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与舒张失同步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蓓 智光 +3 位作者 陈劲松 王晶 周肖 王守力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94-197,201,共5页
目的:运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失同步性与收缩失同步性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窦性心律且左室射血分数≥45%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人群,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评估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三维超声主要... 目的:运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失同步性与收缩失同步性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窦性心律且左室射血分数≥45%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人群,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评估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三维超声主要评估参数包括:舒张末球形指数(EDSI),舒张失同步指数(DDI),舒张离散差(DISPED),平均舒张末时间(MED),收缩末球形指数(ESSI),收缩失同步指数(SDI),收缩离散差(DISPES),平均收缩末时间(MES)。将患者按传统二维超声舒张功能的分级标准分为3组:舒张功能轻度受损(22例)、舒张功能假性正常(36例)和舒张功能限制性充盈(18例)。结果:在舒张期,较正常对照组,DDI、DISPED及MED均在舒张功能严重不全(限制性充盈)组中表现出明显升高(9.95±3.75,41.76±17.19,57.82±17.07,P<0.01),并且与轻度(轻度受损)组及中度(假性正常)组相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收缩期,SDI和DISPES也在舒张功能严重不全(限制性充盈)组中表现出明显升高(8.61±2.32,37.29±9.67,P<0.01),而在轻度(轻度受损)组及中度(假性正常)组中均无显著差异。SDI与DDI存在线性相关(R2=0.653,P<0.01)。结论:肥厚型心肌病舒张失同步性与收缩失同步性密切相关,严重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可能影响左室收缩的失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 心肌病 肥厚型 舒张失同步性 收缩失同步性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小芳 孙海燕 +3 位作者 王亮 姜淑英 黄福光 寇红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并分析收缩不同步性指数(SDI)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53例为ICM组,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并分析收缩不同步性指数(SDI)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53例为ICM组,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和LVEF,16节段(除外心尖帽)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并以R-R间期校正后百分数作为左室SD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CM组EDV增高,LVEF降低,左室SD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M组SDI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0.72,P=0.000),对照组SDI与LVEF呈低度负相关(r=-0.31,P=0.020)。结论 ICM心力衰竭患者相较对照组左室内存在明显收缩不同步,且SDI与左室收缩功能存在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 三维 心室 收缩不同步 心力衰竭
下载PDF
Doppler Tissue Imaging 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synchrony in Sever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a Normal QRS Duration
3
作者 陈小珠 王洁婷 +2 位作者 宋素云 傅娟 张新霞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systolic dyssynchrony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LV) walls in patients of heart failure(HF) with a normal QRS duration by Doppler tissue imaging (DTI). Methods 20 patients of...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systolic dyssynchrony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LV) walls in patients of heart failure(HF) with a normal QRS duration by Doppler tissue imaging (DTI). Methods 20 patients of HF with a normal QRS duration and 20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DTI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ir pulsed-wave Doppler spectrum of basal and middle segments in six walls of left ventricle. The time between the onset of the QRS complex of the surface ECG and the onset of the systolic wave of pulsed-wave Doppler spectrum was measured (TS). LV systolic synchronization was assessed by the maximal difference (MD) in time of T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SD)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of TS in the all 12 LV segments. Results When a TS-MD of TS〉 53.08 ms, a TS-SD of TS 〉18.08 ms and a TS-CV of TS 〉 0.91 (+1.65 SD of normal controls) was used to define significant systolic dyssynchrony, the prevalence of systolic dyssynchrony was 55.0 %, 55.0 % and 55.0 %, respectively, in the HF patients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control and the locations of delayed contraction of these patients were different. Conclusions LV systolic dyssynchrony could be commonly demonstrated by DTI in HF patients with a normal QRS duration. This finding will support the view ab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more HF patients could benefit from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ler tissue imaging heart failure normal QRS duration systolic dyssynchrony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抗SSA和抗SSB抗体阳性孕妇胎儿心功能及收缩非同步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段莎莎 王勇 +4 位作者 王雅皙 施依璐 张璐 肖武平 张小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暴露于母体自身免疫性抗体(抗SSA/Ro60、抗SSA/Ro52和抗SSB/La)的胎儿心功能和收缩非同步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孕前及中孕期自身免疫性抗体均为...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暴露于母体自身免疫性抗体(抗SSA/Ro60、抗SSA/Ro52和抗SSB/La)的胎儿心功能和收缩非同步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孕前及中孕期自身免疫性抗体均为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D)孕妇18例(AD组)和正常产检的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的健康孕妇34例(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中孕期一般临床资料、胎盘多普勒参数及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参数。2D-STI测量两组胎儿左、右心室的收缩期整体和局部纵向应变以及局部心肌应变达峰时间,胎儿双心室收缩期非同步性参数(2C-DYS,即左室游离壁及右室游离壁的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差)和胎儿单一心室收缩期非同步性参数(1C-DYS,即室间隔与左室游离壁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差)。结果两组间常规超声测量的胎儿左、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D-STI获得的胎儿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及2C-DY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D组胎儿1C-DY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28.50(13.50,39.25)ms比19.50(8.00,29.25)ms,P=0.042]。结论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孕妇的胎儿左室收缩不同步时间延长,提示胎儿心脏传导系统存在亚临床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抗SSA抗体 胎儿 心功能 收缩不同步性
原文传递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肌应变及收缩不同步性的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解欣欣 郑慧 +4 位作者 张婧姝 靳鹏 张昊 姚文 帅秀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收集3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和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及心尖左室长轴的二维灰阶图像,测量各节段心肌应变峰值及应变达峰时间,计算达峰时间最大差值及标准差,同时应用实时三平面左室容积法... 收集3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和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及心尖左室长轴的二维灰阶图像,测量各节段心肌应变峰值及应变达峰时间,计算达峰时间最大差值及标准差,同时应用实时三平面左室容积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心功能不全组心肌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较对照组降低(P<0.05),达峰时间不一致;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径向不同步指数与LVEF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心功能不全 心肌应变 收缩不同步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阿霉素致兔早期心脏损害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玮 李安华 +4 位作者 刘隆忠 裴小青 周建华 陈芳 刘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阿霉素致兔早期心脏损害收缩同步性的变化,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42只兔分成4组:A、B、C组,每周一次注射阿霉素2mg/kg,分别注射2、4、8周;D组作为对照组,每周注射1次生理盐水2ml/kg,共8周。停药后2周进行... 目的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阿霉素致兔早期心脏损害收缩同步性的变化,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42只兔分成4组:A、B、C组,每周一次注射阿霉素2mg/kg,分别注射2、4、8周;D组作为对照组,每周注射1次生理盐水2ml/kg,共8周。停药后2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获取不同切面动态图像并脱机使用VVI软件对其收缩同步性进行分析。各组兔于检查后即刻处死行心肌病理学检查。结果A组所有收缩不同步指标测值均较D组显著增高(P<0.05),B、C组测值中纵向速度指标较A组显著递增,余指标较A组有不同程度降低;仅A组出现节段间心肌收缩不同步;病理结果显示从A组到C组心肌损害逐渐加重。结论阿霉素致兔早期心脏损害可导致左心室纵向、径向、环向运动出现明显的收缩不同步现象,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价早期心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阿霉素 心室功能 收缩不同步
下载PDF
不同QRS时限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娟 刘丽文 +5 位作者 拓胜军 左蕾 刘敏 张军 周晓东 田新桥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8期50-54,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分析QRS时限增宽及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CHF患者61例(其中31例QRS<120ms为CHF1组,30例QRS≥120ms为CHF2组)和正常对照组53例。分别进行RT-3D...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分析QRS时限增宽及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CHF患者61例(其中31例QRS<120ms为CHF1组,30例QRS≥120ms为CHF2组)和正常对照组53例。分别进行RT-3DSTI分析,测量经心动周期标化的左心室16节段心内膜面积、径向、圆周及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as-SD%、Tsrs-SD%、Tscs-SD%及Tsls-SD%),分别计算左心室16节段中任意两节段心内膜面积、径向、圆周及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值(Tsas-diff、Tsrs-diff、Tscs-diff、Tsls-dif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1和CHF2组的TsasSD%、Tsrs-SD%、Tscs-SD%、Tsls-SD%及Tsas-diff、Tsrs-diff、Tscs-diff、Tsls-diff均增大,其中除CHF1组的Tsls-diff外,其余各项指标的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CHF1组相比,CHF2组的心内膜面积、径向、圆周及纵向应变不同步指标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RS时限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存在左心肌收缩不同步,但程度轻于QRS时限增宽的心力衰竭患者。RT-3DSTI为临床准确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不同步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慢性心力衰竭 收缩不同步 QRS时限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显像评估严重心力衰竭而QRS间期正常患者的左室收缩不同步
8
作者 陈小珠 王洁婷 +2 位作者 宋素云 傅绢 张新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DTI)评估严重心衰而QRS间期正常的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方法:应用DTI分析20例QRS间期正常的严重心衰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左室侧壁、后间隔、前壁、下壁、前间隔及后壁的基底段和中段共12个节段的脉冲组...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DTI)评估严重心衰而QRS间期正常的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方法:应用DTI分析20例QRS间期正常的严重心衰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左室侧壁、后间隔、前壁、下壁、前间隔及后壁的基底段和中段共12个节段的脉冲组织多普勒频谱,测量每例的QRS波起始至各个左室壁节段多普勒频谱收缩峰起始的时间(以Ts表示)。计算每例最大Ts与最小Ts的差值(Ts-MD)、Ts的标准差(Ts-SD)和Ts的变异系数(Ts-CV),用以评估两组对象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差异。结果:HF组的Ts-MD、Ts-SD和Ts-CV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1),表明QRS间期正常的心衰患者存在左室壁收缩不同步。以TS-MD53.08 ms、Ts-SD18.08 ms和Ts-CV0.91(正常值单侧95%可信区间,x+1.65s)作为切断值,HF组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分别为55.0%(11/20)、55.0%(11/20)和55.0%(11/20),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且QRS间期正常的心衰患者最大收缩延迟部位亦不完全相同。结论:DTI显示左室收缩不同步在严重心衰而QRS间期正常的患者中常见。这个结果支持心衰患者即使QRS间期正常也可能从CRT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显像 心力衰竭 QRS间期正常 收缩不同步
下载PDF
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杜宗雷 臧鑫 +1 位作者 王玉其 孙晓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6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包括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入选患者根据心室内延迟时间(IVD)分为...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6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包括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入选患者根据心室内延迟时间(IVD)分为2组:IVD≤65 ms组(n=10),IVD>65 ms组(n=52),主要终点定义为随访期内的全因死亡。结果:IVD>65 ms组患者有较长的IVD(129±68 ms vs 58±9 ms,P<0.05),较高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31%vs10%,P=0.05)。IVD≤65 ms组1例死亡,为心原性猝死;而IVD>65 ms组29例死亡,12例为心原性猝死,17例为进展性心力衰竭。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VD>65 ms组患者有较低的生存率(P<0.05)。在调整其它主要影响因素后,IVD>65ms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RR=1.8502,P<0.01)结论:高IVD是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病 左心室收缩不同步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青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亮波 陈雪松 +2 位作者 徐晓红 任冉 陈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青年扩张型心肌病(DCM)对左心室收缩活动同步性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9例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使用洛...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青年扩张型心肌病(DCM)对左心室收缩活动同步性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9例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使用洛汀新治疗,疗程12个月。二维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三维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EF、16节段的收缩期失同步指数(SDI)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结果三维彩超发现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LVEDV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80.5±42.7)ml比(160.5±45.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左心室16节段收缩失同步性(SDI)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低[(8.2±3.6)%比(10.8±4.1)%](P<0.05)。治疗12个月后血浆NT-proBNP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加明显[(105.54±13.25)ng/L比(137.27±14.3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改善青年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沙库巴曲缬沙坦 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高剂量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心室形态及收缩同步性的临床研究:5年回顾性随访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佳慧 张楚婕 +2 位作者 沈毅辉 张群岭 程蕾蕾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蒽环类药物化疗对长期生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蒽环类药物化疗对长期生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DLBCL)患者左心室(左室)形态及收缩同步性的影响,为评价高、低剂量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提供影像学证据。方法:选择长期生存的DLBCL患者20例(病例组)及3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20例DLBCL患者中55%为男性,末次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平均随访年限为(4.8±1.0)年。根据接受蒽环类药物的累计剂量,将病例组分为高剂量组(n=15,>360 mg/m2)和低剂量组(n=5,≤360 mg/m2)。所有研究对象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和RT-3DE,行3D-STI评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扭转和扭转力矩。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systolic dyssynchrony index,SDI)以经RR间期校正后的1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离散度表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三维左室射血分数[LVEF,(60.0±7.9)%vs(63.2±2.3)%,P=0.02]、GLS[(-17.6±3.4)%vs(-22.3±3.0)%,P<0.01]、GCS[(-28.4±6.0)%vs(-31.5±2.7)%,P=0.01]均显著降低,舒张末期左室容积明显缩小[(73.8±18.4)mL vs(92.0±26.2)mL,P=0.01]。病例组左室3D-SDI参数大于对照组(P<0.0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16节段达最小容积时间最大差值占心动周期的百分率[Tmsv16-Dif%;20.83%(15.09%,49.71%)vs 13.75%(7.10%,15.26%),P=0.02]显著增大;而两亚组患者3D-STI应变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3DE是评价蒽环类药物治疗后肿瘤长期生存者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和收缩不同步化改变敏感且有效的手段,其Tmsv16-Dif%可用于进一步识别高剂量蒽环类药物对肿瘤生存者心脏收缩同步性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淋巴瘤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 左心室 蒽环类 收缩不同步指数
下载PDF
左室舒张期不同步对扩张型心肌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智惠 赵中强 +3 位作者 李春香 李殿富 周卫华 王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91-1496,共6页
目的: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心室收缩期不同步(left-ventricular systolic dyssynchrony,LVSD)和舒张期不同步(left-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synchrony,LVDD)的预后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9月至2019年8... 目的: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心室收缩期不同步(left-ventricular systolic dyssynchrony,LVSD)和舒张期不同步(left-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synchrony,LVDD)的预后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9月至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住院的74例DCM患者,将相位分析技术应用于静息门控核素心肌显像(SPECT MPI)图像,并测量LVSD和LVDD,包括相位标准偏差(phase standard deviation,PSD)、相位直方图带宽(phase histogram bandwidth,PBW)和相位熵(phase entropy,PE)。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心源性死亡组和存活组,Cox回归分析确定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随访期间观察到29例(39.2%)心源性死亡。与存活组相比,心源性死亡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更低(P=0.011),LVSD和LVDD更严重(P<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N末端脑钠肽、LVEF、左室瘢痕、收缩期PSD、收缩期PBW、收缩期PE、舒张期PSD、舒张期PBW和舒张期PE与心源性死亡有统计学意义。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收缩期PE和舒张期PE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核素测定的LVSD和LVDD参数对于DCM有重要的预后价值。收缩期PE和舒张期PE均是DCM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收缩期不同步 左心室舒张期不同步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相位分析
下载PDF
左室收缩不同步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预后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宗雷 王玉其 孙晓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室收缩不同步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72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包括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根据心室内延迟时间(IVD...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室收缩不同步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72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包括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根据心室内延迟时间(IVD)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IVD≤65 ms组(20例)和IVD>65 ms组(52例),主要终点定义为随访期内的全因死亡。结果:与IVD≤65 ms组比较,IVD>65 ms组患者有较长的IVD[(129±68)ms∶(58±9)ms;P<0.05],较高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31%∶10%;P=0.05),较高的病死率(56%∶5%;P<0.01)。IVD≤65 ms组、IVD>65 ms组分别有1例、12例患者发生猝死;因进展性心力衰竭死亡的17例患者均发生在IVD>65 ms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VD>65 ms组患者有较低的生存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VD是惟一具有显著差异的死亡预测因子(P<0.01)。结论:高IVD是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非缺血性 左室收缩不同步 超声心动图 心电描记术 预后
原文传递
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预测价值研究
14
作者 王旭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62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包括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入选患者根据心室内延...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62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包括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入选患者根据心室内延迟时间(IVD)分为两组:≤65ms(组1,n=10)>65ms(组2,n=52),主要终点定义为随访期内的全因死亡。结果组2患者有较长的心室内延迟时间〔(129±68)ms vs(57.5±8.7)ms;P=0.013〕,较高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30.8%vs 10%;P=0.05),较高的病死率(55.8%vs 10%;P<0.05)。组1中1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而组2中有12例发生,且其他原因引起的死亡也发生在组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组2患者有较低的生存率(P=0.045),多因素分析显示IVD是惟一具有显著差异的死亡预测因子(P<0.05)。结论高IVD是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这些患者应较早考虑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收缩不同步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下载PDF
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预后价值
15
作者 刘忠芬 刘怡红 +2 位作者 杜宗雷 王玉其 孙晓斐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62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包括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入选患者根据心室内...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入选62例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包括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入选患者根据心室内延迟时间(IVD)分为2组:IVD≤65 ms组(n=10)和IVD>65 ms组(n=52),主要终点定义为随访期内的全因死亡。结果:IVD>65 ms组患者有较长的心室内延迟时间[(129±68)ms vs.(58±9)ms;P<0.05],较高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31%vs.10%;P=0.05),更长的QRS间期[(145±29)ms vs.(129±23)ms,P<0.05]较高的病死率(56%vs.10%;P<0.01).IVD≤65 ms组中1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而IVD>65 ms组中有12例发生,且其他原因引起的死亡也发生在组IVD>65 ms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VD>65 ms组患者有较低的生存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VD是唯一具有显著差异的死亡预测因子(P<0.01)。结论:高IVD是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非缺血性 左心室收缩不同步 超声心动图 心电描记术 预后
下载PDF
QRS波宽度正常的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同步性研究(英文)
16
作者 易娜 张赛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运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评价QRS波宽度正常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左室收缩功能、心室重构、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的关系。方法:应用PW-DTI技术测量47例DCM慢性心力衰... 目的:运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评价QRS波宽度正常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左室收缩功能、心室重构、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的关系。方法:应用PW-DTI技术测量47例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CM组)和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左室壁12个节段的收缩达峰间期(Ts),计算Ts的极差(Ts-maxD)和标准差(Ts-SD)。结果:DCM组Ts-SD和Ts-maxD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组中Ts-maxD大于100ms或Ts-SD大于34.4ms患者有14人,即不同步率为29.8%(14/47),收缩延迟的部位以左室下壁多见;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s-SD,Ts-max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与左室舒张未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未容积(LVESV),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部分QRS波宽度正常的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存在机械收缩不同步;左室机械收缩不同步加重心功能损害,与左室重构亦有密切关系,并可能是DCM患者FMR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慢性心力衰竭 左室收缩不同步 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下载PDF
QRS时限评价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机械收缩不同步 被引量:3
17
作者 桂燕萍 廖德宁 张家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心脏收缩不同步的类型、发生比例,探讨QRS时限>135 ms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病例筛选的价值。方法45例入选的SHF患者根据QRS时限分为:宽QRS组(QRS≥120 ms,n=24),窄QRS组(QRS<120 ms,n=... 目的观察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心脏收缩不同步的类型、发生比例,探讨QRS时限>135 ms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前病例筛选的价值。方法45例入选的SHF患者根据QRS时限分为:宽QRS组(QRS≥120 ms,n=24),窄QRS组(QRS<120 ms,n=21),采用体表心电图、常规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来评价各组患者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情况;以135 ms作为截断值,评价优化的QRS时限对SHF患者心脏机械收缩不同步的诊断价值。结果心功能指标:与窄QRS组相比,宽QRS组患者LVEDD、LVEDV升高(P=0.03、0.01),LVEF降低(P=0.004);宽QRS组患者NYHA分级升高(P=0.002),利尿剂及洋地黄类药物使用率明显增加(P=0.01)。心脏机械收缩不同步指标:与窄QRS组相比,宽QRS组患者室间不同步比例明显升高(70.8%vs15%,P<0.000 1),IVMD值亦明显升高(P<0.000 1);宽、窄QRS组患者室内不同步发生率均较高(79.2%vs71.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5);宽QRS组APET显著延长(P<0.000 1);两组患者其余指标(Ts-SD、Ts-12、SPWMD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QRS时限与室间不同步发生显著相关(r=0.58,P<0.000 1),但与室内不同步却相关不明显(r=0.07,P=0.64)。ROC曲线分析:以QRS时限>135 ms诊断室间不同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87.5%;但评价室内不同步的敏感性为44.1%,特异性为73.6%。结论SHF患者人群存在较高比例的心室机械收缩不同步;QRS时限>135 ms能较好地评价心室间机械收缩不同步,可能对优化CRT术前病例筛选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时限 收缩性心力衰竭 不同步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