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共轭大陆边缘构造属性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郝天珧 徐亚 +6 位作者 孙福利 游庆瑜 吕川川 黄松 丘学林 胡卫剑 赵明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98-3116,共19页
利用南海最新的重磁资料,在岩石物性分析和全海域分带变倾角化极磁异常反演磁性基底分布的基础上,选择6条典型剖面拟合反演其密度与磁性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部结构的对比分析.反演中尽可能以海底地震仪探测数据(OBS)、多道地震等结... 利用南海最新的重磁资料,在岩石物性分析和全海域分带变倾角化极磁异常反演磁性基底分布的基础上,选择6条典型剖面拟合反演其密度与磁性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部结构的对比分析.反演中尽可能以海底地震仪探测数据(OBS)、多道地震等结果作为约束,其中FF'剖面层速度分析是利用"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及油气资源潜力"973项目2009年最新采集的多道地震数据,并利用了OBS2009南沙段数据对重力数据进行了物性结构拟合反演.根据剖面深部结构与物性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南海北部、南部陆缘均应以非火山型构造属性为主.北部陆缘CC'剖面以东,虽有下地壳高密度层存在并伴有活跃的岩浆活动,但缺乏典型向海倾斜反射层(SeawardDipping Reflectors)存在的证据,推断高密度层应与浅表岩浆岩一样,是海底扩张之后陆缘裂解过程中的产物.中沙隆起与礼乐盆地区的磁性基底和深部结构特征十分相似,推断在海盆拉张之前应为同一块体,属于共轭大陆边缘中的"共轭点".西南次海盆南部陆缘地球物理综合分析表明:在陆坡坡脚附近有中生界分布,但层速度计算结果表明可能整条剖面上的中生界并不完全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共轭大陆边缘 物性拟合剖面 构造属性 综合地球物理解释
下载PDF
卫星遥感TM图像在川东地区地貌解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庆涛 杨武年 +1 位作者 易显志 濮国梁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18-323,共6页
以四川盆地大巴山前缘万源 -巫山地区为研究区 ,通过对该区 TM图像进行波段优选、信息提取和处理 ,完成研究区 1∶ 2 0 0 0 0 0地貌综合解译图 ,为该区野外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图件资料。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图像处理 构造地貌 地貌解译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孙铁军 李庆华 +2 位作者 王立 王红梅 何晓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68-173,178+15,共8页
本文利用二维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对研究区断裂系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和成因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该区构造带断裂以北东向为主,由东向西划分为3个构造带,即东部Sarylan地堑构造带、中部Ashchysai背斜构造带和西部Akshabulak构造带。该区构... 本文利用二维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对研究区断裂系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和成因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该区构造带断裂以北东向为主,由东向西划分为3个构造带,即东部Sarylan地堑构造带、中部Ashchysai背斜构造带和西部Akshabulak构造带。该区构造主要经历J2—J3断陷、J3断拗转换和K—N拗陷三个大的构造演化历史时期。依据成藏条件分析该区构造带勘探潜力较大,其有效的储盖组合则以侏罗系Kumkol组砂岩储盖组合、中侏罗Karagansky组砂泥岩储盖组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断裂特征 构造演化 地震解释
下载PDF
Geophysical-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Deep-Seated Gold Deposit Prospecting in Sanshandong-Jiaojia Area,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9
4
作者 SONG Mingchun WAN Guopu +1 位作者 CAO Chunguo HE Chun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640-652,共13页
Integrated gravitational, electrical-magnetic surveys and data processing carried out in the Sanshandao-Jiaojia area,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aim to illuminat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 Integrated gravitational, electrical-magnetic surveys and data processing carried out in the Sanshandao-Jiaojia area,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aim to illuminat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hallow-covered area and delineate deep-seated gold prospecting targets. In this region, altogether 12 faults exert critical control on distribution of three types of Early Precambrian metamorphic rock series, i.e. those in the metamorphic rock area, in the granitic rock area underlying the metamorphic rock, and in the remnant metamorphic rock area in granites,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the faults have major effects on distribution of four Mesozoic Linglong rock bodies of granite, i.e. the Cangshang, Liangguo, Zhuqiao-Miaojia and Jincheng granites. The Sanshandao and Jiaojia Faults are two well-known regional ore-controlling faults; they have opposite dip direction, and intersect at a depth of 4500 m. Fracture alteration zones have striking geophysical differences relative to the surrounding county rocks. The two faults extend down along dip direction in a gentle wave form, and appear at some steps with different dips. These steps comprise favorable gold prospecting areas, consistent with a step metallogenic model. Six deep-seated gold-prospecting targets are delineated, i.e. Jincheng-Qianchenjia, Xiaoxizhuang-Zhaoxian, Xiyou-Wujiazhuangzi, Xiangyangling-Xinlicun, Panjiawuzi and Miaojia-Pinglid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physical interpretation deep-seated gold deposit prospecting and prediction tectonic control Shandong Province
下载PDF
川滇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反演与构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马宏生 张国民 +2 位作者 闻学泽 周龙泉 邵志刚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1-602,共12页
根据205个区域台站记录的近60000条地震初至P波走时资料,采用层析成像理论与伪弯曲射线追踪方法,反演了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合区域地质构造以及地球物理背景,分析和解释了三维速度结构图像反映的川滇地区不同深度的... 根据205个区域台站记录的近60000条地震初至P波走时资料,采用层析成像理论与伪弯曲射线追踪方法,反演了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合区域地质构造以及地球物理背景,分析和解释了三维速度结构图像反映的川滇地区不同深度的介质结构与构造特征.结果表明:(1)沉积盆地、高山山地等主要表现出速度负异常的特征,有的高山山体负异常可深达下地壳与上地幔,反映了新造山带的强烈构造隆升与相伴的重力均衡作用;(2)川滇块体周缘大型活动断裂带附近的中下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它们的存在为调节断裂和块体运动提供了深部解耦条件;(3)根据对P波速度结构图像的分析,识别和推断出川滇地区若干主要活动断裂的深部构造特征及它们倾向与下延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P波 三维速度结构 构造解释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荣强 吴时国 +3 位作者 周雁 余朝华 冯德勇 于正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平衡剖面技术在研究盆地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编制盆地发育演化剖面,广泛地用于研究石油构造分析。平衡剖面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在地层变形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利用2DMove软件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 平衡剖面技术在研究盆地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编制盆地发育演化剖面,广泛地用于研究石油构造分析。平衡剖面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在地层变形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利用2DMove软件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编制了构造发育剖面,恢复该区的构造演化史。桩海地区在三叠纪—中侏罗世由于印支运动的强烈挤压作用而抬升剥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在中国东部发生了强烈的伸展作用,发育了大量的断裂和接受了巨厚的沉积地层;在晚白垩世,由于郯庐断裂的左行走滑作用,桩海地区抬升并遭受剥实;在古近纪,受区域构造伸展作用,桩海地区发育成为断陷盆地。古近纪末,发生右行走滑运动和构造抬升。新近纪以来该区表现为稳定的坳陷沉积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构造复原 构造解释 济阳坳陷
下载PDF
白秋地区Z36井H_2 Ⅲ 10小层老井复查过程中的精细解释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方锡贤 张明俊 熊玉芹 《录井工程》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Z 36井是河南油田白秋地区N33断块的一口大斜度评价井,该井的H2Ⅲ10小层录井综合解释油层特征明显,但由于测井资料没有油层特征,在甲方组织的完井讨论会上没有确定为油层进行试油。而对相邻断块的N79井进行复查证实,该井H2Ⅲ12-3小层为... Z 36井是河南油田白秋地区N33断块的一口大斜度评价井,该井的H2Ⅲ10小层录井综合解释油层特征明显,但由于测井资料没有油层特征,在甲方组织的完井讨论会上没有确定为油层进行试油。而对相邻断块的N79井进行复查证实,该井H2Ⅲ12-3小层为油层,试采成为当时河南油田产量最高(44 t/d)的井层。以此为启示,针对Z 36井H2Ⅲ10小层录井综合解释与测井相矛盾情况,应用不同井相同层位类比、单井不同层位类比以及结合新建立且完善的图板进行二次解释,并参考断层封堵性方面的影响因素,在老井复查中确认该井H2Ⅲ10小层为油层,经试油证实,产纯油13.4 t/d。Z 36井的复查实践表明,充分分析不同区块的石油地质特征,发挥不同录井技术方法的优势,做好横、纵向对比分析,可确保老井复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测 地化 电测 老井复查 异常显示 对比 构造圈闭 解释评价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两条地震剖面的重磁数据联合反演效果 被引量:13
8
作者 侯方辉 田振兴 +2 位作者 张训华 张志珣 李三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814,844+682,共7页
南黄海盆地奠基于前南华纪变质基底之上,盆地演化历经南华纪—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发育期、晚白垩世—古近纪箕状断陷发育期和新近纪—第四纪拗陷发育期,为一典型地台—断陷—拗陷多层结构的复合盆地。本文以南黄海盆地新近采集的两条... 南黄海盆地奠基于前南华纪变质基底之上,盆地演化历经南华纪—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发育期、晚白垩世—古近纪箕状断陷发育期和新近纪—第四纪拗陷发育期,为一典型地台—断陷—拗陷多层结构的复合盆地。本文以南黄海盆地新近采集的两条重力、磁力、地震综合剖面为例,用2.5维重磁震联合反演技术,获得了以地震资料为约束的重、磁异常反演剖面。反演结果表明联合反演技术可用来研究盆山接触关系、断层分布、深部目的层分布和有利构造圈闭特征,为地球物理数据综合解释及油气勘探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反演 地震剖面 构造解释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湘鄂西低勘探程度区构造解释及页岩气保存条件——以来凤咸丰区块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洪克岩 李博 +2 位作者 姜生玲 胡晓兰 朱亮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9-782,804,共5页
来凤咸丰区块地处四川盆地东缘,紧邻川东高陡褶皱带,山地地貌,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在研究了区域构造特征及邻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文中主要以来凤咸丰区块采集和处理的11条二维地震剖面资料及1口资料井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地... 来凤咸丰区块地处四川盆地东缘,紧邻川东高陡褶皱带,山地地貌,地表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在研究了区域构造特征及邻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文中主要以来凤咸丰区块采集和处理的11条二维地震剖面资料及1口资料井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地震及井震联合的研究手段,准确标定页岩气层底界面,确定2套重点目的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Tε_(1n)波组反射特征能量强、频率低、连续性好,一般有2~4个强相位,可解释追踪多相位中较强的相位;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TS_1l频率低,双强相位,分布稳定,可进行全区追踪。同时,确定了2套目的层的底界埋深与厚度、区域展布特征、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页岩气保存条件,优选了有利构造位置,为下步页岩气勘探部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构造解释 保存条件 五峰-龙马溪组 来凤咸丰区块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地质构造及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白鸿起 李建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5期99-101,共3页
利用Landsat-8卫星的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当地区域地质调查基础资料,对中国西北某高原地区内线性断裂、环形构造、侵入岩体、赋矿地层等地质构造的成矿特征开展遥感解译,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原理与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遥感解译的... 利用Landsat-8卫星的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当地区域地质调查基础资料,对中国西北某高原地区内线性断裂、环形构造、侵入岩体、赋矿地层等地质构造的成矿特征开展遥感解译,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原理与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遥感解译的地质构造信息与矿产勘查的相关性,总结了区内解译构造与成矿关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构造解译 ETM+ 成矿关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上新世晚期一更新世早期伸展构造:喜马拉雅碰撞造山远程效应的一个构造间歇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洪辉 周新桂 +9 位作者 文磊 李曰俊 白忠凯 杜治利 赵岩 李程 黄彤飞 赵甜玉 高艳艳 师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共16页
受控于印度—亚洲碰撞的远程效应,中亚地区的晚新生代挤压冲断构造异常发育,同时发育少量区域挤压构造背景下派生的局部伸展构造.以往的研究没有发现晚新生代区域性伸展构造.我们通过认真、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一系列... 受控于印度—亚洲碰撞的远程效应,中亚地区的晚新生代挤压冲断构造异常发育,同时发育少量区域挤压构造背景下派生的局部伸展构造.以往的研究没有发现晚新生代区域性伸展构造.我们通过认真、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一系列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的正断层.这些正断层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阿瓦提坳陷、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以及塘古孜巴斯坳陷.正断层走向NW-SE和NE-SW,剖面上组合成堑-垒构造,仅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沿沙井子断裂带分布的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正断层带组合成负花状构造,显示出张扭性断层带的特征.根据生长指数计算,正断层活动的起始时间是上新世晚期(ca.3 Ma),持续演化至更新世早期(ca.2 Ma),然后停止活动.这些正断层形成于一个弱的区域性伸展构造背景;这期正断层活动代表印度—亚洲碰撞远程效应下,中亚地区脉动挤压冲断过程中的一个构造间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晚期一更新世早期(ca.3~2 Ma) 正断层 印度一亚洲碰撞远程效应 区域性伸展构造 构造间歇期 塔里木盆地 地震解释
下载PDF
甘肃北山小西弓-红旗山地区中新生代变形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茂龙 《铀矿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1-296,315,共7页
本文通过TM影像解译和野外验证,论证了研究区内近EW向构造带除在前中生代遭受了强烈的近SN向挤压变形外,还在中新生代叠加了脆-韧性和韧性两期近水平右扭剪切变形以及一期脆性变形,形成了现今的挤压带、剪切带和脆性断裂叠加... 本文通过TM影像解译和野外验证,论证了研究区内近EW向构造带除在前中生代遭受了强烈的近SN向挤压变形外,还在中新生代叠加了脆-韧性和韧性两期近水平右扭剪切变形以及一期脆性变形,形成了现今的挤压带、剪切带和脆性断裂叠加的复杂构造格局。文中还对各期变形的最大主压应力方位、变形时代以及构造形成机制和演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 变形构造 形成机制 甘肃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航测的天景山断裂孟家湾地貌精细解译及活动构造定量参数提取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超 杜鹏 +3 位作者 雷启云 武治群 吕俊强 余思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航测天景山断裂孟家湾的地表地形地貌数据,以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通过构造地貌精细解译进一步提取地震断层的水平位移量及垂直位错量,计算断层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并分析判识了古地震事件。结果表明:①研...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航测天景山断裂孟家湾的地表地形地貌数据,以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通过构造地貌精细解译进一步提取地震断层的水平位移量及垂直位错量,计算断层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并分析判识了古地震事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发育3期河流阶地T_(3)、T_(2)、T_(1),且均被断错,最新的冲沟T_(0)未见错动;②在T_(1)阶地面上提取水平位移量为(7.77±0.98)m,计算得到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0.86~0.91 mm/a;③在T_(1)阶地面上跨陡坎提取垂直位错量为(0.61±0.11)m,其坡度存在2个明显拐点,代表2次地表破裂型地震事件,推测在12000 a前,即晚更新世末期或全新世初期以来至少发生过2次地表破裂型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测技术 天景山断裂 构造地貌 精细解译 定量参数
下载PDF
遥感找矿信息提取及靶区预测——以青海祁连县红土沟-川刺沟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志军 庄光军 +3 位作者 杨涛 王明 刘慧蓝 王利功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4,共9页
为了寻找新的找矿靶区,拓展遥感找矿技术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ETM和GeoEye-1遥感影像为基础,计算了彩色合成的最佳指数并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以增强构造信息、解译线环构造;采用"SAM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阈值门限技术"对图像进行铁... 为了寻找新的找矿靶区,拓展遥感找矿技术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以ETM和GeoEye-1遥感影像为基础,计算了彩色合成的最佳指数并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以增强构造信息、解译线环构造;采用"SAM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阈值门限技术"对图像进行铁染、羟基蚀变信息提取;结合多元数据综合分析及成矿预测,圈定了3处靶区。通过实地地质工作,在圈定的第一靶区内发现了矿化较好的蚀变带,验证了通过构造增强、蚀变提取、多元数据综合分析,运用遥感技术找矿方法的准确、有效,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沟-川刺沟地区 最佳指数 构造解译 蚀变信息 靶区预测
下载PDF
承德地区隐伏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迎春 熊盛青 +5 位作者 董双发 邓国武 汪冰 程思思 范芳 李川平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3-180,共8页
承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已发现内生金属矿床、矿(化)点300余处,以金、铜、磁铁矿为主,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数十年来其内生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很多矿山可采储量已近枯竭。为了进一步寻找隐伏矿、盲矿... 承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已发现内生金属矿床、矿(化)点300余处,以金、铜、磁铁矿为主,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数十年来其内生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很多矿山可采储量已近枯竭。为了进一步寻找隐伏矿、盲矿和难识别矿,利用高精度航空伽马能谱数据、航空磁法测量数据、中-高分辨率多尺度遥感影像、重力和化探等资料,采用多源信息集成技术,对承德地区的深部及浅部构造特征、隐伏岩体分布及矿化蚀变信息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热液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隐伏矿(盲矿)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模型,圈定了12个成矿远景区,并优选了西大山、水泉子等18个找矿靶区,在其中4处已发现明显矿化现象,樱桃沟门钼铅锌含量达到工业品位,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遥综合信息 构造解译 隐伏岩体 蚀变信.息 成矿预测
下载PDF
利用CEMP测线结合重磁震对武威盆地进行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夷 杜治利 +2 位作者 杜小弟 白诗筠 田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112-118,共7页
武威盆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东南部,盆地面积大,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盆地勘探、研究程度较低,目前仅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和少量的重磁电普查及二维地震工作,对盆地总体构造格架认识不清。本文利用CEMP测线结合重力、电磁、地震等资... 武威盆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东南部,盆地面积大,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盆地勘探、研究程度较低,目前仅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和少量的重磁电普查及二维地震工作,对盆地总体构造格架认识不清。本文利用CEMP测线结合重力、电磁、地震等资料,重新对武威盆地进行构造单元划分。CEMP测线数据资料采集使用V5-2000系列电法仪器,并经过资料预处理和测线剖面反演来进行处理解释。通过重磁电震联合反演剖面证实了中部坳陷的存在,结合武威盆地的断裂体系,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为一级构造单元有北部坳陷、哈拉敖包隆起、中部坳陷、翟家隆起、南部坳陷,二级构造单元有北部坳陷的儿马湖凹陷、头道湖凹陷和巴彦都冷西凸起等,南部坳陷的大靖凹陷、赵家井东凸起和中卫凹陷等,中部坳陷的陈家圈凹陷和冰草湖凹陷等。其中,冰草湖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为武威盆地油气进一步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 CEMP测线 处理解释 武威盆地
下载PDF
火成岩地表复杂区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胜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84-88,共5页
北部湾盆地的迈陈凹陷东部地区浅层广泛分布第四纪火成岩,地表条件复杂,发育多期断裂系统,构造破碎,导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解释及圈闭描述难度大。笔者在开展解释处理一体化以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同时,建立区域构造地质模型,综合运... 北部湾盆地的迈陈凹陷东部地区浅层广泛分布第四纪火成岩,地表条件复杂,发育多期断裂系统,构造破碎,导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解释及圈闭描述难度大。笔者在开展解释处理一体化以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同时,建立区域构造地质模型,综合运用多种解释技术手段,进行构造解释研究。解决了速度及多期活动小断层的识别及断层组合的解释等问题,提高了圈闭的可信度和构造解释方案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陈凹陷 构造地质模式 地震 构造解释
下载PDF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滇中引水工程隧洞穿越区活动断裂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文行 房艳国 +3 位作者 周云 吴海斌 翁文林 付兴伟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第6期759-767,共9页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CSAMT)采用人工发射电磁波到地下,然后在远场接收的方式,具有探测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到高阻屏蔽、横向纵向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工程地质勘...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CSAMT)采用人工发射电磁波到地下,然后在远场接收的方式,具有探测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到高阻屏蔽、横向纵向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工程地质勘察、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以及深部构造断裂调查研究当中。本次研究通过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其中一段隧洞工程区对应用CSAMT进行断裂构造探测的实例研究,说明该方法在此类工程应用中的效果及优势。首先在介绍CSAMT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对活动断裂探测中的野外工作方法、室内数据处理以及数据解释方面进行了说明,尤其是地形影响的抑制。然后根据反演得到的二维视电阻率剖面图与野外地质构造相结合进行综合地质解译,在剖面上划分出断层、岩性界面等地质要素,与地表实际调查发现的断层和地质界线具有良好对应关系,说明CSAMT在断裂构造探测的应用效果较好。本次研究成果为后续的钻孔勘探、隧道布设及开挖施工提供前瞻性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 活动断裂 构造解释 云南
下载PDF
热水——日月山断裂带遥感特征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智敏 王强 屠泓为 《高原地震》 2012年第3期16-22,共7页
热水—日月山断裂带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构造特征,通过解译认为该断裂带由6条不连续的断裂段右阶羽列组成,活动特征很明显,造成一系列水系断错,最大水平位错940 m,并沿断裂带形成一系列小拉分盆地,认为该断裂带具有较强的右旋走... 热水—日月山断裂带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构造特征,通过解译认为该断裂带由6条不连续的断裂段右阶羽列组成,活动特征很明显,造成一系列水系断错,最大水平位错940 m,并沿断裂带形成一系列小拉分盆地,认为该断裂带具有较强的右旋走滑特征。其中牧场部—大崖根段北西西向沿湟水河河谷发育,除其本身具有发生强震的构造能力外,其延伸是否与西宁市区中的沿湟水河谷地附近的地表断层相连,对西宁盆地的构造活动形式及地震构造特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地震表明曾在热水煤矿与大通山构造复合部位于1927年连续发生多次M4.5~5.5级中强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热水一日月山断裂带 构造解译 右旋走滑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faults in the north-central Yin’e Basin and the effects on the coal-seam in the Cretaceous strata
20
作者 Qiang YU Baojiang WANG +4 位作者 Zhanli REN Xianyao SUN Xianghe LEI Ahmed KHALED Qike YANG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30-44,共15页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s and their evolutionary history since the Cretaceous in the Suhongtu-Dagu depression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e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coal seams in the Suhongt...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s and their evolutionary history since the Cretaceous in the Suhongtu-Dagu depression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e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coal seams in the Suhongtu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central region of the Yin’e Basin.Using 3-D seismic-logging inversion techniques,seismic stratigraphic calibration,stratigraphic sequence delineation,and thickness calculations on the Suhongtu-Dagu depress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clarify the planar and profile distributions of the faults,as well as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se faults and the tectonic history of the depression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aults in the Suhongtu-Dagu depressio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Yin’e Basin varies with region,and the fault system was multi-period,orthotropic,north-east-trending,and north-north-east-trending,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inheritance in terms of the geological setting.Three types of faults were identified:Y-shaped fractures,reverse Y-shaped fractures,and parallel fractures,which can be classified as Paleozoic-Cenozoic continuous syncline faults and intra-depression faults from the top of the Permian to the Upper Cretaceous series and inter-stratigraphic adjustment faults within the Cretaceous System,respectively.The evolution of these faul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the controlling faults were the faults that existed before the Early Cretaceous and had been active since then;synclinal faults that formed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and modified faults that formed since the Early Cretaceous.The development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coal seams in the Cretaceous Suhongtu Formation in the Hari,Kuanzihu,and Babei sags were strongly controlled and influenced by a multi-phase complex faul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seam tectonic evolution seismotectonic interpretation Hari depression 3D distribution of faults oil-gas exploration Guaizihu depres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