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公英总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体外抗炎活性分析 被引量:61
1
作者 肖潮勇 张宇 王宇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总多糖组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作用,筛选得到蒲公英总多糖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蒲公英总多糖,通过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DEAE-52)柱层析进行纯化,得到蒲公英总多糖的3个洗脱部位(水,0.1 mol·L... 目的:研究蒲公英总多糖组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作用,筛选得到蒲公英总多糖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蒲公英总多糖,通过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DEAE-52)柱层析进行纯化,得到蒲公英总多糖的3个洗脱部位(水,0.1 mol·L^(-1)氯化钠和0.2 mol·L^(-1)氯化钠洗脱部位分别记为TMP-0,TMP-1,TMP-2)。在体外以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对蒲公英总多糖的体外抗炎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蒲公英总多糖能够降低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环氧合酶-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β)mRNA的表达,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TMP-0和TMP-1能够抑制上述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炎活性,而TMP-2在中、低剂量下抗炎作用不明显。结论:通过体外细胞模型筛选,发现蒲公英总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活性部位主要为TMP-0和TMP-1,为获得具有抗炎活性的均一多糖类成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总多糖 二乙基氨乙基 抗炎活性 RAW264.7细胞 洗脱部位
原文传递
蒲公英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炎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杨超 闫庆梓 +4 位作者 唐洁 夏伯侯 林丽美 贺庆芝 廖端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06-3111,共6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抗炎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对蒲公英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GC-MS联用仪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炎症模型研究挥发油抗... 目的:研究蒲公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抗炎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对蒲公英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GC-MS联用仪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炎症模型研究挥发油抗炎活性;采用乳腺癌细胞(MCF-7)、小鼠乳腺癌(4T1)组织HE、TUNEL染色和Micro-CT扫描研究蒲公英挥发油抗乳腺癌活性。结果: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蒲公英挥发油,萃取率为5.55%;GC-MS联用分析鉴定蒲公英挥发油成分26个,占总挥发油成分83.72%,主要成分为亚麻酸(51.70%)、棕榈酸(18.41%)、油酸(2.75%)、棕榈酸乙酯(1.94%)、二十二烷酸(1.40%)、十九烷酸(1.23%)等,其中油酸、棕榈酸乙酯首次从蒲公英挥发油中获得。抗炎活性实验表明蒲公英挥发油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炎症因子NO以及TNF-α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抗肿瘤细胞实验表明蒲公英挥发油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有很好的抑制作用,IC50为0.61mg/m L;动物实验中HE、TUNEL染色发现蒲公英挥发油组乳腺癌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排列变稀疏,能明显抑制肿瘤增值、促进凋亡,Micro-CT扫描发现肿瘤组织体积变小、且小鼠骨骼完好。结论:蒲公英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和抗乳腺癌作用,可以为蒲公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挥发油 GC-MS MICRO-CT 抗炎 乳腺癌 肿瘤
原文传递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组分含量测定的蒲公英药材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刘爱朋 郭利霄 +2 位作者 薛紫鲸 郑玉光 郭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715-3721,共7页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碱地蒲公英T.borealisinense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根据生长栽培模式不同,蒲公英药材可分为野生品和栽培品2种。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批蒲公英野生品和9批蒲公英栽培品的化学...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碱地蒲公英T.borealisinense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根据生长栽培模式不同,蒲公英药材可分为野生品和栽培品2种。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批蒲公英野生品和9批蒲公英栽培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蒲公英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共标定9个共有峰。各批蒲公英样品相似度均在0.960之上,所建立的蒲公英化学指纹图谱专属性良好,可用于蒲公英药材的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中的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异绿原酸A、木犀草素6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药材进行区分与比较。结果表明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化学成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异绿原酸A和木犀草素是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的差异化合物,可作为鉴别和区分二者的质量控制指标。通过以上研究,为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蒲公英野生品和栽培品的区分提供了分析方法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蒲公英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任丽平 杜钢军 崔新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蒲公英对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白酒ig制备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成型小鼠随机分为蒲公英低、中、高治疗组(5,10,20 g·kg-1),联苯双酯治疗组(0.6 g·kg-1),模型组,各组分别给与药物治疗6周。观察用药前... 目的:探讨蒲公英对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白酒ig制备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成型小鼠随机分为蒲公英低、中、高治疗组(5,10,20 g·kg-1),联苯双酯治疗组(0.6 g·kg-1),模型组,各组分别给与药物治疗6周。观察用药前后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蒲公英5~20 g·kg-1可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P<0.05或P<0.01),减少肝组织匀浆的MDA,NO,TNF-α含量(P<0.05或P<0.01),升高肝匀浆SOD,GSH-Px的水平(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公英提取物能通过改变某些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减轻或防治相关损伤,达到抗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蒲公英 酒精性肝损伤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蒲公英中菊苣酸、咖啡酸与绿原酸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超 董自波 +1 位作者 蒋金来 赵文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577-3580,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蒲公英中菊苣酸、咖啡酸和绿原酸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40℃。结果菊苣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蒲公英中菊苣酸、咖啡酸和绿原酸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40℃。结果菊苣酸、咖啡酸、绿原酸在0.24-24.00、0.092-9.200、0.14-14.00μg/m 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7%、99.88%、101.67%,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蒲公英中菊苣酸、咖啡酸和绿原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菊苣酸 咖啡酸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蒲公英的功能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任汉书 朱文卿 +1 位作者 郑媛媛 郑振佳 《食品与药品》 CAS 2022年第2期I0004-I0012,共9页
蒲公英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肝明目等功效,其含黄酮类、三萜类、倍半萜类、甾醇类、多糖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降糖和利尿等生物活性,在食品... 蒲公英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肝明目等功效,其含黄酮类、三萜类、倍半萜类、甾醇类、多糖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降糖和利尿等生物活性,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蒲公英的功能性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蒲公英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功能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蒲公英中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晓燕 龙凤 +3 位作者 赵玉 李雪 叶海琳 周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91-3400,共10页
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寻找抗肿瘤新药、阐明药物抗肿瘤分子机制是解决目前临床癌症治疗困难的有效策略。中药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因其不良反应小,且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等优势而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及研究热点。蒲公英... 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寻找抗肿瘤新药、阐明药物抗肿瘤分子机制是解决目前临床癌症治疗困难的有效策略。中药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因其不良反应小,且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等优势而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及研究热点。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传统中医临床实践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均表明蒲公英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通过整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蒲公英的化学成分组成和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有效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新型高效低毒抗癌药物研发提供药理学依据及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有效成分提取 抗肿瘤 蒲公英萜醇 蒲公英甾醇 凋亡 迁移 侵袭 增殖
原文传递
蒲公英酚类特征成分含量测定及其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梦杰 孔静 +13 位作者 张元元 贺晶 孙仁弟 黄广伟 路东波 武秋红 王梦林 李文霞 李思潼 范圆圆 冯鑫 黄玉娟 姜艳艳 石任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20,共9页
目的:建立蒲公英酚类特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应用关联分析评价模式,以有效、精准地评价蒲公英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对15批蒲公英饮片中的酚类特征成分(原儿茶酸、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 目的:建立蒲公英酚类特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其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应用关联分析评价模式,以有效、精准地评价蒲公英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对15批蒲公英饮片中的酚类特征成分(原儿茶酸、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异绿原酸A和菊苣酸、木犀草素、木犀草苷)进行含量测定。建立蒲公英酚类特征图谱,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梳理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5批蒲公英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成分原儿茶酸,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异绿原酸A,菊苣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及酚酸类(以咖啡酸表征),黄酮类(以木犀草素表征)的含量和峰面积分别对15批蒲公英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对15批蒲公英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各特征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以样品S1为基准饮片,在蒲公英酚类特征图谱中共含有14个特征峰,其中酚酸类成分特征峰10个,黄酮类成分特征峰4个,15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4个特征峰。采用质量表征关联分析与评价模式,得出特征成分含量总体较高的样品为S3,S14,S4,S6,S9和S12;与基准饮片关联度较高的样品为S10,S6,S12,S7和S2;综合评价得优良度居前的样品为S6,S12,S3,S10和S1。结论:所建立的蒲公英酚类特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构建的蒲公英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可用于分析蒲公英饮片的质量与应用有效性,可有效精准地评价蒲公英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酚类 特征图谱 质量评价 关联分析 咖啡酸 黄酮类
原文传递
复方南板蓝根颗粒中多糖的含量测定及单糖组成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利沙 孙玮玮 +1 位作者 徐自慧 郭怀忠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45-1850,共6页
目的:测定复方南板蓝根颗粒中多糖的含量及其单糖组成。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测定条件:5%苯酚溶液1 m L,硫酸5 m L,检测波长490 nm。设计正交试验对该制剂中多糖全降解条件进行优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衍... 目的:测定复方南板蓝根颗粒中多糖的含量及其单糖组成。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测定条件:5%苯酚溶液1 m L,硫酸5 m L,检测波长490 nm。设计正交试验对该制剂中多糖全降解条件进行优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衍生试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析其单糖组成;电泳条件: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柱(52 cm×50μm,有效长度43 cm),运行缓冲液40 mmol·L^(-1)硼砂缓冲液(pH 10.1),检测波长245 nm,运行电压12 k V,进样量8 cm×10 s。结果:测得该制剂中多糖含量为1.708%~1.828%;多糖全降解的最优条件为硫酸浓度0.75 mol·L^(-1),温度100℃,时间5 h;其单糖组成为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对所建立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其精密度RSD≤3.8%,重复性RSD≤5.5%,并且稳定性满足要求,回收率结果显示: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106.9%和94.8%~102.5%,其RSD分别为2.4%~4.9%和1.7%~4.6%。结论:本文为复方南板蓝根颗粒中多糖的测定及其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板蓝根 蒲公英 紫花地丁 木糖 阿拉伯糖 葡萄糖 鼠李糖 甘露糖 半乳糖 葡萄糖醛酸 半乳糖醛酸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硫酸-苯酚法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原文传递
蒲公英有机萃取物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晓丹 夏晓玲 +3 位作者 赵玉娇 王新华 张荣平 孙强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423-142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蒲公英不同的萃取物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探讨其在甲型H1N1流感治疗上的应用。方法首先用乙醇萃取而得到蒲公英的乙醇萃取物,然后依次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水萃取蒲公英的乙醇萃取物,得到不同溶剂的萃取物... 目的通过检测蒲公英不同的萃取物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探讨其在甲型H1N1流感治疗上的应用。方法首先用乙醇萃取而得到蒲公英的乙醇萃取物,然后依次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水萃取蒲公英的乙醇萃取物,得到不同溶剂的萃取物;选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作为病毒的宿主对病毒进行培养和扩增;通过血凝效价和Real time RT-PCR实验,间接或直接检测蒲公英不同萃取物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和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4种不同溶剂的蒲公英萃取物作用病毒后,只有石油醚、乙酸乙酯组的血凝效价数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组的值下降了2-4倍;而石油醚萃取物在96 h时,中和实验组和增殖抑制组的血凝效价值分别下降了256倍和128倍。Real time RT-PCR检测表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明显抑制病毒的扩增量。作用96 h时,无论是中和实验还是增殖抑制实验,石油醚萃取物的作用都是最显著的,病毒扩增率较阳性对照分别减少了92.4%和95.6%。结论蒲公英乙酸乙酯萃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甲型流感病毒 狗肾传代细胞 抗病毒作用 萃取物
原文传递
蒲公英质量标准提升及不同产地药用蒲公英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惠西珂 李超 +6 位作者 谷巍 巢建国 王凯 韩怡 王玉卓 王圆圆 张松保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8-824,共7页
目的:提升蒲公英药材质量标准,并评价不同产地药用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方法: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蒲公英"项下规定的基础上,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总黄酮、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 目的:提升蒲公英药材质量标准,并评价不同产地药用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方法: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蒲公英"项下规定的基础上,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总黄酮、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以8个产地42批药用蒲公英药材为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基于上述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42批药用蒲公英药材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5.30%~30.4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7.59%~38.96%。总黄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异绿原酸A(HPLC法)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16~0.096、0.003~0.196、0.004~0.117、0.025~1.578、0.002~0.15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7%~103.53%,RSD为1.19%~1.58%。42批药用蒲公英药材中总黄酮、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分别为0.734%~3.700%、0.004%~0.123%、0.006%~0.087%、0.073%~1.499%、0.005%~0.109%。42批药用蒲公英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94%,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125.57%,其中39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00。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陕西产药用蒲公英药材的综合质量较优,河北产药材次之。结论:拟定蒲公英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总黄酮、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分别不得低于17.0%、27.0%、1.383%、0.024%、0.021%、0.450%、0.021%。陕西产药用蒲公英药材除咖啡酸含量相对较低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优;河北产药材的咖啡酸含量高于陕西产药材,其他各项指标略低于陕西产药材;其余产地的药用蒲公英药材综合质量相对较差,且同一产地不同批次间的药材质量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质量标准 质量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药用蒲公英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源头把控——基于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蒲公英药材质量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超 苏晓楠 +6 位作者 朱法根 吴菲 步伟全 封亮 贾晓斌 姜梦华 孙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307-4315,共9页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炎症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蒲公英作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处方中的君药,其多来源、多产地的特点,以及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不同批次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不稳定性的潜在因素。该...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炎症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蒲公英作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处方中的君药,其多来源、多产地的特点,以及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不同批次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不稳定性的潜在因素。该文采用Thermo Scientific Vanquish超高效液相系统,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处理分析,通过对照品比对对蒲公英主要共有峰进行指认和含量测定。建立不同产地蒲公英药材指纹图谱,确定了13个共有峰,5个产地共29批次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同时建立测定蒲公英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条件通过方法学验证,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30%~101.8%。结果表明同一成分在各产地蒲公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中的含量差异明显,不同成分的波动范围不同。建立不同产地蒲公英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也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品质提升提供了源头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蒲公英 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蒲公英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婷婷 刘扬 +1 位作者 王宇 刘树民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9期904-909,共6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构建"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探讨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Batman TCM、PubChem及SwissTargePrediction数据库和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构建"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探讨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Batman TCM、PubChem及SwissTargePrediction数据库和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蒲公英有效成分、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与疾病间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于R软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作用机制。结果预测得到8个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和42个差异基因,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癌症中的MicroRNA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及RNA聚合酶Ⅱ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有关,其中Akt1、PTGS2、ESR1、NFKB1、AR等基因可能为核心靶点。结论蒲公英治疗乳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阐述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常见市售蒲公英及混伪品的果实微性状鉴别 被引量:8
14
作者 尹利民 穆二廷 +1 位作者 周建理 王星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29,共5页
目的:由于国内对蒲公英药材及混伪品果实的微性状鉴别研究较少,本文便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蒲公英药材及其混伪品药材的果实进行微性状鉴别研究。方法:采集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黄鹌菜、剪刀股、苦苣菜药材的果实,利用中... 目的:由于国内对蒲公英药材及混伪品果实的微性状鉴别研究较少,本文便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蒲公英药材及其混伪品药材的果实进行微性状鉴别研究。方法:采集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黄鹌菜、剪刀股、苦苣菜药材的果实,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蒲公英药材及混伪品的果实进行鉴别。结果: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药材果实表面具瘤状突起,黄鹌菜、剪刀股、苦苣菜药材果实表面为小刺状突起,无瘤状突起;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剪刀股有喙基,黄鹌菜、苦苣菜果实无;碱地蒲公英喙上有黑褐色的茸毛,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剪刀股无;蒲公英冠毛侧毛稀疏而较长,碱地蒲公英稀疏而短,东北蒲公英相对较密而长;黄鹌菜冠毛刺状物密集,先端尖锐,苦苣菜无明显侧枝,刺状突起短而钝,剪刀股有明显的刺样突起,稍短而密集。结论:3种蒲公英属药材及3种混伪品药材的果实微性状可以作为鉴别特征,为蒲公英药材日常检验提供参考,以期对市场上流通的蒲公英药材鉴别提供一定帮助,保证其质量,为药材的鉴别提供借鉴和临床安全用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混伪品 微性状鉴别 果实
原文传递
蒲公英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8
15
作者 秦聪聪 杜沁圆 +3 位作者 张义敏 孙美灵 展照双 王加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56-2560,共5页
蒲公英属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其中多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均可被用作“蒲公英”药材,基原混淆不清。本研究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后发现,蒲公英最早以“蒲公草”一名出现在晋代《刘涓子鬼遗方》中;根据植物特征、形态色... 蒲公英属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其中多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均可被用作“蒲公英”药材,基原混淆不清。本研究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后发现,蒲公英最早以“蒲公草”一名出现在晋代《刘涓子鬼遗方》中;根据植物特征、形态色泽、音转,其有“黄花郎”“构耨草”“凫公英”“仆公罂”“黄花地丁”等别名。蒲公英源于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与之相似的高脚蒲公英(又名“苦苣菜”),不可替代蒲公英入药。蒲公英因其繁殖快速、生长旺盛的特点,产地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见;《本草纲目》所载的“岭南绝无”,经查阅相关著作后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古时医者以蒲公英生长高度作为其质量优劣标准,现以叶多、色灰绿、根长者为佳。古时医者指出,蒲公英多在农历四、五月份采收,现代研究认为应于近花期采挖。蒲公英的加工炮制古时有净制、制炭、蜜制、酒制等多种方法,现代则以净制为主。本文通过系统考证蒲公英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及加工炮制,希望可为蒲公英的价值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本草考证 基原 产地 采收 炮制
下载PDF
蒲公英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喜凤 邱天宝 +4 位作者 张红梅 胡春月 胡利欣 郑楠楠 唐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25-2029,共5页
目的分析蒲公英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21个居群蒲公英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软件Popgen32分析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 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6... 目的分析蒲公英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21个居群蒲公英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软件Popgen32分析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 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6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2条,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0.4%,平均H为0.286 5,平均I为0.437 0;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156 2~0.590 2和0.554 2~0.855 4;UPMGA法进行聚类分析显示,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有较强的一致性,可以看出来源于同一地区的蒲公英种质聚在一起,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结论采用ISSR分析蒲公英遗传多样性,蒲公英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表明可以用ISSR标记技术对蒲公英进行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ISSR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Shannon信息指数(I)
原文传递
附子和蒲公英对乌拉坦诱导肺癌小鼠中医体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婷 杜钢军 +3 位作者 张亚平 李佳桓 刘伟杰 王莹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097-3101,共5页
目的:研究乌拉坦诱导肺癌小鼠的中医体征,观察附子和蒲公英对小鼠症状及肿瘤进展的影响。方法:每周2次、连续5周给小鼠腹腔注射乌拉坦建立小鼠肺癌模型,观察诱癌过程中小鼠外观、体温和外耳微循环变化,用能量代谢、红细胞ATP酶活性及血... 目的:研究乌拉坦诱导肺癌小鼠的中医体征,观察附子和蒲公英对小鼠症状及肿瘤进展的影响。方法:每周2次、连续5周给小鼠腹腔注射乌拉坦建立小鼠肺癌模型,观察诱癌过程中小鼠外观、体温和外耳微循环变化,用能量代谢、红细胞ATP酶活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乌拉坦诱导肺癌小鼠的中医体征,并在模型建立同时用附子和蒲公英进行治疗,考察其对小鼠症状及肿瘤进展的影响。结果:乌拉坦诱导肺癌过程中小鼠逐渐出现畏寒喜暖、踡缩少动、弓背毛松、体温下降、外耳和尾部血管紫暗现象,同时能量代谢和红细胞ATP酶活性降低,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蒲公英对上述体征有增强趋势,但对肿瘤进展无影响;附子可以减弱上述体征、阻止肿瘤进展。结论:乌拉坦诱导的肺癌小鼠表现为寒凝血瘀中医体征,附子治疗能改善小鼠症状和体征,阻止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蒲公英 乌拉坦 肺癌 中医体征
原文传递
灰色关联分析中药蒲公英不同部位对RAW264.7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关欣 王鹤辰 +3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孟宪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对RAW264.7细胞的抑制作用区别,探讨蒲公英不同部位的精准应用。方法使用HPLC建立不同部位的液相图谱并进行成分指认,使用MTT法测定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炎症细胞RAW 264.7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灰... 目的研究蒲公英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对RAW264.7细胞的抑制作用区别,探讨蒲公英不同部位的精准应用。方法使用HPLC建立不同部位的液相图谱并进行成分指认,使用MTT法测定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炎症细胞RAW 264.7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灰色关联软件,将色谱峰的峰面积与抗炎药效相关联,计算每个成分的贡献率。结果蒲公英根、茎、叶、花中的成分种类与含量均不同。在体外药效研究中,蒲公英花的效果最好,对炎症细胞RAW264.7的抑制率达到65.51%。蒲公英根、叶次之,蒲公英茎对炎症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大。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绿原酸、橙皮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异鼠李素对抑制炎症细胞增殖的贡献程度与其他成分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蒲公英不同部位的体外药效存在差异,本实验明确了蒲公英的精准药用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灰色关联分析 抗炎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蒲公英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10个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洪博 刘荣宏 +2 位作者 侯玉娇 邹宇 李文静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58-1865,共8页
目的:建立蒲公英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蒲公英中咖啡酸、芦丁、伞形花内酯、木犀草苷、菊苣酸、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香叶木素、芫花素10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T3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目的:建立蒲公英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蒲公英中咖啡酸、芦丁、伞形花内酯、木犀草苷、菊苣酸、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香叶木素、芫花素10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T3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建立15批蒲公英药材指纹图谱。使用SPSS 26.0软件和SIMCA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计量方法对蒲公英进行质量评价。结果:15批蒲公英药材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23个共有峰,指认了11个成分,测定了10个活性成分含量(咖啡酸、芦丁、伞形花内酯、木犀草苷、菊苣酸、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香叶木素、芫花素的含量分别为0.11~0.60、3.47~18.02、3.46~14.60、0.23~0.32、6.98~8.68、2.19~7.17、0.29~1.03、0.60~0.87、0.17~1.25、0.05~0.23 mg·g^(-1))。10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7%~96.3%,RSD为<1.9%。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为蒲公英药材的内在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 成分
原文传递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考察蒲公英提取与纯化工艺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倩 郑伟 +3 位作者 李蔚群 张微 关永霞 张贵民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3期52-56,共5页
目的多指标优选蒲公英的提取与纯化工艺。方法以咖啡酸、总酚酸、总黄酮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提取工艺;以咖啡酸、总酚酸、总黄酮转移率和浸出物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纯化工艺。结果提取工艺为第一次加水12倍量... 目的多指标优选蒲公英的提取与纯化工艺。方法以咖啡酸、总酚酸、总黄酮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提取工艺;以咖啡酸、总酚酸、总黄酮转移率和浸出物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纯化工艺。结果提取工艺为第一次加水12倍量,提取1.5 h,第二次加水10倍量,提取1.0 h,第三次加水10倍量,提取1.0 h。纯化工艺为浓缩密度1.05,醇沉浓度70%,静置12 h。结论蒲公英提取与纯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咖啡酸 总酚酸 总黄酮 转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