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Brentuximab vedotin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康建磊 周辛波 王彦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年第5期83-88,共6页
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SGN-35)是由美国西雅图基因公司(Seattle Genetics)和日本武田公司(Takeda)合作开发的一种靶向CD30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本品通过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将药物定向富集于肿瘤组织,并通过抗体介导的内吞... 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SGN-35)是由美国西雅图基因公司(Seattle Genetics)和日本武田公司(Takeda)合作开发的一种靶向CD30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本品通过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将药物定向富集于肿瘤组织,并通过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在靶细胞内释放弹头药物彻底杀灭肿瘤,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更高的药效和安全性。至今,美国FDA已经获批其用于3种淋巴瘤适应证的治疗;与此同时,其扩大适应证及多种联合给药的相关临床试验结果同样鼓舞人心。笔者对Brentuximab vedotin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等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其上市后的最新临床研究状况对该类药的研发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Brentuximab vedotin 霍奇金淋巴瘤 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成人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2
作者 付晓红 周启明 +2 位作者 赵艳 段江曼 王宇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073-1077,1081,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成人s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间变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组76例和ALK阴性(-)组34例。患者均采用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或... 目的探讨成人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成人s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间变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组76例和ALK阴性(-)组34例。患者均采用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或辅以放疗,按照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因素。结果两组中位发病年龄、AnnArbor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性别、血红蛋白、白蛋白、有无B症状、体能状态、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有无结外侵犯器官、侵犯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K(-)组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率、5年总生存率低于ALK(+)组(P<0.05)。LDH升高、体能状态≥2分、不含依托泊苷化疗方案为ALK(+)组5年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体能状态≥2分为ALK(-)组5年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不同ALK表型的sALCL患者因ALK表型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特征;ALK(+)患者5年总生存率高于ALK(-)患者,LDH升高、体能状态≥2分、不含依托泊苷化疗方案为ALK(+)患者5年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体能状态≥2分为ALK(-)患者5年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化疗 预后 间变淋巴瘤激酶
下载PDF
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56例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艳丽 高子芬 +3 位作者 周春菊 时云飞 王晶 克晓燕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8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淋巴瘤研究室确诊的56例S-ALCL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间变淋巴瘤激酶(ALK)和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 目的分析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淋巴瘤研究室确诊的56例S-ALCL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间变淋巴瘤激酶(ALK)和be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6例S-ALCL患者中,中位年龄17岁,男女比例为1.67:1。预后分析可追访病例49例,死亡16例(32.65%),均在2年内死亡,3年和5年生存率均为64.28%。56例患者均进行了ALK和bcl-2的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73.21%和17.86%。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不同临床分期、是否伴有或结外发病和ALK是否阳性对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ALCL以40岁以下中青年男性发病为主,发病后第1年为死亡高发时段,对化疗敏感患者多数能达到完全缓解并获得长期生存。临床分期、伴有或结外发病、ALK对预测患者长期生存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预后 ALK BCL-2基因
原文传递
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史洋 魏征 刘澎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4期586-589,共4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是否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3例病理... 目的:分析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尤其是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是否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3例病理确诊为AL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生存资料。结果:ALK阳性患者及ALK阴性患者在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是否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PFS及O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是否合并HLH仍为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ALK阳性及阴性ALCL患者生存无显著差异,发病时是否合并HLH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间变淋巴瘤激酶 预后 生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