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9
1
作者 慕熙昱 党人庆 +2 位作者 陈秋萍 方德贤 葛文忠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9,共8页
2003年4月12日,一条飑线袭击了江西、福建、浙江三省,所到之处出现冰雹、大风等强烈天气,这次过程强度强,影响范围大,三省交界及附近区域有二十多个测站出现冰雹、大风,冰雹直径有的达3 cm以上,最大风速达32 m/s。该文利用建阳新一代天... 2003年4月12日,一条飑线袭击了江西、福建、浙江三省,所到之处出现冰雹、大风等强烈天气,这次过程强度强,影响范围大,三省交界及附近区域有二十多个测站出现冰雹、大风,冰雹直径有的达3 cm以上,最大风速达32 m/s。该文利用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回波以及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对这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此次强对流过程。结果表明:雷达回波显示出飑线的带状强回波,线状回波上呈现波型特征;在数值模拟结果中看到在系统发生的带状区域内有多个中尺度涡旋存在,在飑线内有中尺度涡旋簇和弓形回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系统 雷达回波 弓形回波 中层径向辐合 中尺度涡旋
下载PDF
前飞状态直升机旋翼的自由尾迹计算 被引量:21
2
作者 徐国华 王适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48-653,共6页
应用时间步进方法,建立了一个前飞旋翼的全展自由尾迹模型。该模型采用圆弧涡元作为基本涡元,并依据自由尾迹涡线确定远尾迹形状以使远尾迹更接近实际和自由。为表明方法的有效性,分别以UH-1和H-34两种直升机旋翼为算例,计... 应用时间步进方法,建立了一个前飞旋翼的全展自由尾迹模型。该模型采用圆弧涡元作为基本涡元,并依据自由尾迹涡线确定远尾迹形状以使远尾迹更接近实际和自由。为表明方法的有效性,分别以UH-1和H-34两种直升机旋翼为算例,计算了不同前飞状态的自由尾迹形状,展示出小速度时尾迹畸变和叶尖涡卷绕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自由尾迹分析,对前飞桨叶气动载荷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计及尾迹畸变对改进载荷计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 自由涡 直升机 空气动力载荷 前飞
下载PDF
关于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晓清 汤懋苍 朱德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4-368,共5页
分析了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地球系统的能源和运转方式 ,指出地热涡和地冷涡是地面气候系统的重要成员 .利用全球地磁场资料 ,研究了地球内部焦耳热的分布和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全球地磁场的变化与全球气温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而且焦耳... 分析了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地球系统的能源和运转方式 ,指出地热涡和地冷涡是地面气候系统的重要成员 .利用全球地磁场资料 ,研究了地球内部焦耳热的分布和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全球地磁场的变化与全球气温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而且焦耳热场的分布与地热带、火山分布、全球最大降水量带有很好的对应 .因此 ,要对气候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必须研究整个地球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涡 地冷涡 气候系统 地球系统 太阳活动 地磁场
下载PDF
SCR烟气脱硝系统上层催化剂磨损原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夏力伟 张学锁 +1 位作者 韦红旗 盛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采用冷态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某电厂660 MW机组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内部流场进行测试计算,分析了该脱硝系统上层催化剂在横梁两侧区域磨损比较严重的原因。结果表明,催化剂磨损与其上方的流场有直接关系。气... 采用冷态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某电厂660 MW机组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内部流场进行测试计算,分析了该脱硝系统上层催化剂在横梁两侧区域磨损比较严重的原因。结果表明,催化剂磨损与其上方的流场有直接关系。气流经过转向烟道撞击横梁后在一侧形成高速向下气流,并在靠近催化剂入口处分成两股不同方向的气流,一股气流继续沿垂直方向向下运动,另一股气流受涡流影响,向水平方向偏斜,从而使横梁两侧下方催化剂出现不同特点的严重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SCR 脱硝系统 催化剂 磨损 流场 涡流 冷态试验
下载PDF
减涡器流阻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丽军 陈潇 +1 位作者 邓双国 刘玉芳 《燃气轮机技术》 2014年第3期37-43,共7页
民用航空发动机双级高压涡轮二级叶片冷却用气通常引自高压压气机中间级,某些成熟发动机如GE90涡轮二级转子叶片的供气系统流路中,使用了减涡器结构以降低压力损失。本文介绍压气机盘腔管式减涡器引气系统,包括减涡器原理、减涡器结构等... 民用航空发动机双级高压涡轮二级叶片冷却用气通常引自高压压气机中间级,某些成熟发动机如GE90涡轮二级转子叶片的供气系统流路中,使用了减涡器结构以降低压力损失。本文介绍压气机盘腔管式减涡器引气系统,包括减涡器原理、减涡器结构等,重点分析了不同管长、不同引气鼓筒孔以及不同进口周向速度下气流的流动特性,并将三维分析结果与一维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得到,减涡管在一定管长下,流动损失最小。鼓筒孔形状、主流参数对最佳管长均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系统 减涡器 最佳管长
下载PDF
立式轴流泵装置流道内部流动特性及消涡试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浩儒 杨帆 +2 位作者 刘超 徐磊 许旭东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数值计算和高速摄影技术研究分析了立式轴流泵装置的箱涵式进水流道水力特性,数值预测的附底涡与高速摄影捕捉到的附底涡均发生于喇叭管正下方,各工况时附底涡的运动轨迹较为一致,表明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相比无消涡锥的进水流道,... 采用数值计算和高速摄影技术研究分析了立式轴流泵装置的箱涵式进水流道水力特性,数值预测的附底涡与高速摄影捕捉到的附底涡均发生于喇叭管正下方,各工况时附底涡的运动轨迹较为一致,表明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相比无消涡锥的进水流道,有消涡锥时进水流道出口断面的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平均提高了0.423%,速度加权平均角平均提高0.397°。设计的复合型消涡短锥可消除各工况运行时箱型进水流道附底区的涡带,提高泵装置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对于箱涵式进水流道,为保证泵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需在流道附底区设置消涡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装置 进水流道 附底涡 数值模拟 高速摄影
下载PDF
1998年夏季地震、地温场演变与洪涝过程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维栋 柳艳香 汤懋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1-416,共6页
基于地震、土壤温度和降水资料 ,从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观点分析了 1 998年夏季长江和嫩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的成因 ,探讨了地球固体圈层热力活动对大气圈异常事件的激发作用 .分析表明深层 (3.2m)土壤温度场与同期降水场的分布有... 基于地震、土壤温度和降水资料 ,从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观点分析了 1 998年夏季长江和嫩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的成因 ,探讨了地球固体圈层热力活动对大气圈异常事件的激发作用 .分析表明深层 (3.2m)土壤温度场与同期降水场的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 ,同时降水过程对下垫面脉冲性热扰动有较为敏感的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年 夏季 地震 地温场 洪涝过程分析 气候系统 地热涡 降水
下载PDF
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管内波系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啸 邓自刚 +2 位作者 张银龙 张继旺 张卫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4,共9页
为了避免列车直接起动带来的非物理现象,通过自定义程序和重叠网格技术分别控制列车速度和运动,基于IDDES湍流模型研究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在加速启动阶段和匀速阶段的管内波系形成过程和传播特性,揭示了不对称模型下的波系时空分布特征。... 为了避免列车直接起动带来的非物理现象,通过自定义程序和重叠网格技术分别控制列车速度和运动,基于IDDES湍流模型研究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在加速启动阶段和匀速阶段的管内波系形成过程和传播特性,揭示了不对称模型下的波系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列车加速向前运动,车前会不断产生压缩波,这一系列压缩波形成一道正激波。在匀速运行阶段,车前空间流场呈现准一维分布特性。尾流区较为复杂,存在着激波、膨胀波、涡对以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等复杂流动现象。在考虑悬浮间隙下,尾流区域的波系分布呈现明显的上下不对称性。由于反向旋转涡对的存在,不同高度水平面的尾流流场结构差异较大。在匀速运行阶段,扰动区长度均随着运行时间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 重叠网格 波系 时空分布 涡对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紧密纺大风机系统流场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谢春萍 潘鵾鹏 +1 位作者 苏旭中 黄正科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0-133,138,共5页
在紧密纺大风机系统设计中,车头、车尾各锭的负压差异要保持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针对此问题,通过标准k-ε双方程模型对紧密纺大风机系统模型进行分析,应用三维建模软件Gambit与CFD软件Fluent对系统内部流场进行三维仿真模拟,了解内部... 在紧密纺大风机系统设计中,车头、车尾各锭的负压差异要保持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针对此问题,通过标准k-ε双方程模型对紧密纺大风机系统模型进行分析,应用三维建模软件Gambit与CFD软件Fluent对系统内部流场进行三维仿真模拟,了解内部流场的特性,揭示内部流场的压强分布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实现入口气压一致,必须将主风道的气压降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减少支管处能量损耗;利用CFD技术对紧密纺大风机系统内部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的流场结果与实际值基本符合,计算结果得到了实测值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纺 大风机系统 流场 CFD 节点 网格 旋涡区 紊流
下载PDF
翼涡与体涡的相互干扰及其对翼涡破裂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良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67-272,共6页
根据流谱观测结果,研究了翼-身组合体和全机的涡系干扰特点,分析了翼涡与体涡的相互诱导,使翼涡与体涡运动发生变化,讨论了影响前缘分离涡破裂的主要因素,并对尾翼的影响、机身后部体涡的强度、非对称体涡出现的条件,以及分离旋... 根据流谱观测结果,研究了翼-身组合体和全机的涡系干扰特点,分析了翼涡与体涡的相互诱导,使翼涡与体涡运动发生变化,讨论了影响前缘分离涡破裂的主要因素,并对尾翼的影响、机身后部体涡的强度、非对称体涡出现的条件,以及分离旋涡在稳定发展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等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系 流动显示 机翼 机身 涡破裂
下载PDF
A Diagnostic and Numerical Study on a Rainstorm in South China Induced by a Northward-Propagating Tropical System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玉春 李泽椿 肖子牛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8年第3期284-302,共19页
A strong cyclonic wind perturbation generate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moved northward quickly and developed into a mesoscale vortex in southwest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n merged with a southward-mov... A strong cyclonic wind perturbation generate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moved northward quickly and developed into a mesoscale vortex in southwest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n merged with a southward-moving shear line from mid latitudes in the period of 21-22 May 2006, during which three strong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 (MCSs) formed and brought about torrential rain or even cloudburst in South China. With the 1° ×1° 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 Prediction)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Weather and Research Forecast (WRF) mesoscale model, a numerical simulation, a potential vorticity inversion analysis, and some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is rainfall event. In the meantime,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s, satellite images, and the WRF model outputs are also utilized to perform a preliminary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diagnostic analysis of the rainstorm systems. It is found that the torrential rain occurred in favorable synoptic conditions such as warm and moist environment, low lifting condensation level, and high convective instability. The moisture transport by strong southerly winds associated with the rapid northward advance of the cyclonic wind perturbation over the northern SCS provided the warm and moist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excessive rain. Under the dynamic steering of a southwesterly flow ahead of a north trough and that on the southwest side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the mesoscale vortex (or the cyclonic wind perturbation), after its genesis, moved northward and brought about enormous rain in most parts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rough providing certain lifting forcing for the triggering of mesoscale convec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soscale vortex, heavy rainfall was to a certain extent enhanced by the mesoscale topography of the Yunwu Mountain in Guangdong. The effect of the Yunwu Mountain is found to vary under different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s and intensities. The location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storm in South China mesoscale vortex TOPOGRAPHY potential vorticity inversion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MCS)
原文传递
Study on local topology model of low/high streak structures in wall-bounded turbulence by tomographic 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被引量:6
12
作者 Haiping TIAN Nan JIANG +1 位作者 Yongxiang HUANG Shaoqiong YA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9期1121-1130,共10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 the logarithmic law (log-law) region of bursting event and the low/high-speed streak a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is investigated. A tomographic 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 the logarithmic law (log-law) region of bursting event and the low/high-speed streak a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is investigated. A tomographic 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TRPIV) system is used to measure the instantaneous three-dimensional-three-component (3D-3C) velocity field. The momentum thickness based Reynolds number is about 2 460. The topological information in the log-law region is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quadrupole topological structure implies a three-pair hairpin-like vortex packet, which i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low/high-speed streak. An idealized 3D topological model is then proposed to characterize the observed hairpin vortex packet and low/high-speed str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 turbulence quadrupole topological structure hairpin vortex low/highspeed streak tomographic 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TRPIV) system
下载PDF
管损统计在供热网SCADA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志俊 殷胜军 +1 位作者 纪波峰 纪纲 《自动化仪表》 CAS 2017年第6期93-95,99,共4页
在用于能源管理的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中,根据采集得到的大量数据和用户的需求,可进行多种数据分析工作。这对保证系统安全、及时发现故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操作和管理、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重点讨论了... 在用于能源管理的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中,根据采集得到的大量数据和用户的需求,可进行多种数据分析工作。这对保证系统安全、及时发现故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操作和管理、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重点讨论了管路损耗计算和监控方法,并就蒸汽供热网中管网损耗有规律增大的实例进行分析,找出管损增大的原因。由于涡街流量计超流速必引发示值偏低,通过准确的计算,证明了2台大口径流量计存在超流速的情况。换上2台上限流速可达80 m/s的优质涡街流量计后,实现了准确测量,为企业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查找流量计失准的原因是一项技巧性极强的工作,必须进行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DA系统 供热网 管损统计 数据采集 数据监控 涡街流量计 上限流速
下载PDF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挡沙墙风沙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琪智 赵洋 +2 位作者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2,共11页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风沙灾害严重,科学评价和系统优化铁路防护体系对于保障青藏铁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调查和计算流体力学,采用Fluent欧拉双方程模型模拟错那湖段挡沙墙周围风沙两相流运动。结果表明:(1)在无沙物质沉降时,...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风沙灾害严重,科学评价和系统优化铁路防护体系对于保障青藏铁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调查和计算流体力学,采用Fluent欧拉双方程模型模拟错那湖段挡沙墙周围风沙两相流运动。结果表明:(1)在无沙物质沉降时,挡沙墙后遮蔽效应区面积可达65.34%;随沙物质不断沉积,起始沉积位置前移,防护效益逐渐减弱。(2)流场可划分为7个功能区,沙物质在耗散减速区、涡旋沉降区发生减速、沉降。(3)挡沙墙周围沙物质受涡旋作用,在1~1.5倍挡沙墙高度范围内开始沉积,第二道挡沙墙后沙物质堆积体积大于第一道。(4)上部倾斜、下部大孔隙的新型挡沙墙,可使起始沉积位置后移1.47倍,提高防护效益1.32倍以上。涡量生成与挡沙墙结构存在密切关系,风沙两相流能量在挡沙墙附近大量损耗,沙物质在旋流中沉降堆积,靠近路基挡沙墙存在被掩埋风险。研究可为沙漠铁路风沙灾害防护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灾害 计算流体力学 防护体系 涡旋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多涡卷混沌系统的建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丘尚锋 刘通 +2 位作者 姚赤芝 赵改清 张晓明 《物理实验》 2019年第7期27-31,共5页
在Jerk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涡卷电路.通过用不同的分段函数构造非线性项,构造具有奇对称并且参量可调的非线性函数来扩展鞍焦平衡点.在x和y方向上拓展鞍焦平衡点,构造分布网格多涡卷混沌系统,做出1×6和6×6涡卷系统.调节合... 在Jerk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涡卷电路.通过用不同的分段函数构造非线性项,构造具有奇对称并且参量可调的非线性函数来扩展鞍焦平衡点.在x和y方向上拓展鞍焦平衡点,构造分布网格多涡卷混沌系统,做出1×6和6×6涡卷系统.调节合适的β系数,可以实现整个Jerk系统从周期态到混沌态.在此基础上,在分段函数的某区间内插入x^3,构造新的三维自治Jerk混沌系统,产生了不同涡卷的混沌现象.改造后的混沌吸引域更大,具有更好的加密掩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rk系统 混沌 涡卷 非线性函数
下载PDF
丁坝局部冲深计算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81-84,共4页
多年来,丁坝局部冲深计算大多局限在半经验半理论的回归分析计算方面,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虽计算公式众多,彼此形式及结果也分歧较多。鉴于这种状况,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试验现象和数据,从理论分析出发,尝试性地提出了丁坝局部冲... 多年来,丁坝局部冲深计算大多局限在半经验半理论的回归分析计算方面,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虽计算公式众多,彼此形式及结果也分歧较多。鉴于这种状况,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试验现象和数据,从理论分析出发,尝试性地提出了丁坝局部冲深计算理论公式,经与试验结果比较发现:理论公式的结构合理,与试验结果相符,从而为半经验半理论回归公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方面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局部冲深 漩涡系统 回归 冲涮深度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Vortices over China in 2015
17
作者 Yu SHU Jisong SUN Yinong PAN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1149-1160,共12页
Mesoscale vortices, which appear at middle and lower levels of rainstorms, are cyclonic circulations with a size ranging from tens of kilometers to several hundred kilometers. Mesoscale vortices often have close relat... Mesoscale vortices, which appear at middle and lower levels of rainstorms, are cyclonic circulations with a size ranging from tens of kilometers to several hundred kilometers. Mesoscale vortices often have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convective activities. The ERA-Interim dataset and an automatic vortex-searching method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mesoscale vortices occurring over China in 2015 and their bas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e mesoscale vortic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ices, mesoscale stratiform vortices, and mesoscale dry vortices. The 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ices have the largest intensity, size, and duration, whereas the mesoscale dry vortices have the smallest. 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ices are able to form in any direction of the parent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although the secondary convection tends to appear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parent vortices. The mesoscale vortices tend to generate in the transition area between high and low altitudes. The leeward sid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the main source region of mesoscale vortices in China. Most of vortices are generated at midday and midnight. The activities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ices and mesoscale stratiform vortices peak in summer, whereas those of the mesoscale dry vortices peak in w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scale vortex mesoscale convective vortex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of Vortex Interaction in Canard-FSW Configurations Based on the Numerical Wind Tunnel Method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国庆 杨树兴 徐勇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12-319,共8页
The vortex interference mechanism on low Reynolds number between the canard and main wing of the canard-forward sweep wing (Canard-FSW) configurations is simulated numerically by employing the numerical wind tunnel ... The vortex interference mechanism on low Reynolds number between the canard and main wing of the canard-forward sweep wing (Canard-FSW) configurations is simulated numerically by employing the numerical wind tunnel method. The variations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anard-FSW configurations with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canard are investigated,finding that the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and mutual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the canard and main wing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lift and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aircraft. Canard can radically improve the surface flow pattern of the main wing. And its own vortex can have a favorable interference on the main wing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airflow 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At small angles of attack,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sensitive to the positions of the canard and the main wing,but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the configuration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hape of the canard (forward or backward),but also with the size of control force as well as the features of the vortices generated above the main wing and the canard. Th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nd vortices are illustrated using the velocity vector,streamlines and pressure cont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system Canard-FSW backward sweep canard forward sweep canard vortex interaction mesh
原文传递
基于粒子系统的火焰仿真方法概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相俭 崔晟圆 +2 位作者 万明 边志丽 张倩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10年第33期9484-9485,共2页
计算机逼真的模拟效果和经济效益是推动计算机图形学在该领域广泛应用的源动力之一,而基于粒子系统的仿真采用粒子原图的对象随机过程的运动表示,真实感强,效果好,是实现计算机图形仿真的最佳方法。该文研究的是粒子系统的火焰仿真,为... 计算机逼真的模拟效果和经济效益是推动计算机图形学在该领域广泛应用的源动力之一,而基于粒子系统的仿真采用粒子原图的对象随机过程的运动表示,真实感强,效果好,是实现计算机图形仿真的最佳方法。该文研究的是粒子系统的火焰仿真,为了增加粒子系统的灵活性,引入空气速度场模拟火苗跃动现象;为了增强绘制的真实感缩短运行时间,结合纹理映射技术,将实际火焰燃烧图片作为纹理进行渲染。在最后生成的火焰动态模型中,火焰真实性和实时性很高,能够达到真实模拟动态火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仿真 粒子系统 OPENGL 漩涡模型 高斯随机数 纹理映射
下载PDF
蒸汽系统管配件冲刷腐蚀及泄漏失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费璟璐 张涛 +3 位作者 杨晓蕾 王胜辉 龚嶷 杨振国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95-298,共4页
某大型特种化工厂蒸汽发生系统的管配件在不到两年的使用时间内频繁出现腐蚀减薄甚至穿孔失效等问题,不但影响正常生产还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本文对发生失效的管配件进行了系统的根本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局部腐蚀与流体冲刷的交互作用... 某大型特种化工厂蒸汽发生系统的管配件在不到两年的使用时间内频繁出现腐蚀减薄甚至穿孔失效等问题,不但影响正常生产还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本文对发生失效的管配件进行了系统的根本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局部腐蚀与流体冲刷的交互作用是导致失效的根本原因,并在腐蚀凹坑内的漩涡冲刷作用下得到加剧,直至穿孔泄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系统 管配件 冲刷腐蚀交互作用 涡流冲刷 失效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