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科研评价体系现存问题及发展新趋势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张树良 张志强 王雪梅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7-1133,共7页
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面前,探索如何构建新的适应科学研究发展新模式的科研评价标准及评价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界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对目前国际科研评价所存在的关键问题的剖析,结合国际科研评价研究及科研评价体系改... 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面前,探索如何构建新的适应科学研究发展新模式的科研评价标准及评价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界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对目前国际科研评价所存在的关键问题的剖析,结合国际科研评价研究及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最新动态,分析了国际科研评价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 科研评价体系 同行评审 科学计量评价 现状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综述 被引量:23
2
作者 赵丽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4-48,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方面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实际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的产生与发展、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估结果的利用方面对其进行评述。针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方面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实际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的产生与发展、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估结果的利用方面对其进行评述。针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的改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同行评议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基于Peerceptiv互评系统的英语在线同伴互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徐锦芬 朱茜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6,共7页
Peerceptiv在线互评系统为同伴互评提供了新手段。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核心要素,从研究对象与环境、研究内容两方面概述了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主要在美国大学的学科课程中进行,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互评过程、互评结果、互评影... Peerceptiv在线互评系统为同伴互评提供了新手段。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核心要素,从研究对象与环境、研究内容两方面概述了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主要在美国大学的学科课程中进行,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互评过程、互评结果、互评影响因素、教师或学习者的态度和感知。文章还结合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rceptiv 互评系统 在线同伴互评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困境及其张力 被引量:25
4
作者 牛风蕊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60,共9页
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受到政府、市场、学术等多重逻辑的影响。多元行动主体的互动与博弈共同形塑着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进程。随着高等教育治理的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 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受到政府、市场、学术等多重逻辑的影响。多元行动主体的互动与博弈共同形塑着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进程。随着高等教育治理的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变迁,市场和高校的主动权逐步增加。然而,基于资源依赖和项目制密集实施的制约,政府权力的嵌入、高校类市场化的管理以及学术锦标赛制的作用形成了高校教师评价的多重张力。与此同时,受历史惯性和权力不均衡的影响,现行的评价制度既与“破五唯”的价值导向不符,也延滞了学术职业管理制度优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创新的内在驱动力。为服务于“双一流”的建设目标,迫切需要强化教师评价的学术向度,建构基于学术发展的评价信任机制,缓解不同主体博弈的张力,实现教师评价与学术创新发展的有效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评价 多重制度逻辑 同行评议 制度张力 学术职业
下载PDF
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综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少强 《评价与管理》 2007年第4期39-63,73,共26页
目前国际上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探讨,分布在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文献计量与引文分析法、命名分析与内容分析等其他评价方法、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评价、研究人员评价、学术机构评价、对跨学科研究的评价、学术评价对学... 目前国际上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探讨,分布在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文献计量与引文分析法、命名分析与内容分析等其他评价方法、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评价、研究人员评价、学术机构评价、对跨学科研究的评价、学术评价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9个方面;而国内的探讨则分布在定量评价方法与指标、对量化评价考核方法的反思与批判、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评价标准、评价程序与机制、学术评价与学术规范的关系等6个方面。在归纳整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差异作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评价 评价体系 同行评议 定量评价指标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审稿人激励机制的优化——基于“审稿人积分制”的思考 被引量:14
6
作者 于晓梅 张业安 吴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9-756,共8页
【目的】针对目前我国审稿人激励措施存在的问题,拟构建本土化的审稿人积分激励机制,为优化我国学术期刊审稿人激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对Publons平台进行案例分析,结合我国审稿人工作现状构建本土化审稿人积分制。【结果】审稿人积... 【目的】针对目前我国审稿人激励措施存在的问题,拟构建本土化的审稿人积分激励机制,为优化我国学术期刊审稿人激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对Publons平台进行案例分析,结合我国审稿人工作现状构建本土化审稿人积分制。【结果】审稿人积分制具有审稿贡献的量化与统一、审稿意愿的自主与互动、审稿履历的记录与评价等优势,可将审稿工作转化为可量化的产出,反映审稿人的态度与积极性,可被逐渐应用于科研评价;审稿人积分制在我国实施推广需要解决积分平台的构建、相关主体打分动力的激发、积分的客观公正性、积分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积分推广的循序渐进性等问题。【结论】基于我国学术期刊审稿人工作现状,借鉴Publons平台经验,通过与国内现有采编系统、期刊出版单位合作,建立本土化的审稿人积分制及其实施流程,互认、推广审稿人积分,以积分制管理方式激发审稿人积极性,提升审稿质量与效率,促进期刊健康发展与学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审稿人积分制 Publons 同行评议 网络技术
原文传递
科技期刊论文审稿人署名的问题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大明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0,共2页
为规范审稿制度,提高审稿质量,提出科技期刊论文审稿人应公开署名的建议,并阐明其目的、意义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审稿制度 审稿人署名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审稿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8
作者 任卫娜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1,共7页
科技期刊审稿工作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期刊能否站得稳、走得正、行得远。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审稿问题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梳理这些问题可以发现我国科技期刊审稿工作呈现五个发展趋势:审稿过程逐步开放,执行方... 科技期刊审稿工作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期刊能否站得稳、走得正、行得远。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审稿问题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梳理这些问题可以发现我国科技期刊审稿工作呈现五个发展趋势:审稿过程逐步开放,执行方式更加灵活,专家资源重新整合,管理与服务并举,编辑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审稿制度 三审制度 同行评议
下载PDF
面向预印本系统的自组织同行评议及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石进 苗杰 李明 《现代情报》 CSSCI 2019年第12期88-100,共13页
[目的/意义]在线科研与开放存取日益成为学者科研的主流趋势,预印本系统作为一种在线学术交流平台,以学界自治为基础,具有科研交流效率高、速度快、民主化等特点,然而由于缺乏配套的质量控制与学术评价机制使其发展遭遇瓶颈。[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在线科研与开放存取日益成为学者科研的主流趋势,预印本系统作为一种在线学术交流平台,以学界自治为基础,具有科研交流效率高、速度快、民主化等特点,然而由于缺乏配套的质量控制与学术评价机制使其发展遭遇瓶颈。[方法/过程]有学者提出了一种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适应开放存取环境下的学术评议活动,本文在此基础上扩展,提出在线论文评分模型和虚拟积分激励机制,实现对预印本论文的学术评价和对预印本系统用户的激励管理。[结果/结论]弥补传统同行评议模式存在评审过程不够透明、评议结果不够公正、对评议者缺乏激励等问题。这种新的学术评价模式具有科学高效、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印本系统 学术评价 同行评议 评分模型 激励机制
下载PDF
西方学术期刊出版机制启示录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玉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37,共8页
通过对中西方学术期刊的深度研究,可发现西方学术期刊理论包括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术期刊历史源流;第二,政府与学术期刊关系;第三,西方学术期刊普遍实行的"同行审稿"制度;第四,西方学术期刊评价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西... 通过对中西方学术期刊的深度研究,可发现西方学术期刊理论包括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术期刊历史源流;第二,政府与学术期刊关系;第三,西方学术期刊普遍实行的"同行审稿"制度;第四,西方学术期刊评价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学术期刊出版机制对中国的启示主要体现在11个方面:第一,牢固确立学术期刊非商品理念;第二,根本改变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参照系;第三,借鉴西方学术期刊出版基金资助制度;第四,位于高平台上的学术期刊应积极与西方同行开展合作并创办英文版;第五,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技术以支持和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在线协作系统开发;第六,开展开放存取运动,创新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第七,强化行业协会与学会在学术期刊中的主导作用;第八,积极借鉴西方学术期刊同行审稿制度;第九,强化学术期刊规范,克服学术行为不端;第十,中国学术期刊应有条件自愿地实行集约化;第十一,审慎可控有序分步部分试行学术期刊"登记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出版机制 学术平台 评价参照系基金资助制度 同行审稿
下载PDF
同业互查制度与国家审计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波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5,共3页
同业互查不仅适用于注册会计师行业,也适用于国家审计机关。本文探讨美国国家审计机关同业互查制度的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质量控制制度 同业互查
下载PDF
“公评公正公开”式审稿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祥合 王丹 +1 位作者 赵莹莹 田海江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2-385,共4页
针对科技期刊审稿过程中,由于作者和专家信息不透明导致的审稿不公平以及审稿专家选择不合适导致许多稿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找代表座谈的方式研究了公开审稿的机制和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公评公正公开&qu... 针对科技期刊审稿过程中,由于作者和专家信息不透明导致的审稿不公平以及审稿专家选择不合适导致许多稿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找代表座谈的方式研究了公开审稿的机制和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公评公正公开"式审稿机制(Public Peer Review System,PPRS),并设计了可与多数编辑部所用稿件采编系统相连通的软件实现系统。一段时间的正式使用结果显示,该系统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审稿过程中找专家难、意见返回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审稿机制 开放审稿 审稿系统 公评审稿
原文传递
“代表作”制度的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世鹏 包翔 +1 位作者 宋余庆 刘桂锋 《情报工程》 2022年第2期97-108,共12页
[目的/意义]对国内外“代表作”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进行概述总结,为形成科学、完整的能够为各方信服的“代表作”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归纳“代表作”制度理论研究成果、列举“代表作”制度建设和实施案例,... [目的/意义]对国内外“代表作”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进行概述总结,为形成科学、完整的能够为各方信服的“代表作”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归纳“代表作”制度理论研究成果、列举“代表作”制度建设和实施案例,介绍“代表作”评价和“代表作”抽选的一般方法。[结果/结论]建议根据“代表作”政策法规要求,充分考虑学科特质,建立同行评议专家库,探索结合科学计量法与同行评价两种方法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场景的“代表作”评价体系将有效筛选高质量的“代表作”,从而改善学术环境,引导科研管理与评价向更加积极合理方向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作”制度 “代表作”评价 “代表作”抽选 科学计量 同行评议
下载PDF
科技期刊半月刊建立快速通道审稿制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颜巧元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科技期刊半月刊存在审稿速度问题。从快速初审、快速复审和快速终审等几个方面论述科技期刊半月刊建立快速通道审稿制的必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期为办科技期刊半月刊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科技期刊半月刊 快速通道审稿制 初审 复审 终审
下载PDF
建立我国审计机关同业复核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7
15
作者 辛风 鹿云飞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9,共5页
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措施,同业复核已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审计机关所应用,其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审计机关借鉴。本文以美国审计机关的同业复核为主线,通过研究其组织实施、目标确定、人员要求、复核内容、复核方法和复核结... 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措施,同业复核已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审计机关所应用,其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审计机关借鉴。本文以美国审计机关的同业复核为主线,通过研究其组织实施、目标确定、人员要求、复核内容、复核方法和复核结果等内容,分析了建立我国审计机关同业复核制度对于增强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提升审计公信力、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审计机关同业复核制度的建议。本文认为,建立切合中国审计监督实际的同业复核制度,应当实行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网格状同业复核模式,围绕质量控制体系确定同业复核内容,从全面质量管理角度规范同业复核的程序和方法,立足效果性设定同业复核报告的内容和类型,并辅之以必要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机关 质量控制体系 同业复核制度
下载PDF
统一医疗损害鉴定的共识及对策研究——以三部门颁发文件的问题为视角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柳珍 《证据科学》 2018年第4期441-452,共12页
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正面临着统一的转折点。三部门的文件对医疗损害鉴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范,但异地鉴定制度不清晰、保障患者话语权制度不给力、重要程序制度缺失或瑕疵明显以及过错与原因力认定亟待进一步规范。重构医疗损害鉴定制... 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正面临着统一的转折点。三部门的文件对医疗损害鉴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范,但异地鉴定制度不清晰、保障患者话语权制度不给力、重要程序制度缺失或瑕疵明显以及过错与原因力认定亟待进一步规范。重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应达成一些基本共识,包括保障患者话语权是提升鉴定意见可信度的程序保障、鉴定专家库管理与使用的中立性是防止司法鉴定机构边缘化并可能引发新一轮医患矛盾的关键、异地鉴定制度是保障同行评议制度相对公正的必要措施以及过错与原因力认定的相对客观化是医疗损害鉴定的核心与困境,当前,应当统一医疗损害异地鉴定制度,建议设立患者决定权优先的听证制度并在鉴定过程中增设患方专家辅助人制度、厘清鉴定机构、鉴定人、鉴定专家在医疗损害鉴定中的定位,进一步规范医疗过错与原因力的判定规则与体系,实现医疗损害鉴定的科学性、专业性与公正性,并提升其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延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损害鉴定 异地鉴定 听证制度 同行评议
原文传递
学术评价系统与学术阶层的形成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盈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7,共9页
学术研究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着逻辑上、时间上以及方式上的冲突。论文发表的级别、课题项目级别、人才称号级别、年度考核的量化模式都在逐渐成为衡量学者学术贡献的重要指标,同样也在成为促使或抑制学术人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和“砝码”... 学术研究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着逻辑上、时间上以及方式上的冲突。论文发表的级别、课题项目级别、人才称号级别、年度考核的量化模式都在逐渐成为衡量学者学术贡献的重要指标,同样也在成为促使或抑制学术人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和“砝码”,学术成果的数量和“级别”构成了学术系统中的“差序格局”。建立良性的学术秩序则需要打破以物化逻辑为基础而形成的“差序格局”,通过增设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规范学术期刊的各项制度,推行基于“学术代表作”为基础的同行评议制度,并加强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建设,减少学术共同体中“特殊主义”因素的干扰,在学术评价制度与学术阶层流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评价 学术系统 学术阶层 同行评议 差序格局
下载PDF
国外人文社科研究趋势及成果评价制度比较——以美欧日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燕玲 蓝满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3-18,共6页
通过对当前国外人文社科研究发展趋势分析,对美欧日等国成果评价制度进行比较,以期启迪我国人文社科发展,为健全成果评价制度提供经验借鉴。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以改进考核方式、完善成果评价体系和建立健全小同行评议专家库等措施,来完... 通过对当前国外人文社科研究发展趋势分析,对美欧日等国成果评价制度进行比较,以期启迪我国人文社科发展,为健全成果评价制度提供经验借鉴。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以改进考核方式、完善成果评价体系和建立健全小同行评议专家库等措施,来完善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科 评价制度 同行评议
下载PDF
解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奖制度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奖制度作了探讨,认为它的评奖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严格的评奖程序贯穿始终,体现了程序正义的基本精神;其二,同行评议贯彻在评奖的每一个环节,体现了实质正义;其三,对评委评审程序严格把关;其四,设立制衡机... 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奖制度作了探讨,认为它的评奖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严格的评奖程序贯穿始终,体现了程序正义的基本精神;其二,同行评议贯彻在评奖的每一个环节,体现了实质正义;其三,对评委评审程序严格把关;其四,设立制衡机制与补充机制。本文的探讨,对于我国科技成果的评审与评奖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评奖制度 程序正义 同行评议
下载PDF
中美两国科技奖励评审制度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学评 陈杨 兰晓双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8年第3期76-81,共6页
对中美两国科技奖项评审中候选人产生方式、评审流程等制度进行了比较与剖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科技奖评审中存在专家提名推荐的比例偏低、获奖比例偏高等问题,提出加大专家推荐和同行评议、控制奖励数量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奖励 评审制度 同行评议 提名制 中美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