陆内滨海-浅海-斜坡环境,内部没有切穿岩石圈的断层,没有大规模幔源岩浆和火山喷发的记录,多次构造变形与岩浆活动均在统一的华南岩石圈之上进行。经过早—中侏罗世的构造体制转换,才演化成为晚中生代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从早到晚,华南岩石圈经历了多期、幕式的生长,以侧向增生为主(块体拼合),垂向生长为辅(岩浆上侵)。到晚中生代,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陆内伸展的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华南盆岭构造。长期的板内构造演化和多期的花岗岩浆活动使华南具有很好的成矿条件,成为各种矿产与资源的富集区。新元古代南华纪和晚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华南最有利的成矿期,尤以后者矿种最多、储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陆内造山 岩浆活动 成矿作用 构造演化 华南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特征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175
2
作者 舒良树 周新民 +3 位作者 邓平 余心起 王彬 祖辅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76-884,共9页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与花岗岩构成了复杂的盆岭镶嵌体系———华南盆岭构造。根据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与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类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断陷盆地三大类型。对晚三叠世以来各个时代盆...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与花岗岩构成了复杂的盆岭镶嵌体系———华南盆岭构造。根据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与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类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断陷盆地三大类型。对晚三叠世以来各个时代盆地的规模、产状、边界、岩石组合、指相矿物、沉积构造进行了分析。不同时代盆地的特征和重点区段盆区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研究区的盆-岭格局至少经历过4期地球动力学演化。该盆-岭体系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二者时间相近,空间相伴,成因相关。研究表明,永定-龙南-始兴是一个中侏罗世陆内裂谷带,武夷山是晚中生代的古地理与气候分隔带,赣江带是晚中生代的火山岩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构造 中、新生代 盆-岭体系 构造演化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喜马拉雅地体的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年龄记录 被引量:135
3
作者 许志琴 杨经绥 +8 位作者 梁凤华 戚学祥 刘福来 曾令森 刘敦一 李海兵 吴才来 史仁灯 陈松永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共12页
喜马拉雅地体是55±10Ma以来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碰撞而形成的增生地体,位于其中的高喜马拉雅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单元的变质基底主要由角闪岩相的富铝变质沉积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对两类岩石中锆石的SHRIMPU-Pb测年结果表明,... 喜马拉雅地体是55±10Ma以来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碰撞而形成的增生地体,位于其中的高喜马拉雅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单元的变质基底主要由角闪岩相的富铝变质沉积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对两类岩石中锆石的SHRIMPU-Pb测年结果表明,除了记录了20Ma以来的构造事件年龄外,主要保存了529-457Ma的变形和变质事件记录,另外还保存了更早期(>835Ma)的年龄信息。根据20Ma以来崛起的喜马拉雅挤出岩片中包含早期强烈褶皱和向南的斜向逆冲构造以及伴随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记录,结合岩石测年所获得的大量泛非-早古生代年龄和奥陶纪底砾岩的发现,说明曾位于南半球印度陆块北部的变质基底岩石经历过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1)原始喜马拉雅山是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的产物;(2)印度陆块早-中元古代变质基底的再活化在原始喜马拉雅山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3)现在的喜马拉雅山是在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基础上再造山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 SHRIMP测年
下载PDF
东天山大地构造及演化——1:50万东天山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 被引量:78
4
作者 冯益民 朱宝清 +1 位作者 杨军录 张开春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9-314,共6页
以东天山地区古生代沉积建造分析为基础,探讨了该区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历程。认为该区震旦—泥盆纪具板块构造格局,石炭纪—早二叠世属碰撞期后的板内裂谷和裂陷槽。提出早古生代早中期该区曾是古亚洲洋中的一个古老陆块(... 以东天山地区古生代沉积建造分析为基础,探讨了该区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历程。认为该区震旦—泥盆纪具板块构造格局,石炭纪—早二叠世属碰撞期后的板内裂谷和裂陷槽。提出早古生代早中期该区曾是古亚洲洋中的一个古老陆块(隶属准噶尔地块),随着阿尔曼特洋盆和米什沟—干沟洋盆关闭,拼接到阿尔泰古陆边缘,成为西伯利亚古大陆的增生边缘。志留纪—早泥盆世沿卡拉麦里一带再次裂解,形成了卡拉麦里有限洋盆,将南准噶尔地块从西伯利亚大陆边缘割裂开来。随着卡拉麦里洋盆的向南俯冲,造成了东天山地区大南湖一带的泥盆纪岛弧杂岩带,构成了东天山地区斑岩铜矿的含矿岩系,中泥盆世末卡拉麦里洋盆关闭。早石炭世进入碰撞期后板内伸展阶段,形成一系列裂陷槽和裂谷,晚二叠世开始进入陆内造山阶段。新生代随着印度板块同欧亚大陆的碰撞,开始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地区 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图 古生代 沉积建造 成矿作用 成矿环境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一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作用演化和发展 被引量:79
5
作者 胡受奚 赵乙英 +2 位作者 胡志宏 郭继春 徐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0-381,共12页
本文论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由科迪勒拉型转变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过程中的构造-岩浆作用及其演化。在印支旋回(250~185Ma),初始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俯冲,并伴随大范围改造型花岗岩类的发育。在燕山早期(... 本文论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由科迪勒拉型转变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过程中的构造-岩浆作用及其演化。在印支旋回(250~185Ma),初始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俯冲,并伴随大范围改造型花岗岩类的发育。在燕山早期(185~140Ma),继续俯冲,改造型花岗岩进一步发育,并开始有同熔型花岗岩类的形成。在约140Ma两类花岗岩的形成达到高潮。在140~100Ma广泛发育安山-流纹岩系。燕山晚期(100~70Ma)由于弧后扩张,配合红色盆地的广泛形成,发育碱性火山岩和碱性花岗岩带.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活动消失,代之以玄武岩活动;边缘海和岛弧逐渐形成,钙碱性火山岩系转入岛弧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边缘 活动构造 岩浆作用 演化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板块构造及演化 被引量:61
6
作者 朱宝清 冯益民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1-105,共15页
依据沉积建造、岩浆岩、蛇绿岩、变形、变质及其它板块构造特征,西准噶尔地区划分出2个一级构造单元,即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4个二级构造单元(板段);5个三级构造单元;14个四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分6个阶段讨... 依据沉积建造、岩浆岩、蛇绿岩、变形、变质及其它板块构造特征,西准噶尔地区划分出2个一级构造单元,即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4个二级构造单元(板段);5个三级构造单元;14个四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分6个阶段讨论了各地质时期的演化特征。西准噶尔地区的"洋壳建造"时限为中奥陶世-中泥盆世,东西准噶尔在晚古生代(D1-D)是相互沟通的海域。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间的缝合线在达尔布特-克拉麦里。产生洋壳建造的所谓准噶尔古洋在其未闭合前尚包括了其间的一些小洋盆和岛屿。蛇绿混杂体中高压变质蓝片岩的存在,表明曾发生过古洋壳的俯冲,而蛇绿岩构造岩片间的相互叠覆,说明其侵位过程中发生过由北而南的推覆作用。残留海盆及其碰撞期后深成岩浆岩的存在,说明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最后焊接发生在残留海盆演化的晚期(闭合),据古地磁资料,两大板块在二叠纪固结并进入欧亚大陆的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演化特征 古构造格局 蛇绿岩 蓝闪片岩 残留海盆 上地幔
下载PDF
新疆及邻区大地构造编图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成守德 徐新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3-37,共5页
新疆及邻区大地构造1:150万的编图范围为北纬34°~50°,东经72°~98°,面积约370(104 km2。目的是以当代地球科学新理论为指导,对近半个世纪,特别是对近15年来新疆地质矿产攻关的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进... 新疆及邻区大地构造1:150万的编图范围为北纬34°~50°,东经72°~98°,面积约370(104 km2。目的是以当代地球科学新理论为指导,对近半个世纪,特别是对近15年来新疆地质矿产攻关的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高层次综合研究与总结,全面阐述新疆构造格局和地质演化历史,编制出新一轮的新疆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在此着重介绍了编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图面反映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板块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古亚洲洋 特提斯洋 构造造局 新疆 大地构造 编图
下载PDF
东准噶尔地区板块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51
8
作者 王道永 邓江红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8-45,共8页
该文根据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蛇绿岩带产出状态及地球物理资料等,划分东准噶尔及其邻区板块和次级构造单元,并探讨东准噶尔地区基底性质,从而揭示了东准噶尔板块由早古生代的大洋环境向晚古生代的大陆边缘至陆壳的演化历程和造山模式。
关键词 基底 板块构造 蛇绿岩 构造演化 准噶尔地区
下载PDF
辽东湾—下辽河盆地新生代构造的运动学特征及其演化过程 被引量:41
9
作者 漆家福 杨桥 +1 位作者 陈发景 陈昭年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4-42,共9页
辽东湾-下辽河盆地是一个富含油气的新生代裂陷盆地。裂陷作用使盆地区的地壳或岩石圈被不同尺度的断裂肢解为形体各异的断块体,并使这些断块体在复杂而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裂陷盆地及盆地中的两个相对独立而又有关联的新生代构... 辽东湾-下辽河盆地是一个富含油气的新生代裂陷盆地。裂陷作用使盆地区的地壳或岩石圈被不同尺度的断裂肢解为形体各异的断块体,并使这些断块体在复杂而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裂陷盆地及盆地中的两个相对独立而又有关联的新生代构造系统──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盆地构造的运动学特征可以用断块间的相对运动和断块体本身的运动来描述,包括水平伸展运动、差异升降运动、相对走滑运动和断块体掀斜运动等四种主要形式。本文描述和讨论了各种形式的“运动”在辽东湾-下辽河盆地中的表现特征,测算了新生代盆地的伸展量、沉降量等主要构造运动学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将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早第三纪裂陷阶段和晚第三纪-第四纪后裂陷阶段。早第三纪的裂陷事件具有分期次、呈幕式的特点,进一步可以分为始新世和渐新世两个具不同特色的伸展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学 伸展量 构造演化 盆地
下载PDF
桂中坳陷改造期构造样式及其成因 被引量:43
10
作者 吴国干 姚根顺 +2 位作者 徐政语 郭庆新 陈子炓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1期33-40,共8页
桂中坳陷的构造演化一般划分为原型期和改造期两大阶段。改造期主要属于挤压构造样式,目前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从大地构造动力学背景入手,结合区域地质事件,按照盆地发育世代与造山带演化阶段,综合近期野外地质调查与深层地球物理勘... 桂中坳陷的构造演化一般划分为原型期和改造期两大阶段。改造期主要属于挤压构造样式,目前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从大地构造动力学背景入手,结合区域地质事件,按照盆地发育世代与造山带演化阶段,综合近期野外地质调查与深层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等,分析了改造期挤压构造样式。主要有三大区域性冲褶变形构造系,包括大瑶山逆冲推覆构造系,右江逆冲推覆构造系以及雪峰山隆起南缘重力滑覆构造系。总体上,负向地形多褶皱紧闭,正向地形形成相对宽缓的箱状复式背斜褶皱;深层主要发育有基底断裂卷入引发的冲起构造以及与断层相关的断弯、断展、滑动等褶皱样式,浅层有逆冲推覆、纵弯、叠加等褶皱样式。目前桂中坳陷受到东西两侧剪切、向南拉张的应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构造解释 构造演化 桂中坳陷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 被引量:28
11
作者 何登发 李德生 吕修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17,共10页
中国西北地区的构造格局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华南、藏北等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经历了前震旦纪古克拉通形成、早古生代“有限洋盆”扩张、晚古生代汇聚碰撞、中新生代陆内调整、山链与盆地形成的长期演化。... 中国西北地区的构造格局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华南、藏北等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经历了前震旦纪古克拉通形成、早古生代“有限洋盆”扩张、晚古生代汇聚碰撞、中新生代陆内调整、山链与盆地形成的长期演化。发育在这种构造环境中的盆地经历了多期伸展、聚敛、走滑的作用,主要有板内结晶基底上、板内双重基底上、板缘褶皱基底上、板级双重基底上的盆地,据成盆时代与成盆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可进一步确定盆地构造类型,解析不同时期的原型盆地。这些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成藏条件优越,但盆地后期改造强烈;克拉通盆地与前陆盆地是该区主要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北地区 板块构造 含油气盆地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构造特征与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34
12
作者 孙自明 熊保贤 +1 位作者 李永林 何会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3-26,37,共5页
三塘湖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 ,是由不同时期的残留盆地叠加并置而成的中型复合型含油气盆地。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陆盆地和陆内盆地两个大阶段 ,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陆内裂谷时期、再生前陆盆地时期和盆地消亡时期。每个演化阶... 三塘湖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 ,是由不同时期的残留盆地叠加并置而成的中型复合型含油气盆地。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陆盆地和陆内盆地两个大阶段 ,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陆内裂谷时期、再生前陆盆地时期和盆地消亡时期。每个演化阶段末期几乎都伴有大规模的冲断推覆活动 ,造成盖层变形 ,形成大量圈闭。条湖凹陷—马朗凹陷南部 ,位于逆掩成油组合的有利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区域构造 演化 逆冲断裂 油气勘探 特征
下载PDF
徐宿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36
13
作者 王陆超 汪吉林 李磊 《地质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研究区位于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隶属于华北板块东南缘,是华北地区主要赋煤地带,自石炭—二叠纪以来,该区经受了多次构造活动,构造演化与华北板块南缘和东缘的2条板缘构造活动带密切相关。通过在研究区进行野外实际调查并结... 研究区位于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隶属于华北板块东南缘,是华北地区主要赋煤地带,自石炭—二叠纪以来,该区经受了多次构造活动,构造演化与华北板块南缘和东缘的2条板缘构造活动带密切相关。通过在研究区进行野外实际调查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研究区构造对煤田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特征 构造演化 徐宿地区 江苏 安徽
下载PDF
再论大陆构造与动力学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德威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6,共8页
采用大陆构造时空动态相关分析法,对大陆构造进行系统的分层、分块、分阶段区域构造解析,认为包括隆块、陷块和旋块等基本类型的断块构造和具有不同的物质成分、变形强度、流变状态的层状构造是大陆构造的基本型式。在构造活动期间,... 采用大陆构造时空动态相关分析法,对大陆构造进行系统的分层、分块、分阶段区域构造解析,认为包括隆块、陷块和旋块等基本类型的断块构造和具有不同的物质成分、变形强度、流变状态的层状构造是大陆构造的基本型式。在构造活动期间,层流隆陷构造系统发生大规模的物质迁移,构成动态的循环体系,大陆地壳下部层圈以热动力作用为主,造成粘塑性热流物质和韧性固流物质沿着壳内流层从幔隆区流向幔拗区;上部层圈以应力作用为主,与下地壳层流相关的伸展、挤压和剪切等多重构造体制控制了断块构造的形成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构造 层块构造 物质循环 构造演化 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被引量:29
15
作者 徐亚东 梁银平 +5 位作者 江尚松 骆满生 季军良 张宗言 韦一 宋博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9-1098,共20页
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系统总体受到来自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部俯冲碰撞的作用,在大陆边缘形成一系列边缘海盆地和断陷-坳陷盆地,主要发育松辽、渤海湾、江汉、苏北、东海、珠江口和北部湾等盆地.基于中... 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系统总体受到来自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部俯冲碰撞的作用,在大陆边缘形成一系列边缘海盆地和断陷-坳陷盆地,主要发育松辽、渤海湾、江汉、苏北、东海、珠江口和北部湾等盆地.基于中国东部沉积盆地的中生代构造背景分析和新生代盆地的分布特征,对其中的7个主要沉积盆地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序列和构造演化分析.通过周缘板块和郯庐断裂的构造演化、火山活动、低温热年代学、气候演变等对比分析,中国东部沉积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第四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沉积 盆地演化 新生代 中国东部
原文传递
山东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洪奎 杨永波 +1 位作者 耿科 曹丽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4-606,共13页
在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图编制和大地构造相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山东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山东地块是经多期增生和碰撞、镶嵌、叠覆而成的,其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前南华纪、南华纪——中三... 在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图编制和大地构造相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山东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山东地块是经多期增生和碰撞、镶嵌、叠覆而成的,其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前南华纪、南华纪——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第四纪三大构造演化阶段。大地构造分区分为陆块区、造山系和叠加造山——裂谷系,划分出3个I级构造单元、5个II级构造单元、18个III级构造单元和55个IV级构造单元。基于鲁东和鲁西地区在地层建造、岩浆活动、构造格局和成矿作用等存在的重大差异性,新厘定的渤海陆块作为华北陆块区之下的II级构造单元。厘定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北部边界、鲁西陆块与渤海陆块的边界。对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是弧后盆地靠近大陆边缘一侧的构造背景,在古元古代晚期的造山过程中,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等均卷入了造山过程,其中荆山群发生了深俯冲及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三大构造域,金矿形成于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和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背景,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机制存在密切成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 形成环境 演化阶段 构造边界 成矿事件 山东省
下载PDF
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特征综述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本亮 魏国齐 贾承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0-202,共13页
中国特定环境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和冲断带在地质构造上具有许多的特殊性。在综述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中国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历程、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成因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构造变形特征等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发... 中国特定环境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和冲断带在地质构造上具有许多的特殊性。在综述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中国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历程、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成因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构造变形特征等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发育的5个主要特征:(1)两种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发生正反转的叠合性,即挤压构造下作为"本体"的前陆层序与拉张构造下作为"基础"的裂谷、断陷盆地之间的叠置;(2)显生宙以来中国大陆先后发生了4期前陆冲断构造演化的多期性,它们分别是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晚期;(3)基于小克拉通基底拼贴后在造山带前缘复活再生的继承性,即统一拼合大陆内部的构造变形导致古造山带的复活,在古造山带边缘发育新生代前陆盆地或前陆冲断带;(4)在空间分布上受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控制发生陆内变形的系统性,在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内构造变形强度、盆地沉降幅度、盆山耦合程度等从内环向外环依次降低,从古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构造变形强度依次降低,构造变形样式逐渐简单、构造变形时间依次变新;(5)前陆冲断带的构造样式由于受边界力学条件和沉积地层介质作用而具有多变性,存在沉积盖层内脆性变形的断层相关褶皱、造山带前缘韧性变形的基底卷入构造、与走滑构造相伴生的基底卷入的断层相关褶皱、盆地内部塑性变形的盐构造。正是因为上述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决定了油气聚集与分布特征的规律性和复杂性,由此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构造地质研究与油气勘探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构造叠合性 构造多期性 构造继承性 构造变形特征 油气地质特征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构造演化阶段及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5
18
作者 袁庆东 李本亮 +2 位作者 刘海涛 刘少举 王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52,共11页
通过野外调研、钻井岩心和物探资料,编制川西北地区各地质历史时期岩相古地理图,研究川西北地区地层沉积特征,对比龙门山构造带与米仓山构造带演化阶段不同特点.结果表明:由于勉略洋的开合,导致西段龙门山及北段米仓山的构造演化存在差... 通过野外调研、钻井岩心和物探资料,编制川西北地区各地质历史时期岩相古地理图,研究川西北地区地层沉积特征,对比龙门山构造带与米仓山构造带演化阶段不同特点.结果表明:由于勉略洋的开合,导致西段龙门山及北段米仓山的构造演化存在差异,可划分为6个主要阶段,依次是基底形成阶段、被动大陆边缘发育阶段、川西大陆边缘持续发育与川北勉略洋打开-俯冲阶段、陆陆碰撞造山与周缘前陆盆地演化阶段、陆内拗陷盆地发育阶段、川西南再生前陆盆地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地区 龙门山 米仓山 地层沉积特征 岩相古地理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黄海和邻区重磁场及区域构造特征 被引量:20
19
作者 郝天珧 刘伊克 徐万哲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1期27-39,共13页
黄海作为大陆架浅海,在地壳性质上仍属大陆型地壳.但整个黄海的结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在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上黄海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五莲—青岛—朝鲜半岛的临津江为一条重要的结合带.此带以北,地球物理场特征基本与华北... 黄海作为大陆架浅海,在地壳性质上仍属大陆型地壳.但整个黄海的结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在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上黄海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五莲—青岛—朝鲜半岛的临津江为一条重要的结合带.此带以北,地球物理场特征基本与华北地块相同;此带以南,则与扬子地块的性质一致.同样,江绍断裂入海之后继续北上可追朔到光州地区,是区分扬子块体与华南块体的重要界线.各块体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本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地球物理场特征 大地构造演化 重磁场
下载PDF
台西南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22
20
作者 丁巍伟 王渝明 +2 位作者 陈汉林 杨树锋 吴能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发现台西南盆地的主要构造走向为NE-NEE向,沉积上具有独特的双层构造,是一个与南海演化密切相关的新生代伸展型断陷盆地.这个盆地早第三纪开始发育,形成了大量的... 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并结合重力和磁力资料,发现台西南盆地的主要构造走向为NE-NEE向,沉积上具有独特的双层构造,是一个与南海演化密切相关的新生代伸展型断陷盆地.这个盆地早第三纪开始发育,形成了大量的正断层和由它们控制的一系列半地堑,发育了古新世-渐新世的沉积.渐新世末期盆地受到挤压作用影响,发育了一系列的逆冲断层和反转构造,表明了台西南盆地"先张后挤"的演化特征,从中新世开始进入热力学沉降坳陷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台西南盆地 双层构造 反转构造 构造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