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四诗品》再检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凌郁之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3,共6页
在宋、元及明中叶以前《二十四诗品》源流难讨,真相莫明,既然如此,我们就不仅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司空图所作,而且也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一定就是诗学著作。《二十四诗品》不符合唐宋时期诗评体的普遍风尚,作为论诗诗,这种四... 在宋、元及明中叶以前《二十四诗品》源流难讨,真相莫明,既然如此,我们就不仅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司空图所作,而且也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一定就是诗学著作。《二十四诗品》不符合唐宋时期诗评体的普遍风尚,作为论诗诗,这种四言诗体在中国诗学史上很难梳理出它的形成和承传的脉络。作者认为:《二十四诗品》本来未必是诗学著作;所谓“二十四诗品”及各品标目,皆有可能系他人妄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论诗诗 诗学体系 伪书
下载PDF
新诗现代化"诗学体系的滥觞——谈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论
2
作者 萧映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在对李广田、朱自清、唐、袁可嘉在20世纪40年代各自出版的诗论专著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论的特点:集中性和系统性,并总结了"新诗现代化"的诗学体系。
关键词 新诗 现代化 诗学体系 20世纪40年代 中国 现代主义诗歌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辩证法与吕进及其诗学体系
3
作者 董莎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32-135,共4页
辩证法与吕进及其诗学体系的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辩证法不仅是吕进中国现代诗学体系宏观的哲学方法论基础,而且还在具体的诗学问题和诗学观念中都有非常丰富的体现。除此之外,吕进这一棵开"双色花"的树同样有着充满智慧... 辩证法与吕进及其诗学体系的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辩证法不仅是吕进中国现代诗学体系宏观的哲学方法论基础,而且还在具体的诗学问题和诗学观念中都有非常丰富的体现。除此之外,吕进这一棵开"双色花"的树同样有着充满智慧的辩证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诗学体系 吕进
下载PDF
“韵”的诗学——顾随《驼庵诗话》诗歌美学体系初探
4
作者 向卫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69-77,共9页
驼庵论诗,以"韵"为本。驼庵之"韵"是"世法"与"诗法"的统一;"诗法"是指语言艺术的规律,而"世法"不离"世"亦不离"法"。驼庵以诗之"不可说"演... 驼庵论诗,以"韵"为本。驼庵之"韵"是"世法"与"诗法"的统一;"诗法"是指语言艺术的规律,而"世法"不离"世"亦不离"法"。驼庵以诗之"不可说"演绎"韵"之玄妙感,借玄妙感揭示诗之矛盾性。既然"韵"是将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因素加以调和而形成的,那么它必然就是一种创造。驼庵之矛盾创造论诗学是其真正高出古典诗学的部分。驼庵以夷犹与锤炼为"韵"的典型风格,并提出无论何种风格,都应该追求最高的境界,即其在《稼轩词说》和《东坡词说》中说的"高致"。关于诗之创作,驼庵喜言"力"字。"力"是心物转化、运动的内在动因,也是诗歌创造中动静变化的原因。"力"之能不绝地生发而不厌倦,根本的乃是其中有"趣","趣"生"力","力"完成诗之"趣"。在驼庵"韵"的诗学体系中,诗的生成即韵的生成,诗的阅读与接受即为韵的识别与体验。由此,他提出了统一为"见"的"体认""体会""体验"三种阅读功夫,认为作者不能使人见是作者之责,写的能见而读者不能见是读者对不起作者,读者面对作者既不可辜负亦不可盲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庵诗话》 诗歌本体论 “韵” 诗学体系
下载PDF
关于“制度诗学”——论陈寅恪与埃斯卡皮之异趣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夏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陈寅恪先生与埃斯卡皮对制度所持的立场不同,一是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一是将之纳入文学事实的过程。但在制度作为文学生成的外部环境一点上来说,二者亦有相契合之处。对文学认识的分歧,在于前者尊重不同语系的语文特点,同时文学亦可作... 陈寅恪先生与埃斯卡皮对制度所持的立场不同,一是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一是将之纳入文学事实的过程。但在制度作为文学生成的外部环境一点上来说,二者亦有相契合之处。对文学认识的分歧,在于前者尊重不同语系的语文特点,同时文学亦可作为历史考据的材料,而后者则认为文学既是意义也是物品,应从书籍的流通传播来考察。这些分歧,导致他们在研究文学与制度之关联性时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以及着眼点都有所不同。寅恪先生关注时间地理人事,关注作家的种族和社会阶层,关注作家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埃斯卡皮更侧重于文学群体的地理出身和社会出身,更侧重于读者对作者的"创造性背叛"。与之相应,在研究方法上,埃斯卡皮注重历史方法和社会调查,而寅恪先生则运用诗史互证的综合研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埃斯卡皮 制度诗学 文学社会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